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武漢三鎮:阻隔安全網,越織越嚴密

武漢三鎮:阻隔安全網,越織越嚴密

出城檢查點對出城車輛拍人車合一照。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純武 攝)

阻隔病毒傳播,是疫情防控的關鍵。

武漢三鎮阻隔病毒的安全網是否嚴密?2月2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兵分多路,實地探訪小區封控、“城門”把守以及商超團購保供應情況。

松濤苑小區:下沉黨員值守

14時20分,記者來到南湖寧松社區松濤苑小區,這是一個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

松濤苑小區北一門,4個保安手持測溫儀,對進出人員測溫。靠近門口另有3名工作人員,登記進出人員,桌上放有近10本名冊,出入人員都有詳細記錄。小區內,幾乎沒有居民下樓走動,小區籃球場上,社區工作人員正在搬運蔬菜。

寧松社區書記張豔介紹,松濤苑小區共有2400多戶7000多人,原有6個門,2月10日以後只留1個門進出。門口除4名保安測溫外,以3名下沉黨員為一班,3小時輪換一次,對居民進出情況嚴格登記。

14時37分,一名女士從小區出門,“我是護士,A25號,需要上班。”在核對相關信息後,江漢大學下沉黨員周鍇在名冊上登記,准予放行。記者看到,登記名冊分為兩大類——常住居民登記冊、臨時進出登記冊。

當日上午,該小區共有7人臨時出入,大多數是住院、看病。

武昌區房管局下沉黨員吳迪表示,除嚴格登記人員進出外,他們採用片區、樓棟、單元三級志願者制度,廣泛發動社區志願者,小區目前已有45名志願者。下沉黨員周鍇是江漢大學教師,住在A區7棟,也是該棟樓樓棟長,每天負責整棟樓居民測溫並上報,對於不會上網的老人,他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張貼在樓棟裡,“定向服務老年人,有買藥、買菜需求可以直接聯繫我。”

“剛開始封控時,一天出入幾百人次,現在每天臨時進出不會超過20人。”張豔表示,寧松社區共有社區工作人員19人,從1月23日開始全員在崗,起初工作量大,人手不足,小區封控壓力很大。隨著52名黨員下沉,社區力量大大加強,工作流程更加細化。志願者廣泛宣傳發動,居民對封控也更加理解,小區人員流動降到最低。

中百羅森:讓居民宅在家也能“逛超市”

2月26日上午9時許,武漢市中百羅森嬉空間店工作人員張羅著向融僑錦江小區送貨。這批訂單有200多份,以包子和豆製品為主。

中百羅森在武漢有150多家門店營業,目前不對普通市民開放,只針對持有采購證明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小區團購群的採購志願者銷售,但這並不影響居民自由選購商品。

中百羅森相關負責人說,旗下門店會根據每日商品庫存情況,向社區或小區提供兩種團購方式:一種是商品組合,將庫存豐富、貼近居民日常所需的商品進行組合,這種方式購買方便、配貨快,若居民對商品組合不感興趣,可採取另一種團購方式——根據門店提供的庫存商品明細單,自由選擇訂購,此種方式不設消費門檻。

部分中百羅森的門店,甚至在網上直播門店商品庫存及銷售情況,讓居民宅在家也能“逛超市”。

大型商超的套餐也正不斷優化,越來越符合居民所需。

家樂福洪山店目前對接了至少20個社區,每天供應量達上千單,團購的商品均由門店統一配送至各小區門口。

該門店副店長薛貝說,前期,各個團購群會對群成員的採購需求進行摸底,家樂福洪山店則根據群主反饋的居民採購需求,制定形成相應套餐,套餐內明確標明每類商品的價格、重量等。每三天,該門店的套餐都會根據居民需求,進行優化調整。

在價格上,儘管統一配送推高了成本,但家樂福洪山店的商品售價,目前仍執行的是1月16日至1月22日的7天平均價。

“不能出門採購,居民生活面臨不便,我們門店也在自我加壓,力爭最大限度降低對市民生活的影響。”薛貝夫妻倆都在家樂福工作,1月26日,他們就把孩子送到外婆家,兩人都堅守在各自崗位上,至今沒跟孩子見過面。“現在,有些員工乾脆住在店裡,三四天才回一次家。”

徐東路社區:嚴格憑證通行

黃鸝路市政小區,武昌徐東路社區一處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

出入口已經打圍,留了口子擺放一張桌子,2名下沉社區的工作人員正在這裡值守。

12時20分,一名男子走了過來,主動出示通行證。

50歲的鄔建雄拿起測溫計:“36.5攝氏度,正常!”經過登記,准予放行。

鄔建雄是武昌區水果湖街城管中隊下沉人員,家住丁字橋南路附近,每天早上騎共享單車過來值守。

他的搭檔彭帆則來自武昌區財政局,從更遠的地方開車過來。

他們介紹,這個小區只有一棟樓,實際入住不到20戶。小區實施全封閉管理後,每天有四五個人進出,都是正常上班,持有單位或社區開具的證明。

東中側路位於徐東大街的出口,也已打圍封閉,武漢市金融工作局4名下沉幹部負責值守,附近臨時搭設了一頂帳篷。

13時40分,一名中年男子從裡面走出來,經過驗證、測溫、登記,值守人員點頭放行。

統計顯示,當天約有20人進出,都有通行證。

武漢市金融工作局值守幹部殷盛介紹,裡面共有5棟樓,住有東湖中學教師、國家電網工作人員等,約170戶,小區沒有物業,嚴格憑通行證通行,進出人員較前期大為減少。

琴臺收費站:多部門守“城門”

“請準備好身份證、通行證明,需要拍照登記!”

2月26日上午10時許,漢蔡高速琴臺收費站出城檢查點,輔警張貝提醒3名駕駛員。

駕駛員熊壯出示加蓋武漢市商務局印章的《新冠肺炎防疫保供車輛證明》,解釋道:他是社區團購電商司機,早上將生活物資送至東西湖金銀潭,現返回蔡甸聖恩智匯物流園。

張貝拍攝證明、身份證及人車合一照,另外兩人一人用測溫槍測溫,一人登記相關信息,熊壯這才過關。

琴臺檢查站出口,有蔡甸交通大隊民警輔警3人,負責攔車查證;蔡甸區城管執法局2人,負責測量出城人員體溫。

“一個班8小時,平均出城保障車240輛。”輔警餘章晨介紹,疫情防控以來,琴臺收費站出口檢查點測溫槍用壞6個。

記者現場採訪2小時,有兩名司機“闖關”受阻,一人手持單位上班證明,一人僅有中心城區專用通行證,均被現場值守的蔡甸交通大隊一中隊隊長尹建生勸返。

中午12時30分,武漢開發區稅務局職工楊少波駕駛車輛駛進琴臺收費站欲進市區,進城卡口10名工作人員來自五個部門,蔡甸區交通局測量司機體溫,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分別檢查車上是否有活禽、野生動物;區公安局民警楊自民檢查通行證明,對車輛、身份證進行拍照。“警務PDA今天新增‘武漢戰役’APP,每一名進出城人員均錄取數據。”楊自民說。

楊少波出示《通行證明》和《在外人員返漢申請表》《准予返漢通知書》《離孝申請表》《承諾書》《健康證明》等材料,共蓋有7枚公章。

“隔離期滿14天,才能申請返漢!”楊少波說,他老家在應城市朗君鎮楊咀村,返漢前先由工作單位報武漢開發區防疫指揮部審核,同意後他再向應城市防疫指揮部申請,最後向所居住漢陽橋西社區報備;返程67公里,出村,出鎮,上高速,下高速等,共有七道關口,每處都要檢查證明、測量體溫。

“返漢後還要在家隔離14天,結束後將投入到單位疫情防控工作!”楊少波說,一路走來,他切身感受到最嚴封控,相信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一定會取得勝利!

武汉三镇:阻隔安全网,越织越严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