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把成績發給家長,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冰傾世穎


這是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一個的新聞,河南一名老師因為把學生的默寫古詩成績發到了家長群裡,引起家長不滿,要求登門致歉,否則就會被告到西平縣教體局。面對這樣的壓力,老師心情複雜之餘,更多的是惶恐,最後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便提交了辭職信。

她是一個有15年資歷的老師,帶了很多學生,卻因為這一次的家長不滿,選擇放棄自己原本熱愛的工作。因為家長說當事學生受到了傷害,有輕生的可能,她感到深深地自責,一個很善良的老師,卻因為家長的一句話,面對學生時產生了隔閡和恐懼,像是夢魘一樣糾纏她。

她強忍著內心的情緒,給學生上完課後一身冷汗,寫下辭職信。


拆開這個老師的情緒來看,她對孩子是負責任的,所以把這件事情看得如此地重要,在家長對她的做法引起不滿的時候,老師用了一大段的文字寫出了自己的態度,她很卑微,但是用了很認真的態度找解決這件事情的辦法。

老師之所以是老師便是因為他們教育學生,讓他們更好地成長,這個案例中的老師,把學生的成績發到家長群后,引起家長的不滿,甚至說出這麼嚴重的話,家長們想過老師的感受嗎?

問這句話是有原因的,如果說擁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不懂得怎樣培養孩子,怎麼當老師呢?班上有好、有差、有普通的學生,他們每個人學習成績不一樣。那麼對好的學生來說,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績會開心,也會鼓勵孩子,因為很多家長希望瞭解更多孩子的學習信息;對於學習不好的學生,他們的成績被髮到群裡面,可能覺得自己這麼低的成績被人看到,會傷了自尊心,而自尊心很重要,這時候家長就覺得老師的行為不對,變相傷害了孩子。


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家孩子成績差就看不得了?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成長。

老師發出來就是因為想鞭策差生繼續努力,向成績好的看齊,因為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的成績怎麼樣,都該被知道,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或是其他人,成績本就是瞞不住的,因為最後畢業了,成績不好的人考了不好的學校,很可能是和成績不好有關,排除其他例子。


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為什麼一個不好的成績放在其他人面前,當事人覺得自尊心受傷,這很能理解,但他應該換一個方向想,知道自己的成績不如別人,就更要努力,這是一種好的激勵方式,人總是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長。


以上個人認為,老師是顧慮學生的感受的。但是有人想過老師的感受嗎?一個職業是有責任的,老師的責任就是教育好學生,如果家長否定老師,那麼也會對這個老師造成影響,成年人可以承受很多痛苦,但是不一定可以承受打擊最大的痛苦。

生而為人,請相互理解。


小北媽咪


我認為把成績發給家長看,這是老師教學流程中的一環,家長對學生的成績也有知情權。

01

考得差的學生怕家長看到成績,考得好的學生當然很樂意家長看到成績

我小學成績特別好,所以每次考試以後我都會主動把我的試卷給家長看,因為那時候我很自豪,也想得到父母的誇獎。

初中高中時候成績兩極分化,考得好的那科我會跟父母說,考得不好的那一科我就只會和父母說考得有點差。

所以對於老師給父母發成績這件事,對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而老師的任務就是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02

發成績給家長,無論學生是什麼感受,這都是一個必要的過程

其實有時候我們發給家長成績的時候會有所顧慮。考得好的學生,我們發成績的時候還會鼓勵,考得不好的學生,發了成績以後都會擔憂孩子被家長批評,懲罰。

我記得有一次小測,有個學生沒有考及格,給家長髮成績的時候我寫評語都小心翼翼的,因為那個學生的家長很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經常問我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我又不得不把孩子的情況反饋給家長,不管學得怎麼樣,都是孩子學習的成果。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學習全權交給老師,平時不聞不問,一到重要考試,發現孩子學得不好就來質問老師,所以經常把孩子的學習情況給家長反饋,也是讓家長時時掌控情況。

我認為這是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的一個流程,家長、老師、學生都參與其中,是對孩子的成績負責。

03

把成績發給家長,家長還能夠參與孩子的學習,能夠及時發現孩子學習的短板

我覺得把孩子的成績發給家長不僅僅是為了讓家長知道孩子成績在哪個水平,還能夠幫助孩子及時查缺補漏。

學生成績不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很多孩子為了引起家長注意走極端,用學習差來博得父母關注。我們老師把成績發給家長,就是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


大部分家長都是知識分子,在瞭解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後,還能夠找到孩子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還能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總結 :

老師把孩子的成績發給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這也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工作需要。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只有我們老師知道,每個老師要照顧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顧及的,所以需要家長們的幫助,希望家長和學生們都能夠諒解!



任任的教育觀


我個人認為,一個孩子老實配合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才更利於成長,其實什麼孩子的感受,是需要引導的。我曾記得我小孩的時候,多次遇到過傷自尊的事,可都挺過來了,當時還沒有人支持輔導呢。也曾記得,現在長大了,回想自己小時間(甚至中學時),對很多事情事物真的很無知(當時不這樣認為)。也曾記得,隔壁的同齡人的父親是個大學生,他真的各方面都比我認識多。因此我認為對小孩子不要放置過多的權利,或什麼隱私,或顧及感受。而是遇到問題積極幫扶解決。我很理想中的,子女和父母可以象朋友間的去交流,這樣有利於小孩的成長。但絕大部分家庭做不到。老師把成績發給家長,當然是有兩方面:好成績的孩子會覺得光榮。差的會難受。這時更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鼓勵,幫孩子解開心結,有利成長。


中富


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考慮孩子很重要。

初中 初一初二初三不讓發成績,中考結束查分的時候,學生看不看?全市排名看不看?

高中 高一高二高三不讓發成績,高考結束不僅公佈成績,而且還全省排名。

老師都希望可以素質教育,充分關愛學生,可是結果呢?升學錄取,哪次不是按成績比排名?

普通考試的成績排名,學生都不能正視,難道把他們培養成 巨嬰?


丨老饕丨


幾十年來的,學校都是公佈成績的,從五分制到百分制,那時的學生都是自己取成績表回來給家長看,一路“感受"著走過來了幾代人。現在又拿成績來說學生的感受。不知道自己學的知識多少,怎麼去改進,去努力呢!那些見了差成績就哭天哭地,就憂鬱,就跳樓的學生,性格上有缺憾吧!


登高望遠峰1


上學是學習去了,成績是檢測一個孩子學的好壞的標準,成績發給家長不是很正常嗎?作為家長,你不想知道孩子的成績嗎?難道孩子考的不好還有理了嗎?顧慮孩子什麼感受?不好總結缺陷在哪裡,以後努力呀!不要那麼慣孩子,慣出些玻璃心、矯情病、不成器的公子哥,大小姐


waoyaofeidegenggao88


這個問題暴露出脆弱的玻璃心,貌似是自尊心強,其實就是畸形的自卑。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是自尊心強,會知恥而後勇,而不會迴避成績差的事實。自尊心是需要保護,但不是逃避問題,這種可憐的自尊還是不要的好,否則只會走向反面,變成鴕鳥,不想面對責任,只能越來越差,還覺得理所應當。


胖哥侃財


提問題的是怎麼個想法?

作為三十幾年的教師,來回答你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育教學,必須與家長溝通。這才有家訪一事。以前,很多家長是希望教師家訪的。並且,有教師家訪,成為家庭榮耀。

二,教師的教育,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

三,教育,不是為升入高等學校而進行的。

我們每個人,“量力而為”,也是中國人民的教育的一部分。

請尊重教師,尊重教育!











PPL64


不把成績發給家長?發給誰?誰是孩子的爹孃?連這點責任都不擔當了?孩子的感受?不知道成績怎麼衡量掌握多少知識?孩子畢竟是孩子,心智還不成熟,約束能力不強,需要家長督導,如果考慮感受那就不要學了,好好體會知恥而後勇的典故。動不動就說國外教育,告訴你吧,公立學校是平民教育,成績好的受排擠,講究快樂教育,考慮感受,畢業的孩子很少成為精英,私立學校是精英教育,這些孩子是大佬的後代,比拼的是成績,畢業的孩子能夠進入精英層,就這樣簡單。


水汆兒


我們現在對孩子是否過於溺愛和遷就了,打不得,罵不得,管不得,難道就放在手上裡捧著寵著嗎,那和餵養一個寵物有什麼區別,有人說,我們給了孩子身體,但給不了孩子靈魂和精神,其實完全是狗屁不通,是的我們確實左右不了孩子的未來,但孩子小時我們必須給予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因此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我們必須瞭解,好便於引導,當然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是每一個家長應有所瞭解的,然後根據情況,做出適當的安排,做到成績好不驕縱,成績差不放棄,成績一般給予鼓勵,這樣才是對孩子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