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为什么被雍正抄家?

玉兰风物


《红楼梦》名列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曹雪芹先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此书是他耗尽了半生心血的泣血之作。小说中展现的贾府的兴衰荣辱实际上就是曹雪芹家族由盛至衰的缩影。曹雪芹由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到寒酸窘迫的落魄文人,繁华如旧梦,富贵似云烟,转头成空,经历了人生剧变。



据史载,曹雪芹的祖上曹锡远本为驻守辽阳的汉人军官,被满洲军队俘虏后成为满人旗主的奴隶。后来,他又跟随了领正白旗的多尔衮,入编汉军旗籍。 曹锡远的儿子曹振彦随多尔衮征战沙场,屡建军功,曹家遂被入籍正白旗。

顺治帝入关后,多尔衮成为摄政王,曹家也发达起来。曹振彦入职内务府,与皇室的关系日益密切。 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出生后,曹玺的妻子孙氏被选为玄烨的乳母,曹玺是曹振彦的次子。孙氏的这次入选对曹家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曹玺的长子曹寅与玄烨年龄相仿,成为玄烨的伴读,与玄烨结下深厚情谊。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 玄烨继位后,是为康熙皇帝。在康熙继位的第二年,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江宁织造虽然是为皇室采办各类衣物的官职,但曹玺却有以密折奏报当地情况的权力,实际上也是皇帝在江宁的耳目,可见康熙对曹家是非常的信任。


曹玺的两子曹寅和曹宣也受到康熙的厚爱,特别是曹寅,少时就是康熙的伴读小伙伴,16岁时便做了康熙的御前侍卫。 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干了21年,康熙23年时,曹玺病死任上。曹玺病死后,由于其子曹寅资历尚浅,暂不能接任江宁织造,康熙召曹寅入京出任内务府广储司郎中,镀镀金后先任苏州织造,后赴任江宁织造,康熙42年起与其大舅哥、苏州织造李煦轮流兼管两淮盐务。

康熙对曹家可谓是皇恩浩荡,曹寅对康熙的皇恩也是竭诚相报。在康熙的六次南巡中,其中就有四次是曹寅和内兄李煦接待的。这四次接待产生的费用造成了公款的巨额亏空。康熙48年,两江总督噶礼就曾弹劾曹寅和李煦亏空欠款库银300万两。康熙自知这钱都花在他身上了,于是就力保曹寅,还让他继续任职,以便补全亏空。


康熙51年,身陷巨额亏空风波的曹寅身患疟疾而亡,身后留有库银23万两的亏空尚未偿清。康熙为了曹家免遭败落,于是就任命曹寅之子曹颙接替其父,继任江宁织造,以便继续弥补亏空。

曹颙便是曹雪芹的父亲,他于康熙51年接任江宁织造一职。可是曹家厄运不断,康熙54年的时候,23岁的曹颙在京述职时病亡。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他在曹颙死后不久出生。

曹颙死后,为了继续保全曹家,康熙命曹宣的第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继续担任江宁织造一职。接着康熙又命曹颙的舅舅、苏州织造李煦代管两淮盐政,所得用于弥补曹寅生前的亏空。


但在曹寅死后的康熙54年,曹寅又被查出生前亏空库银37万余两,康熙还是不遗余力地替曹家摆平,他命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用两年的时间补齐了这笔欠款。

曹頫任江宁织造后,由于才能有限,在任期间连年亏空。在康熙61年时,曹頫与李煦又发生了拖欠卖人参的银两一事。这次康熙就不怎么上心了,本来康熙是念及与曹寅的情谊,这些年才极力罩着曹家,现在到了曹頫这里,情分自然疏远。

雍正继位后,针对康熙晚年倦于政事,各地官员混水摸鱼,造成国库钱粮严重亏空的现象,由怡亲王胤祥领衔,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清查。


曹雪芹的舅爷、苏州织造李煦因为亏空,在雍正元年即被革职抄家。雍正对曹頫还网开一面,命曹頫分期三年还清亏空。曹寅生前的亏空还未偿清,再加上曹頫自己的亏空,这笔欠款对曹頫是笔巨债,他四处找人请托说情,又受到雍正的警告。雍正五年的时候,曹頫被弹劾骚扰驿站,后又被举报转移财产,终于惹火了雍正,曹頫被革职抄家,曹家搬离了江宁织造府,回到北京。曹雪芹由高官子弟沦为了犯官之后,曹家从此也一蹶不振。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乾隆帝即位。曹家的亲戚们纷纷加官进爵,曹雪芹的姑表兄福彭升为正白旗满州都统;曹雪芹的祖姑丈傅鼐也升为兵部尚书。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家虽然失势,也还是个大户。但在弘皙谋反一案中,福彭及傅鼐还有曹家在朝廷当差的他人都受到牵连,曹家再一次被抄,这次是彻底败落。


曹雪芹从此生活困顿,沦落到卖字画为生。在落魄的生活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坚持创作。乾隆28年,曹雪芹的幼子染病身亡,给曹雪芹的身心造成巨创。在这一年的除夕之夜,饥寒交迫的曹雪芹心怀丧子之痛,悲惨谢世。

曹家历经三代四人世居江宁织造一职长达近60年,在康熙朝时家族权势达到鼎盛时期。这一切的风光荣耀均来自康熙帝的恩宠。正所谓,成也康熙,败也康熙。康熙的多次南巡之行,曹寅为接待康熙也造成了巨额的库银亏空,这也是后来曹家被雍正怒抄的祸根。曹家与皇室关系盘根错节,过于紧密,及至在乾隆一朝中,受到权势争斗波及,彻底衰败。


岁月是一条河流


曹家兴于康熙,败于雍正。

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的乳母,当年北京流行天花,康熙在乳母的照料之下,幸运地躲过了死神,而康熙因为得过天花,有了抗体,幸运的当上了皇帝。


康熙继位之后,感念乳母的恩德,将江南织造的肥差封给了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前江南制造每年要轮换一次,但康熙格外开恩,将一年一轮换变成了终身任职,而且可以世袭。

曹玺死了之后,曹寅世袭,曹寅死了之后,曹颙世袭,而曹颙是个短命鬼,不久也死了,康熙就将曹寅弟弟曹宣的孩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继续担任江宁织造。

曹頫就是曹雪芹的父亲或者叔叔,终康熙一朝,曹家受到康熙的格外恩宠,家世显赫,富贵已极,《红楼梦》中“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指的就是曹雪芹家。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康熙死了之后,雍正继位,六年之后,曹家被抄了家,从此之后曹家家道沦落,凄凄惨惨,当时的曹雪芹刚刚年满十二岁。

雍正为何要抄曹雪芹的家?原因到底为何?

经济原因—亏空。

别看曹家表面上风光,实际上是负债累累。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了曹寅那儿,这虽然是天大的荣耀,然而接待皇帝可是要花大把大把银子的,《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据说就是为了接待康熙建的。

不仅要修行宫、建花园,还要开挖河道供游船行驶,这笔开销根本不是一个曹家所能承受的。《红楼梦》第十六回通过赵嬷嬷之口,说出了曹家接驾花费的情况:

“嗳吆吆,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

真是花钱如流水一般。


曹家没这么多钱,就要去国库借钱,一来二去,窟窿越来越大,到了最后亏欠了五十多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就算曹家不吃不喝五十年也还不上。

政治原因—站错队。

曹家政治上是倾向于八爷党的,而且与八爷党交往甚密,这让曹家面临巨大政治风险。

著名的红学家刘心武先生曾说,抄家的时候,在曹家发现了塞思黑藏匿的一对金狮子,塞思黑就是雍正平生最恨的九阿哥。

不仅如此,曹家还藏匿了九阿哥的女儿,据说秦可卿就是九阿哥的亲生女儿,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秦可卿葬礼能惊动高高在上的北静王。


当然这纯属一家之言,曹家到底有没有藏匿九阿哥的金狮子和女儿,坊间争议较大,但曹家在政治上倾向于八阿哥,这是无须争议的。

曹家被抄家后的命运如何呢?

曹頫在牢里呆了一年就出来了,而且还发了一些房产和土地,以及一些仆人,靠着房租,曹家可以勉强度日,与那些流放、充军、赐死来说,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一半秋色


曹雪芹根据自己的身世写出了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剧照)

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辛酸何来?

不止是林妹妹死了,而是曹家最后家破人亡!

曹家发家史: 曹雪芹的祖上曹锡远和曹振彦父子俩曾跟随多尔衮南征北战立下汉马功劳。

清朝建立后,立功的曹振彦入职内务府,曹振彦的儿媳被选为玄烨的奶妈,曹振彦的孙子曹寅与玄烨就是同吸一口奶长大的孩子。

玄烨从小没有母亲的照顾,父亲对他也缺少关怀,所以他对乳娘和伴读曹寅的感情特别深厚!


康熙继位的第二年,为报达乳娘的养育之恩,康熙任命乳娘的丈夫曹玺(曹振彦的儿子),也就是曹寅的父亲为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是明清两朝在南京设立的官营手工业,拥有全江南最好的技术师和官府扶持,资金雄厚。

负责生产采购皇宫所需的绸缎、服装等事务,是当时江南最大的皇商!

(江宁织造博物馆模型)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岁时便做了康熙的御前侍卫。

曹寅的父亲曹玺病故几年后,曹寅继任江宁织造,并兼管两淮盐务。

原因一:康熙六次南巡,成为曹家命运的转折点。

康熙对江南情有独衷,一共有六次南巡,因为对曹家比较信任,毕竟曹家有用母乳养育他的奶娘,有娘的地方便是家。

(南巡图)

所以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曹寅家!

自己小时候的伙伴现在是皇帝,来自己家那是莫大的恩宠与荣幸,所以,为了不委屈皇帝,曹家极尽所能的奢侈!真是“秦淮旧梦忆繁华”!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经过整修,富丽堂皇,就是这时候的事了。

(大观园猜想图)

这四次接待康熙,使曹家不堪重负!

产生了300多万两的巨额库银亏空,并被两江.。总督噶礼弹劾。但康熙心里有数,力保曹家。

康熙51年,还没有还清库银的曹雪芹祖父曹寅病亡。

曹雪芹的父亲曹颙[yóng]继任江宁织造,当代的红学研究者多认为曹頫才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原型!

曹颙接任江宁织造后不停的偿还库银,此时连不管财政的林妹妹都察觉曹家的钱“出得多,进的少!”

曹颙任江宁织造一职后没有多久。23岁时上京述职时病亡。

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他在曹颙死后不久出生。

原因二:曹家的腐化与继任者能力不足。

雍正继位后,开始查库银亏空的事情,曹雪芹的舅爷最先被革职抄家。

过继到曹家接任江宁织造的曹頫(fǔ)因能力不足,此时已无力回天。

加上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仇富心里,曹家已辉煌多时,多少人正觊觎着江宁织造的肥差。

加上曹家也不是特别的干净,《红楼梦》里多处提到贾府里的黑暗事情,强抢强买民女等事,逼死丫鬟等事常有发生!

(晴雯之死)

这些事情应该就是曹家的真实写照,留人把柄。所以曹家先后几次被官员弹劾贪污腐化和举报转移财产。

雍正为整顿官场风气,加上曹頫也的确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江宁织造,曹頫终被革职抄家了。

乾隆帝即位后,已回到北京的曹家,的确出现了“兰桂齐芳”的局面,后辈也有人加官进爵。

但已如探春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状况!

原因三:“弘皙逆案”的牵连。

康熙的嫡长孙弘晳,是废太子胤礽的长子,深得康熙喜欢,本来应该是皇位的继承者。

乾隆继位后,弘晳拉拢了一批想维护“立嫡以长不贤”正统的宗室成员,密谋行刺乾隆,坐上皇位。


(皇帝与继承人)

阴谋败露后,弘皙终身被囚禁。

曹家因为深受康熙的恩宠,一直是康熙的心腹,曹家有没有真正参与弘皙逆谋我们不得而知,但此案曹家被连累,最后在朝为官的曹家后人再次被革职抄家,经过两次抄家折腾,曹家彻底完了。

曹雪芹作为衰败的曹家后人,从富贵沦为贫困交加的官犯,一开始以卖字画为生,可终究难以糊口!

在极度悲哀的心情中,他含泪写下《红楼梦》,展示了曹家由盛而衰,最后落个“树倒猢狲散”,一切皆空的结局。

乾隆28年,曹雪芹的幼子染病,因无钱医治身亡。

丧子之痛最终击垮了饥寒交迫的曹雪芹,除夕之夜,万家灯火喜庆中,曹雪芹凄惨离世。


(曹雪芹)

正如《红楼梦》中写的一样:“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真是功名利䘵转头空! 十八年后又来走一遭!

参考文献:《永宪录》卷四,《曹雪芹小传二》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面有个叫做魏东亭的人物,其历史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根据史书记载,曹寅字“楝亭”,同时受三国时代曹魏政权的影响,很多人喜欢将曹魏连称,或以魏代曹,所以影视剧的作者便以魏东亭来指代曹寅。

从某种意义上说,曹雪芹家族的兴衰荣辱之变,都是因为他的这位祖父曹寅。

当年,在康熙出生后,曹寅的母亲被选中成为康熙的保姆,此后曹寅又和康熙从小一块玩到大,由此曹家的命运就和皇家紧密相连在一起。另外《红楼梦》中的贾母的原型就是曹寅的母亲。



青年时代的曹寅文武双全、博学多能而又风姿英绝,二十多岁时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清代初期,御前侍卫和佐领都是十分荣耀的职务,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乃皇帝自将之军,曹寅能任此要职,显然是康熙对这位文武全才的伴读特加关照的结果。

在康熙三十一年,调任江宁织造兼管两淮盐务。此后,曹家迎来了最鼎盛和最辉煌的时刻,当时康熙六下江南,其中五次都是由曹寅承办其南巡接驾大典(四次南京接驾,一次扬州接驾),并且有四次是直接住在曹寅家,所受到的信任与器重远超出地方督抚。

但可惜的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家的辉煌,是源于这五次接待康熙,而它的衰落,也正是源于此。因为接待圣驾所需的巨额花费让曹家亏欠了国库巨额的欠款。当是两江总督噶礼就曾密报康熙说,曹寅亏欠公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

但康熙没有批准,他只是私下谆谆告诫曹寅,让其尽快设法补上亏空。但可惜没多久,曹寅就病逝,此时又有人出来弹劾曹家亏钱公银之事,康熙还是想保全曹家,便让曹寅之子曹颙接任父亲的职位,这样既可以保证收入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还国库欠银。



但问题是,仅仅只过去两年,曹颙也因病去世,曹雪芹就是曹颙的遗腹子,当时才刚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康熙为了不让曹家倒下,也是煞费苦心,他亲自主持将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当儿子,然后让其接任江宁织造的职务,以确保曹家有收入和时间还国库欠银。

然而,曹家欠国库的窟窿实在太多,一时半会根本还不清。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后康熙因病去世,曹家最大的靠山也没有了。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新继位的雍正皇帝和曹家的关系又非常不好,当年曹寅曾多次保举八阿哥胤禩担任太子,这让当时的四阿哥雍正很是怨恨。

所以等到雍正继位后,他自然不愿意再像康熙那样照顾曹家。而且,当时朝廷国库亏空,官员侵食公银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果不彻底解决清查和追缴,必然导致大清走向衰败。因此,雍正便下决心要改变这个状况,在他刚掌权的第一个月,就下达了全面清查钱粮的命令。

当时,雍正追讨欠款的声势之大,手段之果断可谓是空前而绝后,为了维护帝国的根基,像曹家这样亏欠巨款而不还者必然要遭殃,再加上雍正本身也不喜欢曹家,所以自然将其树立为典型和代表,拿出来杀鸡儆猴,于是曹雪芹就被雍正给抄家处置。


我是赵帅锅


先简单还原一下事件的前因后果。

雍正五年,皇上的龙袍又双叒叕掉色了,这已经不是雍正第一次发现龙袍掉色。龙颜大怒,让库房查看到底哪些龙袍,从啥时候起掉色。得出结论,自现任江宁织造上任以后,龙袍就开始掉色。

这能忍吗?必须不能吧!正好,又有一批龙袍要进京了,好,让他进京来讲清楚,为毛干不好这活?

于是,彼时江宁织造曹頫进京,在进京途中勒索驿站约四百两银子。四百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我不止一次看到有专家学者在四百两前头加上区区二字就想来说明曹頫不可能勒索,或者这个金额不中心获罪。我们不讲清代物价,就以《红楼梦》的物价标准来讲,四百两可以打赏或者打发十个亲戚,是老太太将近一年的工资,王夫人将近两年,姨娘不吃不喝估计二十年也就存下来了。

要说明一下的是,此事发在山东,由山东巡抚举报,而江宁织造局远在南京,按常理推断,如果不是曹頫和山东巡抚关系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那就应该一路勒索,所以涉案金额绝不止四百两。大家可以找个火车或者汽车排班表看看要途经多少省市,就算按着高铁的运行速度,要途经多少站点。

我就问问,你是皇上,你咋办?江宁织造是打明朝就存在的府衙,干的就是做龙袍的活,算是熟练工,好,曹頫不是曹寅的亲儿子,老部下欺负新主人,就不给你好好干活也是有的,那曹頫自康熙五十四年干这活,到了雍正五年,这也十来年啦!还管不好吗?

这事往轻了说是渎职加勒索,要是玩诛心的话,兄die你是不是对皇家不满故意的啊?(注意,掉色是从曹頫接任以后就有的,而曹頫是康熙五十四年接任的,所以还不是针对现任皇上),你是不是欺君啊?

要是网上诸位解读《红楼梦》的大神们拿出这样的态度转了历史向,啊妈呀,曹家全家死一百次都不足以赎其罪啊!

所以,就案情来讲,甭管是勒索驿站,还是龙袍掉色,甭管曹頫犯的是赎职罪,还是勒索罪,抄家都是合法的,只枷曹頫一人是合理的,给曹家在京城分房子(十七间半啥概念?三进三间也就九间房啊!)留仆人也是合情的。

合情合理合法,就案论案,勒索罪都没往深了去查。这事不能因为几十年后,当事人都死绝了,这家的后人自己过不好,写了本小说讨生活就敷演出那么多阴谋论。

然后,我们来讲一个基本常识,就不往族繁不及备载的源头说了,就从曹寅说起,曹寅生曹连生,即曹颙,曹颙死后无子,只有妻子有孕,后生一遗腹子,因此,曹寅妻李氏在其兄建议下选择了曹頫做继承人(这事可以敷演出一出宅斗大剧,闲着没事掰扯朝斗还不如找找这个梗,更有乐了)。

常识就是,曹頫既不是曹寅的亲儿子,也不是打小承嗣的过继子,是曹寅死了以后,才在亲戚堆里扒拉出来维持曹寅家人生活的代言人(以《红楼梦》推,曹頫更接近贾琏的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

曹寅站哪队,关他P事?会祸及他?何况曹寅此人还挺纯臣的,不站队。虽然经常背阎王债,但谁的债都背,不挑人。曹颙闷头还债,命还不长,主要是这孩子是在康熙跟前长起来的,估计也没人找他的事。曹頫一个连自己屁股都擦不干净的二杆子,谁敢拉他站队啊?

当然,如果康熙还在,而曹颙的遗腹子还活着,康熙可能会借着此事把江宁织造还到曹寅的血脉上,可康熙毕竟不在啊!曹家自此只是皇家的臣子、奴才,而不可能是亲人了啊!


纠结女王亦超


因为当时的雍正非常缺钱,需要曹雪芹家的钱,所以雍正只能违心做了这么一件事,这也是后来雍正被骂惨的主因,雍正甚至不得不启用文字狱来打击江浙一带的书生学子。抄家曹雪芹家是雍正一辈子的负疚,所以他才会把这些账算到八爷头上。

从历史后人来看,雍正这个人做事还是相当光明磊落并且秉公执法,基本上可以算是有功赏有过罚,很少下冤假错案的,唯独对付曹家,算是雍正违心的一次。当时年羹尧在西北打仗,每天消耗军饷20万两白银,而康熙给雍正的存银总数也不过570万两,连一个月的仗都打不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八爷通过做空财政的办法,让雍正三年无法收税(做假国债数量)。雍正为了给年羹尧筹集军饷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只好瞄上了曹家。

曹家虽然不是很有钱,但是曹家的产业非常大,当时最大的丝绸坊就是曹家的产业,市值大约达到了2000多万两白银,雍正抄了曹家以后,顺带把这个丝绸坊收归国有,并将其再次卖出,总共筹集了2000多万两白银,给西北打仗供应了军饷。


优己


雍正是清朝的中兴之主,而江宁曹家,则是历任江宁织造,正所谓是“流水的两江总督,铁打的江宁织造”,可见曹家地位在很长时期是非常稳固的。那为什么雍正还要抄曹家呢?

主要跟康熙有关,因为康熙,导致曹家亏空巨大;同时,曹家的继承者越来越不中用,导致亏空越来越大;最后,曹家因为犯法,再加上与十四阿哥有牵连,被雍正视为政敌,最后被问罪抄家。不过,雍正并没有赶尽杀绝。

曹家与清朝皇室的关系

顺治年间,曹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彦和曾祖父曹玺,跟随多尔衮,平定山西大同姜瓖叛乱。曹玺因“隋王师征山右有功”,获封内廷二等侍卫,而曹振彦,则担任大同知府数年。因此,才有人称大同才是《红楼梦》的发祥地,曹家在大同起家。

在康熙出生后,曹玺的妻子孙夫人,被选为康熙乳母。从此之后,康熙与曹家有了家人一般的亲情。康熙非常敬爱乳母,因此对曹家也格外恩宠。

康熙二年(1662年),康熙任命曹玺监理江宁织造。曹家在康熙的庇护,以及曹玺的努力下,荣耀达到了巅峰。康熙为了照顾曹家,还将织造官从三年一任,改为了专差久远,曹玺也成了终身织造官第一人。而曹玺之子曹寅,受荫继任江宁织造。

曹寅成了江宁织造官,是曹家辉煌的开始,也是曹家厄运的始端。

曹家欠债的原因

康熙继位之初,捉鳌拜,平三藩,功绩显赫。到了中后期,康熙开始自满,贪图享乐。此后,康熙曾六次下江南。在六次江南之行中,除第一次将行宫设在江宁将军衙门外,其余五次均以织造衙门为行在,而其中四次全部是由曹寅负责接待。

不要以为康熙南巡会自己带钱,补贴地方,南巡除了吃喝玩乐,还会搜刮到一大批的金银财宝。所以,曹寅所负责四次接驾大典,都要曹家自行筹措。接待康熙四次的费用,让曹家开始了亏空。

同时,曹寅又喜欢结交名士,养戏班子,建造庭院园林,挥霍无度,再加上官场应酬,也加剧了亏空。

曹家亏空了多少银两

曹寅在世时,江宁织造已经开始出现亏空。康熙五十年,两淮盐运就查出亏空一百三十六万两,最后,由商人补六十七万两,而曹寅及其大舅子李煦补赔剩下的七十万两。江宁织造也被查处亏空七万两。第二年,曹寅即将病逝之前,被查出江宁织造已经亏空到了二十三万两。李煦不得已上奏折说,曹寅已经无家财可赔。

曹寅去世后,康熙为了保全曹家,让曹寅之子曹颙接任。同时,康熙还让李煦,以及新任的两淮巡盐御史李陈常,代曹家偿还亏空。康熙的这一举措,暂时保全了曹家。

曹家的继任者越来越不争气

曹颙接管江宁织造两年后病逝,康熙就又将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给为曹寅嗣子,接任江宁织造。同时,康熙又让李煦的苏州织造代为偿还江宁织造的亏空。

不过,曹寅丢下的亏空,绝不止曹寅去世时那一点,到了康熙五十四年,又查出江宁织造亏空库银三十七万余两。曹寅大舅子李煦的苏州织造,简直就成了提款机,继续还呗。

江宁织造传到曹頫时,传承与康熙与乳母之间的恩情,已经很少了。相比曹玺、曹寅,曹家最后一人江宁织造曹頫的日子难过多了。康熙不再过多袒护,曹頫因为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就被康熙勒令年底前必须补齐,否则,严加惩罚。

雍正抄曹家

雍正继位后,开始大力整饬吏治,稽查亏空。因为曹寅的女婿平郡王讷尔苏是十四阿哥胤褆的亲信,被雍正所忌惮,曹家最后保护伞也没有了。原本曹頫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认认真真把江宁织造的亏空给补上就好了。结果,曹頫却骚扰敲诈驿站,最后雍正下令,判赔偿四百余两白银。

只是,雍正并没有想把曹頫置于死地,所以,仅仅是申斥曹頫行为不端。同时,让曹頫赔偿自己,以及曹寅时期又被查处的八万余两亏空。雍正甚至下旨说,可以分三年补齐。

到了雍正六年(1728年),回天乏术的曹頫因为没有补齐亏空的银两,被罢职抄家,宅第、田产、财物全部没收充公。曹頫本人呢,并没有获重罪,而是两手空空的回到了京城,住在了雍正给他留下的老宅中,曹家迅速衰败。

曹雪芹,1715年生于曹頫执掌的江宁织造,到1728年被抄家,还算过了13年的幸福时光。正是因为富贵与贫寒的巨大反差,才让曹雪芹写出了巨作《红楼梦》。


奕天读历史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家族显赫,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娘,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从此曹家和皇家正式结缘。

在康熙帝的宠爱下,曹家迅速崛起,权势滔天,成为了南京第一豪门,康熙六次下江南,其中有四次是曹寅担任地陪工作,可见康熙对曹家的恩宠。

雍正五年,曹家被抄,昔日的名门望族,陡然中落,从此一蹶不振,曹家究竟做错了什么,竟落了个被抄家的下场?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时期曹寅是宠臣,但是经历了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曹頫(曹雪芹的父亲)就不再得宠,甚至被雍正所厌恶。

康熙晚年,朝廷上下官僚腐败之风严重不堪,雍正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整顿吏治,雍正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很难被搞定,官员们在他面前划水那是不可能的。

曹頫虽然身为曹家的接班人,但是个人能力不够,理财也差,办事也差火候,难怪雍正会动他的位子。曹頫担任江宁织造一职,是负责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遇事畏手畏脚,做起事来手忙脚乱,甚至将采购和织布的工作交给自己的管家打理,结果就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不仅如此,而且曹頫的生活十分奢靡,滥名在外。曹家享受着"南京第一豪门"的盛誉,一直备受皇帝的器重,结果刚刚到了曹頫这一代,就搞成了这幅模样,令雍正十分失望,无奈之下,雍正只有严厉惩处曹家,杀鸡儆猴,给那些吃空饷的官员一个下马威。

除了曹頫无能,曹家被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亏空,欠了国家不少银子。

曹家被抄之前,曹頫就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曹家乃是皇商,为何在财政上有那么大的窟窿?

曹家斥巨资四次迎接康熙来访,再加上家族成员的肆意挥霍,不仅将家底折腾没了,还欠了国家一大笔钱。

我们都知道康熙是一个表面十分节俭的皇帝,却不知道他花起钱来实际上比谁都豪,六次南巡花的钱还算少的,重点是他喜欢打仗,打仗是国家最为烧钱的开销,一天就能花个几百万两银子。

雍正从康熙手中接手了一个破败不堪的国库,登基后,面对亏空,开始疯狂敛财补仓,严惩贪官污吏,向老赖们要债,名门望族和皇亲国戚无一幸免。

雍正大力整顿官场风气,一直等到雍正五年才腾出力气去整曹家,可见当时的官场是有多么腐朽。雍正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二年,为了充盈国库不惜得罪了满朝文武百官。

曹家欠下巨额债款,而且继承人曹頫十分不争气,无力偿还亏空,所以曹家被抄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历来现实


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下旨查抄曹府,这里的曹府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家。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康熙自小一起长大,两人属异母同奶,感情深厚,康熙曾经六下江南,其中就有4次是住在曹家。

并且,康熙还将江宁织造以及两淮巡盐监察御使这样的肥差给了曹寅。

要知道历代这些都是由朝廷垄断的,康熙将如此重要的职位都交给了曹寅,足以说明他对曹寅的宠信。

按理说,曹家跟康熙如此莫大的渊源,雍正应该对曹家更为宠信。但康熙死后,雍正为什么要抄曹府,曹府犯了什么罪?下面就来听听有书君的分析。

1.新官上任三把火

雍正爷登基时正值45岁,处于康乾盛世中间,按理说所接管的大清王朝应该是富国民强,但由于康熙晚年年岁已大,在国家治理上难免开始走了下坡路,他六次下江南,硬生生把原本富裕的江南搞得衰败不堪。

雍正登基不久,发现国库亏空,于是,全国范围严查钱财和粮食。

在这场严打行动中曹家作为康熙的心腹自然也被波及,起初雍正也算宽容,宽限了归还的期限,只是曹家的亏空实在太多无法完不成,最后只能认罪伏法。

2.办事不利,以儆效尤

当时的曹家负责皇家内用衣物丝织品的采购工作,在运输雍正帝龙袍时,因为走水路,搞得龙袍掉色。

后走旱路失期,采购低劣布料等以次充好的情况屡有发生,让雍正帝大为愤怒,屡失圣意。后来还被雍正扣上转移藏匿财产,故而革职抄家以儆效尤。

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曹家凭借康熙帝的恩宠在江宁织造这个职位上硬生生的霸占几十年,让江南各地大小官员早已怨声载道。康熙在世时就已经有很多关于弹劾曹府的奏折指责曹家贪污腐化,只是都被康熙给压了下来。

后来康熙死了雍正继位,这些弹劾的奏折自然少不了,加上日益加剧的亏空,雍正也按捺不住了,为了顺应民意,这个位置也该换人了。

4.一朝天子一朝臣

曹家是康熙帝的心腹,但并不是雍正的心腹,在雍正“九子夺嫡”的竞争中,曹家依然沉静在伺候康熙南巡的事务上,既没有站队雍正,也没有下注雍正。对于雍正而言,没有用的人自然便弃之如履。

以上就是有书君总结的几点雍正为什么要抄曹府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伴君如伴虎,一个不留神就是满门抄家的危险。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为何会被抄家,太子都曾经去曹家要钱花?

说起我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了,其中的集大成者,也被誉为是四大名著,甚至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最高成就,那就非《红楼梦》莫属了,也被称之为《石头记》,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在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著作,至今都也很多专家对这本书着迷,并且捉摸不透,更是对曹雪芹的故事充满好奇,只因《红楼梦》的故事太过于神秘了。

很多人或许只是听说过,尤其是男士,更热衷于《三国演义》这样的书籍,至于《红楼梦》即便是看过的人,也只是似懂非懂,就连这本著作最亲的曹家,也对《红楼梦》没有过多的了解,这其中最让人难以理解的,自然是如此辉煌的曹家,怎么会忽然间变得这样衰败,又为何会被抄家呢?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也被很多影视作品拿来延伸戏说,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实,曹雪芹之所以被抄家,与时代背景自然是分不开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这康熙皇帝自打六岁登基后,就一展雄图霸业,创造出清朝最后的辉煌,可在康熙晚年,他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凌厉作风,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朝廷之上,充满了贪污腐败,这才导致在雍正继位之后,国库才仅仅有八百万白银,这也是雍正严惩贪官污吏的原因,一年不到的时间,雍正就抄了数十位官宦的家,哪怕是皇亲国戚,雍正都毫不留情,这也反应了雍正勤政爱民,在这其中就有曹雪芹的舅舅,如此说来,曹家惨遭抄家,也是有源头的了。

除了与贪污的舅舅有关系之外,曹雪芹虽然是写出了名流千古的文学名著,可在仕途上,却是寥寥草草,丝毫没有办事能力,他当时是内务府外郎,专门负责江宁织布行业,可就在雍正皇帝执政期间,曹雪芹和孙文成所织造的绸缎竟然还查出了质量问题,雍正知道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当做是过失,可还不到一年时间,他们所制作的绸缎又出现了质量问题,这可把皇帝气坏了,要知道这些绸缎可都是皇家使用的,怎么能够大意马虎,最有意思的是,在曹雪芹押运龙衣进京的时候,还遭遇了三家制造司的勒索,雍正大怒,曹雪芹必定是大罪一条,可曹家子孙听闻曹雪芹入狱的事情后,所做的第一件事,竟是转移财产,你看看,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事,雍正想不办他都不容易。

而且,这曹家之所以这么有钱,还是因为在康熙时期,曹家多次接驾,因此有些事情,康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就过去了,可雍正皇帝却不这么想,曹家的所作所为,都被雍正给扒了个底朝天,何况这曹家还有挪用公款的大罪,别的不说,单就这挪用公款就足够了,而且当时曹家都有钱到很多皇子都找他们家要过零花钱,这让雍正知道了,能让曹家活下去,最严重的是,曹家还垄断了当地多项生意,与曹家世代交好的皇子还是雍正的对头,以上种种罪责,曹家想不灭都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