春天到了應如何釣好卿魚?

用戶3077105477377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的氣溫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鯽魚的生活習慣也隨著氣溫的變化而改變,想在每個季節釣鯽魚都有一個好的收穫,那就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以變治變。釣鯽魚應分為選位,誘魚、釣餌、釣技四個步驟來操作。

釣位選擇要選有草的水域。俗話說:釣魚不釣草,等於胡亂跑。說的就是垂釣鯽魚。鯽魚生性膽小,警惕性非常高,不願意呆在空曠的水域,養魚塘除外。你要注意觀察,在自然的水域,不論是河流,還是水庫,只要這個地方有草,這裡就是垂釣鯽魚的最佳選擇。因為這裡便於鯽魚躲避,便於隱藏。

在沒有草的水庫,可以選擇洄彎,分叉口。

打窩可以用自制酒米、小麥、商品打窩料。垂釣鯽魚,餌料用蚯蚓、商品餌料、紅蟲.冬天紅蟲效果非常好。千萬不要聽信餌料商販的誇大宣傳。好像不用他們的餌料,就不能釣魚了一樣,什麼這個那個,多麼好用,多麼出魚,其實,所有魚的口改變了,都是這些“大師”給弄的,最早的時候,垂釣鯽魚,就用白麵,就非常不錯了,後來就不行了,為什麼,就是因為出現了許多帶有各種添加劑的餌料。

鯽魚的吃口的漂像

現在大多數人,都在使用懸墜釣法,所以,鯽魚的吃口,反應到浮漂上的狀態,有三種:第一種,急速下頓,無論你調整的是浮漂幾目,只要出現這個下頓的狀態,都要果斷起竿;第二種,浮漂上浮,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送票”,這個與下頓相反的動作,也必須果斷起竿;第三種,就是,浮漂停留在很高的位置,不下降,也不上浮,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劫口”,當然,也必須果斷起竿了,這三種漂像,都是我們經常見到的。

線組,1.5主線配1.0-0.8子線或者1.0主線配0.6- 0.4子線 夏天可以適當的放大主線和子線。夏天碰到大魚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魚鉤可以使用袖鉤 金海夕

天氣 突然的天氣變化對魚類的影響較大,久雨初晴,突然降溫的天氣變化都會導致鯽魚開口不活躍,但是往往在寒潮來襲前魚類的開口比較活躍,不單單是鯽魚。在冬天釣鯽魚,選擇在晴天的下午釣淺水比較合適。一般在下雪前的一段時間會比較溫暖,這時候作釣也比較好。一旦到了春天,尤其是在二月的驚蟄過後氣溫穩步回升,到15度以上時釣鯽魚合適,這段時間下小雨也沒關係,反而能增加溶氧量,促進魚開口。到了夏天,農曆的四月底到小滿前這段時間,晴天尤其是下小雨和陰天釣鯽魚較為合適,但是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到了農曆的五月,進入了三伏天這時氣溫普遍都是30攝氏度一上了。這時釣魚尤其是晴天,選擇釣兩頭較為合適,早上9點前,和晚上4點後。到了秋天,在初秋的時候和夏天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在秋分後溫度下降就較為明顯了,這時秋高氣爽,為了後面的過冬,鯽魚們會儲存大量的脂肪。這也就是為什麼秋季魚兒肥美得原因。





釣魚小權


謝謝分享。

鯽魚作釣,應該是在我認知的釣魚魚種裡,屬於第一位了,每天都有著很多很多關於怎麼釣鯽魚的問題。

一年裡,冬釣應該是鯽魚作釣的黃金季節,其實初春的鯽魚作釣也是非常適合的。關於春季釣鯽,我們掌握這幾點,那麼釣獲其實也不怎麼難!

第一,春釣鯽魚的釣位選擇!

春,在四季中代表的是復甦,是的,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草木換新芽,一切都是煥然一新。那麼因為春季氣溫開始回暖,魚的活性也隨之開始加大,引用一句釣魚老話,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

老話是許多釣魚先輩流傳下來的,經典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在春季作釣,釣位的選擇有效考慮淺灘為主,如水庫,釣點儘量找淺灘,水深在2.5米左右,河道,找回灣,水深在1.5米左右!

當然,釣點尋找還是老辦法,有草叢找草叢,沒草叢找平坦回灣處,水源進水口,因為春季鯽魚也開始進入排卵期,它們會加大攝食,補充能量,增加體力!所以一些容易尋找到食物的地方才是關鍵所在!

春釣鯽魚,餌窩選擇!

其實春鯽的釣餌和窩料選擇,和冬釣鯽魚基本沒多大改變,不過如果使用商品餌作釣的話,味型上還是要做出相應改變的!冬釣鯽魚餌多為腥香為主,因為冬季水冷,腥香餌可以加大刺激魚的嗅覺,便於誘魚!

而春季因為氣溫回升,那麼水溫也相繼會有所回升。水溫的回升帶來的是小雜魚的甦醒,腥香餌料味型重,特別容易招來小魚,這樣會造成小魚鬧鉤厲害,影響作釣心情也影響釣餌沉底狀態!

一旦拉餌到底附鉤殘留不夠,那麼就會影響鯽魚鎖餌,造成窩裡有魚,鯽魚沒餌可吃的尷尬境地。所以將餌料味型開的清淡一點,可以適當的改變這個情況!春季鯽魚處於排卵期,對於食物的需求也是相應增加了,所以窩料上,儘量使用

高蛋白,高維生素型的顆粒,這樣能更加快速的誘來鯽魚!當然酒米顆粒混合打窩也是可以的!

春季釣鯽,我通常會使用,香腥藍鯽+918+瘋釣鯽,或者大板鯽!配比是:藍鯽50%+918用30%+大板鯽或者瘋釣鯽20%!

春釣鯽魚魚竿線組搭配!

冬季釣鯽,我想釣友們多為使用37調性或者28調性的魚竿吧!那麼春釣,在魚竿使用上也可以繼續延續使用,所要改變的就是線組搭配,

因為氣溫水溫上升導致了魚的活性加大!那麼冬季使用的0.6主線+04或者02子線,也要適當加大了,魚活性的加大,某種程度上,也導致了魚的力氣增強,太細的線組在冬季這種低活性釣魚時可以使用,但是春季就很容易造成切線!所以春季釣鯽,建議使用主線1號或者08,子線使用08或者06的!這樣的搭配基本不會存在,魚在吃鉤時,子線擋口的情況!因為春季魚在即將排卵前,會大量攝食,所以,魚的吃口也會相繼變大,所以適當加大還是沒多大影響的!

回答結束總結!!

春釣鯽魚,其實我是不建議作釣的,因為鯽魚在春前儲存能量,以便在3月份排卵,所以幾乎春前所釣鯽魚多為帶子鯽,這時釣獲真的有點不好。老話多說了:勸君莫釣三月鯽!其實說的就是春季鯽魚產子!

最後謝謝大家的閱讀,也歡迎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點贊,評論留言,轉發收藏,謝謝!!!


啊峰愛釣魚


春天是釣鯽魚最佳的季節,當然春季釣鯽魚還是要選擇好的釣位,其實不管是什麼季節,釣位的選擇都非常的重要,既然問的是春季那麼我就以春季如何釣好鯽魚來回答下題主。



春季該選擇什麼樣的釣位

  • 淺灘

淺灘的釣位是非常適合釣鯽魚的,春季回暖,淺灘處水較淺,水溫升溫較快,此時淺灘的淺水處的水溫非常的適合鯽魚聚集、嬉戲、覓食等。

  • 水草

有水草的區域是鯽魚最喜歡的位置,它們覓食、產卵、躲避敵害等,水草區都滿足了這些條件,所以有水草的位置是非常好的釣位。

  • 亂石

水底遍佈亂石的區域,這樣的區域提供了鯽魚安全感,它們在此區域可以讓安全更佳的有保障,春季產卵時,石頭也提供了鯽魚產卵的溫床,所以有石頭的位置也是好的釣位。

  • 倒樹

倒樹的位置提供了鯽魚產卵、躲避危險的需要,它們再次可以把卵產在倒樹上,比較適合鯽魚產卵的條件。所以有倒樹的位置也會有一定量的鯽魚聚集。

  • 樺尖

春季的溫度多變,水溫一天中會變化多次,樺尖位置的有深淺結合處,滿足了鯽魚一天三遷的特性,它們隨時可以遊至淺水,同時也可以快速的游到深水處。

以上幾個位置都是釣鯽魚非常理想的釣位,當然我們釣位的選擇還要根據天氣溫度水溫的變化去選擇,早上太陽昇起一段時間淺水位置水溫得到了鯽魚的所需時,我們應該釣淺水,如果淺水位置的水溫過高,那麼我們這時候應該選擇深一點的位置。



釣餌窩料的選擇

春季的餌料選擇非常的重要,我們儘量去選擇葷餌,這些葷餌含有高蛋白物質,而這些高蛋白物質是鯽魚產卵所需的能量,我們可以選擇蚯蚓、紅蟲,這兩種葷餌都含有很多的高蛋白物質。

窩料我們可以選擇酒米加商品餌去打窩,酒米是細小的顆粒狀,這種顆粒狀的酒米有非常好的留魚作用,而商品餌的粉狀起到了很好的誘魚作用,在水下的穿透力非常強,聚魚速度快。


魚竿的選擇

我們選擇魚竿儘量去選擇長竿,長竿不僅可以釣近同時也可以釣遠,遠近結合是春季釣鯽魚的不二法則。



寫在最後:作為釣魚愛好者,我們應吸取教訓,改變思路。我們應做到為漁而魚,適當的放流為我們下一次出釣,能有更好的收穫!當然,如果我們能在垂釣時收拾好自己釣魚時產生的垃圾並帶走那是最好不過了!在這裡我作為釣魚人倡議廣大釣友應做到愛護水邊環境!謝謝!

如果本文能給你帶來一定的收穫請給我個關注吧!請多轉發和評論謝謝!


漁趣


今天是陽曆2月4號,節氣為立春。

立春,乃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意味著寒冷閉塞的冬天已經過去,萬物復甦的春天正式來臨。立春,也意味著釣魚人迎來了真真正正的春天。

立春,即早春。雖告別了寒冷的冬天,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溫度並未全面回升,低溫還將持續月餘。因此,早春釣魚不能單純的講究深或淺,而是要“深淺結合”。

早春正常情況下一般是早晚溫度低,中午溫度較高。因此,早晚應釣深,而中午要釣淺。但是,由於早春的下午溫度回落降低,所以中午趨溫的魚兒又游回深水,這個時段的魚兒由於溫差較大的原因而很難釣獲。因此早春宜釣上半天。

●晴天或者多雲天宜釣淺灘

早春釣魚的水深要根據天氣來選擇。晴天或者多雲天不要釣深,而是要選擇深淺水結合處的淺灘。淺灘處的水溫由於光照的原因升溫快,深水的魚兒直接可以從深水過渡到淺灘趨溫覓食。待到下午溫度降低後直接從淺灘退回深水區即可。


●陰天不宜釣淺而要釣深

早春的陰天,由於幾乎沒有光照,淺處的水溫較低,魚兒是不會輕易前往淺處活動的。而是在兩米五左右、水底凹狀的深水處聚集。只要在此處打窩下竿,往往收穫頗豐。

●釣餌以腥味或者鮮活為佳

早春的魚兒由於水溫低,活動量以及攝食量還不是很大,因此,就要用腥味或者鮮活的餌料誘惑其覓食咬鉤。面餌用腥味的、葷餌用鮮活的效果最佳。


★小結

早春由於水溫並不高,所以小雜魚幾乎不鬧窩,魚獲以鯽魚為主,鯉魚次之。釣點儘可能的選擇在生有水草處,小魚先咬鉤,大魚隨後而至,所以早春垂釣往往會有意外之驚喜。


野釣魚倌


經歷了漫長的冬季,春天終於正式到來了。春季比冬季更適合垂釣鯽魚,主要是因為氣溫和水溫比冬季更高,魚的活性和食慾都開始逐漸恢復正常。

逐漸轉釣淺水

隨著氣溫和水溫的上升,鯽魚會從深水逐漸轉向淺水。要知道水深的選擇對釣魚是非常重要的,水深選擇不對就不可能釣得多。建議在初春階段繼續釣3米至4米的深水,從三月份開始可以嘗試釣2米至3米的水深,到4月份的時候就可以專注釣2米以內的淺水區了。

窩量逐漸增大

隨著水溫逐漸回升,魚的食慾也會逐漸增大,因此在窩量也要隨之增大。這裡所說的窩量並不僅僅是指窩料的重量,冬季釣鯽魚的時候甚至不用專門打窩,只需要在餌料里加少量酒米,依靠拋竿換餌的頻率就能夠讓酒米逐漸在窩點裡積累。但是春季魚的食慾增大之後就非常有必要單獨打窩了,而且還應該根據魚情考慮增加補窩的頻率,如果依然沿用冬季釣鯽魚的做窩方式,就有可能出現留不住魚的情況。

減少腥味餌料的比例

魚的食慾開始回升之後,對食物的挑剔性也明顯減輕,即便使用更加清淡的食物魚也是照樣會吃的。在冬季釣鯽魚的時候,餌料主要以活蟲和肉類為主,到了春季之後可以逐漸開始轉為使用商品餌,並且逐漸減少餌料中腥味成分的佔比。使用商品餌的優勢在於霧化狀態更好,對誘魚更加有利,而且商品餌能夠蓄窩,對留魚也更加有利。


眼鏡哥說魚


鯽魚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淡水魚,食性很雜,適應力也比較強,可在一年四季作釣。不過作釣的最佳季節還是春季,天氣回暖,鯽魚的覓食慾望變高,不管是深水、淺水還是流水、靜水區都能看到它的總結。那麼在春季釣鯽魚需要注意什麼呢?跟著本文一起來了解下春季釣鯽魚的相關技巧。

春季釣鯽魚的出釣時間

春季出釣應選擇氣溫高且天氣比較好的時候,這時候鯽魚開口好,也比較容易上鉤。

春季釣鯽魚的選位技巧

春季溫度不是很穩定,且晝夜的溫差比較大,所以選擇作釣鯽魚的釣位時,應以陽光可以照射的地方為最佳,首選作釣水庫的北岸、西北岸,水深2米左右的鏵尖或者內灣處,且水底要比較平整,這樣有助於打窩作釣。

春季釣鯽魚的線組搭配

春季的各個階段作釣鯽魚的釣組,都要遵循軟竿、細線、小鉤、小漂、輕墜。釣組調節到餌料、魚鉤剛剛觸底的狀態,讓鉛墜懸浮在水中,這樣的靈敏度比較好。

春季釣鯽魚的餌料選擇

春季作釣鯽魚應選擇紅蟲、細蚯蚓或者鮮蝦肉等葷餌,這類餌料腥味濃郁,能誘魚上鉤。如果是選擇腥香類的商品餌,可以適當的加入蝦粉、蚯蚓粉等。總之在春季用餌需要的餌料應以腥、香、顏色鮮豔的活餌為佳,不過到了暮春的時候葷素餌都可以。

春季釣鯽魚的方法技巧

早春的時候水溫不高,鯽魚的活動比較謹慎,吃餌緩慢,咬鉤的動作很輕微,有的魚進窩很長時間也不見咬鉤,這時候建議採取引逗的釣法,輕輕提竿,幅度不宜過大,1-2分鐘引逗一次。如果引逗都沒有效果的話,則需要換個窩子繼續作釣。


珞珞如石


季節不同,垂釣方法也不相同,正如釣友的問題,春天到了釣鯽魚有什麼好的技巧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具體如下。

1、春季的水情、魚情

2、春季如何更好、更快的垂釣鯽魚

春季的水情、魚情

垂釣技巧、方法的調整,主要是水情、魚情的改變,與冬季相比,春季的水情、魚情變化明顯,對鯽魚的習性影響很大,如下。

1、春季水情的變化

水溫的變化:水溫是影響魚活性的重要因素,魚在最佳適宜的水溫下,活性最高,覓食最接近。與冬季大部分時間水溫在0-10℃之間不同,春季的水溫逐漸升高,大部分時間處於10-25℃之間。

食物豐富度不同:冬季水質清澈,水體偏瘦,春季水溫回升,原有的藻類植物、軟體小蟲、植物碎屑也變得豐盛,也為鯽魚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

2、春季魚情的變化

鯽魚的覓食積極性提高:春季鯽魚瘋狂覓食,受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水溫升高,鯽魚的活性恢復,覓食變得積極。其次一整冬鯽魚不怎麼覓食,缺少食物,此時急需大量營養補充。最後,春季是鯽魚的交配、繁殖的高峰期,需要攝食大量的食物。

鯽魚分佈有區別:與冬季鯽魚多在深水區不同,春季水溫回升,鯽魚多分佈在近水岸、水草處,及回水灣等等,這些經典的釣點位置。

春季如何更好、更快的垂釣鯽魚

上文是關於春季水情、魚情的變化,垂釣鯽魚的方法、技巧也基於此做出調整。

1、垂釣天氣、時間的選擇

春季垂釣,早春水溫並不高,接近冬末,所以選擇垂釣天氣仍然以陽光充足的天氣為宜;而其他時間段水溫上升,選擇連續多日氣溫穩定的天氣垂釣。時間多以清晨或上午9點、下午2點為宜。

比如:筆者在聊城徒駭河陽光,清晨的鯽魚有趨光的特點,會趁機覓食,會一大早,天微微亮的時候揚竿,此時通常魚情較好。

2、選擇合適的釣點

早春多選擇深水區、背風向陽的水域或水草豐富的釣點,這裡水溫相對較高,魚覓食積極度高些。春季的其他時間段,水溫回升,鯽魚逐漸向岸邊靠攏,覓食、繁殖,多選擇進水揚竿或在水草處。特別是水草豐富的水域,鯽魚會把魚仔附著在植物枝莖上,魚群密度大,是不錯的釣點。當然,還有其他釣點。

比如:鏵尖、回水灣、大橋兩側等這些經典釣點,常用鯽魚的逗留、棲息,也常是垂釣的首選。

3、巧選窩料、精準打窩

如前文所講,春季鯽魚攝食慾望高,對窩料的氣味敏感。在早春多選用紅蟲顆粒、酒米窩料,其他時間則選擇香腥濃郁的窩料。當然特殊水域環境,適當調整窩料。

比如:在水草豐盛的水域釣鯽魚,鯽魚長時間接觸,腐爛在淤泥的水草揮發出的乙醇,此時用酒米打窩常用不錯效果。

比如:在水質偏肥的水域,不打窩或者用味型偏淡、原味餌料略微撒一把即可;在水質偏瘦的水域,多用些氣味香腥濃郁或腥味的窩料,聚魚效果更好一些。

4、巧選餌、巧用餌

春節水溫逐漸升高,鯽魚的食性也在改變。早春水溫低,鯽魚喜腥味的餌料或者葷餌。其他時間段,鯽魚由先前的腥味興趣下降,而更偏向香腥,其中香味為主、腥味為輔。具體的使用場合,用餌略微有些區別。

比如:在水草豐富的水域,適宜用蚯蚓當釣餌,蚯蚓不停蠕動,擺動腰肢,動感十足對魚的吸引力明顯。可適當輕蘸丁香油、豆粉,強化蚯蚓的味型層次,提高誘魚能力。

比如:在岸邊光禿、無綠色植被的水域,在這裡優先考慮香腥味的商品餌料,一般會有較好的效果。

5、線組搭配

整個春季來說,鯽魚攝食強烈,魚口猛烈,咬餌後拉動浮漂動作迅猛,浮漂擺動幅度大,而鯽魚在水裡易掙扎,所以選用的線組搭配比冬季大一些。比如主子搭配可選用1.0/0.8+0.8/0.4,鉤可選用2-4號的袖鉤或伊豆,而浮漂可選擇長尾、細身的浮漂,野釣的話,選擇價格低廉的納米漂即可。

寫在後面

上文首先介紹了春節的水情、魚情的大致情況,也對釣鯽魚的整個過程中的細節,包括選點、配餌等做了描述。儘管如此,在實際野釣中,還應結合具體的魚情,調整釣法。比如遇到一些多次鉤刺後的滑口鯽魚,在線組、搭配,餌料選擇還應適當調整。做到魚變,垂釣方法變,隨魚而動,筆者相信,這樣垂釣會有不錯的漁獲。


野釣分享


春季的時候開始慢慢回暖,釣鯽魚的話效果會越來越好。並且回暖溫度也不會很高,所以一些大板鯽的開口還是非常好的。可以說大部分的垂釣方式都跟冬季的時候差不多。那麼在春季的時候想要多釣一些鯽魚要注意什麼?

首先要了解一下鯽魚的習性。開口最好的時候幾乎就是水溫在二十度左右的時候,但是鯽魚在冬季零度甚至是零下的時候還是會開口。不過吃口就沒有那麼好了。在春季的時候,很多鯽魚開始到靠近岸邊的地方進食了,以此來滿足冬季的時候的能量消耗。所以一般釣岸邊或者是水草邊比較好。

鯽魚又是底層魚,底層魚一般都不是很喜歡強光的地方,所以就是釣岸邊也不要釣太淺的地方。可以選擇那些雜草叢生的地方以及一些光線沒有那麼名明晃晃的水面。水比較乾淨的地方,水草比較多的地方一般比較適合。

其次,鯽魚在吃餌的時候比較有意思,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品嚐,品嚐的時候常常只是吃餌料的邊沿以及掉下去的餌料。然後還要試探一下,會拖動或者是吞吐,這個時候注意把握提竿時機也是可以上魚的。試探之後再吞餌的時候上魚率最好,這個時候一般是黑漂或者是拖動了。所以一般從試探的頓口到後面的黑漂都是提竿的時機。

最後,垂釣大鯽魚的時候要注意選擇那些比較有可能存在大鯽魚的地方,比如說常年沒有乾的水域,水相對比較深的水域。畢竟鯽魚長得比較慢一些。釣大鯽魚的時候,如果是野釣一般是選擇口味稍微天然一點的餌料,再根據具體垂釣情況去改變。




鄉村記憶彬彬


進入開春之後,天氣真是越來越熱,此時,鯽魚多在水草叢生,陽光照暖的淺水區,而且多為大鯽魚。春天分為立春和早春。立春以後,氣溫開始逐漸回升,魚兒也越來越活躍。

一、春釣灘

“春釣灘”是眾多釣魚高手的共知。原因很簡單,水草要先從淺灘長出,魚兒游到淺灘才有食源,淺灘在陽光照射下,水溫上升快。而早春,還帶有幾分冬季的寒意,剛越冬的魚兒,仍有幾分冬日避寒的習性,少吃少動。這時候我們需要找有水草的地方逗釣,俗話說的好鯽魚經不住三逗。

二、選天氣

春季垂釣野鯽,應選擇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或連續的晴天出釣,風大或陰天就不要出釣了。原因一、大風天氣或者陰天,水溫回升緩慢,所以水溫普遍較低;原因二、風大了投餌時,出現投不準的情況可能性較大,極其容易掛到草團中,出現掛鉤扯線的情況。

三、擇時間

在適宜的天氣內,最適合出釣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太早和太晚,都有可能遇到水溫低,鯽魚在深水域,不到近岸的淺水域的情況。

四、需注意

在投餌時動作要輕而準,在注意不把鉤餌投到草叢中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造成太大的響動。走路時腳步要輕而穩,切記不可大聲交談,以免驚跑魚兒。鯽魚生性膽小,大鯽尤其謹慎。





羊圈裡的老虎


秉承解答問題,儘量細緻,明瞭的宗旨為釣友解惑。釣魚“留大放小”,“垃圾帶走,分類放置”。

春天到了應如何釣好卿魚?個人的觀點是根據氣溫的變化對於鯽魚生活習性的影響來具體選擇合適的釣法。

春天來了,氣溫逐漸升高,水溫變暖,這是季節規律。可以說我們釣魚人的釣魚好時機馬上要來了,聽起來確實感覺到有點小興奮的。呵呵呵!有點扯遠了。

春天分為早春,仲春,暮春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的氣溫是一個逐漸上升的趨勢。氣溫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水溫的變化,水溫的變化又直接影響著鯽魚的活動規律。我們在釣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點。下面我就按照這三個時間段來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1,早春釣鯽魚技巧

2,仲春釣鯽魚技巧

3. 暮春釣鯽魚技巧

鯽魚因其耐氧,耐寒,耐高溫,食性較雜,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特點廣泛分佈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基於這點和春天的這三個時間段來回答問題:

1.早春釣鯽魚的技巧

進入春季,這時的氣溫實際上和冬季的氣溫相差不大的。溫度確實有一些升高,但並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們這時在釣鯽魚的思路方面還是要按照冬季的來考慮。

早春釣鯽魚的釣位選擇

這個時間段釣位上還是儘量選擇有水草和障礙物的地方,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是可以釣草洞,釣橋洞的。另外,儘量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作為釣點。

至於釣深水還是淺水?還是遵循冬季的思路,有太陽直射的話選擇釣淺水,沒有陽光的話選擇釣深水(2米為界限)。

早春釣鯽魚的時間選擇

作釣時間段可以比著冬季稍提前一點,選擇上午九點以後到下午四點這個時間段。

早春釣鯽魚餌料的選擇

因為這個時間段水溫並沒有顯著的升高,鯽魚活性不大,餌料味型還是以腥味為主刺激鯽魚開口。可以以紅蟲,蚯蚓等活餌為主,商品餌的話還是加腥。

早春釣鯽魚線組的選擇

同樣的道理,這個時候鯽魚的活性還不是很高,選擇0.8+0.4或者1.0+0.6,配2-4號的袖鉤。這樣的線組對付1斤左右的鯽魚足夠了。

仲春釣鯽魚技巧

進入仲春,真正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這個時期氣溫已經明顯的升高了。這時水中的水草變綠,水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的繁殖,這些都是鯽魚的天然餌料。由於氣溫升高,鯽魚已經很明顯的活動頻繁起來,再加上這時的鯽魚已經快到甩子的時期,它們往往表現的“飢不擇食”,仲春的末段時間和暮春的早期時間也被釣友們稱之為“一年中釣魚的第一個黃金季節”。

仲春釣鯽魚釣位的選擇

這個時候由於氣溫升高,淺水的水溫升的更快,可以選擇釣有水草的淺水,水域進出口兩側有食物等地方。

仲春釣鯽魚的時間選擇

這個時候由於氣溫較為適宜,可以說一整天都是可以垂釣的。

仲春釣鯽魚餌料的選擇

這個時候由於鯽魚的魚口大開,所以餌料在味型上區分不是很大。蚯蚓,粉餌,面餌都是可以作為選擇的。

仲春釣鯽魚線組的選擇

由於氣溫較為適宜,鯽魚活性增強,這時選擇的線組可以稍微放大一點。比如:1.5+1.0或者1.2+0.8都是可以的。

暮春釣鯽魚技巧

進入暮春,這時的氣溫已經很明顯的升高了,特別是暮春末段時間裡,明顯的感覺到炎熱的夏季了。不過,暮春早期的時間,釣鯽魚還是挺好時機的。

暮春釣鯽魚釣位的選擇

這個時候一般是鯽魚甩子的時期,找淺水有水草的地方,或者食物豐富的地方。比如:水域進出口,大樹下等地方。

暮春釣鯽魚時間的選擇

這個時候由於氣溫明顯升高,我們可以選擇釣早上和傍晚的時候。另外,這個時期的夜釣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暮春釣鯽魚餌料的選擇

由於氣溫升高的緣故,在餌料味型選擇上,腥味可以大幅度減少了,味型以谷味和本位為主。活餌儘量不要選擇了,因為小魚鬧窩已經很嚴重了。

暮春釣鯽魚線組的選擇

這個時候在線組上的選擇就要注意了,靈活一點。氣溫適宜時,選擇稍粗一點的(1.2+0.8左右),氣溫較高選擇稍細一點的(1.0+0.6左右的)。

引申一點:

春季這三個時間段是氣溫有冷向熱過渡的時間段,這個時候鯽魚吃口也是有所不同的。基於這點我們在調釣方面就要注意了。早春選擇調低釣高,主抓死口。仲春選擇調高釣低,增加魚獲。暮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調釣,因為到了暮春小雜魚鬧窩現象已經很嚴重了。

寫到最後:

春季釣鯽魚就是要根據氣溫對於鯽魚生活習性的影響來選擇相應釣法的。因為鯽魚的生活習性制約著鯽魚的行為。

另外,在春季,鯽魚處於甩子的時候,如果釣獲上來鯽魚是肚子鼓鼓的那種,還是放生了吧!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