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有講究,可別貪吃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男科博士研究生 杜冠潮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元宵佳節。這天晚上,民間有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的習俗。作為節日的傳統食物,元宵和湯圓(南方地區)雖然製作工藝不同,但均以糯米為主要製作材料,混混圓圓,軟糯香甜,寓意著闔家幸福團圓。

吃元宵有講究,可別貪吃

關於吃元宵的起源時間,說法不一。文獻考證,元宵的形狀是逐漸發展的,到了宋代食,元宵的形態、內容已經形成,出現了山藥圓子、真珠圓子、金橘圓子等特色元宵,花樣也漸多。明清時期元宵節吃元宵已很普遍,且更具特色,最負盛名的是“八寶元宵”。

今年的元宵節比較特殊,我們將在戰“疫”中度過,但元宵還是要吃的,那對於男性朋友來講,吃元宵有哪些講究呢?且聽小杜給您細細道來。

1. 選餡料,養臟腑

建議優先選擇芝麻、果仁、豆沙等餡料的元宵。堅果類原料營養

價值較高,豆沙也含不少蛋白質和礦物質。其中黑芝麻,黑色入腎,具有滋補肝腎,益血潤腸,通便的作用;棗泥、豆沙、紫薯等餡料味美甘甜,滋補脾胃;紅豆、杏仁、核桃等餡料生津潤肺、溫肺定喘;花生、棗泥等餡料頤養心神。對於一些有生育需求的年輕朋友,杏仁、核桃等堅果類餡料有助於提高精子質量。慎選鮮肉餡、水果餡、巧克力餡、無糖等高糖、高油餡料。

吃元宵有講究,可別貪吃

2. 吃法多,煮為宜

元宵常見的烹飪方法有煮、蒸、炸等,哪種更營養呢?答案是-

吃元宵,煮的比蒸的好,最不建議的就是炸。元宵這樣的黏性食物容易增加胃腸道的工作負擔,而糯米在煮的過程中會糊化,使元宵湯中的澱粉含量增加,吃完元宵喝些原湯,有助消化吸收。

3. 味雖美,量需控

別看元宵個頭小,裡面的熱量真的高。常規大小20g一個的黑芝麻元宵或其它甜餡的元宵,熱量大約是70千卡每個,鹹味的鮮肉湯圓,熱量則稍微低些,約 60千卡每個。而 50g一個的大元宵,一個下肚就是175卡……

友情提示:多吃一顆元宵帶來的熱量,要快速步行 20 分鐘,才能消耗。所以元宵(湯圓)吃4~6個即可,大個的吃1~2個即可,吃過元宵(湯圓)之後,正餐時就不要再多吃主食了。

4. 巧搭配,助消化

元宵不易消化,在吃元宵的同時,可以搭配一些辛味的食物或助消化的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生蘿蔔等,來平衡元宵帶來的滯緩效果,降低對脾胃的傷害。所以吃元宵搭配一些小菜,比如蒜泥茄子、洋蔥拌木耳、涼拌蘿蔔片等,不僅爽口解膩,營養也更均衡。

5. 三類人,別貪吃

吃元宵有講究,可別貪吃

① 高血壓、高血脂人群,元宵或湯圓熱量相對比較高,所以不宜過量食用;

② 高血糖人群,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患者吃湯圓一定要節制,否則很容易引起血糖迅速上升,損害胰島功能,加重病情 ;

③ 消化功能不佳者,元宵或湯圓黏性大,不易消化,更應注意,不宜過多食用。

總之,就是一句話,元宵雖好吃,但一定要"食之有道",吃出健康,關愛自己,守護家人,打贏這場戰“疫”。最後祝大家元宵節快樂,闔家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