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一直被大家看作继中国之后,最有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也是中国车企在布局海外市场中,备受重视的一环。不然,我们也不会看到上汽集团的在印度市场先定个100万辆的小目标,长城计划在2021年为印度消费者专门推出独立新能源品牌长城EV。

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近日,海马汽车带着海马8S和即将上市的全新产品海马7X等产品,首秀印度新德里国际车展,高调宣布正式进军印度市场。

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相信这样的决定,并非是海马汽车一时脑热所做出的,之前就有在埃及、智利、菲律宾、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整车出口的海马汽车,如今迈入印度市场,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和其他中国车企一样,想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但由于自然条件和消费习惯的差异,不同国家在购车习惯、用车习惯上都会有不同的偏重。正如中国人偏爱的大众,在美国并不是随处可见,在美国叱咤风云的福特皮卡,在中国同样只是小部分人的大玩具。

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海马汽车进入印度市场,是会像上汽集团一样,成为印度人民的新宠,还是落得一个鸡肋的结局,是大家都在担心的问题。

中国人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蜀锦传媒在了解了现在印度的热销车型后,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铃木,现在在印度混得风生水起,韩系品牌车型的占比一样也较重,物美价廉仍是现在印度车市追求的重中之重。

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而目前在印度市场有所成绩的上汽集团,也正是抓住了这一消费特质,例如将宝骏530换标成名爵HECTOR,在延续价格优势的同时,同时推出适合印度家庭的7座版本,有效地迎合了印度消费者所需。

这一趋势,对于海马来说其实也是好消息,至少在贴合印度消费者需求这块儿上,海马没有什么大问题。拿即将上市的海马7X来说,根据先前公布的数据,海马7X也会同时提供6座与7座供消费者选择。虽然说印度街道狭窄,消费者都不追求大块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大空间。

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很多MPV车型第三排空间小、后备箱空间不够,而这MPV的固有缺点恰巧就是海马7X的优势所在。新车的第三排能舒适的坐下三位成年人,而且在满座的情况下,后备厢空间依旧可以容纳下三个24寸行李箱,这对于人口较多、载人载物的日常使用频率都很高的印度家庭来说,难说这不是一个拉动销量的卖点。

除此之外,海马汽车也在印度市场进行更为深入的市场调查,并同时与当地政府及零部件制造商进行讨论,来推进印度市场的准入和相关战略的实施。

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截至目前,海马汽车已经和印度本土制造商 Bird Electric 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Bird Electric则是印度 Bird 集团的一家子公司,而Bird集团是成立于1971年的印度知名多元化企业。

业务范围涵盖航空航天、旅行服务,酒店,奢侈品零售和教育领域,作为宝马和MINI品牌在印度市场的经销商,Bird集团在汽车行业内拥有丰富的跨国合作经验,这都将成为海马汽车更好的进军印度市场的砝码。

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而了解到印度正度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正不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出台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铺设充电设施等众多举措来推广新能源汽车。海马汽车制定了,以海马7X导入马来西亚市场后择机辐射东盟,并同时以电动车为突破口进入印度市场的右舵战略。

在本次的新德里国际车展上亮相的,基于 HMGA全新模块化平台所推出的海马E1电动汽车,就是海马汽车在印度市场出击的重要的一步。这款车搭载高能量三元锂电池、高能效三电系统,百公里电耗仅需60印度卢比,具备了印度消费者在购车时追求的经济、实用、智能等特质。

海马携8S、7X首秀印度车展,这家老牌车企的国际化之路你看好吗?

随着低速增长成为国内车市的常态,中国车企迈向海外市场的步子越来越大,相比于吉利汽车的跨国收购、入股停不下来,长城野心勃勃地要抢占欧洲市场,上汽集团的起个大早,赶个早集,到现在已经整车出口排名持续排名全国第一。

海马汽车首秀印度车展,虽然入场时间算不得抢占了先机,但在国内车市寒冬,撞上全国性疫情的特殊时期,加快海外市场布局,这样一步棋无疑将帮助海马汽车,获得更多的发展新机遇。

但是从印度目前的热销车型的价格来看,不管是铃木旗下车型还是印度版宝骏530的价格都在7万元上下,海马汽车目前旗下价格基本都在10万元左右浮动,价格优势还尚有欠缺,产品核心优势 尚不明显,海马如果想在海外市场有所发展,还是需要再多花些心思在提升产品性能上。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请作者联系我们,以奉稿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