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這些行業將迎來爆發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多數線下商業一夜之間歇業,蝸居家中,而線上業態反倒迎來了意想不到的爆發。

機會一,“互聯網+娛樂”。疫情期間,最火的就是線上娛樂,這個在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就反映出來,當眾多股票相繼跌停時,唯有醫藥、遊戲版塊最為搶眼,僅《王者榮耀》一款遊戲就表現出超強的吸金能力。


疫情來襲,這些行業將迎來爆發

國金證券研究團隊曾計算過,《王者榮耀》除夕當天的日峰值流水高達20億元。而2019年除夕,《王者榮耀》的單日流水紀錄為13億元,幾近翻倍的增長幅度。

不止《王者榮耀》,其它遊戲在規模上,因疫情影響都在大幅增長,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iOS遊戲暢銷榜前15名的遊戲中,14款遊戲除夕後的預估下載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與疫情名字有些相似的《瘟疫公司》則成為春節期間最大的遊戲黑馬。

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劉正明向投資家網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首先利好的就是遊戲領域,尤其是一些益智類的小遊戲,為許多遊戲公司帶來發展機遇,且是長期利好。

除遊戲外,視頻、直播、電子閱讀、音樂用戶活躍度在疫情期間也在大幅提升。眾所周知,春節期間,多部電影相繼撤檔。而賀歲電影《囧媽》為電影行業帶來了新思路,數據顯示,《囧媽》在字節跳動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平臺總播放量已超過6億。這意味著,用戶對線上觀影需求更為強烈,相對付費,電影免費更利於流量聚集,更利於用戶延伸。

這對整個電影行業長久以來的盈利模式來說都是一個可借鑑的新賺錢思路。把電影與互聯網更好結合,讓《囧媽》在疫情期間大獲成功,同時,也收穫了來自廣告商的鉅額回報。

機會二,“互聯網+醫療”。正入前文所說,醫藥是眾多股市慘淡板塊中的另一強勢板塊,的確,它的強勢主要受益於疫情的影響,而相關在線醫療公司也在疫情期間,得到不同程度的用戶增長,如阿里健康、騰訊健康、平安好醫生等,紛紛開通在線義診服務,極大緩解線下醫療的壓力,使人們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更好享受線上診療服務。


疫情來襲,這些行業將迎來爆發

最直觀的就是來自數據的變化,阿里健康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在線義診累計訪問用戶數超280萬,醫生數量超1000名,參加線上義診的在線醫生人均日接診量超100單。這樣的數據在過去是不曾有過的,疫情出現,對線上醫療平臺的發展反而是一種推動。

就拿春節期間記者為例,有咳嗽的反映,如果直接去醫院檢查,可能風險更大,醫院裡會不會有肺炎感染者或病毒攜帶者,而線上診療可以規避掉人與人接觸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獲得專業醫生的指導,取得專業建議。劉正明認為,疫情給了在線醫療提供了一劑強心針。

這對傳統醫療來說,同樣是機會,“以前,傳統醫療並不太信任線上醫療,特別是很多醫院都是抵抗的態度,疫情來了,傳統醫療亞歷山大,不得以要採取變化,這樣的變化同樣為它們帶來機遇,目前很多醫院都已經開通線上服務。

“包括很多醫藥電商,也是機會,買預防藥高頻的節奏裡,頻繁去藥店已經不那麼現實,特別是一些二三線城市,醫藥電商恰恰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劉正明表示。

機會三,“互聯網+教育”。醫療、教育其實一直都是一個風口,不管市場怎樣經歷寒冬,不管哪個風口倒下,醫療、教育一直都是如常青樹般存在,然而,對於教育來說,往昔,線下的比重仍高於線上,因為大多數的家長都認為,教學環境更加重要,學生要與老師常接觸。

可在疫情期間,線下教育機構暫停營業,全國各地中小學也紛紛延長開會,線上教育此時如沐春風,傳統線下教育機構也不得以轉向線上授課,在線教育瞬間進入到巔峰時刻。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全國20多個省份紛紛加入“在家上課”計劃,有超過1萬所學校,數以百萬的學生要通過線上平臺上課,這為互聯網教育機構帶來了巨大用戶群體,即便是線下教育龍頭新東方,也要接入線上直播系統,“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已勢不可擋。

在線教育領域投資人向投資家網表示,“可以預見,很多機構已經摩拳擦掌,在線教育在今年勢必會吸引大量資金進入,這對其它行業來說,可能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機會四,“互聯網+服務”。

相信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家辦公,這為遠程辦公工具帶來機會。具體細分為在線會議、雲盤、即時通訊、協同文檔等等,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疫情來襲,這些行業將迎來爆發

比如疫情期間,很多北京的互聯網工作者就在使用辦公軟件,上下班外勤打卡必不可少。企業服務領域資深分析師徐潔認為,看似是疫情在短期內倒逼員工在家辦公,從長期看,這是工作習慣發生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在家辦公未來會成為一種新型工作理念。

但需要注意的是,辦公軟件的服務一定要跟得上用戶日新月異的需求。除了辦公軟件迎來利好外,整個企業服務領域也會加速發展,員工的工作場景在變化,企業亦如是。“疫情之後,整個企業服務領域的估值會有較大幅度提升,去年該領域是一個風口,今年風口還將持續。”某知名VC投資合夥人表示,“雲計算、大數據發展的會更快。”

除了辦公軟件火爆外,生活服務受益也非常明顯,疫情期間幾個龍頭平臺,訂單量都在暴漲,美團買菜訂單量翻了3倍,各大電商、O2O平臺都獲取了大量的新生客戶,尤其是生鮮電商,逆勢井噴。業內人士認為,“傳統買菜、買肉去菜市場、超市的習慣在疫情來臨時發生巨大改變,生鮮電商和社區便利店,正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便疫情之後,人們也會減少人流密集地的活動頻次,線上過去是消費習慣,現在已經演變成生活習慣。”

機會五,“互聯網+城市”。疫情期間,各個城市及地區,都在不遺餘力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專家也曾指出,區域協調發展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城市規劃與管理中,如何打造智慧城市將是區域發展的重中之重。

新冠肺炎是一次公共衛生事件,也是考驗一座城市治理水平的考卷,新技術落地既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也讓過往的城市治理舉措在緊急情況下稍顯滯後,智慧城市將是大多數城市已經在進行的課題。

而智慧城市思維在疫情當中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從緊急開發上線疫情服務平臺到智能外呼等舉措,數字化防疫貫徹在各個環節。同時,智慧城市也會為相關產業帶來機會,特別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慧城市的功能性會徹底爆發出來,而它的重要特性則是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開始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不過也有專家表示,“智慧城市是一個由點及面的過程,目前各個功能點才初現功用,要實現智慧城市任重道遠。”

疫情雖然給中國帶來極大痛苦,同樣也帶來新生機會,但任何事物發展都存在兩面性,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一些行業會在疫情過後快速成長,一些則如履薄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