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成績墊底,很自卑,焦慮害怕,怎麼辦?

田治彬


成績差就想辦法提高,就是最後依然墊底,也沒必要自卑,只要無愧於己就行了。

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博士,當過10年高中生家教,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任何時候,都不要因為虛名而懷疑自己,成績是一時的,只要你去努力肯定會提高的。我在幫助高中生學習的過程中,寫了一本書【直擊高考漏洞】,書中有各科目的學習方法,也分享了高考過來人的學習經驗,對高中生提升成績有很大幫助。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學習,私信【領書】,我就可以把這本書送給你。

一定要記住,人的精力有限的。如果你把精力放在自怨自艾上,肯定會越陷越深,成績也不會有什麼提升!但是你把關注點放到成績的提升上,化悲傷為動力,想辦法去提升,提升不了,你就去找問題所在,然後再不斷的努力,以這樣的態度去學習,就算你現在成績墊底,兩年之後依然能夠逆襲高考,考取雙一流大學。

下面就高中學習我分享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1、你要找到學習的榜樣,尤其在自己懶惰的時候,看看班級裡的人,尤其是愛學習的人怎麼做的,不要管那些耍得好又成績好的人。

2、要善於發問,不要掩飾自己的無知,高中的課程的確需要智商。如果你真的不明白,請大膽發問,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3、準備幾個本子,尤其是改錯的本子,蒐集你的錯點,隨時品味你的錯點。這些關係著你的成績。

4、每次考試後,無論是好壞,請學會總結。你會發現,其實你的錯誤就那幾個。比如粗心,比如愛鑽牛角尖,比如書寫很不規範什麼的。

5、早讀要放開聲音讀,不管是英語還是語文,要爭取完成比別人更多的內容,這樣你會佔據優勢。

6、體育課請適當鍛鍊,不要太注重學習,玩好了同樣有助學習的,除非你確實覺得自己掉隊太多。

7、可以和成績好的同學或者你的科任老師交流下他們不會嘲笑你的,只有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才會嘲笑你。他們會嚐到惡果的。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北大博士教數學


個人觀點:最好是轉學。

娃班上有一例。娃是初中三年級,所在班級是最後的班。可以說,當初進這個班的娃個個都不錯。全班50人,後面10個娃自然是很受打擊,因為他們小學都是各個頂呱呱的排頭兵。但是,娃們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有一娃性格內向,幾次考試下來,大部分時間40名左右,有時還能在20名。按理說,這個成績在全年級也前20%,不錯的。

但是娃內向,所以自卑,到初二就抑鬱了,沒有辦法,只有回家休息兩個月。再回來就擺尾了。

我曾經委婉問他媽,是否考慮轉班或轉學,他媽媽說暫時沒有打算。

這個案例可能與你有相似。從心理學角度,最好的辦法就是轉學,讓他離開這個讓他自卑的環境,到一個普通學校普通班,重新找回自信。不建議同校轉班,因為孩子沒有從根本上脫離原來的環境,同學們抬頭不見低頭見,只會加重病情。


蘭室說教


首先你要明白一切才剛剛開始,有問題不可怕,只要我們知道怎麼去解決問題就有希望!首先要分析清楚自己成績差的問題是什麼,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解決問題,是上課聽課不認真,還是知識點記憶不牢,還是其他原因。

擁有不放棄的韌性同樣很重要。我記得在高三的模擬考試,我發揮得並不理想,甚至面臨一次又一次地滑坡,在臨近高考的三模時更是跌至谷底。但現在回想起那段歷程,覺得那反而是一段很有意義的過程。一則它祛去了我漫長複習旅途中的疲乏懶散,讓我對於每一個知識點都能保持“熟悉的陌生人”的狀態,警惕自己每一種犯錯的可能;二則它磨礪了我的心志與心態,每一次“歷史新低”都是對於自我接受的一種試探,而對於理想的追求與和自己達成的和解恰恰構成一種張力,使得我能夠在謙卑的姿態中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當然,挫敗感在所難免,但難過之後要有勇於面對現實的勇氣,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彌補,這才是一個強者應有的態度。考試的作用在於檢驗學習成果,面對一次不理想的成績,我們應該感謝自己又一個知識盲點的暴露,以“太棒了,我又找到一個知識漏洞”的心態看待成績的起伏,將會使你擁有更嚴密的知識系統與更寬廣的心胸,在最後的考試中取得佳績。

當然,一份好的心態是需要紮實的知識儲備作為基礎的,無知者無畏不能算真正擁有良好的心態。所謂的良好心態,應當是你全力以赴複習後上考場時不留遺憾的釋然,是在答題過程中遇到偏題怪題的冷靜分析,不慌不亂,是在緊張的考試周裡學會把握休息與學習的平衡。而要做到這些,需要平時踏實的學習和應試技巧的訓練。

未來加油!2020相信你會有更大的進步!


北大學長陳方俊


謝謝你的問題。

高一成績差也是很正常的,不必焦慮與自卑。為什麼呢?因為:


一、從目前中考錄取來看,只有百分五十左右的學生才有機會讀高中。

你現在讀高一,說明你比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落榜學生優秀,所以自己要有信心,至少你是有能力讀完高中的,比起其他落榜學生,你已經很幸運。理應珍惜這讀高中的機會。

二、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有很大區別,而且聯繫又不密切。

你剛剛讀高一第一個學期,由於高中所要學習的學科比較多,內容又比初中難了很多,很多學生會不適應高中課程而出現成績滑波,這是很正常的。特別是你若拿高中成績與初中成績進行比較、那更加不科學,對自己自信心打擊比較嚴重。


三、每個學生悟性和學習方法不一樣,努力程度不同,所以應有所差別。

每個學生對知識的領悟都不一樣,有的學生快些,有的慢些。有些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還有的同學到了高一總以為還有幾年時間去拼搏,所以會突然鬆懈下來,導致成績退步,不知道你是否有這種現象

由於多方面因素綜合在一起,讓很多學生成績倒退,這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出了問題而不去找原因,並尋求改變,只會唉聲嘆氣,不可能會有進步的。

所以我建議你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變。


一,重新認識自己,樹立自信並自強。

你瞭解自己嗎?很多人只會看到別人多麼優秀或不足,但很少有人認識到自己。特別是自己的不足。只有認識自己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定位,才能確立自己的目標與理想,有了理想與目標,才有拼搏的動力。把自己的不足找出來並加以改正,學習也是一樣道理。

我是一名高中教師,負責管理工作,每帶一屆學生,在高一時的第一個大會都要求學生談談自己。不能懵懵懂懂地過了三年,否則一事無成。

同時,要培養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學會自我調節和尋求老師、同學的幫助。因為高中三年,甚至整個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你需要面對無數次的失敗才能獲得成功。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是不可能堅持到最後的。所以面對成績差不能自卑、焦慮。否則你下個學期就會很麻煩

二、學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用科學的方法去改變。

這一次考試差並不等於永遠都差,只要你從中找出差的原因並努力著去改正,下個學期會有進步的。同時初中與高中的課程不一樣,中考與高考也不同,所以學習方法上應有所改變。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多向老師或學科上比你有優勢的同學請教,不恥下問,及時預習與複習,多關注高考動向,做到學習有的放矢。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如果自己基礎不紮實,要懂得笨鳥先飛的道理。

每個學生對新知識、新事物悟性不一樣,如果你的悟性比別人差,就要花時間比別人多才行。拼不過智力就要拼時間與耐力。所以先一步比其他人做好學習工作,誰堅持到最後會笑到最後。

在整個高中生漄中存在著太多逆襲的成功案例,因此你不必擔憂

四、要明白學習成績只是人生成功的一個方面。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靠的是品質的培養。

一個優秀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好,道德品質也很高尚。所以樂觀向上、樂於助人、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善於合作,這些品質會助你成長成才。不必揪心於一時得失。要懂得成功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而獲得的。一個品質好的學生,大家都會樂意去幫助他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思政人


我的觀點,竟然來到高中了,那就好好學習下去,沒什麼好怕的,也不要有自卑的心理,當然也不要焦慮害怕,只要你肯努力,你回有想不到的結果!

高一才是開始

1.首先,高中有三年

說時間長,他也不算太長,但是也不斷,算下來你還有兩年半的時間可以努力,而在這兩年半的時間裡,你可以做很多事情,做的這些事情,一定會對你有幫助。而且,現在這個時間點,真心投入了,你絕對能夠超越自己的,而且能夠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

2.其次,你需要調整學習方式

到了高中,確實是會有點難度,畢竟高中的學習模式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把初中的學習模式套上去用,是絕對行不通的,而且還會導致效率低下!這種學習方式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是費力不討好的!

3.最後,對自己有信心

高中學科,確實是有點難度,但是你要對自己有信心!高中三年的時間裡,會有很多場考試,你現在才是高一階段,考試經歷的還不夠多,但是我自己的感覺,如果你是參加了很多考試之後,你基本會麻木,麻木了之後,你的考試適應能力會上來的,這種能力上來了,考試就沒什麼可怕的了,考試起來也不用繞過擔心了!

高中三年很重要

1.高中能給你帶來成長

我自己的感覺就是這樣,在高中三年中,我的成績不算是特別好,最終也體現在高考上,我並不是什麼名校,只是一所非常普通的二本公辦院校。但是我自己的閱歷,格局什麼的,都獲得了巨大的進步,雖然我不是考試的高手,但是我在分析能力上,確實是上了一個臺階!我相信你也可以,可能你最終是否能進名校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絕對可以在其他方面去的巨大的進步!

2.好的大學資源不同

我自己也是在四大行大學,我和之前的同學談過我們學校的一些資源,就發現,學校越好,資源就越好,機會就會多一點!因此,通過高考能夠進入好的大學,絕對是最好的。而且,特別現實的一件事是,高考是你最後一次單純看你能力的選拔機制(最公平),再往後,可能某些及智慧不太公平,所以,要好好珍惜!

我的建議

首先,一定要改變現狀,高中的學習確實是不一樣,更加積極!而且,我覺得高中學習需要多和老師溝通,老師是最瞭解高中學習的!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這才能夠走到最後!還要多總結,把每次失敗的,成功的都總結下來,總結之後就行動起來,這樣,高中不僅僅能夠提升應試能力,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wenweixianliao


作為一個帶了六屆高中畢業生的數學老師跟你說一說吧。

高一剛進入學校半年吧,學習環境變了,周圍人也變了,也開始住校了,學習壓力也變了,周圍的改變讓人無所適從。

1.墊底原因,是自己不努力還是沒心聽還是不喜歡老師,不喜歡住校,自我感覺孤獨等等,什麼原因造成的。

2.自卑原因,是墊底而自卑還是因自卑而墊底。

3.每天早上在心裡默唸100遍,我能行,我可以,我能夠,我很漂亮(最後一句女生可以這麼說,男生就算了)。效果很好,你說上一個月看看效果。

4.第1.2.3.條做完了,這時候就需要改變自己了,是不是方法不對?是不是我不夠自信?是不是我一直對著高中生活有種恐懼等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希望你能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黑馬教育張振東


一切都過去了。中考的成功與失敗不代表未來。

有的同學初中成績很好,可上高一後就慢慢退步了。感覺別人很厲害,只有自己不行,甚至要退學……初中跟高中真的相差這麼多嗎?

從初中升入高中,是人生中的一道小坎。面對高一,除了學習用品之外,還要準備些什麼呢?高一,又該怎樣度過呢?三好網小編認為:高一新生要調整心態、方式、習慣與知識儲備,告訴自己一切重新開始。

【調整心態】給自己重新定位

莫輕視:高中遠比初中難

“很多學生在剛入高中時,還是習慣用初中學習的方式來看待高中,覺得高中挺簡單的。一旦發現高中的知識容量、難度遠遠超出初中,就一下子懵了。”初中教學要求相對簡單,除了語、數、英外,其他學科都是副科,歷史、政治不少學生通過中考前的兩三個月突擊就能取得好成績,這讓他們認為這些學科都很簡單,很容易就能考好,同時也把高中課程看得太簡單。

實際上,高中各門學科不但課時緊、內容多而且難度大,數、理、化學科內容提升很多。學生首先得在心裡明白,高中是與初中完全不同的一個全新階段,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找準位置:別想著吃“老本”

很多學生髮現自己沒有想像中出色,這是他們不適應的另一個方面。新生們常常為自己成績波動而煩惱,小至第一次單元考試,大到模塊考試,每當成績公佈後,學生們常常會質疑:“初中隨便都能考130~140分,怎麼一到高中就考得這麼差?”“以前在班上都是成績最優秀的,現在怎麼都排不上前十名了?”

新生入學後都會有一段時間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在此期間成績產生波動是很正常的。

關鍵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能老拿著自己以前的輝煌作為參照。高一新生要學會給自己重新定位,不要老想著吃“老本”。

融入高中:別太放鬆自己

有一些學生覺得自己剛剛經歷中考,讀得很累,要給自己放鬆,而且覺得這時候才高一,離高考還遠,可以等到高三再來拼搏。高一新生難以適應高中學習還在於對自己太“放鬆”了。

還有的學生暑假時上網聊天、玩遊戲,晝夜顛倒,到開學了生物鐘還調整不過來。有的開學初就遲到、打瞌睡,有的玩興不減,課前課後只想著玩什麼,不僅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也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學習。

高一是高中三年的基礎,一旦在知識上出現斷層,想再趕上就比較困難。

【主動學習】從“要你學”變為“我要學”

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高中課堂除了認真跟隨老師步驟外,課堂筆記也是必不可少的任務,每學科都應該有一本專門的筆記本,用於課堂記錄和課後鞏固。

至於筆記如何記,高一新生也得注意技巧。完全照抄老師的板書是不行的,畢竟老師的板書言簡意賅又多是結論式的陳述。學生如果完全照抄,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現上課聽得懂、回家作業不會做的局面。

“記筆記,關鍵是要記下老師的思維方式,回去後才能模仿思維方式解題。”老師們認為,筆記除了記黑板上寫的外,更重要的是要記錄下老師對知識的解釋部分,尤其是公式、規律、思路推導過程的解釋。

多和“鐵哥們”探討

高一新生們令人頭疼的表現就是不喜歡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

學生們保持“沉默是金”的原因,除了部分學生不擅長人際交往造成不愛提問外,還有學生自視甚高,擔心提問會顯示自己的無知、害自己丟面子,或者是覺得提問會顯得“自己比別人差勁”,因此拒絕向老師、同學請教。

學生最好都能有幾個同班或者同級的鐵哥,經常爭議和探討。討論不僅能理清正確解答思路,也能幫助學生明晰錯誤思路產生的源頭及改進方法。同時,夥伴間的探討更有助於思路碰撞產生新的智慧火花。

有問題自己主動解決

初中時遇到問題是等著老師來解決,到了高中,要試著自己動手解決。初中老師是“圈養”學生,學生學什麼、怎麼學都由老師安排好了,學生只要負責“張嘴”;而高中老師是“放養”,老師只給你指明方向,具體得由學生自己施行。

有問題自己解決,不要習慣性地依賴老師。高中課時緊張、內容又多,知識體系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一旦某一個環節或者知識點出了問題,就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知識接收。因此,建議高一新生要養成主動複習的習慣,發現一個問題就及時解決一個問題,千萬不要積壓問題,等到問題積壓成堆後再解決就困難了。

【銜接知識】注重培養學科能力

初高中在知識體系上的差異,讓不少高一新生直接體會到高中的緊張,也由此對高中課程產生了畏懼心理。確實,學科知識內容的銜接容易做到,學科能力方面的培養卻非一朝一夕之功。那麼,如何培養學科能力。

語文

學習建議:學好語文要“讀寫結合”,多讀多寫,把語文生活化、日常化。多閱讀一些經典文化名著,讀了一點什麼就要試著寫一點,無論認識、困惑還是感悟都可以寫一寫,就當練筆。

數學

學習建議:要加強數學運算能力,從現在起有意識地動手、動筆去計算,不再依賴計算器。同時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空間想象、數形結合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把一個抽象的知識點在腦中轉化為具體的圖形、圖像知識,在平時做練習過程中養成多問“為什麼”的習慣,每一個步驟都要有理有據。

物理

學習建議:高中物理概括性強,學生們在課堂上稍不注意就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也錯過了知識的分析過程。新生們一定要注意聽講,在課堂上爭取把物理規律的內容、來源理解透了。課堂跟不上的,下課後要主動向老師請教,不要等問題積壓了一堆才去解決。

化學

學習建議:很多學生在學習初中化學時,常通過短期、集中的考前突擊拿到“A”,因此認為化學很簡單。新課改後,高一化學涉及的知識面很廣,高中三年要學的內容在高一都得到體現。新生們要先改變“化學很好學、可以突擊”的觀念。

英語

學習建議:高中英語考的是學生的篇章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講求的是詞不離句。學生在進入高中後,要注意不要就詞論詞,死記硬背單詞、句子,要學會通過閱讀來理解,把單詞、句子、語法放到具體情境中記憶。


擺渡中高考數學


高一成績墊底 ,很自卑,焦慮害怕,怎麼辦?

首先我想對題主說的是,高中時連續三年的一個持續性過程,高一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一切。高一成績墊底並不代表著你一直會墊底。高考考的不僅是隻是能力,更是一場心理戰,考驗的更是學生的抗壓能力,堅持不懈的韌性,絕不放棄的決心。

我們再來談一談為什麼原來成績不錯,上高中以後卻成績墊底的原因:

一、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高中是一個新的學習階段的開始,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強度都發生了質的變化,隨之應該改變的就是學生自身的學習學習方法。初中學習的內容都是比較基礎的,考試內容也是比較直接的,老師教“包餃子”,考試就考“包餃子”;但是依舊延續初中的學習方法,繼續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是無法滿足高中階段的學習的。因為高中的老師教的“包餃子”,考試考的就是“包包子”,甚至是“烙烙餅”。也就是說高考考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考驗的是學生的能力,通過歷年的高考題中就可以看出,每份試卷考查學生基本知識的佔比不到百分之十。

因此,在高一時,就會有學生因為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導致成績一落千丈,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

二、心理原因

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一次成績的失利,就完全否定自己,經常會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我就是個笨蛋”,“我什麼也做不好”“別人怎麼一學就會”“我怎麼這麼努力還趕不上別人”。久而久之,你就真的認為自己真的不行,出現了厭學,自卑的心裡。其實,世界上哪麼多天才,我不否認每個班上總有一兩個同學智商稍高的,但達到“他一睜眼,老師就知道自己講錯了的”,絕對不是那麼普遍,其他的同學,也就是比你上課注意力集中了一些,下課知識比你多鞏固一遍,回家後提比你多刷了幾道而已,其實他們比你更努力學習,只是你沉迷於自怨自艾中,沒有看到別人的努力。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1、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樹立自信心,保持一種“自己不會,別人也不會;別人會的,自己研究一會兒也一定可以”的心態。

正確看待考試,高中的考試數不勝數,但他們都不是高考,所以每次的考試都僅是對自己階段性學習的檢驗,分數越低,說明自己的暴露的漏洞越多,可提升的空間越大。除此之外,成績並沒有什麼用。

要學會堅持,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打倒,學習本來就是一件艱苦的是,唯有堅持才能勝利。

2、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不斷地實踐得到。當然,你也可以和老師、同學們多交流一下,學習別人的學習方法,再結合自身實際,以及老師的指導,儘可能早的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這裡說一下基本的學習方式(要結合自身實際不斷調整,合理安排時間):

(1)課前預習(預習不是走馬觀花的把課本過一遍,而是通過看課本做課後的練習題(這些練習題一般都是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與高考考綱緊密相連。含金量很高,要比市面上賣的一些練習題質量要高得多)找到自己不會的點。

(2)上課老師講的時候著重聽這些不會的點。另外一些簡單的點,也要大致聽一聽,避免有自己落掉的小知識點。這樣的聽課效率要比把上課的全部內容都當重點的聽課效率高得多。

(3)課後要及時複習,高中課堂上的知識量要比初中課堂上的知識量多,且消化的難度要比初中大,課後要及時複習,及時梳理知識點,另外再通過針對性的刷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並進行查缺補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祝您有一個美好愉快的高中生活!


蝦滑愛生活


高一最難的,不是知識,而是心理!很多初中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高中掉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出現了問題,一旦心理出現問題,就會出現厭學情緒,所以高一學生出現的玩遊戲、談戀愛等問題,往往都是逃避現實的一些表現。

所以,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家長都要正確認識、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第一、正確對待高一的排名

能考上高中的學生,都是初中表現非常不錯的學生,甚至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因為現在多數地區的高中錄取率只有50%左右,很多城市是低於50%的,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早就被中考淘汰了。

但是,到了高中,這些學生又會區分個一二三來,重新排名之後,原來的第一名,現在也可能變成倒數第一名,這非常正常。成績越好,面臨的競爭越大,比如在重點高中,倒數第一名也曾經是初中的優秀學生。

現在的排名,只是相對的,而且還是暫時的,因為每個學生的適應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適應早,成績就會領先,而那些適應能力慢的學生,就要精力更長的時間。

第二、焦慮產生的原因

關於焦慮產生的根本原因,我非常認同下面三句話:

1、能力不足,夢想又多,無非是貪心;

2、願意付出,又不肯拼,無非是妄念;

3、反覆糾結,過於矯情,無非是軟弱。

其實,高一開始的排名,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反映出你的能力的,如果你的中考成績排名在班裡倒數,但是你還以初中的排名來定位自己,非要自己考班級前幾名,這個時候就是貪心的表現;成績不好,又不願意全力以赴地去拼命追趕,這個時候的焦慮,就表現出妄念;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奔跑的人,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你的焦慮就是矯情,就是軟弱。

第三、出現這種問題,應該怎麼辦?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產生的根源,接下來就是應該如何做的問題了。

首先,要正確定位,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

有目標是好事,但是目標太高,自己怎麼努力也達不到,這樣的目標起不到激勵作用。根據研究表明,最能激發學習興趣的,是找到“最近發展區”,所謂最近發展區,就是自己有能力達到,但是還沒有達到的目標,找準這個目標,去努力,就會獲得成就感,從而排除焦慮,增強學習的信心。

其次,找準方向,全力以赴。

初中的時候,努力就可以見效,而高中課程的內容決定了努力也不一定能見到效果,找準方向非常重要。如何找準方向?就是要向周圍成績好的同學學習,向老師請教,不要悶著頭學習,找到高中學習的方法、技巧和要求。比如數學,刷題很重要,但是基礎知識更重要,如果基礎不過關,刷題越多,錯的越多,就會越迷茫。方向不對,越努力,越窘迫。

最後,堅持就是勝利!

高一是高中最難的階段,甚至比高三還要難,因為這個時候,學生面臨著轉折和適應。高一要學9門學科,作業多到你不可能做完,多數學生即便是熬夜學習,也不可能做完作業,更不要說什麼學習方法和做題技巧了。根據我對重點高中學生的觀察,每個班也只有前面幾個學生能兼顧9科的學習。

但是,到了高二分班後,學習的科目少了,科時多了,老師講解更深入仔細了,很多學生的成績就慢慢趕上來了 。到了高三,經過幾輪複習,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識點都能突破。

所以,高一跟不上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放棄了學習!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階段教育問題, 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高一成績墊底,家長首選不要著急,如果家長太心急會給孩子更大壓力。孩子現在自尊心都很強,學習成績不好其實他比我們大人還急。

今年開始高一就分文理科了,根據孩子的情況和興趣愛好選擇文理。充分利用這個寒假進行復習,先別給孩子報先修。年後開學知識點很多,學的內容也會加深,先把基礎打好。看看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成績不好:有的還不太適用高中緊張的生活;有的是學習底子差聽不懂;有的是馬虎出錯......因地制宜的幫孩子找原因。把學過的內容鞏固好,根基紮實了一步步來。成績不好家長也別太著急,更不能過多的指責辱罵孩子。現在孩子的可塑性很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需要我們家長用心發掘和指導。給孩子多些陪伴和鼓勵,多些讚揚和肯定,發現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就多多的表揚。孩子就不會產生自卑心理,就不會焦慮害怕。不是每個孩子都是清華北大的料,只要他用心了,盡力了就行。我們做家長的不能把自己的意願過多的強加給孩子,不要給孩子太多外界壓力。孩子的心情好了,學習態度端正了,有自己追求的目標了,他的成績自然會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