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的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有什麼要求?

努力就好


馬鈴薯整個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量大,水分的供給直接關係到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而馬鈴薯不同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不同,具體如下。

1、播種至發芽期

馬鈴薯是通過塊莖繁殖的,馬鈴薯播種以後到出土的這段時間。種薯含有的水分,已經足夠馬鈴薯的發芽出土,這個時期馬鈴薯對水分的需求很少。一般播種的時間,土壤有一定的墒情,就可以正常發芽。

2、幼苗至團棵期

馬鈴薯出土以後,此時根系尚小,入土不深,同時幼苗的葉面積也較小,植物的蒸發量少。此時期對於水分的需要也澆少,此階段,需水量佔總需水量的3%左右。但是此階段,馬鈴薯的根系較弱,為了保證根系的生長,要保持土壤溼潤,此時缺水對根系的損失較大,一定不能忽視。

3、團棵至開花期

此階段是馬鈴薯旺盛生長的階段,馬鈴薯植物迅速增大,隨著葉面積的增加,馬鈴薯需要更多的水分供應其生長。這一階段的生長,關係到馬鈴薯地上部分的建成,對後期結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時需水量增大,約佔蓄水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此時缺水,植株生長受阻,發棵不旺,難以高產。

4、蕾期至結薯盛期

蕾期是馬鈴薯向結薯轉變的階段,此時期營養的分配由枝葉像塊莖進行轉變。此時馬鈴薯的地上部位,基本已經定型,生長基本停止。此階段莖葉的需水量不大,過了這個階段到馬鈴薯塊莖膨大期。需水量明顯增大,此階段需水量佔總需水量的一半以上,是需水量最多的階段。此階段的生長關係到馬鈴薯塊莖的膨大,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一定不能缺水。

結薯後期,主要是澱粉的沉澱,此時期需水量不大,約佔需水總量的10%左右。

以上就是馬鈴薯各個階段的需水情況,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柯花草


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是影響馬鈴薯生長過程所需的水分又受所栽種的環境有關,比如土壤的土質、空氣的溫、溼度,馬鈴薯栽種的密度等等。

因此,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要注意環境因素對馬鈴薯生長的影響,特別是馬鈴薯對水分的需求,注意觀察馬鈴薯各個生長時段的土壤墒情,適時補充土壤水份,有利於馬鈴薯的正常生長。

1、幼苗階段。馬鈴薯自身含有水分,播種後不需要額外的水分它就能正常的發芽生長,但是出苗後,就需要土壤保持溼潤狀態,它才能生根生長。在馬鈴薯幼苗階段時,土壤水分需要保持在土地最大持水量的50-60%,這樣有利於馬鈴薯的生長,可以促進它及時結出薯塊。

2、發棵階段。馬鈴薯發棵階段是生長旺期,控制好土壤水分不僅可使馬鈴薯生長健康,還有利於馬鈴薯的薯塊膨大,在馬鈴薯發棵前期土壤水分應控制在土地最大持水量的75%-80%;後期漸降至60%。

3、結薯階段。馬鈴薯結薯階段時薯塊已基本成形、成熟,在這一階段控制好土壤水分,可以促進馬鈴薯薯塊皮膚老化,方便收穫。在馬鈴薯結薯階段時應把土壤水分控制在土地最大持水量的80%-85%,在馬鈴薯收穫前時應降到50%-60%。


農村一山貨


應該沒什要求就是在栽馬玲薯的時後用地膜把箱蓋住這樣可以保持住水份不會烝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