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季风或气候变化如何?

英明46671出入处世间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的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如青藏高原地带,由于地势高度差异大,气候呈垂直变化明显;温带大陆性气候,如西北甘肃、新疆,北部内蒙古等地,由于距海遥远,降水较少;温带季风气候,如华北、东北等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如淮河以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如海南岛、台湾南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全年高温。

所谓季风,就是随季节不同而风向发生变化的风。西北季风就是冬季从西伯利亚内陆刮来的冬季风,寒冷而干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影响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而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加之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南岭——武夷山脉——太行山脉等层层阻挡,西北内陆地势又较高,降水量受到很大影响,所以,长年干旱少雨。


一土快


说起河西走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仅是通往西部边疆的交通要道,还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河西走廊上分布着我们国家重要城市,如威武、张掖、酒泉等。北面隔龙首山、合黎山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望,在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之间,耸立一座大约东北—西南向的、海拔大约1600左右的雅布赖山。

从题的描述中,要解决三个问题,沙漠是怎么流动的?对沙漠的阻挡作用如何?东南季风带来的降水与雅布赖山有关吗?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沙漠,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位于中纬度地区西风带位置,常年盛行西风,同时季风特征明显。

冬季侵入我国寒潮路径有三路,西路、中路、东路。其中西路从新疆侵入我国,沿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南下,再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凛冽的偏北风卷起沙丘向雅布赖山脉方向移动,受其阻挡,沙丘在山前堆积,隔断了巴丹吉林沙漠向东南方向延伸。加之石羊河一头扎入沙漠,这里的民勤县,象楔形一样插入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使之两大沙漠不再相连,上天的恩赐,一座山一条河让这两大沙漠之间出现了绿州,同时合黎山、龙首山与雅布赖山合围,制约着巴丹吉林沙漠向外扩张。

事实上,巴丹吉林沙漠如此嚣张,与青藏高原有关,青藏高原的存在,冬季形成的冷高压,对冬季风有一个加速作用,同时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狭管效应相叠加,才使得这里的冬季风更为强烈,发育了世界上第三大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夏季,随着副热带高压北移,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伸入到巴丹吉林沙漠带,给这些地区带来一点点儿降水,实在是可怜,这里毕竟距离海洋太遥远,降雨贵如油,加之雅布赖山阻挡,正处于“雨影区”,巴丹吉林沙漠降水少得更加可怜,成了沙漠,而玉门、酒泉、嘉峪关却成的绿洲。

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的形成,不仅仅是位置偏居内陆,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也没起什么好的作用,才使得这里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要把这里沙漠变为绿洲难于上青天。


地理纵横


土生土长鄂西北,

季风气候常有得。

山峦气候江畔风,

四季分明暖常在。

春风拂绿山青翠,

夏阳骄艳水产采。

秋实果硕桃桔丰,

冬至暖流见不怪。

鼠年偶遇疫灾害,

驱寒驱邪斗志在。

咬定青山不放松,

誓将妖魔地下踩。[大笑][大笑][大笑]


福马靓奇典181859



甘肃行者杨


《AI获得意识才有价值(2)》

2019.3.16

Marcus du Sautoy说-----"AI除非获得意识,否则不会有任何有价值的创意."

而我的观念从来就是认定他的这种说法肯定是十分正确的,不然谁去搞AI就真的一点也不好玩了.

现举些实际已被"导演"大用特用又是吃瓜群众都决不会当回事的超级AI软件系统的智商的例子,以便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不必大惊失色或有什么不可思议了:

1)调控雾霾软件系统智商是6000万.

2)制造飓风软件系统智商是7900亿.

3)制造海啸软件系统智商是6000亿.

4)调控火山是否喷发软件系统智商是9700亿.

5)制造严寒暴雪软件系统智商是5000亿.

6)制造酷热干旱软件系统智商是6000亿.

7)制造大暴雨洪水软件系统智商是6000亿

8)............100)这些就不用再列举了,反正大伙都不会当回事更无可能当真,对吧?

当然任何群众若对于"导演"在地球上玩的游戏有明显异议均享有绝对的权利可亲自去找上帝投诉其行为的不当等等,上帝一定可以耐心等待任何人去投诉,直到永远........

所以像我这种没什么文化的人会认真讲述早已发生于人间的各种事实真相也就更是无关紧要了.

所以地球上各个地区发生的各种名堂的"自然灾难"事件皆是专业策划的必然后果,没人要搞鬼呀,全是明目张胆地搞事!


宇宙时空联盟


越来越奇怪了,象这种气象知识,我是万万讲不清楚的,如果讲错了别人还以越来越老糊涂了,所以我是不能在这里乱猜乱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