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不推广满语教育?

暴风与大地


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之前,虽然活跃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使用同一种语言,也有一定的身份认同,但是,如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处于相对原始状态的民族一样,女真人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因此,女真人的上层为了必要的文字记录,只能将女真语译为蒙古文。

女真各部

当然,处于部落时代、还存有浓重奴隶制色彩的女真各部,当时并无多少内容需要文字记载,自然,当时的女真人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但是,随着努尔哈赤用了30多年的时间统一女真三部,叛明建立后金政权以后,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权,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愈发显示出难以克服的不便。

虽然有蒙古文为记录,但是显然,这是很不方便的,因为这意味着,记录的人要同时会女真语和蒙古语两种语言。作为渔猎民族,女真人看书识字的本来就极少,懂蒙语的自然更寥寥无几。作为国主,努尔哈赤自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提出了创制满文的要求,并将这个任务布置给了当时女真人中最有学问的额尔德尼和噶盖负责。

接到这个任务之后,两人以蒙古文字母为基础,改成了无圈点满文。也从此时开始,后金总算拥有了自己的文字。后金时代和清朝前期,清廷发布的诏书、诰、各类公文等,大多数都用满文书写。

努尔哈赤

一直到清朝最鼎盛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他们批阅的奏折里面,仍有相当数量的满文奏折。包括今天我们在故宫博物院看到的匾额,如著名的乾清宫匾额,除了三个汉字之外,还有满文书写的乾清宫字样。

因此,对清廷而言,他们对于被自己满文和满语是极为重视的。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都曾无数次强调“国语骑射”对于八旗的重要性,并视之为八旗保持战斗力并长久统治中国的根本。

熟知西方文化的乾隆、康熙等清朝皇帝,之所以对于火器如此排斥,为了让八旗保持所谓“国语骑射”,占了极为重要的原因。“国语骑射”中的“国语”,指的就是满语。

满语

因此,无论是为了保持八旗的特色,还是便于长久统治,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他们是非常愿意推广满语的。然而到清末年间,且不说在广大汉人期间推广满语,哪怕是八旗子弟自己,绝大多数人都不再会说满语,更不用说书写满文文字了。包括清朝末帝溥仪,虽然在小朝廷内受到了诸多遗老遗少的教育,但是他依然不会写满文。

因此,没有在全国推广满语,不是清廷不想,更不是清廷不愿,而是不能。

第一,薄弱的女真文化并不足以覆盖中原文化。虽然八旗以几十万人口的小族奇迹般的入关占领了天下,成为了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八旗团体本身落后且薄弱的文化。

八旗

建立在渔猎部落基础上的八旗,面对已传承数千年浩瀚渊博的中原文化,根本不具备抵抗之力。因此,虽然清廷占领了天下,他们立国的根本——八旗反而迅速被同化。连本民族的人都被同化,他们所谓的满语自然不具备了推广的条件。

第二,满语及满文本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满语本身就是诸多女真部落交流的语言,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而满文创造的时间更短,从努尔哈赤在1599年下令以蒙文改制满文,出现老满文以来,到皇太极修改老满文,创出新满文,满文的历史十分短暂。

而满语和满文狭窄的使用范围也决定了,满文难以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更难以充分表达所有汉语丰富多彩的意思。只具有短暂历史的满文,本身的缺点也难以在全国推广。

满文

第三,满语在八旗内部也在逐渐消亡。占领中原花花世界之后。曾经强横一时的八旗子弟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堕落。在清前期的康熙年间,大部分八旗就已不堪使用。那这些堕落的八旗子弟在干什么?当然是吃喝玩乐。而很显然,吃喝玩乐最方便的交流方式当然是汉语。

因此,主动或被动的,大多数入关后的八旗子弟们都开始被汉化,历经几代之后,除了有相对完善满文教育的贵族子弟们,大多数八旗子弟都不在会书写满文,甚至连满语都已遗忘。所以,任凭清朝皇帝们声嘶力竭的推广,依然挡不住八旗内部的满语消亡,自然,也就不存在向外推广的可能了。


鸢飞九天2018


早在古满洲人第一次入关建立大金朝的时候,当时还称女真族,确定了女真文为当时国语,当时陆游诗中就有“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思此气生瘿”。 说明当时大金朝的首都中都,今天的北京,那里的儿童已经以女真语为母语了。

那么人民确实奇怪,为什么清朝不推广满语教育呢?

应该说,自清军入关,就一直确立满语为国语。但确定了国语,但考虑到广大汉人说汉语,所有进关后的主要文件,包括圣旨、官方公告、建筑物上的牌匾、石刻都使用满汉双文。重要的是三种文字,满洲、蒙古、汉三种文字,有的还是五种文字,满洲、蒙古、汉、藏族、维吾尔五种文字。

跟国外签订的条约,如《尼布楚条约》,是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字书写,没有汉文。这说明主要是在汉地,面对广大汉人,公共文件才是满、汉双文,对外签订的条约一般都是满文。直到晚清,汉文地位上升,《南京条约》才开始有汉文。

国家领导人商量大事的时候,也是用满语,给皇帝的奏折也是满文。一般到了一定级别的汉族大臣也都会满语,如林则徐就留下刻苦学习满语的故事,不懂满语,就难以参加国家大事的商议。

一直到慈禧太后掌权,慈禧太后的满语限于口语,她口语还是很好,所以宫内还是使用满语交流。但慈禧入宫比较早,入宫前,学习的文化不深,只学好汉文,对满文不熟练。所以自慈禧太后以后,递交的奏折,她只看汉文,跟汉族大臣研究国家大事的时候,也用汉语。

上边说的上层,那么下层呢?

入关的时候,像顺治、多尔衮等上层,是以满语为母语,他们小时候上学,也有汉文课,但作为外语学的,不熟练,甚至可能不会用汉语进行深层交流。一般的旗人,大多是只会满语,不懂汉语。但需要统治广大汉人,所以就需要很多翻译。

但很快就发现问题,就是招来懂满语的汉族翻译,经常谋私利,就是一般汉人给他好处,他就往好了翻译。如果汉人不给翻译好处,翻译就给使坏,往坏处翻译。

大清上层查清这类事情很普遍,于是就打算普及双语教学,促进旗民关系,促进满汉民族团结。

开始也打算在汉地全面开展双语教学,但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没有那么多即懂满文又懂汉文的师资,一般汉族读书人只会汉文,懂满文的非常少。所以向汉地全面推广双语教学无法实施。于是只能在旗人内部开展双语教育,这样师资是够的。到康熙后期,大多数旗人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汉语了。

因为旗人住各地,都是单独建满城,北京也是内城由八旗居住,一般民人迁移外城居住。这样有单独的语言环境,满语还是长期存在。但清政府一直强调民族团结,旗民鱼水情,这样满汉交流多了,就说一种汉语夹杂着满语的话,这就是北京话由来。包括那些驻防南方一些地区的旗人,他们说话也接近北京话,而与当地汉人的方言不同。这才出现,辛亥革命的时候南方屠满,就是靠说话辨别,特别是让说666,发现是北京话的可以就判断旗人,遭到杀害。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由满人建立而成,满人的前身是女真族,在北宋时期,以完颜阿骨打为首的女真族,曾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个王朝,为大金国。

大金国的疆域最远曾到达了今天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在巅峰时期,大金国先后灭了辽国、北宋,不过在南宋时期,金国被蒙古联合大宋灭掉了,女真族又一次走向没落。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不仅统一了女真族各部,还结合了汉字的楷书以及契丹的文字,创造出了满语。而在明末时期,努尔哈赤又一次统一女真族各部,建立起了后金政权,同时还规范了满文的用法。

努尔哈赤死后,其儿子皇太极继位,改国号为大清,而有些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清朝统治中国长达276年,为何不推广满语呢?

清朝是有这个打算的,只是没有成功,当时清军不仅想统一汉人的服饰和发型,还想统一语言,不过因为有很多的顾虑,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想法慢慢就被淡忘了。

第一个顾虑:容易遭到抵制。

清军入关时,曾发布剃发易服令,可却遭到汉人的强烈抵制,在清朝统治者下令大规模屠城后,才慢慢被压下去,可在满清统治两百来年的时间中,民间一直存在着“反清复明”的思想。

还有,满清当时只是捡了一个便宜,刚入关那会,还没有真正掌握整个中原地区,如果这时候再强制推广满语甚至废除汉语,反抗的力度会上升很多,甚至可能威胁到满清的统治。

毕竟语言是骨子里的东西,哪能说改变就改变?所以满清就把这件事一拖再拖,到最后就可能慢慢淡忘了。

第二个原因:缺乏老师。

即便推广满语没有阻力,可满清要怎么推广呢?清军的武力值确实不低,武夫有很多,可文官却少到可怜,整个民族识字的估计都不过万,用这么少的人去推行满语,说是难如登天也不过分。

还有,满语毕竟是少数民族的语言,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其中有不少东西更是晦涩难懂,加上满清建国时汉人文臣比较多,所以这时候废除汉语、推广满语是非常不明智的。

综合以上的考虑,满语不仅没普及开,很多的满清贵族甚至是皇帝都在学习汉语。


金兔历史


我们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而满族又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偏少的一个民族。明朝末年,满族清军挺进中原的时候人数极少,官职人员和军队官兵相加才5万左右,带上全部家眷也不过二十多万,凭如此少的人数去统治诺大一个中国,去统治四、五千万的汉人已经九牛二虎了,奢谈要在全国推广满语教育岂是不自量力?进关入主北京的前清皇帝们能清醒地认识到,满清民族的语言文字才不过短短的上百年历史,更深刻地认识到汉族语言文字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况且还博大精深。二者相比,简直天壤之别。好在前清统治者不狂妄,好虚心,且有自知之明,他们传承了明朝留下来的历史传统,继续在全国实行汉语教育。如今回望三百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满清统治者的选择是明智的、正确的,至少保证了优秀的汉文化传统教育没有因改朝换代而造成历史断层。





王荣联1


我个人认为,第一没有必要,汉族在中原已经扎根几千年,虽然历史上都有少数民族统一中原,但毕竟是少数,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后,最后还是由汉族管理,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而且汉族文化已经几千年了,包括每个少数民族地区或者国家都在学习汉族文化,以汉族文化当做治理国家的基础,元朝,算是比较了不起的国家,可是就这么了不起的国家,也没有发布全国学习蒙古语,何况现在的大清,如果强行去做,恐怕会激起民变,在清朝皇帝眼里,汉族文化是安抚汉族百姓最好的方法,现在让他们学满语完全没有必要。第二在于汉族文化的精髓,汉族文化可以说是统治中原的钥匙,在清朝初期,包括金朝等少数民族都在不时不克的学习汉族文化,以他们为基础,治国驭人,而且满族文化没有像汉族文化那么博大精深,也没有值得推广的东西,只有语言,如果支持满语,可能会让汉族百姓反感,也会让这有千年文化的东西,随着时间而失去,四书五经是汉人科考,学习的文化书籍,没有了他们,就相当于汉人没有了依托,这会让很多人才流失,学习满语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历届王朝也都只是百年,如果将千年的文化改变,大清是说什么也做不到的,反而会加剧大清的灭亡,毕竟满族还是少数,要想治理好汉人,就要知道他们的精髓,这样才能让大清走向更远的地方。


不要怀疑我的未来


说道清朝不推行满语教育,不是他不想推,实在是无法推广,也就是说,这根夲办不到。天聪八年四月,清世祖,太宗福临,颁布上谕曰。朕闻国家承天立业,未有弃其国语,而习他国语者。弃国语而习他国之语,其国亦未闻能有长久者。今国家官名但用汉文,从其旧号。夫见善不喜,知非不改,俱未为得。朕虽未成大业,亦不至听命他國。凡吾國城邑之名职官之名,俱新易以满语,乃不用总兵,付将旧名。什么意思呢?是说你汉人的典章制度再好,我也不学,我们满人的制度再不好也不能放弃。从今后凡国家的城池,地名,官名,都要换成满语。明朝时的什么总兵,付将的名都不要叫了。可见清太宗是拒绝汉化的。他说这话,是清朝的天聪八年,也即明思宗崇祯七年,这距清入关还有十年。说不准弃其国语,曰官名地名仍用满语,这以是入关前说的话了。这岂不是在说,他不愿汉化前就巳经汉化了?

但仍有些满人在纠结要不要汉化。甚至叫让宗室子弟,不准学习汉文,并在读书名额上给以限制,结果使得宗室子弟,反到难于出仕当差,这才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即便这样,汉化的阻力仍然很大。乾隆二十年五月,朝庭又发出了上谕。谓近日满洲薰染汉习。每思以文墨见长。並有与汉人较论同年行辈,往来者,殊属恶习,此等恶习,不可不深加整改。嗣后滿洲八旗,须以骑射为重。箸通行晓喻,八旗部院知之。你瞧为反对清人汉化,鼓吹以娴习武艺,替代学习汉文化。即便这样,到道光年间,上距清军入关,业以二百年,清人不愿汉化,己是余音渺渺了。

顺治二年三月,大学士冯铨,洪承畴,上奏皇帝。自古帝王奠安天下,必以勤德修学为首。故金之世宗,元之世祖皆博综籍,至今称颂不衰。皇上满书均己熟习,但帝王修身治民之道备于六经,一日之间,万几待理,必习汉书,知汉字,然后上意得达,下情得通。祈择满汉词臣,朝夕进讲。则圣德日新,治化日光。你看冯洪两个降臣,还真给清庭出了个好主意呢!

在这种劝导下,满清皇帝还真有不少长进。康熙帝自己说,朕览过之书,虽日月间隔,不甚遗忘。今虽年岁稍增,而记性不减。目前陈列之书,如欲查考某卷某处,但指近侍取之,亦可即得不致错误。这位皇帝不但爱读汉书,对中国的古诗词,也来了兴趣。十一年间共写诗九千七百余篇。编为四集,一百卷,目錄十卷,统合三万三千九百五十余首,写的好坏就不知道了。在皇帝的带领下,至乾隆年间,宗室人员己基夲不会说满语了。这与清之诸帝日已汉化有关。但我以为,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一重要原因。说道这,清人汉化,还不止文化方面。在生活方面也有大变化。如嘉庆二十一年上谕曰,朕恭阅仁宗实禄嘉庆元年二日欽奉上谕。鑲黄旗都统,查出该管秀女内有纏足者,又,嘉庆十一年十一月上谕曰。近日旗人耳濡目染,不免沾柒汉人习气。大臣官员之女,竟与汉人妇女衣袖相似,总之在穿戴方面也在汉化。随着岁月流失,满汉通婚,也开始解禁,时间关系,不在这里说了。最后以乾隆一首诗作结。《怀旧》诗曰。八旗读书人,何假词林援。所以染汉习,率以忘世旧。问以云何事?云我读书秀。乃至涉文章,云我旗人胄。两俱失进退,终鲜大成就。自开国至今,任事奏织茂。若辈一二人,其余悉贸贸。就这破诗,怎么也是皇帝写的,大家湊合着看罢。本文完。


辽阳郭同建


就它们的语言来说,根本无法全国使用,首先,它们的文字只有百来年历史,而汉字却进化了三四千多年,它们的语言只有几百年历史,还不及黄帝时期的汉语。试问,这样的语言怎么推?

吃了么?

今天捉了几条鱼?

一条 一条 一条 一条(四条的意思)


chenlingkan


连皇上都不会,推广个屁。几十万旗人是一个军事集团,里面有汉人胡里改人,蒙古人朝鲜人,通古斯人,甚至还有流浪过来的俄罗斯人,满语在这个几十万人的集团里都推广不开,还想推到全国


staticfinal2018


如果中国汉字被野人女真鞑子文字取代中华文明将成为印度的翻版古中国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虽然被剃发易服了但还是有点幸运把文字保留下来了就有机会复原被鞑子摧毁消失的文明


霉离贱喷子的希望


人岂能兽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