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經濟實力強大,可是山東大學的排名一再下滑,是這樣嗎?為什麼?

大雪如濤風如刀


山東省歷來都是國內的教育大省,不論是高中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山東在全國的位次均居全國前列,也可以說山東不僅高考名震全國,大學的實力也曾經長期佔據全國前列,擁有多所國家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即使屬於“雙非”大學,他們的實力依然屬於國內高校的佼佼者。

我們先來看看山東省高校目前的排名

在山東省參與排名的40所高校中,居於全國前百強的大學共有4所,分別為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齊魯工業大學,位列全國前二百強的大學共有6所,分別為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濟南大學等。

綜合山東省的高校排名來看,共有10所高校進入了全國前二百名,佔據全國高校前二百名的大學數量佔到了二十分之一,可以說這個比例已經屬於全國的前列,並不能算是處於全國後方的省份。畢竟山東擁有強大的教育基礎,在豐厚的教育資源、經濟社會發展優越條件的支撐下,實現了山東省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當然,近年來山東省的經濟雖然一直處於全國前列,但是與後方的差距越來越小,經濟發展後勁明顯不足,先是被江蘇省超越,如今與浙江省的差距正在縮小,如果再不持續發力,很有可能就會被浙江省所超越,這種預測並非“臆測”,而是非常有可能發生。

在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背景下,山東的大學排名也出現了略微的下降,山東大學之前是有機會進入全國前十名的大學,但是如今卻只能在全國20名左右徘徊,有時甚至會被擠出全國前二十名,這種尷尬確實非常現實;中國海洋大學屬於農業大類的學校,僅僅依靠水產學所支撐,一直很難有突破性進展,作為985工程大學,排名卻被不少國家211工程大學所超越,這種尷尬也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東愛雨小公


其實山東大學的排名和山東的經濟挺像的,這兩者雖然沒有什麼強關聯,但還是存在著某些弱相連的關係。山東的經濟跟山東大學一樣,雖然表面上看似很強大,千年老三,但實際上一直處於退步的狀態,眼看前面的大哥一個個越跑越遠,後面的小弟又一個個越追越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怨聲載道。

所以也別說山東的經濟實力有多麼強大,只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怎麼瘦,身上的肉還要消化一陣子。山東的好處是各縣市的經濟實力比較平均,從而提高了總量,但無論拿出哪一個城市來,都無法擠進全國前十。

山東大學的命運似乎也差不多。山東大學是袁世凱1901年奏請光緒皇帝於濟南濼源書院成立的官立山東大學堂,從此,山東大學走上了曲折的發展之路。

山東大學曾經在歷史上數次有過鼎盛時期,一是1930年代,當時在青島復建的山東大學,稱國立青島大學,大師雲集,蔡元培,馮友蘭,聞一多,梁實秋,沈從文等名家大師先後在山大任教。1950年代,山大的文史蜚聲海內外,史學巨匠“八馬同槽”,古典大師“馮陸高蕭”,一時風頭無兩。

2000年以前,山東大學全國綜合排名一直徘徊在10名左右,也曾經一度擠入全國前十。2000年開始的全國院校大調整,山大合併了山東工業大學和山東醫科大學,組建了新山東大學,從此之後,山大爭議一直不斷。

山東是一個官僚氣氛十分濃厚的省份,濟南是山東的政治中心,自然更是這種風氣的集中體現。山東大學同樣沾染了這種官僚習氣,與學術獨立性漸行漸遠,2015年發生的陳哲宇案,更是傷了很多科研學者的心。

山東大學的校區建設,一校三地八個校區,各個學院和學科之間嚴重割裂,無限擴張帶來的後果越大越散,無法形成統一的向心力。

2014年之後,山東大學的排名跌落二十開外,近幾年一直在二十名左右徘徊。

最近,山東大學因為外國留學生的伴讀事件,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看似是一次微小的事件,倒不如說是大家對山大這些年不滿的集中爆發。愛之深,恨之切,山大和山東,負載的更多的是人們的期望。


山東味兒


我們經常看到、北大、清華、中科大等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去美國著名大學招聘人才,見過山東大學外出招人的報道嗎?大學重要的是人才,是師資力量也!並非濟南五六個校區、青島一個校區,威海一個校區,甚至前幾年還要在菏澤、臨沂再建校區!如果不重視人才,不把人才放在第一位,建一百個校區也白答!中科大不擴大不擴招,照樣名牌更亮!一萬頂六萬!大學應以培養人才,培養著名人才為重點,而不是以校區多為主為榮啊,普通技校生再多也成不了名啊,辦學指導思、想方向就錯了!

重視人才,首先要落實待遇,把有限的資金弄在到處建校區上, 何來錢給待遇?同等情況下,待遇好當然招人就好。待遇也體現了重視程度。

其次,如果沒有很高的經濟待遇,有尊重也行啊。如果從班子成員到各學院院長親自去國外招聘,三顧 茅廬,視才如命,被招人才也會很多啊!山東人才不缺,可是多數去了外省,何也?吸引力不夠啊,前一個學子趕上門都可能愛答不理,後還來嗎?來了也得不到重視,甚至被抓起來,後繼者必然更少。

徐顯名校長曾經說得很好,“要給教授一把椅子”,要形成全校尊重教授名家的文化氛圍!要從每一個領導班子做起,尊重老的,招聘新的!校長招人,班子成員招人,院長招人,力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上上下下都有招人意識,何愁山大不變樣??學校招人還能打破學院近親繁殖的圈子,促進學術生態平衡。

招人才並非就是招那些只有名氣而半身不遂的老態龍鍾者!更重要的是招有前途的年輕人,才有後勁!


謹庠序


評論區真是胡說八道,山大從來沒有出過前20,ESI第十,社科立項全國第五,自然基金第七,學術指標都是前15


河邊的老柳樹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析,分享,解惑

山東經濟實力強大不強大,山東大學厲害不厲害?


兩者之間有沒有關係?我覺得有關係,但是關係不大。山東經濟強大主要因為山東是人口大省,工業強省,沿海省份。山東省經濟一直很發達,改革開放後一直是前幾名。近二十年一直是前三名。

但是山東大學一直不溫不火,感覺沒啥大的改變。山東大學目前主要是地理位置不佳,主校區在濟南。濟南這個城市怎麼說,肯定比不上青島,青島感覺高大上,一想到上大學能吹海風,大家都想去青島上大學,而不去濟南。

山東大學以前排名怎麼樣,其實大家並不關心。關心的是山東大學現在怎麼樣。因為大學排行榜太多,也沒有一個統一標準,什麼武書連,校友會,QS,泰晤士,最好大學等十幾個種類。

我就以大學排行榜排了三十年的武書連來比較比較。

1999年大學排行榜

山東大學排16名。比人民大學都厲害。不掛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2018年武書連大學排行榜


2019年,山東大學排12名,好像前進了一大步。其實我告訴你,這些都是虛名,好像天空的浮雲一樣,始終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反正給錢就能讓你名次提前。想知道的是,山東大學這麼多年到底進步了多少,取得了多少成績。

不能說你進步一點就沾沾自喜,要看兄弟院校取得了多少進步,如果大家都前進一百米,而你前進20米,那你不是在進步,而是在退部,而且是比較大的退步。

一句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山東大學這麼多年取得了那些重大成績呢?

第一次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學

2012年,時任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提出要山東大學簡稱世界一流大學,現在離20121年只有一年半時間了。我看山東大學離世界一流大學越來愈遠,恐怕連中國一流大學都算不上了,不過山東大學入選了世界一流建設大學,是建設大學,需要好好建設建設。




加州模式

通過上圖也可以看得出來,年後,山大將形成濟南、威海、青島三個校區統分結合、優勢互補、各具特色、一體發展的辦學格局,同時,還將在曲阜、臨沂等地辦學,將山大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加州模式”。


反正前幾年要搬章丘去,圈地一萬多畝。鬧的章丘房價翻了幾番,然並去年又有新消息。


新校長一上臺,這個曲阜,臨沂辦山東大學分校也不說了。現在是濟南,青島,威海都已經夠瞎折騰了。。。

教育部學科評估大退步

38所985大學裡面。山東大學a類學科倒數水平。只有一個a+,2個a,5個a-。

別說在全國第幾名了。在山東省都幹不過海洋大學,海洋大學有兩個a+學科

僅有的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全部被要求整改

山東大學有幾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只有兩個。

2018年,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要求整改,2019年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要求整改。整改2年後專家要再次評審,不通過就摘牌。

能所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要求整改的在只有山東大學。

2019年6月,山東大學竟然成立了中華美德學院。




老鐵們,看到這裡,點個關注,點個讚唄


高校專業那些事


山東大學的排名相比於21世紀初的確有所下滑。但是在各個排行榜當中名次差異也比較大,在校友會排名第20,在武書連榜單排第12。而歷史最好名次是另外一個榜單上的第7位。以中位排名來說,其實變化也不是很大。畢竟排名下滑不一定是自己退步,也可能是別人進步更快。

山東是教育大省、經濟大省,山大作為山東高教的旗幟,近年來的表現確實有點讓人失望,尤其最近的陪讀和陪護事件,負面影響很大,口碑受損是肯定的。

但是這些表現其實跟省裡的經濟關係不大,陝西和湖北經濟不及山東,但一樣有西交、武大、華科這些頂尖學府。這是高校的定位、認可度、學術成果、就業面等方面綜合決定的。

理論來說,山大位於東部沿海省份,北有京津冀、南有江浙滬,自身又是第三經濟大省,生源質量和發展應當有著很好的預期,但是實際情況來看,競爭力確實不及從前。在江浙多所雙非院校紛紛入圍百強的時候,南大、浙大這些傳統名校的名次也屢創新高。相比於人家的經濟、教育同步站在制高點,山東確實要思考一下差距產生的原因。

以我個人觀點來看,我認為山東受儒家思想和傳統觀念影響太深,省會濟南對於自己城市定位也有點過於謙遜。一個副省級省會,滿大街不孕不育廣告,火車站前遍地三輪車拉客,形象宣傳印象最深的是塑造李清照……這似乎與其他東部發達城市的發展風格顯得格格不入。感覺少了幾分朝氣與創新精神,輪廓感像是一個退了休的老學究。這對於經濟也好、高教也罷,都是有著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像找20多個人陪護受傷留學生這種想法,不論初衷如何,至少已經不符合當代國人的世界觀,一種舊時代揮之不去的殘留觀念必須徹底摒棄,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定位,這樣才能與時俱進。


城市發展報告


山東經濟實力如何,與山東大學排名有關關係嗎?

山東大學辦得好不好,直接的原因是山東大學領導班子一班人,是不是真正紮實幹事業,是不是一心想把大學辦好,是不是採取的措施制定的政策都符合客觀實際,學校的整體發展勁頭、氛圍如何,是這些。

山東大學的排名,那是在全國範圍內的,這種排名與山東省的經濟實力好似也沒有什麼關聯。

一所大學,不是當地支持力度大,給錢多,就能夠辦得好;很多省份的大學,自立更生,發展也很迅速,也出了很多令全國乃至世界都感到驚訝的研究成果。

至於山東大學排名一再下滑,這個只能是山東大學自己查找原因,重要的是內因,自己不求發展,安享現狀,別人有什麼辦法呢?


跟我學公文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山東經濟實力如何呢?

小西看了下近10年的GDP統計數據,發現2008年山東GDP3.1萬億,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廣東的3.57萬億,第三的是小西家鄉-江蘇的3.0萬億。簡單的說,都是在3萬億的層次,想想小西定居的長沙市17年也進入萬億俱樂部,時間真快啊。

上圖是2018年上半年各省市GDP及增速走勢,我們可以看到前三位的是廣東、江蘇、山東。2018年全年的GDP數據未統計完全,僅有半年或前三個季度的,但是我們可以看看2017年的數據,第1名是廣東的8.99萬億,第2名是江蘇的8.59萬億,第3名是山東的7.27萬元。

回看08年數據,山東的經濟不僅被江蘇趕超,而且拉開了1.32萬元/年的差距。

有網友做了一個山東省2008年和2017年城市GDP排名對比,全省僅有菏澤排名上升21位、泰安排名上升3位比較顯眼,大部分城市的GDP國內排名都呈現下滑,尤其是排名下滑38名的萊蕪、下降29名的棗莊。

-----------------------------

再看下題主關注的山東大學排名情況。

小西翻看了下最近出的2份排名,分別是:

在高校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統計方面,山東大學並列國內第19位,和實力比較貼合,僅僅不突出,但2個一等獎真心不差。

在2019年1月的ESI千分之一學科數量上,山東大學2個學科並別第12位。

再看下2019年1月的各校ESI綜合排名,山東大學排名國內第11名。

就這樣的排名,說山東大學排名一再下滑,有點不太合適。

相對來說,這樣的實力和競爭力還是可以的,2017年7月山東大學校長、書記同時換將,效果還是顯著的...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9-01-20-10


帥小西De


當前我國高校的發展也與所在省份經濟是相互掛鉤的,雖然很多人會說有些高校屬於國家教育部與省份的關係不大,其實雖然沒有直接性的關聯,但是間接性的關聯也對高校發展影響非常之深。

高校發展與省份經濟有關

山東大學,當前雖然屬於山東省的第一學府,但是山東大學的發展與山東的經濟也非常相似,雖然山東省的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前三位,但是與前兩位的江蘇、廣東相比,還是有出現了一些差距,特別是在產業模式上,山東更多處在傳統行業當中,而高校作為省份人才的輸入、輸出機構,在人才培養學科上面與經濟模式所需崗位是成正比的。

高校發展與學術氛圍有關

另外在當前普遍崇尚學術自由的世界,一個高校的研究學術氛圍越自由,那麼高校水平便會越來越越棒,而我國的高校普遍都存在行政色彩,而山東大學的行政色彩更加濃厚,這與山東當前整體的思想,有很大關聯性,山東人因為孔孟思想的延續,所以對考取功名非常熱衷,正是這種熱衷於考取功名的氛圍,使得學術研究方面不是特別強,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排名下滑的現象。

高校競爭與對手實力有關

最後山東大學的排名下滑,並不是山東大學停滯不前,更不是山東大學在衰落,山東大學近些年的發展也是中規中矩穩步向前的。只是發展速度,落後於其他高校,比如近些年,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這些傳統高校,在學術氛圍以及研究之上,發展速度令人咋舌。這或許也與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向南傾斜,人才逐漸向南遷移有很大的關係。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山大主要是外語教的好,方式獨特。學習外語哪家強,山大三女伴一郎。學外語,到山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