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個環狀的,為什麼能做成玉璽呢?

亞布力晨曦


很多人都曾聽說過有關和氏璧的傳說和故事,對於和氏璧之後的下落也基本上是如數家珍,但也有很多人對於和氏璧最後的歸宿很有疑惑,其中最大的疑惑自然就是針對和氏璧被雕琢成傳國玉璽這種說法。為什麼會針對這種說法疑惑最大呢,原來,按照對和氏璧的描述,和氏璧理所應當應該是玉環一類的器物,怎麼能雕刻成為那麼大、那麼厚的傳國玉璽呢?這很難並且也很不科學。

那麼,到底這種看法有沒有什麼直接的證據可以佐證呢?當然是有的,事實上,由於和氏璧在歷史上太過於有名,以至於歷史上有關的它的記載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完璧歸趙的說法更是相當的出名,這就是一塊玉璧,既然是玉璧,那就不可能會成為那麼重那麼厚那麼大的傳國玉璽。

這種懷疑建立在這種看上去天衣無縫的推理之上,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細節,那就是傳國玉璽一定是影視劇裡面描繪的那種又大又厚的玉璽嗎?這難道不是一種刻板印象嗎?從來就沒人說過傳國玉璽是個大玩意兒呀。

那麼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既然傳國玉璽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是個又大又厚的玩意兒,那麼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傳國玉璽又大又厚?除了上文提到過的影視劇印象,其實在筆者看來,也許還和明清時期的現存玉璽有關,在明清時期的印章和玉璽,往往很大很厚,用料基本都很足,而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時期皇太極,常常自稱自己手裡的玉璽就是自打秦朝;流傳下來的傳國玉璽,但是實際上皇太極說的是一種謊言——乾隆親自證偽。

之所以明清時期的印章又大又厚,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就是因為明清時期礦場資源開發技術得到了進步以及明清時期雕刻工藝和生產力水平得到了發展。這些都不應該在戰國至秦朝時候產生,因為那個時候生產力不管從那個角度,都不應該比得上千年之後的明清。

秦始皇讓那個李斯製作傳國玉璽,還讓李斯刻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個細節也讓不少人認為,這個玉璽肯定要足夠大,不然哪裡容得下這麼多的字呢?但很遺憾,這也是一種刻板印象,具體來說其實這屬於不瞭解秦漢時期的印章習慣,今天考古事業極為發達,出土了不少漢墓,在這些漢墓當中,不乏漢朝的許多諸侯王,這些諸侯手裡的印章,不但形狀較小,而且刻的字非常小且密,著名的漢初吳王,他的墓葬裡面就出土了一枚嬌小可人的八面印章,這個印章有八個面,每一個面都刻有許多字,漢初距離秦末其實並不非常遠,所以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傳國玉璽應該與漢墓出土的許多玉璽一樣,屬於較小的那種。

在西漢末年的時候,王莽篡位,傳國玉璽被狠狠丟擲在地,磕壞了一角,也有人認為如果不是傳國玉璽自身極為大且重,怎麼會輕易的被磕壞呢?然而,深究的話,會發現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和氏璧造就的傳國玉璽史料也曾經記載過:早在始皇帝時代就曾經被丟進過湖水裡。那就是很有可能西漢的這個傳國玉璽壓根就不是當初始皇帝的那個和氏璧做的傳國玉璽了,如果是這樣,那麼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和氏璧說到底只是一個很不尋常的玉璧,能工巧匠再怎麼巧奪天工,也不可能把一塊玉璧當做玉石來雕琢,又厚又大的傳國玉璽也許在以後的歲月中出現過,但是很有可能其實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和氏璧做的傳國玉璽了,就拿始皇帝來說,按照史料記載始皇帝把傳國玉璽丟進湖水裡面後,風平浪靜了,一段時間後,居然還有仙人把這塊玉璽送回來了!隨隨便便用腳趾頭想也會明白這裡的水分有多大。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筆者猜測和氏璧造就的這個傳國玉璽,大概率其實並不是很大,就和漢初那些諸侯的小印章區別不大,後世的傳國玉璽早就被“替換”掉了。


無筆


和氏璧大家都聽說過,是一塊環形的美玉,有傳說秦始皇后來把和氏璧加工成了傳國玉璽。那麼問題來了,環形的和氏璧是如何做成方形的玉璽的呢?

答案很簡單,和氏璧跟傳國玉璽其實沒任何關係,所謂的和氏璧被做成了玉璽的傳說是假的。

傳國玉璽是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的玉璽,被後世的歷代皇帝都看做皇權的象徵,都希望得到它好真名自己皇位的正統。

那麼傳國玉璽是怎麼來的呢?關於它的記載其實非常多,很多史書上都有描述。

比如《晉書》上就說了,傳國玉璽是用一塊藍田玉做的。藍田玉產自西安,而和氏璧則是一塊楚玉,是楚人卞和在襄陽發現的。藍田玉作為中國的四大美玉之一,和楚玉的質地外觀還是有著明顯的差別的。

所以說,和氏璧其實跟傳國玉璽並沒有關係。

不光《晉書》,《宋書》和《唐六典》中也都有類似的記載。

玉璽者,傳國璽也,秦始皇取藍田玉刻而為之。

而且這幾本書的作者都是大人物,比如晉書的作者團隊可了不得,有房玄齡、褚遂良,最最關鍵的,連李世民都有參與撰寫,李世民可是傳國玉璽的擁有者之一,其他幾位也都有份親眼見過傳國玉璽。所以他們的說法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上面提到的另外兩本書的作者也不簡單,分別是沈約和張九齡等人,這幾人在他們所處的朝代也都很厲害,都是皇帝身邊最有權勢的人,也都是可以經常見到傳國玉璽的。所以說傳國玉璽長什麼樣,他們有很大的幾率也都是親眼見過的。

綜上所述,傳國玉璽其實是秦始皇用一塊藍田玉雕刻而成的,跟和氏璧其實沒什麼關係。


漂浮菌


我來告訴大家,和氏璧是怎麼做成玉璽的。

和氏璧這個稱呼,來自於它的發現者:善於作死的卞和。

卞和是春秋時期楚國人,他在荊山裡發現了一塊璞玉,於是決定去獻寶。然後,卞和就抱著這塊未經打磨的玉,來找楚厲王了,結果被鑑定為石頭,砍了一隻腳;武王繼位,他又抱著這塊璞玉去獻寶了,結果又被鑑定為石頭,砍了另一隻腳;等到文王繼位的時候,才終於找人剖開璞玉,證實了這是一個寶貝。

卞和真的是個能人,他能辨認出這塊璞玉很極品,說明還是有點玉石知識的。但是,他卻絲毫沒想過剖開之後獻寶……你剖開一點也行啊……

當然,這不是本文的重點,總之和氏璧很牛,秦始皇得到之後,就讓人做成了傳國玉璽。


和氏璧應該是個中間帶孔的玉盤,怎麼能做成方方正正的玉璽呢?

▲大家心目中的和氏璧應該是這樣的。

其實和氏璧到底什麼尺寸,沒有記載。璧這種東西,是用來祭祀的,目前考古發現的尺寸比較多。比如良渚文化遺址,出土過20釐米以上玉璧,四川廣漢地區的文化遺址,還出土過超過70釐米的璧……

如果和氏璧真的存在(有研究者稱和氏璧僅僅是傳說),那它的尺寸應該不會小,比較厚也完全有可能。


當然,既然是玉璧,再厚也厚不到哪去,咋能做成玉璽的?

▲所以,我們再來說說玉璽。大家心目的傳國玉璽,應該是上面這樣的吧?


這麼大的玉璽才氣派嘛,才配得上“傳國玉璽”這個稱號嘛!

(皇后之璽)

其實,戰果和秦漢時期的璽,尺寸真的沒有這麼大。比如現在收藏在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西漢“皇后之璽”,就非常小,邊長2.8釐米,高2釐米。《漢舊儀》載:“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鈕。”

而且,有學者猜測,皇后之璽很有可能就是呂后的玉璽……看看尺寸吧,不算大。

▲(戰國玉印,1.8×1.8cm,高1.35cm)

▲(戰國玉印,2.0×2.0cm,高1.6cm)

而且,目前出土的戰國時期的印璽,不管是玉製的還是金屬製的,都很小,基本可以判定,秦始皇之前和之後一段時期,不流行大的印璽。

真正的大的玉璽,其實是在隋唐時期才慢慢出現的。到了清朝,就成了碩大的,需要雙手才能搬起來的玉璽了……

(《大秦帝國》中的和氏璧)

所以,答案來了,秦始皇時期的玉璽,都很小,那時候根本不流行大的。和氏璧塊頭很大,打磨一方玉璽,綽綽有餘。

剩餘的玉料,很有可能還加工了一套別的玉器呢……


七追風


和氏璧,開始是一個姓卞名和的人氏發現的玉石料,先進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相玉的人鑑定。結果被認為是石頭。楚厲王很生氣,就把他的左腳砍下來。後來厲王薨了,楚武王殺掉了他哥哥厲王的兒子,自己當上了楚國的一把手。和氏就又把這玉料進獻給了武王,武王讓相玉的人鑑定,結果又鑑定為石頭,武王很生氣,就把他的右腳砍下來。等到楚武王薨了,武王兒子楚文王繼位。和氏想獻又不敢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出血淚來,這事被文王聽聞,就讓人把外皮去掉開出了玉質。後來就製作成了和氏璧,後來楚國向趙國求親,作用聘禮就到了趙國。

再說說楚武王除了殺其兄之子即位,還幹了什麼事,楚武王向周桓王要封號,在這之前,周桓王被鄭莊公射中肩膀後周王室已經名存實亡了,周桓王不給。楚武王於是自立為王。其他都是某某公,唯獨楚國自己稱號為王。

這樣在製作玉器的規格上會不會遵守周禮把自己侷限在諸侯的格局之下?出土的秦朝公孫谷印高1.6釐米長2.2釐米。西漢時期的皇后印高2釐米邊長2.2釐米。而一元硬幣的立高是2.5釐米。對玉璽的理解是源於電視劇如如乾隆玉璽般大,和氏璧自然是做不了的。



用戶6881995692


讀史不能糾纏於細節上,而應大局上辨識。

和氏壁,確實單薄易碎,不然沒完壁歸趙的故事了,僅因怕摔碎,才可返回趙國的。

這才有題主的疑問,薄圈子,咋製成帝王璽了呢。

事實上僅文學上這樣述,未必事實。

原因是斥秦暴政,還須遵秦制度條件下,怎樣寫才恰當,由是罵秦的同時,爭秦之傳國璽,呈證正統正宗性,達合情合理合法,得帝位的確立。

即,秦國的一切都好,且沿用,而嘴裡要罵秦暴政。

這是弄出個和氏壁做玉璽出來的。

沒傳國璽,各諸候不是仍互吞併嗎,劉邦不照稱帝嗎,三國不各自為皇了嗎。

史記,僅又罵秦,又承秦制的寫,莫盯壁與璽,才真在讀史了,否則讀小說故事了。

真實裡,項羽敗於恢復列國諸侯割據式,劉邦固定中央統一制,這是楚漢分爭點。史看大局,不看幾宮幾妃院,用啥吃穿啥,富有一國的。

寫史廷難的,不撒點調料,乾巴巴的史實,沒幾個人看了。就如看工具書,專業數據,而弄點打殺.耍奸.男女事,看的人就多了,若再弄個寶出來,就爭著看了。

現實裡,王朝自刻自玉璽,不會用被推翻那朝的玉璽的,甚至宮殿都焚盡,自再建的,僅清朝一朝沿用了明朝宮殿的。這歸毀王氣王龍脈相關,不是小事情。

實際上,王判各人群實力及發展勢頭,再論敵友,這是王的工作。

民無敵人的,僅有仇人。敵人由王分辨,與民無關,僅王認出敵,民將王認定之敵,當自敵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即,王看宏觀,民瞅微觀。

讀史陷器物上,就是古物收藏者了,與史蹟無關,僅哪朝造出啥的追究了。

其差別是,一個瞅國運,一個噍器具,若看成故事就入酒色財氣上了。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相信很多人在電視劇中都看到過傳國玉璽,在皇帝們拿出傳國玉璽的時候,通常是被裝在一個比較大的木盒子中,而且木盒子中的傳國玉璽看上去也比較大。

其實,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也還是真的,很多來自秦朝、漢朝甚至是後來三國時期的電視劇都是一個這樣的情況。


其實,我們都被這些電視劇誤導了。 一直以來,傳國玉璽塊頭非常大的特點已經深入人心了。而且很多人可能去過故宮,在皇帝寶座兩邊擺放著兩排大木頭盒子,據瞭解裡面裝的就是玉璽,從木頭盒子的塊頭來看,那些玉璽應該是比較大的,畢竟如果用大木頭盒子裝小玉璽,未免讓人覺得多此一舉。

所以,這麼多年以來,傳國玉璽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比較大的。 其實,我們拋開傳國玉璽的製作材料,如果傳國玉璽真的存在的話,它也不可能太大,根據史料記載,無論是在秦朝還是漢朝,官員們執掌的印璽普遍比較小,這也成為了國家的一種傳統,以此類推,傳國玉璽也肯定不會太大。

隨著我國考古學的發展,在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玉璽也在不斷增多。目前,我國最早的印璽就是在西漢南越王墓中發現的“文帝行璽”,而且這塊印璽還是目前發掘出來的最大的印璽,而這塊“最大”的印璽實際上只有1.8釐米高,3.1釐米長。


從這兩個數字中看,完全可以看得出,古代印璽的規模究竟有多大。 要知道,在漢朝印璽的規模都是有明確的規定的,而且當年對玉璽的形容還可以用“方寸天地”四個字形容,而從這四個字之中也可以看得出漢朝印璽的規模,一寸差不多是2.3釐米,普通官員的印璽是不能超過這個數字的,而皇帝的印璽可以超過這個數字,即便是超過了這個數字,從上面的“文帝行璽”來看,也不會超過太多,肯定不會像電視劇中展現出來的那樣,超的實在是太離譜了,已經超出了這個數字的十倍多了。

既然文帝行璽是這樣,那麼傳國玉璽也必定不會太大。我們都知道,“璧”是中國傳統的玉器,圓形小圓孔,而和氏璧也是如此,如果拿和氏璧來做成特別大的“傳國玉璽”,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如果那些和氏璧來製作類似漢朝的印璽,還是有可能的。


這樣來看,傳國玉璽即便是真的存在,那麼,他的規模也不會大過和氏璧的寬度。 當然了,現在我們對和氏璧製作傳國玉璽的種種理解只不過是猜測罷了,真正關於秦國製作玉璽的史料並不多,除了史書上的少數記載之外,還真看不到其他的記載。

傳國玉璽真是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罷,現在的人根本看不到它的真面目,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傳國玉璽的規模不可能像電視劇中展現出來的那麼大,如果它取自和氏璧,就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夏目歷史君


史書記載,秦始皇刻了一枚表示秦得到了天命的玉璽,這枚玉璽在秦滅亡後被劉邦得到,從漢代開始這枚玉璽就被視作國家政權的象徵,歷代王朝將其寶藏,這就是傳國璽。但是傳國璽最遲在五代後唐時就失蹤了,也有說在東漢董卓之亂時就失蹤了。傳國璽到底是什麼樣子,只能根據文獻記載進行推測。

目前來看,關於和氏璧外觀正面介紹的資料並不多見。但根據描述,和氏璧大概和下面這些圖裡的玉差不太多。可見,和氏璧並非龐然大物,也不太厚實。那麼,要將和氏璧製作成傳國玉璽,難度很高,因為玉璧較薄,再就是玉璧中間穿孔。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記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又有完璧歸趙的故事,所以和氏璧才聲名遠播!加上傳說和氏璧被秦始皇製成了玉璽,所以就更加彌足珍貴了!

據有人以現有出土文物作比較,推測和氏璧厚度有10釐米左右。接著我們再看古代印璽的規格。《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這就是玉璽的出處,根據《通典》所載:"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所好也。……秦以印稱璽,以玉,不通臣下……齊,……並依秦漢之制。皇太子諸王金璽,皆龜鈕。公侯五等金章……光祿大夫、卿……四品五品將軍,皆銀章。尚書令、僕射……諸州刺史,皆銅印。"可見,"璽"是帝后以及諸侯王所用,臣下則根據實際地位稱"章"、稱"印"。也就是說印璽這種東西是給皇帝專用的,臣下是不能用的。又據推測秦始皇時的玉璽大約也就11釐米左右,如果是這樣的話,和氏璧是可以被製成玉璽的,至於雕刻金龍啥的,難不倒古代的工匠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據史書記載,“傳國玉璽”直到明朝,因不滿削藩政策的燕王朱棣起兵成功,建文帝朱允炆兵敗後下落不明。據傳,建文帝帶著朱元璋秘密傳給他的匣子,裡面藏著此“傳國玉璽”和逃生錦囊從密道中逃出京城之後,見前往北 方的道路已被燕王的軍隊圍阻,化妝一路輾轉到武昌羅漢寺,羅漢寺的住持達玄和尚看過建文帝的度牒後,趕緊將建文帝引入寺中躲藏,在寺中一段時間後,建文帝等人見此處易於被燕王的爪牙發現,在達玄和尚指引之下一路南下,幾經周折才到了泉州開元寺。

據泉州開元寺志記載,建文帝到了泉州開元寺隱匿在寺中,當時的開元寺住持念海和尚正是羅漢寺住持達玄和尚的弟子。住持念海和尚派人尋找出逃海外的機會,終於有一天他們坐上了一艘阿拉伯商人的貨船,隨行來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開始在此隱居。

匠人取玉石中最為精華的部位,製成了古今馳名的“和氏之璧”。但是其他的部分,雖然質地沒有達到極品和絕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們的價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夠比肩的。這些餘料應該就是秦始皇“傳國玉璽”的用料。楚文王解石得玉,整塊玉的命名就叫“和氏璧”,切走一片,剩下的還是叫“和氏璧”,比如麵包被切走了一片,剩下的還是麵包。“和氏璧”也並不是單指那一片稱名為“和氏之璧”的玉璧。


石榴實力主管Q626928


和氏璧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荊山得到的一塊玉璞而經雕琢成的玉璧,被公認為天下之至寶,據史載秦昭王曾經打算拿15座城池與之交換,這也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關於和氏璧的下落,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秦滅趙,和氏璧歸秦,後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令人將和氏璧雕琢成了“傳國玉璽”,並讓丞相李斯在傳國玉璽上面以鳥蟲篆篆刻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但是,我們都知道玉璧的形狀都是圓而扁的,而玉璽的形狀不但要方正,而且要有一定的厚度。那麼,這個和氏璧能夠被製成傳國玉璽嗎?我們先來看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璧!

再來看一下,帝王玉璽的通常樣本!

有人也許會說,和氏璧也可以很厚呀!“玉”文化在我國的文明中佔據相當重的地位,有“君子比德如玉。”的文化傳承。翻一翻新華字典,查看一下“玉”字部首的有多少漢字,就會明白根據玉器的形狀不同而劃分的種類之繁多。同樣是中央帶有圓孔的圓形玉器,我們根據其中央孔徑的大小就可以將之分為玉璧、玉瑗、玉環3種。我真不知道這和氏璧要是真有足可以製成玉璽的厚度該如何稱之?再則,根據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來看,要是和氏璧真有那麼厚的厚度的話,藺相如威脅秦昭王,要將和氏璧撞碎,怕就沒有那麼的容易吧?第三,和氏璧已是經雕琢而成的價值連城的寶物,不大可能再輕易毀之改雕成他物!下圖為玉瑗!

而根據一些史料記載,都是說秦始皇的傳國玉璽選用的材料是藍田玉,至於說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只是歷史傳聞。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傳聞,那是在普通的民眾的心裡,一塊相對較為普通的、沒有什麼來頭的藍田玉怎麼可以相配得上那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徵-傳國玉璽呢?只有那天下至寶的“和氏璧”才有這資格擔當!


有知社


和氏璧確實是環形的,因為璧的意思指的就是環形的玉,所以即使我們沒有看過和氏璧的實物,但還是可以通過這個字來判斷和氏璧確實是環形的,那我們知道玉璽是長方體的,那確實從環狀玉變成長方體確實是比較難。

畢竟玉不像金或者銀其他的金屬可以先進行熔化,然後再重新澆築成型,有人說可以把玉先磨成粉,再塑成長方體,但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一般不會破壞成型的玉,畢竟玉不像金屬,再者,用玉粉弄成的東西,在色澤等方面都要差極大,另外還得考慮到工藝問題,所以這種可能性實在太小。

其實,從和氏玉到和氏璧,傳國玉璽,這個分成了三個階段,也涉及到了三個故事,那我們分別來看看,首先要注意的是時間。

和氏玉的故事裡,春秋時期,楚人卞和尋到了一塊石頭,說石頭裡面有玉,要獻給楚厲王,楚厲王在位於公元前758年至公元前741年,楚厲王自然看不懂,就讓玉工來鑑別這塊石頭,玉工看了半天后,說這是塊石頭,不是什麼玉。

楚厲王覺得被卞和欺騙了,就把卞和的右腳給砍了,趕了出去。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楚武王在位於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卞和又把這塊石頭獻給了楚武王,楚武王也派了玉工去看這塊石頭,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楚武王就把卞和的左腿給砍了。

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楚文王在位於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677年,卞和就抱著這塊石頭大哭,楚文王就很奇怪,說你怎麼哭得這麼傷心呀,卞和說這塊石頭是寶玉,但是沒人相信我,說我說謊,楚文王就讓玉工把這個石頭給剖開,果然,裡面是一塊寶玉,因為是卞和獻的,所以叫和氏玉。

大家都讀過這篇文章,以前只會想到卞和的堅持,但細想一下,漏洞極多。第一,楚國三代王的時期跨度太大,楚厲王在位時間就高達五十年,可以想象,卞和那個年紀會有多大。

第二,為什麼楚文王讓玉工剖開了石頭,而前面楚厲王和楚武王只是讓玉工看而不剖開呢,這個很不合情理。另外,我們再看看這個故事出自於《韓非子》,《韓非子》是韓非子的作品,裡面的故事是韓非子講的寓言故事,藉此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說這個和氏玉的故事很有可能是編出來的。我們再來看完璧歸趙的故事,這是公生在公元前283年的事情,也就是距離和氏玉的故事相隔了四百年。而這塊和氏璧也確實落入了秦始皇的手裡。

但是沒有任何歷史記載表明,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製成的,也有記載顯示傳國玉璽是由陝西藍田白玉製成的,跟和氏璧沒有關係,說由和氏璧,是為了增加傳國玉璽的神奇色彩,所謂的有始有終,正如歷朝歷代的傳國玉璽。


歷史簡單說


玉璽,在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一直都是王權正統的象徵。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玉璽是皇帝印章的專用名詞,代表的是最高統治者的旨意,是封建社會最具權威的印鑑。成為檢驗一個“帝王”是否正統的唯一標準。

“傳國玉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最初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清乾隆皇帝在描述“傳國玉璽”時曾說,為了一枚印章,曾使得血流成河,十分貼切地總結了“傳國玉璽”的命運,從古至今,在它的身上衍生出了無數的故事,或悲、或喜、或血腥殘忍,見證的是一段段驚心往事。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歷代帝王皆以傳國玉璽為符應,將其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清代時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譟,然皆附會、仿造之贗品。後來,開修黃河獲得一塊玉璽進獻乾隆皇帝,乾隆考證為贗品。

民國成立,清廷退位,但依優待條件,仍盤踞紫禁城而稱孤道寡。直至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復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

就此,玉璽失蹤於世,皇朝至此完,又將中國推入了新世紀。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傳國玉璽”數隱數現,最終湮沒於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

據史書記載,“傳國玉璽”直到明朝,因不滿削藩政策的燕王朱棣起兵成功,建文帝朱允炆兵敗後下落不明。據傳,建文帝帶著朱元璋秘密傳給他的匣子,裡面藏著此“傳國玉璽”和逃生錦囊從密道中逃出京城之後,見前往北 方的道路已被燕王的軍隊圍阻,化妝一路輾轉到武昌羅漢寺,羅漢寺的住持達玄和尚看過建文帝的度牒後,趕緊將建文帝引入寺中躲藏,在寺中一段時間後,建文帝等人見此處易於被燕王的爪牙發現,在達玄和尚指引之下一路南下,幾經周折才到了泉州開元寺。

據泉州開元寺志記載,建文帝到了泉州開元寺隱匿在寺中,當時的開元寺住持念海和尚正是羅漢寺住持達玄和尚的弟子。住持念海和尚派人尋找出逃海外的機會,終於有一天他們坐上了一艘阿拉伯商人的貨船,隨行來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開始在此隱居。

當地的華人至今還保留著每年農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那天舉行拜皇爺的隆重節日,所以,後來的朱棣才讓鄭和下西洋,實則是帶有尋回“傳國玉璽”隱藏之任務。

那麼失蹤的“傳國玉璽”是怎樣被發現的?

現持有者荷蘭籍華人李漢斯教授原是一名考古學家,愛好收藏。在一次東南亞考察中,偶然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座寺廟中發現了此物,當時玉璽被擺在祭壇上,用一塊紅布蓋著,李教授當時就斷定這是一個關於歷史的重大發現,花了不少重金才把它帶回荷蘭。

回到荷蘭後,李漢斯教授廢寢忘食的研究,查資料對史實,這幾年來用最先進的高科技手段及字型模比,得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失蹤幾百年的“傳國玉璽”在他手裡。



“傳國玉璽”取材於和氏壁,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並論。

  早在春秋時期,它就與“隨侯之珠”一起並列為當時中國的兩大奇珍了。發現它的卞和也因為和氏璧而聞名古今。卞和不僅因為遭到楚厲王、楚武王的誤解而失去了雙腳,更因為楚文王聽從了他的解釋而剖開了璞石最終發現了這塊寶玉,並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寶玉而獲得了生命的價值。隨著秦昭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寶玉的故事流傳開來,和氏璧的身價扶搖直上。最終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了傳國玉璽,成為檢驗一個“帝王”是否正統的唯一標準。



玉璽在燈光直射下變成大紅色。每年隨季節天氣和溫度條件下會更黑色和黃白色之變化



“傳國玉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史書上稱它“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處,它能熠熠發光,能除塵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稱“夜光之璧”。可見確有它的珍奇、稀罕性。

身為中國自由貿易商協會聯盟文化藝術委員會榮譽主席李漢斯教授說:雖旅居歐洲,作為個人的收藏,最大的願望是在有生之年,把這塊“傳國玉璽”送回到祖國,送回到紫金閣。

(CCTV城市中國 張秋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