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那么庞大,14亿人是怎么分布的?

黄不了先生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截止2018年末,中国大陆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3亿9008万,把港澳台算进来,中国总人口已经超过14亿,约为14.22亿。那么这14亿人口是怎么分布的呢?

如果按照省份来分的话,那么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其常住人口高达1.1346亿,其次是山东,常住人口也超过1亿;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湖南、安徽紧随其后,常住人口都超过6000万;而常住人口比较少的则是海南、香港、宁夏、青海、西藏、澳门,人口均在1000万之下。

当然了,人口少的省区不代表人口密度就低,而人口多的省市不代表人口密度就高,因为各省市区的面积也不同。我们来看看全国各省市区的人口密度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澳门虽然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但同时也是我国人口最拥挤对省级行区,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则紧随其后,它们的面积都不大,但人口密度却非常高,排名最末的恰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几个省区,即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

从全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来看就更直观了。总的来说,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两城之间的直线连接,是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界,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而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西北部地区。


锦绣中源


我国人口密度主要是由东向西渐变,东部人口最多的是山东、江苏、广东,中部人口最多的是河南、湖南,西部人口最多的是四川。

总人口数量最多的十个省份依次为: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湖南、安徽、湖北、浙江。

从区位分布来说,东部沿海地区本身人口密度较高,城镇化率高,加上经济发达,所以人口吸引力很强,大量中西部外来务工人口涌入,尤其江苏、浙江、广东这些高收入省份,人口总量远远高于户籍人口数量。

以城市人口数量分布来看,省级规模的重庆市夺魁。列表22城当中有15城来自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他区域加一起占7个名额。

下图为人口流入流出分布图,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已经是同区域范围内人口流入的首选之地。

人口吸引力排名,北上广深的依然无可动摇,深圳指数更是独占鳌头。其他十强除了成都和重庆都来自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


城市发展报告


人口密度主要是根据自然环境是否适合生存来决定的,也就是说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生存的人就越多,人口集中多了经济就会发展,这是一种连带性的事情,为什么大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呢,其实就是因为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生存,而东边和南边气候好环境适合生存,所以集中了大量的人口。



就算现在除去了因为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流动,但是结果还是东部和南部的人口密度大,人类生存的经验是迁途寻找合适生存的地方生活,当然如果无奈的情况下那没办法只能在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不过大量集中在环境好的地方这是共同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只是在我们这里,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其实都一样。

现在的人口分布情况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口密度越大,这是正常的发展规律,不只是我们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一样,发达的地方集中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寻找就业机会也等于是为城市发展提供贡献,经济条件决定了人口密度的分布,东部沿海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务工人员,经济比较弱的地方人口大量的往发达城市集中,导致了农村人口下降大量集中在城镇中。



而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又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潜力,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物流交通是决定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远没有东部沿海地带的方便,所以在发展上面其实也存在了一些弊端,这也是为什么中西部大量人口集中到沿海地带的原因,经济强就等于有更多的机会。


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密度最大,到中部地区人口密度次之,西部的人口相对于中部和东部少一点,西北部地区地大物博,但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人口密度是最低的,主要还是因为环境太过恶劣导致的结果,不过正确来说中部和西部差不了多少,只是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其他地方还是比较均匀的。


无法超越的足迹


人口太密也不行,比如我们普宁(县级)总面积才1620平方公里,总人口247.27万人。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约195万人,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9亿元。总量还可以,人均就不行了,所以列入广东欠发达地区。在东莞月入16000都算困难户。



海风潮韵A


中国的人口有接近14亿,但是我国的人口分布却并不均匀,如果按省份来区别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湖南、安徽、湖北、浙江。

而从区域来说,以腾冲-黑河往东人口是最多的,而以西的人口很少,虽然这一线的东西面积相差不大,但是人口的差距却非常大,东南部人口几乎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3/4。

而我国的人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布规则,和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等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知道从地理环境来说,西北部的地貌主要是高原、沙漠、隔壁这样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并不利于人们的生活,也不利于庄稼的种植,所以人口就相对的稀少,但是看看东南部基本上都是平原和盆地,这样的地貌环境是非常适合大量人群生存并发展的。

另外从区域发展来说,西北部地理环境恶劣,在交通运输方面并不是特别的完善,我们有这样一句话“想要富,先修路”,西北地区在这方面完全不如比不上东南部,交通方面非常的闭塞,但是看看东南部以及沿海地区,在交通这方面可以说是四通八达,这就让经济的流动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利于经济的发展。

东南部经济一旦有发展,那么人口就会呈现流入状态,这和我们的城镇化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东南沿海的省份这些年吸纳了很多从西北部地区流入的人口,而东南部的整体经济水平也遥遥领先西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几座城市也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座沿海城市的总人口就达到七八千万。


楼盘网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全国各省的人口分布

排名前5的分别是广州、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而全国人口唯一过亿的省就是广东省

刨除直辖市和港澳台,排名倒数后五名的省是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几乎都是国家西北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从这张图我们也能看出,全国人口的分布形式是越往东南沿海密度越高,越往西北密度越低,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相对落后的西区则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人都是跟着钱跑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来看一张人口流动图,这张是2017年的人口流向地图。

颜色越深的地区,人口流出越严重。

从上图我们发现,东北及内蒙依然是人口流出最严重的地区,而新疆和西藏人口流入数量在增加。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超一线城市因为过度饱和政策问题,有很明显的人口外流现象。

反而是山东,河北,福建和广州等地继续接受人口流入,巩固着人口大省的地位。


未泯双瞳


中国多数人都在东南部了。



浩海拾遗


据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人口为13.9亿。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占人口总数43%,中部地区占人口总数39%,西部地区占人口总数18%。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同时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大,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有明显上升。





茶楼话筒


这个问题是经济发展规划的问题。

西部开发就是有人口增长转移发展的考虑因素。

现在的一线城市人口太多太密集了,这不是好事情。

然而为什么这样呢?根本原因是资源配置问题。

但要解决,则是极其头痛的问题。

现在的雄安新区是一个办法。

把产业转移到西部也是一个办法。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个晚上吃出个胖子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给西部能够配置更多的资源。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人口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若大的中国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的。


牛恋坑


在南方,在东边。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