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靖康之亂”被擄往北國的宋徽宗是怎樣當上皇帝的?

嫣然一笑992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僅二十五歲的宋哲宗趙煦崩逝。因沒有子嗣,導致大位空懸,世人矚目。皇家趙氏便在趙煦的兄弟中選擇後繼之君。

趙煦之父宋神宗趙頊共有十四個兒子,宋哲宗駕崩之前,已經去世了八位。當時在世的包括端王趙佶在內還有五人,趙佶行十一,前面是老九趙佖。其中,趙佶是最想得到皇位的。


趙佶(劇照)

趙佶雖為宋神宗趙頊之子,卻並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按照祖宗法度,他並沒有資格繼承皇位。但他卻實實在在地成了一代帝王,其中的緣由是什麼呢?

一、宋哲宗對趙佶情有獨鍾。 宋哲宗趙煦的生母朱皇后與趙佶的生母陳皇后都是開封人。也許是他們的外祖父家都是開封府的緣故,在所有的兄弟中,趙煦單單對趙佶有好感,與趙佶手足情深。


宋哲宗(像)

趙佶的才情也給趙煦留下了好的印象。 趙佶從小便奇異非凡,做了藩王后,更加風流倜儻,舉止上與那些喜歡聲色犬馬的弟兄們迥然不同。

北宋蔡僚的《鐵圍山叢談》中說,“國朝諸王弟多嗜富貴,獨祜陵(即徽宗)在藩時玩好不凡,所事者惟筆研、丹青、圖史、射御而已。當紹聖、元符間,年始十六七,於是盛名聖譽布在人間,識者已疑其當璧矣。”

趙佶之《桃鳩圖》

趙煦駕崩後,向太后說,“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紀一》) 由此可見,趙煦是比較看中趙佶的。

二、向太后對趙佶刮目相看。 宋哲宗趙煦病重的時候,軍國大權都掌握在宋神宗的正宮向皇后(即向太后)手中。

趙佶明白,要想從一名藩王躍升為一朝天子,關鍵在於得到向太后的青睞、關注。

於是,趙佶便施展渾身解數,曲意逢迎向太后,討取她的歡心。時常進宮陪向太后說說話,送點太后的喜愛之物等等,逗耍得太后很是開心。


向太后(像)

一來二去,趙佶就逐漸成了向太后眼中的紅人。

趙佶為了平步青雲,甚至不惜降尊紆貴,著意籠絡向太后身邊的侍從,讓他們在太后面前為自己多吹風、美言。

久而久之,宮廷中上上下下都一致稱讚趙佶仁義孝悌,風流蘊藉,不同凡響。

受到趙佶蠱惑的向太后,更是對趙佶刮目相看,認為他比其他藩王賢明得多。


章惇(像)

因而,當章惇(太師、魏國公)指出趙佶“輕佻不可以君天下”時,向太后竟斷然說:"神宗諸子,申王長而有目疾,次則端王當立。"(《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紀一》)

三、追隨者為趙佶營造輿論。 封建時代,一些人,包括王侯將相,通過一些迷信手段為自己找到歸宿感,是非常正常的事。

趙佶也不例外。如讓人推算自己的命數,說是得到了“吉人”二字。“吉人“二字合在一起,寫出來便是“佶”字,於是就有了“吉人”自有天相的民間輿論。


古代測字算命的先生(漫畫)

再者,隨意附會一些做法,以為自己張目。如朝會上看班舍人巡視臣子列班情況時,遇到沒有拿好笏板或站立不規矩的朝臣,便大聲說:“端笏立”。意思是說要拿好“笏板”,以示對君王的尊重。

因為趙佶封號為“端王”,於是就有了“端笏立”意味著“端王持笏被立為帝王”的說法。

還有,宋哲宗曾讓群臣幫著為一處所在起個名字,因都不合自己的心意,就自己想出了“迎端”的名號,意思是“迎事端而治之”。

於是,有些人就又附會到“端王”趙佶的頭上,等等。

這些雖荒唐,卻又令人玩味的 事,是很能蠱惑那個時代的人的。

趙佶為了上位,充分利用這些事端,營造點輿論氛圍,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自己與哥哥趙煦不錯,但哥哥沒有後繼之人!否則,他敢嗎?

趙佶為了上位帝王,可謂費盡心機,但總算成功了。成功之後就應該好好幹,才對得住自己的苦心,才對得住那些為你造勢助力的追隨者,才對得住黎民百姓。

可是,結局是那樣得不堪!


老王頭談歷史


原本是輪不到他當皇帝的,他的皇位繼承的順位是挺後面的,但是趕巧不巧他前面的皇帝無子嗣和其他比他有資格的皇位繼承人也掛了,所以就輪到他了[捂臉][捂臉]

宋徽宗趙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不懂卻仍然痴迷


宋哲宗25歲去世,當時他沒有子嗣。根據當時“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製,只能在他一眾兄弟之中選擇。而端王趙佶(宋徽宗當皇帝之前,被封為端王。)就變成了最好的人選。

因為,先皇沒有子嗣,所以在他駕崩之後需要找到皇帝的人選,而他可能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他與太后關係比較好。

他每日都會去給太后請安,在太后後面才是非常孝順的,而且那些皇子誰當皇帝對太后有好處,她自己心裡也是很明白的。

所以她當然選擇宋徽宗,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他有了太后做後臺,這為他當上皇帝有很大的幫助。


青鯉


首先宋哲宗趙煦沒有子嗣,所以在他駕崩之後需要找到皇帝的人選,而他可能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他與太后關係比較好。

他每日都會去給太后請安,在太后後面才是非常孝順的,而且那些皇子誰當皇帝對太后有好處,她自己心裡也是很明白的。

所以她當然選擇宋徽宗,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他有了太后做後臺,這為他當上皇帝有很大的幫助。


陳小二do


宋徽宗趙佶自幼就愛學習詩文,才華出眾。後來做了藩王之後,他也是每是堅持練字作畫,為人儒雅從容,風流倜儻,很有學士之風。宋哲宗死後,北宋王朝的君主成為當時朝廷的大事,在剩下的幾個異母兄弟之中,他的學識和為人都還算出眾。他不像其他的藩王一樣,仗著王爺之位終日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不思進取。而且他每日都會定時去慈寧宮給向太后請安,逗向太后的開心,在向太后的面前刷足了存在感。此外,他還與向太后的貼身侍婢鄭氏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愛情故事。所以在眾大臣討論要立哪位王爺為皇帝之時,向太后一下了就想到了宋徽宗趙佶,認為他是仁義孝悌之輩,並且還文采斐然,有治國之相,於是力排眾議扶持宋徽宗當上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