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胖迟钝,为何朱棣还把帝位传给朱高炽?

荼蘼未盡


首先,这句话就说的有点问题,朱高煦确实战功显赫,但是朱高炽肥胖却不愚钝!

实际上朱高炽的太子之路走的颇为艰难。


1、太子之位来于朱棣的迫不得已!

朱高炽性格仁厚内敛,做事小心谨慎,而且到中年之后,身体越加肥胖,疾病也越来越多,到最后连走路都很吃力!因此朱棣有些嫌弃他。

而朱高煦悍勇有力,敢作敢为,性格上跟朱棣颇有些相似!特别是在“靖难”中,朱高煦多次在危难中解救朱棣,不免让朱棣心生更多欢喜!

因此靖难成功之后,朱棣并没有急于立太子,因为他内心深处还在摇摆不定。当时朝中大臣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纷纷上奏请求建储!其中除了淇国公丘福和驸马都蔚王宁等人主张册立朱高煦以外,其他大臣基本都建议按照嫡长制度册立朱高炽为太子,特别是大臣解缙极力劝谏册封朱高炽为太子。而嫡长制度对朱棣来说也非常敏感,因为他自己是夺位登极的,如果再违背祖制废长立幼,恐怕更要招怨于天下!另外还有两件大事干扰着朱棣:1是朱高炽早就被朱元璋封为燕世子;2是朱棣是真心的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于是在这种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于1404年正式册立朱高炽为太子!

2、千回百转的太子之路

a、心怀鬼胎的弟弟们

也并不是册立了太子之后,朱高炽就高枕无忧了!实际上他被册立太子之后,前路更加艰难和凶险!因为他还有两个心怀鬼胎的弟弟。

1410年,发生了立储以来的最大案件!

本来在立储之初,朱高煦就挑事说解缙泄露禁中密语,到1405年,又指挥别人污蔑解缙廷试读卷不公,将解缙降为布政司参义!

到1410年,解缙回京奏事,恰巧碰到朱棣外出安排北征之事,因此只拜见了太子朱高炽之后就回去了,朱高煦抓住这次机会向朱棣参奏解缙“伺机外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震怒,下令将解缙入狱!因此受到牵连的官吏还有大理丞汤宗、宗人府高得旸、编修朱纮、李至刚等人,最后很多人病死狱中,解缙也于1415年在狱中被害死。

其中1414年,朱棣北征回师,朱高炽迎接稍迟,朱高煦借机进谗言,朱棣又下令将东宫诸官逮捕入狱,兵部尚书金忠因“靖难”有功,得以豁免,后来以身家性命担保直言劝谏,才保住太子未废。

1417年,梁潜、周冕等人协助朱高炽监国南京,当时一个陈千户因为擅取民财被告发,朱高炽得知后将其贬摘,后又因为军功将他的罪名改为输粟戴罪。支持朱高燧的宦官黄俨谎称“上所摘罪人,太子曲宥!”朱棣一怒之下杀掉陈千户,将梁潜等下狱,最后也被杀掉!

1423年5月,朱棣病重,宦官王射成等人商议后认为现在是夺嫡的大好时机,准备伪造假诏,然后下毒害死朱棣,再通过假诏传位赵王。这事后来被一个叫高正的人告诉了外甥王瑜,王瑜听后吓的魂不附体,劝高正不要参与这等灭族的大事,高正不听,后来王瑜进宫告发,朱棣得知消息后下令逮捕了宦官等人,果然得到一份伪诏,他质问朱高燧,朱高燧恐惧的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朱高炽站出来为他辩解说:“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预知!”后来,一干人等被处死,朱高燧从此更加谨慎,再没有过非分之想!

b、更加任性的汉王朱高煦

在朱高煦,朱高燧积极栽赃陷害的时候,朱高煦显的更加不安分和任性。

首先他不仅不去云南就藩,还明目张胆的增加王府护卫,学着朱棣曾经的样子自诩为唐太宗。

1415年,朱高煦又被改封为青州,但是他依旧不肯就藩,朱棣不仅没有督促他就藩,甚至连责骂的重话都没说,这就加重了朱高煦的野心,直到1416年朱棣回到南京后,才开始重视朱高煦就藩的事,严厉的斥责他如果再不就藩,就要被贬为庶人。同时还削夺了他的王府护卫,杀掉了他身边的一些奸逆小人。最后于1417年3月正式下令他徒步前往乐安州就藩。

太子之路千回百转,可惜的是朱棣死后,朱高炽只当了8个月的皇帝便去世了。


羊妹的历史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渡江破京师,击败建文帝,结束“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乱军中失踪,其余文武勋贵大部分投诚,一部分忠于建文帝的官员或自杀、或被捕后被杀,总之建文朝廷土崩瓦解。

于是,朱棣在谒孝陵之后,正式即位,成为大明新一代皇帝,日后的明太宗(成祖)。在登基为帝之后,成祖所头疼的,就是皇太子的人选问题。


成祖一共四子,第四子朱高燨早夭,所以不再叙述。其余三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熙、三子朱高燧,都是燕王妃徐氏所生,身份都是嫡子。

成祖对于三个儿子,最器重的是次子高熙,因其类己,勇武有力,在靖难中多次出生入死,领军作战,为击败南军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东昌之战,燕军兵败,主将张玉都战死,成祖在军中面临绝境,是高熙及时赶到,击退南军,救出成祖。所以那时候成祖就有改立高熙为继承人的想法,手抚高熙背,说:“小子,努力!世子多病。”

整个靖难之役中,高熙简直就是成祖的低配版,时时冲在交战最前,勇冠全军。成祖之所以能够成功,高熙其中出力甚多。

而幼子高燧,是因为最像燕王妃(徐皇后),而且年幼乖巧,口齿伶俐,特别得成祖欢心。当时无论成祖如何发怒,甚至暴起欲杀人时,只有高燧上前撒娇劝慰,才可以安抚。所以高燧因此恃宠,进而可以觊觎储位。

至于长子高炽,因身材肥胖,且有足疾,平日做事慢吞吞,没有成祖所想像的利索样,因此成祖不是很喜欢他。

但在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燕藩世子之位一是于太子相比,没有那么重要;二是燕王本人对于自己的继承人也没有日后当了皇帝那么要求高;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炽因是燕王嫡长子,所以被太祖钦定,册封为“燕世子”,是名正言顺的燕藩继承人。

综合以上几点,朱高炽在成祖还没有登基前,是包括其两个弟弟都没有异议的、当然的下一代燕王人选。

但是,自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靖难,并连续击败南军,逐渐有了夺取天下的前兆之后,朱高熙的心态就起了变化:对于父亲起兵,并争夺天下,他从心里很是支持,甚至有迫不及待的感觉。因为如果成功,那么自己肯定会水涨船高、更进一步。大哥身体确实不好,如果有突发事件,那么自己还会有更大的惊喜。

所以,在成祖“世子有疾”的鼓励下,朱高熙像打了鸡血一样,几乎是拼了命于南军作战,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二弟的心思,朱高炽心知肚明,由于自己身体肥胖,不能上阵作战,时时呆在父亲身边,从而没有朱高熙那样的表现机会,那更应该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绩,以让父亲知道,自己不是毫无成就。

所以,在成祖与朱高熙出征时,朱高炽以燕世子身份,主持燕军大本营---北平的防守重任,并将后勤粮草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使得成祖在前方不受物资短缺、粮秣不及的困扰。

在建文帝亲自来信,劝说其归顺南军,承诺事后封王的引诱下,朱高炽承毫不动摇,并承受住成祖不明真相,几乎遣人前来问罪于自己的压力,将信函不拆封,并南使一并送往成祖军前,事后还是照常安排后勤补给、严守北平以备南军。

成祖查看信函、及询问南使后,才得知真相,不由得叹息:“几杀吾子!”这也可以看出,朱高炽坚韧性格,和行事作风。绝不是庸庸碌碌之人。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成祖靖难成功,登基成为皇帝,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则不再像之前册立“燕世子”那样无所谓了。皇太子的选择,是将来王朝兴盛还是衰落的关键,如果随意册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乱,刀兵四起。

在成祖看来,三子高燧一是序齿靠后,年纪又尚幼,心性未稳,首先就被排除在外。

长子高炽,就任燕世子多年,谨慎细微、没有特别过失,在靖难中虽然未有战功,但是坚守北平、主持后勤也是井井有条,并具有相当的处理政事能力,是皇太子的当然人选。

而次子高熙,自起兵以来,无时无刻不在作战前线,屡立大功,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甚至多次救自己出险境。可以说没有高熙,自己有没有命当皇帝,还不一定。

但是两人都有缺点:高炽性情宽和、仁爱,甚至可以说儒雅(成祖自己的感觉就是懦弱),得到了绝大多数文臣的拥戴。

而成祖本人,那是和文臣有相当的隔阂的,他自己都知道文臣们心里对自己那是相当的不满。所以他怕自己死后,高炽因为柔弱而受制于朝臣,成为另一个建文帝,那自己辛辛苦苦“靖难”,搞出这么大阵仗,何苦来哉。

同时高炽确实身体不好,腿脚不便,不要说上阵,就是正常走路,都需要人搀扶。每次见到长子气喘吁吁、半残废的样子,实在是一生都在战场上打滚的成祖所鄙视和厌恶的。

而高熙,战场上勇猛无敌,功勋卓著,英姿勃发的样子,简直就是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但是战场下,高熙就是一个半弱智,而且是残暴横行的半弱智。自恃战功,骄纵狂妄,一切以武力说话,不遵循任何王法,除了自己,没人管得住他。同样,除了自己,还有少数几个功臣、勋戚,也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在朝中那是人缘差到了极点。

如果改立高熙为太子,那就是把国家将来交到一个赳赳武夫手里。虽然成祖自己也是赳赳武夫,但他自认为治理国家,还是不比建文帝差,但是高熙就不好说了。


从内心的喜好来说,成祖还是愿意立高熙,这样自己的征伐事业、治国意志,都可以一脉传承。至多给高熙配上相应的文武大臣,再在以后勉力教导他努力学习治国经验。但是从礼法和传统上来说,成祖不敢违背太祖所制定的制度,废其钦定的继承人----长子高炽,而立幼。

成祖自己就是以建文帝“不尊祖制”的名义起兵的,这下自己再违反太祖所定祖制,那不是自己打脸么。同时高炽热于政事上已十分成熟,没有过失,且得众臣拥戴,如果轻易更改,恐怕会生大乱。

于是,在权衡了近两年之后,在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才最终下定决心,册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以安定朝野。同时,册封次子高熙为汉王,就藩云南。册封三子高燧为赵王,藩地彰德,因年幼得成祖喜爱,所以居京师,暂未就藩。


朱高熙心心念念等待了两年的储君之位,就这么鸡飞蛋打了,极度失望之下,对于成祖也不客气了,当面顶撞:“我有什么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就是不肯就藩!并强行跟着成祖北巡北京(北平),返回时候,又跪在成祖面前大哭,请求带儿子们跟着返回京师(南京)。

成祖面对天下百官万民都是说一不二,但是看着这个劳苦功高、又撒泼打滚的儿子却无可奈何,只得同意高熙携家眷随自己返回京师。

朱高熙自此以为得计,行事更加放肆。返回京师后,便求成祖将自己的护卫赐名为“天策卫”,而“天策”两字,是唐太宗为秦王时的官名封号,朱高熙平时也常以唐太宗自诩。之后犹不满足,请求再增两护卫。在跟随成祖左右时候,还多次挑拨是非,陷害长兄太子,致使东宫属官解缙被冤死、黄淮被构陷入狱。


永乐十三年(1415年),成祖见朱高煦在京师愈发不安于现状,为平息纷争,改封他到青州,朱高熙就是不愿前往。终于招致成祖大怒,训斥他有夺嫡之意(早就有了,只是成祖起先不愿意捅破),催他就藩。朱高煦左右不肯动身,并趁成祖北征时,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并无故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且僭用御用车马器物。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成祖结束北征,返回南京,才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数十起一一查明。这一次成祖终于不再为其开脱,痛斥之后剥夺朱高熙冠服,囚禁于西华门内,要将他废为庶人。

还是皇太子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极力请求。所以成祖最后只是削去朱高煦两护卫,并将他的亲信诛杀,释放了朱高熙。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成祖决心彻底了断此事,于是直接将朱高煦徙封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并命他不得违抗,即日起程,否则别怪不念父子之情,必将严惩!朱高煦无法,只得万般无奈之下前往封地。

在乐安时,常心怀怨念,策划谋反更是日日不歇。皇太子朱高炽曾多次致书劝诫,朱高煦不但不听,而且还更加怨恨,不肯悔改。

但是,自朱高熙被强行赶到乐安就藩后,永乐朝储位之争,就落下了帷幕。朱高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弟弟的挑衅、陷害,父亲的疑虑、猜忌,最后还是用实际的表现,保住了皇太子的地位。

虽然终永乐一朝,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不能说稳固,但是在他及东宫官属的全力应对之下,还是胜利地熬过了永乐年间,最终得以继承大统,成为大明第四代皇帝---明仁宗。

另外,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在内外压力极大的情况下,保住了皇太子的地位,还有一个隐藏的加持,那就是他的嫡长子,成祖亲封的皇太孙---朱瞻基。

朱瞻基出生时,正是成祖开始靖难,前途不明之时。成祖得报自己长孙出生,很是开心,亲自前去探视,看见小小婴儿脸上有一团英气,相貌和自己类似,更是大为高兴。所以这个孙儿,一直都十分受成祖喜爱,自小带在身边,亲自培养。

成为皇帝后,成祖还挑选著名文臣担任其授业老师,让文臣们尽心竭力教导。而在以后几次远征漠北的作战中,成祖总是将朱瞻基带上,以便使其了解军事,锻炼毅力。

而每次经过农家的时候,成祖都要让朱瞻基亲自去农家,让他能够了解农民的艰辛,告诫他以后要爱民惜民。这几乎就是确立了朱瞻基日后的皇太孙地位。

在之后成祖于立储之事犹豫不决,左右为难的时候,曾向翰林学士解缙征求意见,解缙回奏:“世子仁孝(当时朱高炽还不是太子)。”成祖木然物语。

解缙又奏道:“好圣孙!”这一下,成祖顿时脸色欢愉,频频颔首。之后不久,便正式册立朱瞻基之父、朱高炽为皇太子。

永乐九年(1411年)成祖进一步册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这是大明第二个皇太孙。

从此,皇太子的地位因这个儿子而得以更加稳固。而少年老成的朱瞻基,也开始以自己特殊的地位,来保护父亲以免遭叔父们无时不在的中伤和打击。并逐渐反击,以维护父亲、同时也是维护自己的大明储位安全。

在一次成祖安排的谒孝陵祭祀中,由皇太子朱高炽带领,率诸皇子皇孙前往孝陵致祭,作为皇太子的朱高炽自然要走在第一。但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腿脚不便,即使是两个內侍搀扶,仍然极为吃力,磕磕绊绊,几次差点摔倒。

走在后面的朱高熙见太子模样狼狈,心里既鄙视又好笑,不免出言嘲讽:“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而赵王朱高燧在旁也吃吃发笑。性情温和的朱高炽听见后,不过摇摇头,笑一笑罢了。

但是走在更后的皇太孙朱瞻基立马接口大声说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熙、朱高燧回望,看见神采奕奕的皇太孙朱瞻基,顿时相顾失色,这才知道争夺储位的斗争中,增加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从此以后,汉、赵二王不敢轻易再讥讽嘲笑太子,朱瞻基也以自己的有力反击,来帮助父亲在权力斗争中不至于落败。

而在仁宗去世,朱瞻基继位成为后世的明宣宗后,汉王朱高熙终于按捺不住,在宣德元年(1426年)起兵造反,意图重演一遍“靖难”。


但是朱高熙不是成祖,而宣宗朱瞻基更不是无能的建文帝。在宣宗御驾亲征,雷腾万钧的攻势下,朱高熙手足无措、六神无主,穷途之下,束手就擒。

至此,绵延二十余年的储位之争,终于以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的胜利而告终。


伯虎42


朱高煦骁勇善战,行事有乃父之风,这让从马背上得天下的朱棣非常的喜爱。反观朱高炽根本就没有一国之君的形象,大胖子,瘸腿,不爱动,朱棣看他哪都不顺眼,所以朱棣曾多次想废了他。然而朱高炽也有一些朱高煦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是这些优势最终让朱高煦与皇位失之交臂。

长幼之序是朱高煦很难迈过去的坎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为人仁厚,很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在世时就指定他为燕王的继承人,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也不敢否定自己老爹的指示。而且长幼有序的思想在当时已经根深蒂固,任谁也不敢轻易逾越。有一段时间朱棣曾透漏出想废掉朱高炽立他更中意的朱高煦时,大才子解缙劝他:“为长,古来如此”“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解缙的理由让人无法辩驳,历史上每一次的储位之争带来的都是腥风血雨,如果从一开始就立长为储,就可以断了那些幼者的念想:你就安心的当个太平王爷,皇帝已经是你哥哥的。在欲望还没有生根发芽的时候就踩死它,这对整个国家的稳定是有好处的。

朱高炽在文官中的威望特别的高

朱高炽非常的喜欢读书,说话轻声细语,整个人非常的儒雅。而且他生性仁爱,体恤下属,有一次朱元璋派他在黎明的时候去检阅士兵,朱高炽去了没多久就回来了,朱元璋问其原因,他告诉朱元璋说天气太冷了,等士兵吃完早饭后再去检阅。他的这种儒雅仁厚的作风深受文官的喜爱。朱棣登基后,把朱高炽派往南京监国,朱高煦趁机制造流言诽谤他,朱棣也有点怀疑,于是派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朱高炽。没多久胡濙便向朱棣汇报了太子监国七事,并对他大加赞扬,说他诚敬孝谨。胡濙的汇报顿时打消了朱棣的疑虑。朱棣看到朝中这么多人在支持朱高炽,知道其羽翼已丰,慢慢的也就认同朱高炽了。

好皇孙

朱棣生性残暴,在他想废长立幼拿不定主意时,曾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有的人说应该立朱高炽,长幼有序符合礼制,朱棣听完非常的不高兴,毕竟他更喜欢朱高煦,于是就说大臣离间他们父子关系,把支持立朱高炽的人给杀了。有的人看明白了朱棣的心思,就顺他的意思说立朱高煦为太子,朱棣又担心于礼不合,会给朝廷带来不稳定因素,他心情焦躁又说别人怂恿他废长立幼,于是又把支持立朱高煦的人给杀了。就在众大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解缙站出来说了三个字:好皇孙。朱棣听到这三个字后一惊,顿时明白解缙的意思了。好皇孙指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处事之风特别像朱棣。朱棣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孙子了,在他心目中已经把他这个孙子当做第三代接班人来培养。可是一旦立朱高煦为太子,那朱瞻基以后是绝对当不上皇上的。朱棣听完解缙说的这三个字后就再也不说话了。

朱高炽为人仁爱,这样的人更适合守江山。虽然朱棣对朱高炽不太满意,但最终还是让他成为皇位继承人,从后面看来这样的选择还是非常明智的。虽然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但在这短短的执政期里他干了不少实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仁宣之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醉在江南茶香时


都别抢,我来答。

因为朱高煦是一个智障,朱高炽虽然身体肥胖,但是脑子灵活,好用。朱高炽很胖,我估计得有三百斤以上,他行动时需要有两个侍卫在左右扶着他,这样他才能够勉强的活动,但是也走的不很是平稳。

其实不管是朱高煦还是朱高炽,起初朱棣都不是很喜欢这两个儿子。朱高炽是因为吃了身体的亏,他可能患有“肥胖症”,否则一般来说即便饭量再大,也很少能把自己吃到需要两个人搀扶才能走路的地步。

早年朱棣还没有当上皇帝,还是燕王的时候,那时候正是需要武将的时候,靖难之役时朱高煦陪伴在朱棣身边一起作战。所以那时候尚武的朱棣还是偏向于喜欢能够和自己一起上战场的朱高煦,对于朱高炽不是很满意。

因此那时候朱棣还暗示朱高煦说:努力吧,世子(朱高炽)身体不好。

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明史·朱高煦传》;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率众殊死战,庸兵失利,退屯高资港——《明通鉴》

其实就是说万一朱高炽哪天嗝屁了,就让朱高煦来接替自己的位置。既然父亲都许下这种承诺了,那朱高煦肯定要卖力打仗了。而朱高炽因为身体原因,所以当时朱棣还不是很想把他册立为世子。有时甚至还怀疑朱高炽,怕他有不轨之心,让人悄悄的监视他。

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明史纪事本末》

按理来说,朱高煦是占据了后天优势的,虽然不是长子,但是得到了父亲的欣赏,好好表现的话就成功上位了。但这时候那种败家子的本性就败露出来了,他先是打了几场胜仗,又得到父亲的表扬,整个人就飘起来了,干起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朱高煦自持有军功,而且又得到父亲的支持,而朱棣也确实比较倾向于册立朱高煦为太子。但当时朱高煦很不得人心,朝中的大臣都不支持他,只有几个王爷站出来替他说话,这倒让朱棣挺为难的。

主要也是这个朱高煦确实干了一些让他不放心的事情,要是朱高煦很优秀自律的话,估计早就没有朱高炽什么事了。朱棣很欣赏朱高煦,这是一种爱屋及乌,因为他自己喜欢武力,所以自然比较欣赏同样作战勇猛的朱高煦。

但朱高煦的性格确实让朱棣有点不放心,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朱高煦毕竟是长子,而且又没有犯过什么错误,

后来名臣解缙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明宣宗)很聪明,深得朱棣的喜欢。有一次朱棣命令朱高煦和朱高炽到孝陵去拜谒祖宗,中途还发生了一件事情,从而显现出朱瞻基的聪慧。

成祖尝命同仁宗谒孝陵。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高煦从后言曰:“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时宣宗为皇太孙,在后应声曰:“更有后人知警也。”高煦回顾失色——《明史·朱高煦传》

这颇有一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朱高煦嘲笑朱高炽跌倒说“前人跌倒,后人警觉”,结果朱瞻基也顺势说“还有后人以此为警示”,其实就是在反击朱高煦。

在朱棣左右为难的时候,解缙以一句“好圣孙(指朱瞻基)”让朱棣下定决心把朱高炽册立为太子,以便将来朱高炽又把皇位传给朱瞻基。而解缙后来也被朱高煦诬陷至死,朱高煦尽管挺能作的,但是朱棣对于这个儿子还是多有包庇。

另外朱高炽继位以后,朱高煦也是越来越猖狂,至于怎么个作法就不说,反正一天磨皮擦痒,蠢蠢欲动的。但由于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所以也没有给朱高煦叛乱的机会。朱高炽驾崩后,朱高煦当时还打算在半路上截杀太子朱瞻基,但没有成功。

最后终于在朱瞻基继位后起兵叛乱,而明宣宗为了杀鸡儆猴,决定御驾亲征。结果还没有开始打,朱高煦的部下看到皇帝亲征,都整怕了,连忙劝说朱高煦投降,朱高煦也怕,所以就投降了明宣宗。

即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朱瞻基都没有杀他。不得不说老朱家护起犊子来那真的是无限宽容,而对待外臣稍有怀疑就拉出去给砍了,像朱高煦之中明目张胆的造反,最后也只是被处理为庶人。

但这个朱高煦真的脑子有问题,起初明宣宗把他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后来明宣宗念及亲戚一场,就跑去看望他,结果他居然偷偷下绊脚把明宣宗给绊了一个狗吃屎,龙颜大怒的明宣宗才不管什么亲戚不亲戚,命令让人扛来一口三百斤的大缸把朱高煦盖在里面,然后在外面架火生柴,活生生把这个朱高煦给闷死了,此外他的几个儿子也被杀了。

真的是一出生动的不作就不会死。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朱棣确实喜欢朱高煦远远胜过朱高炽。他也确实暗示过朱高煦:太子身体不太好啊,你要努力。

甚至,朱棣确实也动过废掉朱高炽的念头,但最终放弃了。

放弃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大臣的一句“好圣孙”——朱棣不喜欢朱高炽,却非常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更深层的原因,是出于文武大臣派系的考量。

朱棣讨厌朱高炽,喜欢朱高煦,更多地是出于感性情绪,而不是理性思量。朱棣一生戎武,自然与从小跟随自己打仗的朱高煦亲近,而与不爱运动的朱高炽疏远。打个比方,一个热爱运动健身的父亲,肯定喜欢那个同样热爱运动的儿子,而不会喜欢那个死肥宅儿子。

很不幸,朱高炽就是那个死肥宅。

但如果加以理性考量,朱高炽就不仅仅是个死肥宅那么简单了。

朱高炽是很有能力的。燕王朱棣发动叛乱,南下进攻,朱高煦留在北京,守住老窝。在最严峻的形势下,朱高炽仍然能够不慌不乱,保住北京城不被攻破。这种大将风度,其实并不输于战功赫赫的朱高煦。

更重要的是,朱高炽因为性格仁厚,获得了文官集团的一致支持。而支持朱高煦的,则是武将集团。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是非常英明的皇帝,他们明白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打天下要靠武将,但治天下只能靠武官。

所以,朱元璋培养太子朱标,一直给他配备大儒,让他养成仁厚的性格,让他亲近文官。朱标死了,朱元璋宁可让同样仁厚的孙子朱允炆继位,而不让威武的朱棣继位。这都是出于“不可马上治天下”的考量。

朱棣深得朱元璋的真传。朱元璋考量的,朱棣肯定也会考量。如果传位于朱高煦,必定是武官集团势力膨胀,文官集团受到打压——这就与“不可马上治天下的”的理念相违背了。

所以,朱棣宁可传位于自己讨厌、但文官喜欢的朱高炽,也不会传位于自己喜爱、但文官不喜欢的朱高煦。

能够克服自己的狭隘感性好恶,用理性的头脑全面思考,顾全大局,这就是朱棣没有废掉朱高炽的原因。

事实证明,朱高炽确实不错。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承前启后,开创了仁宣之治。


趣谈国史


明成祖朱棣,就像是朱元璋一般,心狠手辣,是个乱世雄主,并非心慈手软之辈,在朱元璋的儿子之中,与朱元璋最相像的儿子自然而然的就是朱棣,但朱元璋却并未选择与自己性格最相像的朱棣做皇帝,反而选择了自己的皇长子,朱标做储君。

昔日,朱棣得不到朱元璋的宠爱,此时,经过靖难之役,朱棣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真正的主人,但在朱棣成为大明王朝的主人之后,却也并未选择外表看起来更加英俊的朱高煦,反而是选择了与自己大哥有相似之处的朱高炽,这又是为何?

就像是一个魔咒一般,当初朱元璋选择了宽厚仁慈的朱标,未选择与自己最为相像的朱棣,而朱棣也选择了宽厚仁慈的朱高炽,未选择与自己最为相像的朱高煦,其实各种原因,说白了也只有一点。

朱高炽不行,但朱高炽生了个好儿子。

朱高炽是朱棣的皇长子,嫡长子继承父业,古来有之,朱高炽具备了做储君的身份,与此同时,朱高炽在朱棣皇帝靖难之役期间负责镇守朱棣大本营,可谓立下过不世之功,朱棣能够取得天下,朱高炽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但朱高炽也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朱高炽不仅好吃懒做,更是一个跛子,不仅长得胖,还身患残疾,身为一代明主的朱棣自然不能接受自己的继承人是朱高炽这个事实。

但是,在朱棣召集大臣讨论立谁为太子时,大臣们却又都统一的站在了朱高炽这边。

说起来各种原因,自然与朱高炽的性格有关,虽然朱高炽好吃懒做,是个大胖子,但朱高炽却又宽厚仁慈,在朱棣南征期间朱高炽曾经以太子身份担任监国重任,朱高炽在大臣之间早就已经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大臣站在朱高炽这边也是理所当然。

但若是要说真正的原因,自然不可能单纯是因为大臣的支持,真正的原因还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对于朱高炽这个儿子朱瞻基,朱棣是打心眼里喜欢,若是想要让朱瞻基登基,那么必许将皇位传给朱高炽,再由朱高炽传位给朱瞻基,因此,在朱棣心中,朱高炽成为了皇位的第一候选人。


因为生了个好儿子,朱高炽成为了大明王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并没有活多久,他熬死了朱棣,却在朱棣驾崩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朱瞻基之后自然而然的登上了皇位。


魏青衣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由梁冠华老师饰演的朱高炽是一个憨态可掬的老好人形象。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是这样一个人吗?事实上电视剧中所表现的这个朱高炽的形象有一点和历史真实相符的——就是朱高炽的确是个大胖子。他胖到什么程度呢?就因为身体肥胖,所以行动不便,以致于他的床铺、门口都要大一号,穿衣服也特别费布料。后来甚至连走路都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就这样也还总是跌跌撞撞。这显然和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这种开宗立业的马上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朱棣因此也不大喜欢自己这个长子,相比之下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倒是很有祖父朱元璋、父亲朱棣那样的马上天子风范,所以就朱棣个人而言:其实是比较偏爱次子朱高煦的。不过作为政治人物的朱棣绝不可能将个人喜好置于国家大计之上,所以在选择接班人这个问题朱棣所考虑的并不是哪个儿子的脾气性格和自己最投缘,他一定考虑的是谁接班更利于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

不是只有朱棣一个人如此,事实上任何一个政治人物考虑问题都必然会将政治利益放在首位,至于个人情感是要为这个大原则让步。为什么说朱棣个人其实偏爱次子朱高煦呢?事实上在朱棣起兵靖难争夺皇位的过程中朱高煦是立下过大功的。建文二年(1400年)朱高煦在白沟河之战中亲率精骑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后来朱棣兵败东昌(今山东聊城),大将张玉战死。朱高煦率军赶至,击退南军,将朱棣救出。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关键时刻又是朱高煦率军赶到才解了朱棣的燃眉之急。绝地逢生的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同时朱棣甚至暗示朱高煦:”你哥身体不好,你要努力哟“。这句话可以作两方面理解:有可能朱棣这时的确是一度动过改立朱高煦为接班人的念头,不过同样也可以理解为这只是在当时紧急的战争状态下对朱高煦的一种勉励。每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就一番事业,朱棣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即使朱棣说过这话也不能证明他所说的努力是让朱高煦努力去争皇位吧?不管朱棣这话是什么意思,反正朱高煦是把这理解为是暗示将来会传位给自己。

在朱高煦的理解中朱棣实际上就相当于已承诺将来得了天下就会立自己为接班人,然而朱棣是不是这么想的就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了。朱高煦作此理解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朱棣的确不大喜欢自己的长子朱高炽。朱高炽因为身体的原因打小就喜静厌动,所以不论是个人武功或是带兵打仗的军事谋略都在弟弟朱高煦之下,不过军事能力相对欠缺的朱高炽在政务能力上是很强的:少年时代的朱高炽曾跟随祖父朱元璋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朱高炽却很有主见地认为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餐以后。另一次朱元璋要他审阅几份官员的奏章,他有条不紊地把文武两类分开并相应地作了报告。朱元璋不断地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动。朱棣起兵靖难时考虑到身体肥胖的朱高炽不便随军作战,于是让他留守北京。朱高炽尽管在军事指挥能力上相对欠缺,但他颇能服众并充分授权部下。靖难期间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率50万大军进攻北京,然而朱高炽成功安定人心团结部下,最终以万人之军守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封官许愿,以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就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从而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得来的,所以他就格外担心有人有样学样给他也来这么一出。朱棣对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之间的明争暗斗不可能不知道,所以自从他登上皇位以来其实就一直担心一个问题:将来自己这两个儿子是不是会自相残杀呢?经历过靖难之役的朱棣显然是不希望朱家的后人再上演骨肉相残的戏码。如何在自己有生之年解决好继承人的问题就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毕竟皇位只有一个,不可能让两个人同时坐上去啊,那么该立谁呢?其实就朱棣的个人私心可能的确是想立朱高煦。然而按祖宗定下的宗法制度而言:身为嫡长子的朱高炽才应该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退一步说就算是朱高炽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么也该是作为皇长孙的朱瞻基继位,正如当年朱元璋死后由皇太孙朱允炆而不是任何一个皇子继位一样。当然朱棣登上皇位实际上是打破了这种正常的皇位传承秩序,但朱棣实际上并不希望后人效仿自己,所以他其实并不敢贸然因为自己的个人喜好就再次打破皇位传承的一般规则,否则就可能造成今后那些本来没皇位继承权的皇族子弟们全都有样学样,那大明王朝就将陷入到无休无止的皇族内争当中。这显然是朱棣所不愿看到的。

皇位传承的宗法制度实际上对朱棣构成了一定制约。在那个皇权专制年代皇帝是可以打破既定制度不假,可打破之后呢?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是不是这个王朝所能承受的呢?这是朱棣不能不考虑的。与此同时满朝文武也不容许朱棣打破这种制度。应该说明朝的这些士大夫们还是有气节,即使到了后来万明时期万历皇帝想要废太子也遭到全体大臣们的一致反对。朱棣是手握大权的天子不假,可当满朝文武都坚决要求捍卫祖宗制度时他是不能不权衡一番的。当然这些大臣们之所以不遗余力要捍卫朱高炽的继承权在表面上是要捍卫大明朝的祖宗制度,不过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捍卫朱高炽继承权的所有原因。捍卫祖宗制度的确是大臣们的一致观念,不过与此同时如果暂时抛开制度不提,那么他们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个人之间也会倾向于朱高炽。朱元璋、朱棣父子都是极为强势的马上天子,所以他们对大臣的态度其实是相当严苛的。朱高煦基本上就继承了朱棣的脾气秉性,而朱高炽则是一个待人宽厚的人,这样两个人物放在大臣们面前让他们进行选择,你觉得他们会选谁?朱高炽的继承权一方面有祖宗制度作为保障,另一方面又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捍卫。在这种形势下朱棣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是不能不考虑政治后果的,至于自己个人的喜好如果与政治形势发生了冲突就只能靠后了。况且所谓朱棣不喜欢朱高炽其实只是说朱棣相对更偏爱次子朱高煦,但作为父亲的朱棣总不会恨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吧?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既然政治形势如此,那么让朱高炽继位对朱棣而言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选项。

宗法制度、大臣的态度都明显利于朱高炽,而朱棣自己心态的变化其实也是利于朱高炽的。朱棣早年为什么偏爱次子朱高煦啊?因为他觉得朱高煦勇武而朱高炽柔弱啊。这时的朱棣是一个在马背上打江山的人,所以他需要的是勇武,那么朱高炽当然就不讨喜了。不过等朱棣坐上皇位之后情况实际上已悄然变化:这时的朱棣必须站在全国的政治高度看问题,也就是说这时的朱棣不只是需要勇武的战将,其实他更需要一个有杰出政治才能的人物来继承大明王朝的基业。在这点上朱棣其实和他的父亲朱元璋是一样的态度:在朱元璋的儿子中和朱元璋脾气秉性最相似的其实就是朱棣,相比之下太子朱标就显得相对宽仁,所以就有了朱元璋向朱标讲解拔刺的故事。朱元璋为什么选择宽仁的朱标为太子呢?其实朱元璋考虑的是自己这一代把规矩立起来,而子孙后代就该尽可能与民休息,使国家从高度紧绷的状态中走出来。朱棣其实也有这种想法:如果立朱高煦为接班人,那么就意味着将来朱高煦继位后仍将实行朱元璋、朱棣时代的严苛政治,大明王朝就无法完成政治转型。事实上明朝政治在朱棣死后是有一个战略转型的:朱元璋、朱棣时代的明王朝处于强势战略扩张时期,然而到了朱高炽继位后实际上就转为了宽松治国、息兵养民的政治形态。这个历史意义是很重大的:之前秦朝、隋朝也曾一度看起来是那么强大,可就因为没完成政治转型,结果国家在高度紧绷的状态下二世而亡。那么朱棣之所以选择朱高炽继位可能也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最后使朱棣坚定决心立朱高炽的是当时的大才子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这句话指的就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据《明史·谢缙传》记载:“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丘福言汉王(朱高煦)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据此而言:朱棣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朱高炽有个好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朱棣将继承自己的丰功伟业与国家大权的希望寄托在了朱瞻基这位“好圣孙”的身上,因此才移爱于朱高炽,朱高炽因子得福,由此幸运地成为了皇储。从永乐七年起11岁的朱瞻基就一直跟随在爷爷朱棣身边,祖孙俩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深厚到什么程度呢?后来朱瞻基在出席爷爷朱棣的葬礼时是痛哭流涕,然而在出席父亲朱高炽的葬礼时只是按照皇家葬礼的礼节行礼完毕就走人的,也就是说并没哭。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朱瞻基对爷爷朱棣的感情是很深的,那么朱棣对这个常年跟随在身边的小孙子恐怕也是有很强烈的舐犊之情的。既然宗法制度、大臣态度、朱棣自身心态的改变都对朱高炽有利,而朱高炽又有一个好儿子,那么储位还不该是他的吗?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朱高炽、朱高煦都是徐皇后所生,因此两人都是嫡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朱高煦争夺皇位的野心。只不过朱高炽不仅是嫡子,还是长子,在宗法上有优先继承权。

朱高炽的优势

朱高炽身材肥胖,行动不便,走路都需要两个内侍搀着。这对于好武的朱棣来说,自然不喜欢他。而且朱棣常常担心,这个儿子是否会走在自己前面,这也是朱棣多次想要废除朱高炽的一个原因。但朱高炽的优势便是嫡长子的身份,虽然朱棣曾多次想要废除他,但也顾虑重重。因为朱棣一旦开了这个头,后世子孙在继承人上就可能激烈争夺,这对于稳固皇权是不利的。这也是宗法制度最重要的意义,使得各人安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天下便稳定了。

其次,朱高炽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就被朱元璋册立为燕世子。而对于不学无术的朱高煦,朱元璋是十分不喜欢的。朱棣也不得不考虑朱元璋的影响,因为当初朱棣靖难打的就是朱元璋的口号,以藩王的身份“清君侧”。如果朱棣废除朱元璋原先立下的世子,这就会在政治上造成被动,给政治对手留下口实。

再者,朱高炽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是负责留守后方,曾经挡住了五十万大军对北平的围攻,他在靖难之中的功劳并不小。其次,朱棣和徐皇后伉俪情深。当初,徐皇后是支持自己这个大儿子的。徐皇后在朱棣登基五年后去世,朱棣也肯定要考虑妻子生前的想法。

最后,朱高炽为人仁慈、和善,和文官集团的关系非常好。这也是他在徐皇后去世后,最大的一张护身符。朱棣曾经怀疑这个儿子,派心腹胡濙去监视他。胡濙回来后对朱棣赞不绝口,从此打消了朱棣的怀疑。因为朱高炽符合文官心中皇帝的形象,文官集团自然要保住他的位置。

而大学士解缙,更是曾经当面进谏朱棣,不要废除太子朱高煦。朱棣曾经拿立储的问题秘密地问解缙,解缙称太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对此不置可否。解缙又顿首进言:“好圣孙!”说的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听到这个理由,朱棣才点了点头,朱高炽才被立为太子。

因为在朱瞻基出生之前,朱棣梦到朱元璋给了他一个大圭,并叮嘱他:“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等到朱瞻基出生后,朱棣前去看望,说道:“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古代皇帝十分迷信这样的梦境。而朱瞻基渐渐长大后,也显露出其聪明伶俐的一面,深得朱棣欢心。传位给朱高炽,自然可以保证王朝三代的昌盛,这是朱棣最看重的。

所以,朱高炽的优势便是他本身的身份、朱元璋的册封、徐皇后的偏爱以及文官的支持、儿子深受朱棣喜爱。但即使就是有这么多的优势,朱高炽当初由世子变太子也是十分艰难。而当了太子之后,也有好几次差点被朱棣废掉,足见当时情形的险恶。朱高炽在位仅仅十个月便驾崩,可见朱棣当初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朱高煦的优势

朱高煦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嫡子。和大哥朱高炽不同的是,朱高煦不爱学习,但偏爱上阵冲杀。等到朱棣靖难的时候,朱高煦经常当先锋。在这个过程中,当朱棣多次陷入危险的局面时,朱高煦都及时出现,这无疑会让朱棣对这个儿子更加喜欢,认为这个儿子特别像自己。朱棣曾经抚摸着朱高煦的后背,说道:“勉之,世子多疾。”这就是很直白地鼓励朱高煦争夺皇位了。

朱棣固然是担心大儿子朱高炽的身体状况,但也有可能是笼络二儿子的心。因为朱高煦在听了朱棣的这句话后,认为皇位有望,所以在战斗中常常殊死搏杀。因为他的勇武,朱高煦也得到了军中大将丘福的支持。和太子的文官集团相对应,朱高煦得到了军中势力的支持。后来他还成立了天策卫,以唐太宗自比,其志可知。但也正是因为他这种恃功自傲的态度,期间也犯下了许多过错。

所以,朱高煦的优势便是勇武得到朱棣认可,也获得了军中势力的支持。但朱棣毕竟是一代明君,深知“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温润儒雅的朱高炽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再加上“好圣孙”朱瞻基的神助攻,在永乐九年被朱棣立为皇太孙,多次犯下过失的朱高煦最终和皇位无缘。


飞熊说历史


导语:

朱高炽, 朱棣活着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是一个憨厚的胖哥。永乐大帝朱棣的接班人,朱棣一统天下以后,被册封为皇太子。

朱高煦,朱棣儿子当中,最会打仗的一个。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表现英勇,多次力挽狂澜,是朱棣夺取天下的好帮手。

从两个人的表现来看,朱高煦明显要比自己的哥哥朱高炽强得多,至少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说是可以这么下定论的,为什么朱棣还是要把皇位传给朱高炽呢?

01朱高炽是长子,嫡长子继承可保帝国恒久远。

自古以来都有嫡长子继承制的习俗,李世民表现那么优秀,为什么李渊还是要保住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还不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能够保证国家的稳定么?

秦始皇没有让长子扶苏继位,结果导致天下大乱,秦王朝灭亡。隋文帝废了长子杨勇的太子位置,把皇位传给隋炀帝,结果导致隋王朝灭亡。

嫡长子继承制,几乎成了自古以来的一个公认习俗。但凡想要自己的集团长久发展下去的君主,都会考虑这一点。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明史》

比如说朱元璋其实也是这么考虑的,他选择让长子朱标做太子。即使朱标死了,他甚至要让长孙朱允炆做皇帝。

虽然最后酿成大祸,但这不是因为长子继承制而产生的问题,这是朱允炆做皇帝的水平不行才导致了靖难之役。

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明史》

所以当朱棣坐上皇位以后,他也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到底是让谁来做这个接班人,才能保证帝国长久稳定发展下去呢?

朱棣思考再三,还是认为嫡长子继承,是最合适的办法。首先这么做不会有人指手画脚,其次也能够保证帝国的长久发展。

02朱高炽本人治国水平还是比较优秀的。

靖难之役主要都是战争,而朱高炽不善于打仗,所以他的能力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可朱高炽并不是没有能力的人,这是没有体现在战争这一方面而已。

战争最重要的,其实是后援供给的问题。朱高炽当时留守北方,为朱棣源源不断提供粮草,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大的功劳。

我们看刘邦平定大汉功臣的时候,第一功臣并不是能征善战的韩信,而是提供后勤支援的萧何,由此可见,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的功劳并不比能征善战的朱高煦差,甚至功劳比朱高煦还要高。

十年,北征还,以太子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明年,黄俨等复谮太子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太子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明史》

此外,当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前来围攻北平的时候,朱高炽只用了一万多人,就把城池给守住了,实在是非常了不起。

而且,朱高炽早在朱棣做燕王的时候,就已经是燕国世子,属于王位的继承人。他早就接受了治理国家的培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思想。

这样的接班人,在接手国家以后,会更加容易得心应手。由此可见,朱高炽的确是朱棣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03朱高炽比朱高煦更加适合治理国家。

兄弟俩虽然是亲兄弟,可是人品差距的确有点大。朱高炽为人仁慈懂礼貌,是非常优秀的儒家弟子。而朱高煦则嗜杀成性,无恶不作,是个鲁莽的汉子。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朱高煦就不可能比自己的哥哥更适合做帝国的君主。当皇帝不仅要有雄才大略,更多是要爱民如子。

如果朱高煦这种人做了皇帝,将来铁定是要成为暴君的。出现暴君的王朝,能够长久下去吗?朱棣必须要考虑这件事。

性凶悍。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明史》

所以朱高煦当然是被朱棣给踢出了君主继承人的范围。反过来看朱高炽,他虽然没有太明显的特长,可是人品是没的说的。

再说了,他治国的能力比较强。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系统的训练,这是朱高煦所无法相比的。朱高炽比较喜欢读书,是一个温文儒雅之人。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明史》

朱棣多次出征,都是朱高炽在监国,他做皇帝自然是有根基的。一直以来跟朝臣相处得都很好,人缘关系自然也是朱高炽更胜一筹。

相比较而言,朱高煦则显得人缘非常不好,在朝中没有多少力量是支持他登基的。所以朱棣即使提出要换皇太子,也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朱高炽是个合格的皇帝。他登基称帝以后,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朱棣时期所遗留下来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尤其是宽恕建文帝朝臣的这件事,是朱高炽最正确的举措。

总结: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历史评价却非常高。

很可惜的是,朱高炽这个人寿命比较短。他老爸朱棣做了22年皇帝,也就是说朱高炽做了22年的皇太子。

等到朱棣去世以后,朱高炽顺利登基。不过让人感到伤心的是,朱高炽登基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英年早逝了,年仅47岁。

他虽然只做了一年皇帝,却在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因为他的施政举措得到了历史上公认的好评。

  1. 首先,他休养生息,没有做任何扰民的事情。而且政治清明,对于贪污腐败问题的查出比较严格。

  2. 其次,就是他废除了朱棣在任期间的许多苛政,对于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苛捐杂税,也做出了适当减免。

  3. 再则,他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诸多大臣

    ,并且平反了不少冤案,以此获得了大量人的支持,使得建文帝时期的旧臣们得以安享晚年。

  4. 最后,对于军事上的整顿,他也做了一些贡献。朱棣比较喜欢打仗,所以军队常年需要国家养着,这是沉重的财政开支。所以朱高炽当政以后,裁减士兵,减轻了老百姓们的负担。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朱高炽就施行了这么多开明的举措,不得不说,朱高炽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一位皇帝。

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的话,可能大明王朝会提前进入太平盛世的行列。很可惜的是,他47岁就去世了。

他死了以后,依旧是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由他的嫡长子朱瞻基登基称帝,从而父子两人一起,创立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明史》


江湖小晓生


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主要是因为明成祖朱棣看中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希望日后大明的江山能够传到他的手上。

事实上,相比于体态肥胖,还患有腿疾,走起路来都需要人搀扶的朱高炽,明成祖朱棣着实更喜欢英武不凡的朱高煦。因此,早在靖难之役期间,就流露出欲废朱高炽而立朱高煦的心声,他曾摸着朱高煦的背,说道:“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这句话,大有暗示日后将立其为太子的意思,而这并非完全只是朱棣的一句戏言。



后来,朱棣当上皇帝,在选立太子时,一开始也确实有些偏向于立朱高煦为太子。然而,就在朱棣举棋不定之际,一位大臣的一句话,却彻底打消了朱棣立朱高煦的念头,这个人便是明初著名的大才子解缙,他对朱棣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正是这三个字,彻底改变了朱棣的立场。

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帝王,朱棣在立储一事上自然得考虑深远。而朱高炽的儿子、自己的孙子朱瞻基无疑是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所以,朱棣最终确立朱高炽为太子,很大程度上只是把朱高炽当作是一个过渡,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这位“好圣孙”日后能顺理成章的继位。



而朱瞻基也确实备受朱棣宠爱,就连北征漠北也要带上他。目的也是为了让朱瞻基熟悉战争、历练军事指挥能力。因此,早在朱棣在位时期,朱瞻基就是被朱棣当成是未来的接班人来进行培养的。

其次,朱高炽虽然肥胖迟钝,还患有腿疾,可人家怎么说也是根正苗红。并且他为人宽仁,也获得朝中很多文官的支持和拥戴。



除了有一个优秀的儿子外,朱高炽自身也还是有些优点的。他虽然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但他为人老实沉稳,宽仁儒雅。因此,朱高炽深得朝中众多文臣们的拥戴。

加上,朱高炽虽无显赫战功,却也没啥过失。何况,他本来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选定的燕王世子,理所当然的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朱棣毕竟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侄子手中夺权的,得位不正。所以,他即位就是想借恢复太祖皇帝旧制的举措,来为自己的夺权正名;通过继续维护封建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来拉拢文官。



因此,在朱高炽并无过失的情况下,废除他而改立朱高煦,势必会激起文官集团的不满和抵触。而这是朱棣所不面对的。所以,即便没有朱瞻基这个“好圣孙”,朱高炽的地位也不见得就会被朱高煦替代。

最后,则是朱高煦虽然战功显赫,但却是有勇无谋之流,缺乏足够的政治素养。

其实,抛开文官集团的支持和“好圣孙”的加持不说,有勇无谋的朱高煦,也不见得就能够完全获得朱棣的满意。



在朱高炽被确立为太子后,朱高煦被封为汉王,蕃国在云南。然而,朱高煦并不想跑到远在西南边陲的云南就藩,要求与自己的儿子留在南京,最终迫使朱棣妥协。此后朱高煦便开始一再挑事,先是索取天策卫为汉王护卫,而且还常以唐太宗自比。后来,朱高煦又请求增加两护卫,行事变得越发放纵,其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朱高煦的种种不法行为,最后也让朱棣对他越发反感,一度到了剥夺其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