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廣電:融合報道,“多聲部”唱好“主題曲”

電視指南:1月21日上午,黃岡廣播電視臺緊急啟動應急報道機制,進入臨戰狀態,大批記者不顧自身安危,奔走在重災區和隔離區,為公眾發出大量客觀、及時的報道,他們成為本次事件中僅次於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的有功之臣。

來源:《電視指南》雜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

文/餘敏(黃岡廣播電視臺經濟部主任)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如其來,讓人有些猝不及防。1月20日晚,黃岡市確定本次疫情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1月21日上午,黃岡廣播電視臺便緊急啟動應急報道機制,進入臨戰狀態,大批記者不顧自身安危,奔走在重災區和隔離區,為公眾發出大量客觀、及時的報道,他們成為本次事件中僅次於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的有功之臣。

在公開信息、傳播科學、撫慰人心方面,黃岡廣電人承擔了應盡的媒體責任。為了打好這次抗疫宣傳戰,黃岡廣電通過不同類型的融媒產品,“多聲部”唱好同一首“主題曲”,新意頻出,亮點多多。

电视指南 | 黄冈广电:融合报道,“多声部”唱好“主题曲”

視頻產品突出創意後期製作講究精緻

堅持每日策劃,明確報道重點,做好防疫情、強信心、安民心的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各宣傳平臺24小時全天候工作,取消原定在春節期間播出晚會等娛樂節目的計劃,加大《黃岡新聞》《黃岡新聞聯播》《新播報》等原有欄目播出頻次,推出專欄節目《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全天滾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科普知識。

面對疫情,黃岡廣播電視臺各個平臺紛紛結合自身特點,製作防控疫情公益宣傳片,通過多個播出平臺和廣大市民見面。例如時政新聞部,通過主持人的演示,將如何提升個人免疫力、如怎樣保持良好心態等方面的知識傳遞給大家;經濟部通過剪紙動畫、小視頻等形式配上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和詩歌,向市民宣傳推廣防護小常識;活動部通過把抗疫歌曲製作成MV,讚頌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勇士,傳遞社會正能量。這些宣傳視頻播出後,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轉發,效果很好。

電視媒體平時製作宣傳片時講究專業性,諸如燈光、佈景、走位、構圖等,一個宣傳片短則三五天,長的甚至要花費幾個月。而在這場抗疫戰中,並沒有大量的時間留給記者編輯。

為了確保視頻質量,黃岡廣電只能打破常規的設計,跳脫傳統束縛,融入多種新鮮元素與製作手法,創造新的制式。《菜來了 這份情我們收到了》《致敬!奮戰一線的醫護英雄》《黃岡市民手繪群英譜 致敬奮戰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黃岡文藝家創作,致敬白衣勇士!》等視頻作品均被學習強國平臺採用。

圖文並茂配短視頻新聞動起來更養眼

為了降低病毒擴散風險,黃岡幾家醫院都選擇在晚上轉移病人。這就導致很多新聞發生時間是晚上。由於電視新聞從採寫到播出涉及到5~6個崗位,是團體作戰,所以遇到搶時效性的新聞報道,就十分考驗團隊作戰的能力。

不僅僅是記者要想方設法聚焦防控一線,深入隔離區採訪,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還包括內容渠道技術平臺全媒體通宵達旦地發動、調度、協調、編輯、把關,最終給觀眾還原一個真實的“現場”。

电视指南 | 黄冈广电:融合报道,“多声部”唱好“主题曲”

如何才能讓播發內容更鮮活、更有“個性”,這次黃岡廣播電視臺打出了“圖文加小視頻”的組合拳。官微東坡雲每天的推送內容從早期的單推圖文宣傳,變成了現在的圖文+視頻宣傳,從靜態的文字變成了人物動態演繹。

為了讓抗疫防護知識和一線典型人物動起來,甚至專門找文藝界人士二次創作歌曲和手繪作品,如《聽!他們用聲音傳遞抗擊疫情的力量》《抗疫群英譜》《譚莉一家鋼筆畫》《抗疫之歌》等幾個系列都得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饋。

針對抗疫防護知識內容多又枯燥難記的問題,黃岡廣電全媒體中心專門推出三個“三”的宣傳方案。第一個“三”是指宣傳要求:站位高度、特色角度和傳播溫度。第二個“三”是指宣傳對象:針對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特殊人群。第三個“三”是指宣傳特點:要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和貼近百姓生活。

全媒體記者全員上陣,第一時間報道市委市政府全力抗擊疫情的行動舉措及防控進展,宣傳醫護人員、志願者、愛心企業、部門社區等先進典型,傳播社會正能量。黃岡廣電新媒體《直播黃岡》發佈《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短視頻33個,合計觀看量7300多萬,其中短視頻《黃岡版“小湯山”亮燈了》《湖北不是隻有一個武漢》《除夕夜黃岡廣電記者再訪隔離區》觀看量分別超過2400萬次、1500萬次、1100萬次。

臺網端深度融合加速節目呈現多樣態表達

在這次抗疫宣傳戰中,黃岡廣電臺網端深度融合、加速融合,在產品、流程、平臺等層面創新傳播方式,探尋“電視+”與“互聯網+”的契合點。

以新聞為龍頭,以視頻為重點,以觀眾為中心,建立專業化、標準化的通稿制度和新媒體首發制,改播後共享為播前共享,實現黃岡新聞“多媒體採集、共平臺生產、多渠道分發”的流程再造,形成跨終端、跨渠道的新聞傳播格局。

电视指南 | 黄冈广电:融合报道,“多声部”唱好“主题曲”

主動發揮主持人優勢,製作音視頻作品,充分利用農村應急廣播“村村響”及融媒體手段,及時發佈疫情信息和市民關心的交通、市場等服務信息,廣泛普及科學防控知識,用科學和事實講話,粉碎謠言。

此外,發揮全媒體矩陣作用,利用雲上黃岡手機App、東坡雲微信公眾號、黃岡新視窗網、廣播頻率等平臺及時推送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信息及防控知識,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新聞宣傳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

通過形態多樣、渠道多元、覆蓋廣泛、傳播快捷的一系列宣傳“組合拳”,最大化發揮了全臺各類宣傳載體的作用。臺網共同謀劃、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真正實現內容、渠道、平臺、運營、管理方面的深度融合。讓疫情防控知識家喻戶曉,形成全社會群防群治的共識和合力。

电视指南 | 黄冈广电:融合报道,“多声部”唱好“主题曲”

截至2月1日,共播發電視報道450多條、廣播報道280多條、新媒體報道260多條,製作短視頻160多條。轉載、轉發各類防治科普知識320多篇,相關信息800多條。向省級以上各媒體平臺提供精選視頻素材50餘分鐘。省級以上廣播電視媒體播發本臺提供的稿件40多篇,央視、央廣播發10篇;從1月28日開始至今,一直通過央視網對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開展慢直播。

與此同時,黃岡廣播電視臺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媒體影響力,主動作為,爭取到山東銀豐集團的支持,向黃岡捐贈價值300萬元的緊缺藥品免疫球蛋白5040支,使黃岡市特殊藥品庫存量由3天延長到11天,贏得了疫情防控的主動權。截至2月1日,黃岡市累計接受社會捐贈資金3.35億元,這些資金是抗擊疫情重要的補給線,也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生命線。

电视指南 | 黄冈广电:融合报道,“多声部”唱好“主题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