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树建的豫剧?

曾经的老流氓大哥


李树建老师的唱腔以“悲壮凄凉”为主,比如说他的代表作《清风亭》里面的张元秀就很明显可以看出,除了《清风亭》之外,还有《程婴救孤》《苏武牧羊》等。喜欢豫西调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豫西调以厚重,悲壮,深沉为主,与李树建老师的唱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李树建老师的唱腔更多地像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哭腔”,他的很多经典的唱段只要一听见声音就有种悚然泪下的感觉。

抛开李树建老师的唱腔,他对豫剧发展的贡献我们还是要尊敬的。在李树建老师任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期间,河南豫剧的发展还是不错的,而且是在其他很多剧种发展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李树建老师的这一贡献我们要记得。


精选曲艺


豫剧天天看是一个专注于传承河南戏曲文化的一个平台,很高兴帮您回答有关河南豫剧戏曲的问题。

李树建老师是河南豫剧院的院长,李树建老师在唱腔上的唱法,他是属于豫西调,同时他也是河南省内第一个男性演员获得的二度梅称号。



李树建老师的代表作有《程婴救孤》、《清风亭》、《鞭打芦花》。

李树建老师同时也多次登上央视的戏曲舞台,为传播豫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李树建老师同时也积极的推动豫剧的改革和创新,让河南戏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同时,李树建老师也成立了豫剧院青年团,培养了一大批的青年戏曲演员。为戏曲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鲜的血液。

李树建老师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当代的豫剧的领军人物。


豫剧天天看


李树建是豫剧界伟大的艺术家,作为河南豫剧老生李派的创始人,他一次又一次的带领着豫剧团走向国外,为豫剧文化走出国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这些年豫剧能够蓬勃发展,在美洲、欧洲封地也享誉盛名,与李树建老师的努力是脱不了关系的。

李树建老师致力于宣传豫剧,组织多次国内豫剧巡演,积极参与国外各种曲艺比赛,将我国的豫剧戏曲文化推广到世界上,让我国的文化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李树建的唱腔绝对一流,这个毋庸置疑,他获得的奖项也是数不胜数,比如两次荣获戏曲界的最高奖项梅花奖,获得过上海白玉兰奖,香玉杯奖,首届中国豫剧节奖,两次获得文华表演奖等等。另外,他在国外演出也获得过不少奖项。

虽然奖项并不是评判水平的唯一标准,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李树建的唱腔真的是非常厉害。当然,能在豫剧开宗立派的艺术家们,每个都是非常的厉害!

李树建的代表剧目有很多,比如《清风亭》、《鞭打芦花》、《大登殿》、《苏武牧羊》等等,不过若说他最为出名的剧目,那就非《程婴救孤》莫属了。

《程婴救孤》的故事跟《赵氏孤儿》相同,但是侧重点不一样,李树建的《程婴救孤》可谓是各个版本中经典中的经典,李树建扮演的程婴,真实生动的还原了程婴救孤的过程,展示出了程婴救孤内心的苦闷、纠结,以及隐忍十几年的艺术形象。

该剧也是中国第一部登上美国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剧目,豫剧也因此被世界称为中国歌剧。在豫剧的传播上面,李树建老师所做的贡献,可谓是开创先河,为豫剧界第一人!


魏青衣


树建李派,汝州人氏,须生魁首,唱腔朴实、哀婉悲怆、激情澎湃,两次文华、二度梅花,白玉兰奖,剧团领导,狠抓业务,改革创新。


铁打的左各庄


我个人觉得李树建很一般般,唱腔方面拿腔捏调太过做作,很讨人嫌!豫西口语偏重,早先连儿子的儿都念不出来,这几年稍有改进。称其为创建了李派并以李派自居着实名不符实!艺技不深做秀倒奇在行!总之虚虚垮垮的很不正宗。豫西调的腔口倒还马马虎虎!


难得糊涂249962754



李树建,让豫剧走向了新生,为豫剧拼搏奋斗把自己定格在了梨园几十年风雨兼程。

为了艺术的梦想,他曾孤身进京,拜在了马常礼老师的门下,身居陋室,心怀大志,让自己在苦难中磨炼,自己在仰望那戏曲的巅峰……

粉墨登场风雨事,生旦净丑写人生。李树建汲取着艺术的营养,把自己的血液点燃,豫剧也就有了一个开拓者的先锋……

一部《清风亭》唱响了中原大地,轰动了百里京城……

一部《程婴救孤》救活了豫剧二团,创造了一个豫剧传奇,李树建也因此冠绝当今的豫剧须生。豫西调散发出了醉人的艺术芳香,悲剧艺术有了一个最美的风景。

李派须生,崛起在了二十一世纪的豫剧天空。走出了国门,书写了自己最美的艺术人生……


荷声茹梦


李树建的唱腔有独特之处,最大的优点是吐字清楚,但韵调生硬,过于夸张,听起来不太舒服,我和周围的一些朋友都不太喜爱听他的演唱,可能是不适合我们口味的原因,豫剧男演员我们更喜欢王善朴,贾文龙等,女演员爱听张宝英,刘兰芳等人的演唱。


手机用户6731619310


我对豫剧是没有好感的。曲调不好听,演员的文化素质低,唱词的毫无文学性,表达感情的单薄性,都是影响我对豫剧硬着头皮听下去的因素!不懂戏的人经常说谁水谁是豫剧大师,我常说豫剧没有大师!半文盲的人撑起了豫剧架子,豫剧的受众绝大部分又都是文盲,这戏的思想、文学高度能到哪个地方?解放后扫盲了,那些所谓“大师”们才有了点文化,但是解放后的几十年他们也没有对豫剧的发现提高做出大的付出个贡献,豫剧的受众还定格在文盲个半文盲群体之上。每次听到我们的豫剧,我都非常难受,不高兴,失望,落寞,焦虑————


禹花白


李老师早期唱腔确实不错,后期的实在不敢恭维,豫剧不是话剧和电影,重视的是唱腔而不是真情表演和流泪,崔兰田,闫立品二位大师唱的是悲剧多,但从没见二位大师舞台上有李树建的表演方式,发现个生当演员不容易,希望李老师不要乱改豫剧了,给我们后代留点传统艺术吧,


手机用户54261202621


本人对戏曲艺术不很懂。但是觉得现在豫剧不是发扬光大的问题,而是还能活多久的问题。李树建作为豫剧的领军人物,能够在传统戏剧逐渐萎缩的不可逆转的形势下,力挽狂澜,延长豫剧的生命,功不可没。艺术水平已经退居次要,何况也独领风骚,实属难能可贵,德艺双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