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体质怎么办?

MiDream-末世


这个可能是寒热夹杂,据说乌梅丸或者可以一试。


乙丙丁6


上热下寒体质怎么办?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心浮气躁,心气沉不下来,形成上热下寒的状态,上面热燥。下焦却寒凉。


很多人这时候就觉得自己是热性体质,所以更肆无忌惮地吃一些寒性食物,寒湿重的水果,最终牺牲的是我们的肾阳,最终导致脾肾阳虚。女性就更容易出现月经不调,子宫肌瘤,色斑,男性也会出现腰痛,腿沉等。


还有很多人会出现口腔溃疡,而且是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口腔溃疡的上火其实是虚火,本质是寒,上热下寒,是寒邪入侵手足阳明经,而浊阴不降反而上逆,清阳不升反而下陷的情况。

那么出现这种体质平时可以怎么调理呢?

中医一般认为,阳气内潜可以养内脏, 如果一味地往外发,内脏就会亏虚,所以临床上碰到这样的患者一般都会考虑用引气下行的方法,经常会选择一些质重的中药,比如龙骨,牡蛎,或者纳气下行的药,比如砂仁,沉香,都助于养好内脏。


同时还需要通过其他辅助方法,比如站桩,盘腿,金鸡独立,转脚腕等等。

将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脚底,引气血下行,感受气血下行时双腿发热的过程,这些都利于上热下寒体质恢复,有利于纳气下行,对于上越散乱的脉势都有帮助。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


脾胃范儿


最近天气越发冷了,很多人问上热下寒的事情。容易感冒,吃东西不消化,但却容易上火,眼睛干涩、喉咙痛、痘痘、掉头发,心情也很急躁。整个身体又热又冷,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先别着急啊!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简单地讲,是身体的冷和热没有去到该去的地方,气没有自然的转起来,往复循环,卡住了。

现代人的上热下寒并不都是单纯的心肾不交,八成都是因为肝气郁结生的热,而胆气也不降。肝脾不升,胆胃不降。中焦发动机转不起来,身体的气血流通不畅,气机不顺,带来身体的各种困扰。

①现代人为什么肝气郁结生热的多呢?

常熬夜

熬夜是阴血耗伤(血属阴),肝阴不能制约肝阳,使得肝气上升太过了),就变成了火热之邪。

脾气急

直接的肝气上升太过,就是平时人们说的“肝火旺”,因为生气着急,不停让肝气上升。

压力大

生活、工作压力大的和前两个都不一样,这是肝气不舒展,肝气无法顺利生发,郁滞后生成的火热之邪。没有升上去,而是困住了。

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人整个头面喉咙比较热,有很多“上热的情况”。肝胆相照,互为表里。如果肝火旺生了热,虽然有郁结,胆气能和心火随着降下去,这个圆还是能转的,下面不至于太寒。

②现代人为什么胆气不降呢?

常熬夜

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胆经当令,如果不睡觉,胆气就无法很好的工作。正常情况下,阳气在胆气的引导下下沉,从而温养脏腑。熬夜阳气无法获得休息,也无法顺利引导胆气。

胆气降不下去,一个是下焦感到冷,帘外胆气往上走,人容易口苦,也容易头昏脑涨,偏头疼。

压力大

现在生活、工作压力大,人情志上容易担心害怕,俗话说“胆子小”,这种心理上带来的感受,会让胆气衰弱,人不容易有精神。

受凉

夏天的空调、冷饮,说起来好像很平常,可是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我们的阳气。这会儿冬天又冷,也容易着凉。

调理气机这个事,其实还是要从身体和心一起来的。心里要放松,不容易气滞,肝胆气理顺了,脾胃自然转起来,五行相生,气血顺畅。

①试着放松

首先要凡事再慢一点,给自己和别人都有更多的空间,从心理上去试着欣赏放松的自己,然后慢慢的放松下来。

百病从气生,也不是不能生气,主要是得自然,气只要自然,不加强自己的情绪,也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让它像水一样流动起来,生气也能带来很多活力。但如果困在里面,总也不出来,就容易气滞气郁了。

②敲打胆经

再者就是说太多次的,要敲胆经。敲胆经,先瘦大腿,再瘦全身。疏通胆经,振奋阳气,胆气降下来,有利于这个圆转起来。下焦会温暖。

敲胆经振奋了胆经的气血,刺激分泌胆汁,降低食欲,促进排除身体内的瘀滞堵塞,特别是大腿外侧。《黄帝内经》讲:「胆主决断」。敲打胆经不仅可以瘦腿,还能令人更有自信和决断,不拖延,使所想做之事顺利执行,自然心情愉悦,气血通畅。

频次:每天200下,双手空拳或拍打板同时敲双腿相同穴位一次算一下。

时间:晚上10点以后不要敲,肝胆互为表里,容易上火睡不着。

详细做法:<strong>从臀部的环跳开始,沿大腿外侧正中间往下敲到膝盖。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当然你也不必要找的非常精准,在这条线上多敲敲都是好的。


中医曹一


上热下寒体质怎么办?上面耳鸣,多梦····

正常的人体得“上凉,下热,温中央”,而现在的好多人多数都是“上热下寒,堵中央”的体质。

上热下寒的体质,一般都和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平时空调寒邪,爱喝冷饮冷品,经常露肚脐露腰,平时夜宵烧烤辛辣刺激食物没少吃,运动又少,久坐党等等,所以就形成了上热下寒的体质。

那么上热下寒体质该怎么调理最好?

上热下寒体质一般来说靠吃药都效果不好,但是靠一个动作效果却特别好,坚持一个月,你会感受到巨大的变化。


【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能使人体的气血通畅全身,引血下行,引火归元。它能够帮助把上方的热运到下方祛除下方的寒气,同时上下方的寒热之气互融,就不会出现上热下寒的局面了。还能缓解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



感谢关注!每日为您推送中医养生知识,有任何问题可私信咨询!


用户82314583398


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尝试一下。

如果想改变上热下寒的的体质,患者在艾灸时,首先就要选择涌泉穴。如果涌泉穴变得比较温暖,人体就会充满阳气,可以让热气通畅,能一直传到周身,让人变得气血充足,充满力量。将阳气引到胸腔后,再用温灸器艾灸中脘和气海等穴位,让气往下转送。然后继续艾灸足三里,把热气进一步往传导到双脚。

但时要注意艾灸的时间不能太长,保持在10分以内便可以了。同时可以掐压太冲穴,以便降低肝火。还要多喝水,最好是蜂蜜水,可以起到温补的作用。睡前也要用后搓揉涌泉穴,直到发热便好。而且用艾叶泡脚也可以改变体质,只要泡到稍微发汗便可以了。

患者日常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品。还要按时就餐,多选择水煮和清蒸等烹调方式,尽量避免油炸等方法。晚饭也不要太饱,以免伤害脾胃。同时也要少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而且每晚也要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温养补气的作用。有时间也要多参加活动,拍打全身经络或按揉穴位,并一直保持愉悦的心情。只要坚持,并细心调养,很快便能恢复健康,重拾欢颜。


开心Lily艾粉团


上热下寒太常见了,现在的医生遇到这种情况都说是疑难杂症,这样的人多半没有学好中医。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关于寒热并用的方子有好几个,总有适当你的。看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

比如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比如大黄附子汤,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黄连汤。


传阅中医


我上个月治疗了一个病人,上热下寒症状很严重,上面出汗,上火,腰以下如坐冷水中,每天热水坐浴仍不缓解,触摸时明显有冷汗,肤温也偏低,用了乌梅丸加减治疗后好转


绿蚁新醅饮一杯


曾有一无名方,由两味药组成,黄连与肉桂。

黄连: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经。清心退热,泻火除烦。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二药合用,交通心肾,清火安神。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怔忡,失眠。

否之卦象,天气向上,地气向下,形成阴阳背离,天地不交之象。明代的易医学家韩懋精于易。他观《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悟到: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肉桂辛热,入少阴肾经。取肉桂一钱以应“天一”之数,取黄连六钱以应“地六”之数。意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改否卦为泰,名曰:交泰丸。

上热下寒,本源于阴阳失乖,水火不济,人病失眠,可与交泰丸。


芥子说


什么上热下寒的体质,一喝温性中药就上火、烦躁、耳鸣?上热下寒的体质就是说上半身容易上火,吃点热性的或温性的东西,就会口腔溃疡,面部燥热,长痘等等,而下半身却依然寒凉,怕冷,容易腹泻等等。其实也是气血不畅的表现,需要打通气血,既不能温补,也不能寒补,适合吃一些平性的中药和食物,过于热性和寒性的中药和食物,就要慎吃!例如说补气,人参太温,西洋参太凉,只能选党参,它是平性的,吃了不会上火,也不会太凉;补血的话,龙眼肉、阿胶、都太热,易上火,而桑葚子、白芍等等都性寒。

人之所以能活下来,心肾得相交是一个重要条件,心火得下行,肾水得上行。肾水能不能上行,就看嘴里有没有唾,如果有就说明肾水上行的功能还不错,正因为唾为“肾之液”,反而,如果总是口干舌燥、总是上火,这就是心肾相交的功能减弱了。典型的体质就是上热下寒体质,也是心肾不交的道理。金鸡独立,能引血下行,调理阴阳不调引起的诸类问题,常见的上热下寒的问题,坚持每天做几分钟都能有很好的恢复作用。既然说了上热下寒,那就要上热用苦寒泄之,下寒用温(或热)药补之。上热下寒说明中焦湿滞,气机升降失司,所以健脾理气化湿。上热下寒,本必阳虚,故风寒湿邪并存,应共逐之。知病机如此,用药就不难了,而且能标本间治。一般说的上热下寒的状态本质上人体是个虚寒的状态,但是却往往表现出上焦有热的表现,比如一个人吃点冷的很容易拉肚子就说明体质是虚寒的,但是又临床的有口腔溃疡。

上热下寒的体质,对于直接使用温药是很容易加重上热的程度。因为同气相求,温热易上冲头面,所以出现热扰上焦的症状,如烦躁,面热等症状,而火郁又容易扰乱清窍而致耳鸣。对于上热下寒的情况,应该寒热并用,或者平调阴阳,如伤寒论里面的乌梅丸或者半夏泻心汤以及柴胡桂枝汤等方,使用的基础还是要辨证准确适合才用。如果题主是病人的话,请找正规中医院的中医大夫辨证论治。上热下寒的病大多数见于妇女,主要是郁火。这种病只能引火下行或疏肝解郁,滋补肾水来降火。


渔樵娱乐


最好拿出方子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