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是指哪一代先人的坟墓?

市井中华


这个没有标准!在过去大户人家弟兄侄孙多,共同的祖坟能埋十几代,说明坟地能埋下那么多人。有的子孙本事大,把自己的祖父母或父母从老坟地迁出,自成一支,这一支人就称自己的坟地立祖的老爷爷为祖宗了。



一号儍子


祖坟的涵盖面很广,不管传下几代,如果能追根溯源,前几辈的都称为祖坟,但是一般祖坟墓埋葬不会延续的特别久,普通百姓不比皇家,一般需要【顶脚】。就是儿子的坟必须埋在父母父母脚下的位置,一般在埋坟前都预设好位置,父母脚下几个儿子呈一字排开,再下一辈再往下排,一般三辈到五辈之后就出现排不下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另立坟头。

农村传统埋坟示意图

另立坟头不能直接埋在其他地方,比如上图埋了三代人,第四代去世后,再埋在老坟地显然太拥挤了。第五代子孙会为第四代另立坟头,但必须要在父母坟前立名堂,就是用石碑刻上第三代祖先的名讳排位,埋在父母坟头的上边。起坟头要超过父母的坟头的大小。这样一来,第三代就会有两个坟头,一个是原埋葬地坟头,另一个是第四代另起坟头前面的名堂。第五代以后的子孙烧纸祭奠,就可以不再去前三代的祖坟,在自己父母坟前和祖父母名堂前烧纸即可,如果有家族性的大型祭奠,还是要去老祖坟。

上边只是举了个例子,实际埋葬时第几代外迁不一定,视坟地具体预留的地方大小和后代子孙多少而定,外迁也不是都在同一代,早的第三代可能某个子孙多的支系就可能外迁,子孙少,预留地方比较大的,第六代迁坟的也有。

不同地区风俗也会有差异,以上我说的这个是唐山周围各县农村的传统习俗,名堂的设置方法也有讲究,一班挖好墓穴,然后用砖起一个小型墓室,石碑一般都不大方形或长方形,立于墓室之内,碑前点一盏油灯,然后墓室加盖覆土起坟头。现在都简单了,不再专门去刻石头名堂,只是用老青砖磨平一面,用笔写上名讳排位,用铁钉等工具把字刻一下,这样砖墓室就小多了,仅可容纳一块砖就行。


山野论史


中国丧葬制度下的祖宗十八代

丧葬制度是维系家族统领关系的内核,维系着一个家族,一个集体组织的基本价值。丧葬制度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很多时候都存在着一种观念,生命在空间和时间到底是不是永恒的,有没有灵魂这个东西的存在?这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有文化体系,在世界文明史中丧葬文化都占据很大的比例。


在我们中国,农村的风土人情才是中国古文明的高度凝练,丧葬制度在农村地区主要的表现就是坟冢,而坟冢的聚集又形成了坟茔,而这又代表着中国宗族制的延续,家族文化始终是农村的精神支撑,尽管现在的家族文化逐渐的衰败,以致趋于没落。


我们现在最长听见的一句话“祖坟上冒青烟了”,这句话表示祖坟位置选的好,由于祖先对子孙后代的庇荫,后代子孙有着坦荡的仕途,生活优越。我们也经常听到“祖宗十八代”这一个概念,我想“祖坟”跟“祖宗十八代”一定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




祖坟就是自己上九代坟墓的统称,只要是上九代的长辈,都可以埋葬于祖坟,我国古代儒家的礼制所要求的葬就是全尸、盛棺、葬于土中,并封坟植树。由此,孝子对仁有深刻的自觉,仁心成长,进而有仁义礼智廉耻等德行,尽管其程度不等。这样的美德乃是人们合作互助、社会维持秩序的关键。



祖坟是践行祖先崇拜之礼的重要场所,可以安顿人心,养成国民的“敬”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祠堂在遭遇20世纪中期的大毁坏之后没有恢复,上坟就成为最为重要的祖先祭祀之所。每年特定时间重复这样的礼仪,民众的精神就定期收到净化、提升,长此以往,则养成敬心。

祖坟崇拜信仰是华夏族群最古老、最朴素、最广泛、最深厚、也最强大的信仰。

声明:此文为March新媒体于悟空问答首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March新媒体


我们家的祖坟到第七代,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里,只是最上面都是单代,其实到我爷爷的爷爷才有三个儿子,前面的都是只有一个儿子,我爷爷的爷爷三个儿子,一个儿子小时候被狼吃了,七个孙子,也被狼吃了一个,从那以后他什么都不做了,每天去山里打狼,到我们这一辈,我们还是很亲的,我的观念就是祖坟在一起,活着的人什么时候都是亲的,祖坟不在一起了,后人也会分成俩个家族的人,不是那么亲,只是很近而已,我们这里有的家族爷爷的兄弟,后人也不会感觉亲,


祖坟,不管几代只要保持完好的自己老祖先人的坟地统称祖坟。但是对子孙后代起作用的,当然血缘关系越近作用越大。事实证明地形好,自然环境没有破坏,对后人一直起作用。对谁起什么作用他有天地定位。比如老大的定位好有星体就对老大好,连绵长远就会发达久远。老二的短小就不好,有严重破坏就会出问题。准确无误。只是现在运用的不多。因为假的很盛行,真的没人信,真假难辦,是非颠倒。事实的风水是科学的,不但对每个人都有关,从大处讲对国家建设,单位建筑,个人生存都具有重大的决策意义。但现实中歪曲很多,甚至不敢正视真正的风水,令人无耐。


网络大实话大大


祖坟能追溯最早的坟!影响最大是数上三代!认祖归宗是传统美德!贡献效国家祖先争光!(题;祖坟最早影响较少)



永动机一


有三种

第一种是五服内的,过去民间坟墓只封土,过个百来年封土平了,过了五服了,子孙也不纪念了。再过一些年,这块地又会成为田地,后人会在上面耕田。

第二种是七祖,风水也好,玄学也好说的都是七祖,不是祖宗十八代。七祖往上影响也就小了。

第三种是有宗族的,埋葬宗族成员的坟地统称祖坟。现在说的祖坟其实说的最多的还是这种,过去说的死后不得入祖坟也就是这种。如过去宗族中多规定刑徒不得入祖坟,就是坐过牢的人不得入祖坟,在今天南方的宗族中有的也保留了这些规定。


梁兴扬


祖坟在中国古代是十分重要的。

古人对自己的祖坟,都是非常重视的。只要稍微有一点儿出息,都会尽自己的财力,努力修缮祖坟,把祖坟垒得又高又大又气派。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祖坟就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象征,一种荣誉。祖坟又高又大又气派,就表明这家的后人,干了大事情。

古代想打击一个人,就挖他的祖坟。鱼朝恩和郭子仪有矛盾,鱼朝恩想打击郭子仪,就派人悄悄掘了郭子仪的祖坟。在古代,挖别人的祖坟,被认为是对主人最大的羞辱和最沉重的打击。

古代挖别人的祖坟,也被认为是一种大罪。在唐代,“开劫坟墓”甚至与“十恶忤逆、故意杀人、放火持杖”是属于同一类型的死罪。

认为祖坟很重要,损坏别人的祖坟,是对别人最大的侮辱和打击,不但古人是这样的认识,现代人也是这样的观念。当年蒋中正就因为不满某人,竟然都还做过掘某人坟墓的事情。可见,这种意识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认为祖坟非常重要呢?主要的原因,是古人认为,祖先能够给后人积下阴德,立下阴功。

古人由于受天命思想影响,因此有一种“阴德”“阴功”的观念。他们认为,一个人一生有什么样的命运,一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是祖上积下“阴德”立下“阴功”的果报。

什么叫祖上的“阴德”“阴功”呢?这个既包括祖上生前所做的事情,也包括祖上死后做的事情。我们现在认为,人死后什么也没有了。但是古人不这么认为,古人认为,人死后还可以大有作为。虽然古人其实也不知道人死后,会干些什么,但是他们总觉得人死后会做事情,会做事情也就会积下阴功。

(郭子仪)

我们知道,古人如果建功立业以后,都会封妻荫子。也就是说,给家人给儿子带来福利。同样的,既然古人去世以后,在地下也会干些什么,也会积下阴功,这种阴功也是能给后人带来福报的。

虽然古人认可这种理论,但是又觉得不太可靠。为什么不可考呢?因为祖先在地下究竟干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不确定。万一他们什么也没干,那不是白等了吗?所以,每个人都会想着,帮祖先助力一把。

比如说,烧一些纸给祖先,点一炷香给祖先,念一部经给祖先。烧的这些纸,就是给祖先的钱粮。点的香念的经,那是祈求菩萨保佑祖先,给祖先带来好运。

还有就是给祖先修祖坟。这个祖坟就相当于给祖先修的房屋,祖先住在高楼大厦里,那就说明他们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而这些功劳,又都作为“阴功”“阴德”转给后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出口转内销”?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祖先的坟墓中,哪一代的坟墓算得上是祖坟呢?

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每个人的财力都是有限的。要吃喝拉撒,要衣食住行。把这些考虑起来以后,考虑祖坟的问题就少了。如果想把所有的祖坟都修一遍,那样的话,耗费肯定是很大的。同时古人又有功利思想。他们在想,哪一级的祖坟能够真真切切地给他们带来阴德和阴功。能够带来阴德和阴功的,自然要重点修缮。不能带来阴功阴德公的,可能在考虑上就会犹豫一下。

所以,古人需要首先确立祖坟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哪一些祖先的坟,称得上是能够给后人带来阴德阴功的祖坟呢?

一般来说,应该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这几代。在给后人带来阴功阴德的力量上,肯定是离自己的亲缘关系越近,带来的越多。父亲比祖父带来的多,祖父比曾祖父带来的多,曾祖父比高祖父带来的多。

因此,在修缮祖坟的时候,首先是修缮父亲的,其次是修缮祖父的,再其次是修缮曾祖父和高祖父的。当然了,如果是有钱人家,会往上再修得多一点。皇帝家的祖坟,那是几百年都一以贯之的。

说起来,其实古人恰恰搞反了,并不是祖坟给后人带来了什么阴功阴德,反而恰恰是因为后人有了出息,发达了,显贵了,修了祖先的坟墓,让祖先享了福。如此而已。


张生全精彩历史


祖坟的条件是对坟地的归属权有继承和维护的宗地。有家族宗谱纪录,在氏宗祠堂既有牌位又有供后人祭扫的坟墓群为祖坟。一般是大家族人家分支迁往他乡之地,或是官贾绅士取得名望之后,购买山林土地建立宗族势力,因此有牌位而无墓为先祖,而在宗地有牌位又建有坟墓的建宗第一人的墓地为此宗祖坟。祖坟后人坟墓各宗族有不同规定,时代长久的大家族都有宗族山地作为丧葬公共用地,外人是不得葬入的,举家外迁的后人可回宗续谱,但只有五服以内的下一代长子死后可以入祖地安葬。至于现在农村仍存在多年多代的山林葬地,没有宗族管理,没有祭扫仪式就谈不上称谓祖坟了,只能是先人土丘。


海水2077


“祖坟”,顾名思义,就是指祖先的坟墓。在我国古代,对于祖坟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它不仅代表着家族颜面,祖坟的风水更是影响着子孙后世的前程。所以,祖坟一直以来都是十分被人们看重的。

那么所谓“祖坟”,到底是指的哪一代的坟墓呢?“祖坟”这个词出自元曲《延安府》:“俺去那祖坟里烧 一陌纸去,若要富,敬上祖。”所以,祖坟这个概念形成于元朝,但是这只是这个名词的行成时间,风水中祖上坟墓对后人的影响是一直都有的。



“祖坟”对于子孙后代来说,是一种辟护和福荫,在风水学上,并没有规定祖坟最初的一代是哪一代,理论上只要是自己的长辈,都该是祖坟。最吉利的祖坟,其风水能影响后世二三百年,而最少的,也要影响二三十年,一般是三代到十几代之间。


通常,能被称为祖坟的,必须至少在自己之上三代。古人相信一个轮回天年是300年,30年一小转,60年一大转。而对自己有影响的,就是自己的前三到四代,但是之前的祖先,也是祖坟。所以,只要是自己的祖先,就能被称为祖坟,只不过随着时间消逝,会变得越来越淡罢了。


历史密探


祖坟顾名思义,是指埋葬祖先的坟墓,既可以指多个祖先坟墓,也可以特指某一个祖先的坟墓。百度百科言其出自元代无名氏的 《延安府》第一折:“俺去那祖坟里烧一陌纸去,若要富,敬上祖。”这种说法并不正确,随意检索文献,至少在唐代就有“祖坟”这一词,如骆宾王的《骆丞集》卷二有“今济南王氏祖坟梓桂生枝叶”。祖坟既然是祖先的坟墓,那么在广义上讲,只要是祖先的坟墓,都可以称之为祖坟(这句话好像是废话)。

宗族对坟墓极为重视,表现在族谱上,不仅将坟地单独列为一卷,而且在每一个故去的族人名后,都会有埋葬地点。所以,从宗族的角度来说,祖坟通常都是从始迁祖或者一世祖开始,然后形成一片固定的家族陵园。不过,因为宗族的特殊性,在经历若干代、人数增多之后,会分成若干房(北方有些地区也称门),而每房一般都会选择不同的居住点,又从房祖开始,形成新的家族陵园;而每房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还会分出若干支系,又会形成新的家族陵园,再细分就是每个家庭。所以,如果按照家族陵园为参照物,那么一个宗族的祖坟通常是分房之前的若干代祖先的坟墓,其后每房可能会以房祖坟墓为祖坟(尤其是当这一房迁出以后)。

家谱中的坟墓图

也就是说,祖坟是相对的,并没有明确的哪一代祖先,一个家庭父祖坟墓可以是祖坟,一个房支的房祖或支祖的坟墓也可以称祖坟,而一个宗族始迁祖更可以是祖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