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父母就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南怀瑾:父母就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做父亲的是一个父亲,如果父亲作得不合一个父亲的标准,但是却要儿女孝顺,尽儿女的本分,怎么可能呢?所以父母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南怀瑾南老《论语别裁·相对的人为政治》

人们常说"父母德高,子女良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南怀瑾南老看来,对子女的教育,父母要先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才能到达更好的效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耳濡目染,并会极力仿效。

所以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父母教育孩子,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听父母讲了多少道理,而是要看父母怎样做,如果父母自身的所作所为都不符合一个合格的父母,那么要求孩子能够成为孝子也勉为其难。

南怀瑾:父母就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要想让孩子孝顺,光教给他孝顺的道理是没用的,前面说过孝是爱的回报,父母必须给与孩子足够的爱,才能赢得他的尊重和信赖,然而现在的许多父母都常常因为忙工作而忽视了孩子,是的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这样与父母缺乏情感交流的孩子,很难预料他长大会不会孝顺父母,即便是孝顺,可能也会像父母对他那样,只提供物质而不顾及父母的情感需求。

可见,想让孩子孝顺,父母就要从自身出发,关心爱护孩子,做他们最好的榜样。

南怀瑾:父母就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窦燕山教子

《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人,是蓟州渔阳有名的富户。窦燕山因为自己有钱,经常以势压榨贫苦人民。

年景不好的时候,有贫苦人家从他那里借粮食,他用小斗借出,人家还的时候却用大斗去量,瞒混骗诈,做事总是昧着良心。

由于他常做缺德之事,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一儿半女。有一次,他死去的父母托梦给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彰著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窦燕山从此痛改前非,再也不做缺德之事了,还经常救济穷人。窦燕山发现很多穷人家没有钱送孩子去读书便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了很多有名的老师教课,并且不收任何学费。

南怀瑾:父母就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

也许是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上天,后来他的妻子为他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有了儿子后,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和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注重他们的教育和品德修养。自己也极力做一个好父亲的榜样,在他的培养教育和言传身教下,五个儿子不仅谦恭有礼、遵从孝道,并且都成为了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为其曾赋诗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燕山教子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