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三鎮:街頭氣息逐漸濃

小店紛紛開張 防疫各有妙招


武漢三鎮:街頭氣息逐漸濃

漢陽王家灣摩爾城商場外賣提貨點


隨著4月8日武漢解封,越來越多的街邊小店恢復營業。

開門營業的同時,疫情防控工作也不能放鬆。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三鎮多家街邊門店發現,不少小店的防疫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想方設法確保安全。


寵物店請專業人士消毒


“店裡寵物多,消殺一定要到位。”4月10日下午,在武昌區洪山側路一家寵物店,老闆劉女士邊給一隻泰迪修剪毛髮邊介紹。

劉女士的寵物店於4月8日開張。開業前,她請了消毒行業人士對店裡進行了固體消毒。

“我們的消毒標準,跟方艙醫院是一個級別。”劉女士開玩笑說。專業人士提供的固體消毒劑,可通過揮發作用持續消毒,殺菌能力很強。

該店除了出售寵物相關商品,還有寵物寄養、代售等服務。因此,除了應對新冠疫情的專業消殺手段,劉女士還要進行日常的清掃消毒工作。比如對美容工具、地面、公共區域消毒,及時清理寵物大小便、消除異味等。

“這些工作每天必不可少。”劉女士說。現在顧客的警惕性也很高,不打消這些顧慮,沒幾個顧客敢進店。

蔬菜店兩小時拖一次地

“你這消毒水的味道很濃啊。”10日上午,在江岸區澳門路一家小型生鮮店,一位爹爹邊稱菜邊對老闆提“意見”。

老闆笑著回答:“沒有消毒水的味道,您放心嗎?”聽到這話,爹爹邊爽快地付款,邊稱讚店主消毒措施到位。

記者發現,店內地板明顯剛剛拖過。老闆介紹:“店裡顧客比較多,來來往往的,所以我們除了要求店員必須戴好口罩、手套,還要重視地面衛生,每隔2個小時就會用消毒液拖一次地。”

在武昌區茂林路一家蔬菜小店,店門口堆著紙箱,顧客在店外選購、付款,不能進店。店主說,該店出售少量菜品,還有各種蛋類、豆製品以及一些乾貨,挑選餘地不大,所以他採取半封閉的銷售模式,防止交叉感染,對自己和顧客負責。

店門口拉繩子隔開顧客

10日中午,武昌黃鸝路一家小餐飲店內,老闆戴著口罩、手套給顧客燙熱乾麵。店外拉著一根繩子,顧客站在繩子外面等餐。另外,調料、打包袋、紙巾等放在門外的一張小桌上,由顧客自取。

“我們今天恢復營業,您可以在我們的微信群點餐,我們會及時配送。”在沙湖大道一家燒烤店,一張長桌擋在門口,桌上貼著二維碼。老闆劉先生告訴記者,開店前幾天,他到店裡做了消殺工作。根據社區要求,該店目前不能開放堂食,只支持外送。“生意肯定會有影響,但還是安全第一吧。”老闆說。

沙湖大道一家炸雞店店主介紹:“我們3月28日就恢復營業了。你看門口的兩個大箱子,一個餓了麼,一個美團,有哪個平臺的點餐,我們就放在哪個箱子裡,由外賣員自取,以減少接觸。”

外賣提貨點無接觸配送

“美團,2號,取單!”“餓了麼,7號,取單!”10日上午11時30分許,在漢陽區王家灣摩爾城商場外賣提貨點,工作人員將對應貨品交給外賣配送員,全程只需一兩秒鐘,真正實現了無接觸配送。

這個提貨點,是摩爾城商場專門設置的外賣提貨點。記者看到,提貨點面積十餘平方米,兩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從存貨臺向配送員分發外賣餐品,門口的桌子上擺著消毒液、洗手液等防護用品,工作人員還對外賣配送員進行測溫。餐品存貨臺按照外賣平臺分區域、分樓層設置。工作人員介紹,商場內各層餐館將貨品配好後,由專門的送餐員通過專用電梯送到提貨點,按照對應位置放在存貨臺,供工作人員叫號分發。

摩爾城商場市場推廣總監張錚介紹,開業前,商場除了全面消殺外,還專門開闢了這處外賣提貨點,減少人員接觸,4月1日投用,服務商場三個區域數十家餐飲企業。

多名外賣平臺配送員表示,有了外賣提貨點,他們就不用一家家餐飲店跑,既節省了配送時間,又減少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