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今年春節,全國人民是萬眾一心,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努力。作為重災區的湖北武漢,成為了全國人民最關注的地方,這個“兩江三城,九省之會”的地方,如今飽受疫情的折磨,此時,全國人民現在都把目光投向了武漢,並通過各種渠道與方法,為武漢加油。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武漢,是湖北的省會,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位於中國的中部地區,是一座內陸江城,有過“四大名鎮”、“天下四聚”、“九省通衢”的說法。武漢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它的“大”是出名的,整個武漢市被長江和漢江穿城而過,有武昌、漢口、漢陽三個重鎮,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武漢三鎮”。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許多沒有到過武漢或對武漢不瞭解的朋友,很容易被“武漢三鎮”的名字弄糊塗,很自然地誤認為武漢的行政區域劃分為“三個鎮”:武昌鎮、漢口鎮、漢陽鎮,但事實上,“武漢三鎮”的“鎮”與我們現在一般劃分行政區域的“鎮”不一樣,在行政區域劃分上是找不到這三個“鎮”的。如果你在武漢問別人“武昌鎮”、“漢口鎮”“漢陽鎮”在什麼地方,估計會被別人盯眼晴了。“武漢三鎮”只是作為武漢市特有的地理概念,根據歷史和當地約定俗而直接稱為“武昌”、“漢口”和“漢陽”。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翻看一下武漢的版圖,整個“武漢三鎮”位於中國的長江、漢江交匯處,山湖環繞,形成隔江鼎立,所以被稱為“武漢三鎮”今天武漢市的七個中心城區,劃分入這三個地方,情況是:武昌包括了今天的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漢口包括了今天的江漢區、江岸區、礄口區;漢陽包括今天漢陽區 。武漢三鎮間雖然互為鄰里,雖然在行政上已經合併,但各自都有獨特的歷史發展軌跡,風物各不相同,習性做派也各有風格,我們不妨瞭解一下“武漢三鎮”中各“鎮”的情況。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第一、漢陽,是武漢三鎮中興起最早,歷史悠久的,是武漢三鎮中最早修築城邑的。在三國時期,江夏太守黃祖在漢陽龜山北麓築卻月城,以重兵駐防,扼守江道,是為武漢三鎮築城之始。漢陽曆史悠久,體現在如今留存非常多的歷史故事和景點遺蹟,如有關羽洗馬口,魯肅衣冠冢、高山流水的古琴臺、佛教叢林歸元寺、楚天名樓晴川閣、晴川歷史的漢陽樹、芳草萋萋的鸚鵡洲……等等,現在的漢陽是中國的工業中心。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第二、武昌,是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武漢的科教文化中心。在東吳取得荊州後,築夏口城於武昌蛇山,作為屯兵禦敵的軍事要塞,隨後近千餘年間,漢陽和武昌數度築城,直到明朝初年的大力拓建,漢陽和武昌兩城的規模和格局才基本定型。現在,武昌仍保留許多的從前的地名,例如如王府口、司門口、宮轅門街、閱馬廠、都府堤、糧道街、馬道門、戈甲營、戶部巷——從這些名字,不難看出“文昌武不昌”的武昌,歷來就是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可以想古代時署衙叢集的情形。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另外在武昌,集合了許多高等學府和名牌在大學,其中武漢大學,除是每年春天櫻花盛開吸引大批遊客,其實武漢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國立大學之一,素來被學術界所看重。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第三、漢口,是武漢市的經濟、金融中心,也是武漢三鎮中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地方。其實在在武昌和漢陽築城時,漢口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的葦灘塗,後來江水在龜山北麓集為一股,匯入大江,就闢出個漢口這塊寶地。和上海一樣,漢口曾經有過租界,是我國中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接受外來文化的主要門戶。

武漢的“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找不到這三“鎮”?

武漢三鎮,各有風景,等這次疫情結束之後,真希望再走進武漢,細看武漢三鎮內的一景一物。記得在疫情中,鍾南山院士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曾堅定地說,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持,武漢肯定能過關。是地,相信武漢一定能挺過這次難關,武漢,加油。

那麼,在關注武漢疫情進展情況時,你有了解過武漢嗎?你瞭解過“武漢三鎮”嗎?你知道這武漢三鎮的歷史嗎?你知道“武漢三鎮”為何在行政區域劃分時卻找不到這這三個“鎮”嗎?瞭解武漢,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