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艺术是人们表达自我心声最好的媒介”,你认为呢?

影影圈圈


肯定,艺术本为民而生,因事而变,因情而坚,遇刚而强!反映大众心声,传播强丶速度快,随时呼吁民族的激情


东乡内衣


我赞同这种说法。

艺术的种类很多,可以是美术,摄影,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表达自我心声。

我是学绘画的,我想绘画这门艺术也是表达我内心想法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图一《烈火英雄》】这幅画是19年8月份画的,在我印象中那时候发生了好几次火灾,消防员不畏艰险冲进火场的场景历历在目,我非常敬佩这些消防队员,想表达对他们的尊敬与敬佩之情,所以创作了这幅作品。

我用了绘画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图二《吹响芦笙》】这幅作品是19年10月份画的,素材是在贵州千户苗寨收集的,画的是一个清晨苗家女孩在巷子里吹着苗族的乐器-芦笙。想表现苗寨清晨安静,清凉,和谐的氛围。

艺术形式确实是人们表达自我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我和水彩


我认同这个观点。

心声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发自内心的声音,是自己最原本的感想。也指思想感情和文采。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现实中的存在,现实性意味着他存在于一个具体的人类社会之中,处在实践活动之中,处在社会关系之中。他不可能把自己抽象成一个纯粹的个体或封闭的主体。人在劳动分工之后,不同人群之间,需要一些沟通的媒介。这个有效的沟通媒介就是艺术。

同时我以为艺术这个概念非常宽泛,如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水平所限,无法一一论述。

1、先秦《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是帝王的治国兴邦心声。

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下台,客死他乡。其子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如其所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古代文人困境中的困惑心声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留下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给东鲁的朋友作别。:“吟”,是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大多是悲愁慨叹,形式上自由活泼,不拘一格。李白发出了内心的感慨与困惑,借酒与诗歌来表达豪放不羁却又愤慨无奈的复杂心情。

3、石不能言最可人,玉雕大师的心声

宋代陆游《闲居自述》中写道:

自许山翁嬾是真,纷纷外物岂关身。

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净扫明窗凭素几,闲穿密竹岸乌巾。

残年自有青天管,便是无锥也未贫。

玉雕大师的每件杰出作品,总能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心理震撼,让人们可以想象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与玉石的“心灵对话”。他将自己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倾注于玉石,他精心地构思雕刻,用真诚而充满激情的艺术精神,赋予了玉石新的生命和价值。言为心声,言语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而静美的石头“会说话”,说的是玉雕者的心声。

鲁迅先生就曾说过: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 ,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

不平则鸣。

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尉,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2月5日,立春第二天,桂林市美术家协会推出“桂林市美术家协会‘用画笔讴歌抗击疫情的英雄们’主题创作微展”活动,这也是美术家们向逆行医护工作者、人民子弟兵表达敬意的心声。

艺术的手段,服务于心声的表达;其中大浪淘沙的杰出优秀的精华部分,会穿越历史的尘埃,时间的长河,时下的热闹喧器,发出人性温暖的光芒。





老味稻


我想艺术就是指某种创作表现手法吧。用各种手段和媒介创造出来的作品就称之为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我们的情感是丰富的,当我们开心,快乐,忧伤,愤怒等等无处抒发和宣泄的时候总要选择一个突破口,这种强烈的需求就会转化成某种行为,这种行为也分两个方面吧,正面的和负面的,负面的多具有破坏性,这当然不能称之为艺术。那么正面的呢,也会多种多样。一些善于表达的人会通过各种方法来诠释,来引起他人的共鸣。比如唱歌,写作,绘画,舞蹈等等这些都属于不同的表达形式,这些都是艺术。艺术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比如-《格尔尼卡》,这是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用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二战时,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无辜平民的一个油画作品。作用了象征性的表现手法,黑白灰的压抑色彩,传达给人们的是画家对这一暴行的愤怒。这样的战争灾难,对于每个无辜的人都是地狱。这副画把人们带入了这个场景,仿佛置身战争,使人恐惧压抑愤怒,难道说这不是一种最好的表达吗!



墨淡花开


我认为这个观点非常有道理。

所谓“形而上者唯之道,形而下者唯之器”每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心理状态是极其复杂莫测的。

那么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感知,最方便有效的表达莫过于语言和文字,然能说出来和写出来的,又是有局限的,对内心思想境界的描述总有不尽意之处。所以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就有了如书画、音乐、器物等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言外之意。





琴童的生活


“心声”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心声”。不同的人表达自我“心声”的方式不同。用艺术媒介表达“心声”是艺术工作者或者艺术家的独有方式。用艺术作为媒介表达自我“心声”是否属于最好的方式,要看所处的时代背景、所秉持的观念和信念、以及时代赋予的责任。但是,可以肯定的说,任何时代的艺术家用艺术书写自我“心声”都是责无旁贷的,而且,历史上的艺术家都是身体力行的伟大的实践者,是他们为人类贡献了各自的智慧和艺术才能,也正因如此,是他们为人类和社会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品,供人类观摩、学习、借鉴,研究、探讨和享受。在此,应该向所有的艺术家致敬!

一、何为心声

心声指发自内心的声音。心声一词出自汉代扬雄 《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以后心声就指人内心最原本的情感和感想。

二、艺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心声

1、古代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达。古代经典艺术作品得以流传下来,除了其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作品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反应了作者的心声。我们今天在观看、接受、欣赏、发展古代文明的时候,我们的视觉上、感官上、情感上、心灵上无不受到震撼,在体验美的享受的同时,在审美意识上得到提升,在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上得到更好的滋养。看到这些作品,我们似乎可以幻想穿越到那个时代,同古代先贤面对面对话,感受他的情绪,倾听他的心跳,体验他的心情,近距离观赏他的风采。这是艺术带给我们的不同于其他方式的独特感受。

《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作者关汉卿塑造了窦娥这一平民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笔下的窦娥是一个很丰满的形象,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即对多舛命运的抗争。观看此剧,莫不为窦娥在临死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所震撼:一要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飞溅悬挂在旗枪上的丈二白练上;二要在三伏天,降下三尺瑞雪,以证其冤;三要楚州亢旱三年。窦娥死后,这三个誓言都应验了。关汉卿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理想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在作品中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们看一次就会牢记一辈子,足见艺术表达心声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和生命力。

2、美妙的音乐是作者灵魂深处的感动。音乐之所以感人,因为音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最真实的体验,自己作者对生命最真切的感悟。从音乐的节奏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脉搏跳跃;从音乐的调式上能够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的激扬奔跃、潺潺流动;从每一个音符的长短、迟滞可以感受作者情绪的喜悦、悲伤、怨愤、沉默;从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可以感受到作者突出的思想主题等等。一首经典乐曲,是作者用最深刻的生命的体验给人以鼓舞、心灵净化、美的享受、生命启迪。

音乐表达心声的方式特点主要有: 一是音乐不表现物质的东西,仅仅表现人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的感受和产生的情绪、欲望等情感性的东西;二是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的、直接的。三是音乐最美妙和最独特的是听众容易把音乐表达的情感当成自己的“心声”而加以强化,产生美好的想象和感受。

3、舞蹈是通过各种动作和表情,表示喜悦、忧伤、哀怨、关切等各种人类的情感,引起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诱发观众的情感活动,引起共鸣,起到教育人们认识生活、鼓舞斗志的作用。

4、“画为心声”是绘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早春图》是北宋宫廷画家郭熙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早春图》描写早春即将来临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的信息。这幅作品是在煦宁五年(公元1072年),宋神宗大力扶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下创作的。画面的立意似乎也体现出作者居于画院显位,画家在变革时代的激动和对复兴国家的无限期盼,因此,此画作不仅表现的是大自然的早春,也可以说是变法的早春,是大宋王朝的早春之梦。

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乌鸦群飞的麦田》,是1890年梵高的作品。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据说这是梵高的最后一幅画,就在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块麦田对着自己的心开了一枪。

三、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把历史、现实、和对未来的憧憬,倾注美好的感情,用美好的艺术形式记录下来。

1、艺术用于表达美好的事物,用来记录美好的实践和探索、传递美好的感情、传播美好的理念、表达美好的愿望。人类诞生以来就离不开彼此的互动和交流,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认识的提高,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就越来越丰富。从直立行走、劳动工具的使用和改进,文字的诞生,石窟壁画的出现,绘画、音乐、舞蹈、诗歌的发展和演变等等,都证明了人类表达情感和心声的方式是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历史,发展现在,憧憬未来,是因为前人为我们用艺术的形式,展示了历史的心声,为我们现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我们也必须有宽阔的胸襟,以及历史责任感,现代使命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投入真情实感,付诸踏踏实实的实践,用艺术不同的形式,反应时代的感人场面,激励和鼓舞世人,为未来的美好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2、用艺术表现“心声”美好的一面,用正能量屏蔽负能量,每个人呈现给社会的是正气、向上的精神。人类从古代结绳记事起,直到当前的手机、网络、电话,越来越方便沟通,缩短了人与人时空的距离,提高了人际交流的效率。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空前提高,尤其人们对艺术生活的满足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感觉到,无论交通和通讯如何快捷,交流如何顺畅,物质生活如何改善,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足感不时的出现。伴随大量信息扑面而来的是许多负面的信息,而有些负面信息又是无法隔离和避免的,势必影响个人思想观念、思想感情,带来浮躁、怨愤、不满的心情,引起这样那样的不快。

3、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用艺术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就对当代艺术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有责任担当,面对时代改革和社会进步,有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捕捉反应时代主题的情景和场面,用艺术再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二是要把人民大众的“心声”化为自己的“心声,融入自己的作品。对于大众来说,他们不可能用艺术来表达心声,表达自己心声的只能是艺术工作者。所以,艺术工作者的艺术作品能否代表大众心声,也是艺术生命力的一种体现;三是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以饱满的热情,饱蘸时代笔墨,写意时代,书写心声。


庄子之水


对于问题“艺术是表达自我心声最好的媒介”,我不反对也不赞同,首先得确定艺术的范围是什么?或许不单指绘画 书法 音乐舞蹈 戏曲摄影 电影等等?对美的感受自己的情绪,在哪都可以表达,所有的艺术存在,都是由心而发,心神在哪艺术就可以延展到哪,而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就是艺术。媒介不重要,那个隐藏在躯壳内有想法有感受的您才最为重要!认真生活,爱与艺术的表达无处不在,愿每一个您都自在随心平安喜乐!











玄默mst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艺术是什么?我认为但凡是能让自己和别人感受到美好,身心灵得到释放和升华的作品和行为都可以称之为艺术!

艺术对每个社会阶层的普罗大众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是:在高高的艺术殿堂里,供高级知识分子、艺术家等欣赏的懂的名作,名曲!也可以是普通老百姓有了更高追求而创造出的通俗易懂的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首先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不过我们的生活是碎片式的,是由一段一段记忆组成,人们需要靠回忆来重温上一段时光,再用对之前的感悟和经验渡过下一段时光!

在这个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便有艺术家、导演、创作者们通过自己的视角把能引起争议或者共鸣的片段提炼和重塑,最后通过完整的作品呈现出来。

例如: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之所以那么热衷,除了锻炼身体外通俗易懂的音乐和不那么高标准的舞蹈动作都是让她们身心灵放松的最好方式。让她们有了向外和向内求的美好体验式感受。

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艺术者们只有不断的向内求才能创作出更多打动心灵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便是我们对自我向外求的媒介!


眺望画心


艺术是首先是一种情感表达,但并不是所有情感表达都是艺术,好艺术同时要具有几个特征:

1、良好的创作功底。以画作来讲,没有良好的造型,构图,色彩,笔墨功底,随性胡涂乱画是不行的。

2、美好的视觉呈现。人都是在追求美好的事物,给人视觉的享受,所以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有好的视觉呈现。

3、艺术情感的表达。艺术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是需要融入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内心的观点,在画面中能感受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容。



荟真阁


艺术是人类对生活的总结与提炼,褒贬与颂扬,完善与补充,热爱与期望。表达的是意境,抒发的是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