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需要天赋吗?

lxl爱莉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道大考,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高考难吗?《考纲》上写着,其基础题占70%,提高题占20%,而难度较大的题只有10%。



换句话说,把基础题全做对了,525分,接近几年的分数,你可上一本,提高题做对一半,985,211基本上也没问题,但是要上清华、北大,那么,除了基础题和提高题要全对以外,难题你得答对近一半才行。

回到题目,学习书法其实与参加高考一样,正常人、正常智商,只要你认真临帖,每个人都能较好地掌握,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


而如果你想要成为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那样书史留名的大书法家,那么,你真得好好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那样的天赋。

但是,现实中,为什么要达到一本线其实也很难呢?这便涉及到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问题。有些同学似乎也不是太用功,运动场上总看得到他的身影,谈起国事与时尚也总是头头是道,可人家成绩却一点不差,这就是因为他有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书法照样有方法。比如,有的人拿到一种碑帖,总是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一通狂临,写个几十遍也写不像。可有的人却并不急着临,而是认真分析,先按结构将字分类,再按类别一天临好几个字,待单字过关后再通临,时间不长就能掌握原帖的气息了。

可见,学习书法,更重要的是方法,而想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则需要一定天赋。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老实说,于书法我是不大在行的,所以涉及书法方面的问题我很少回答的。但是这个问题,我可以答一答。

学书法跟天赋有关系吗?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是相信书法跟天赋是有关系的。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



我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十六年书,后来又一直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现在人到中年,除了近几年由于推行电脑无纸化办公,动笔少了,前些年一直的抓笔的干活。要说写的字委实不少了,恐怕至少可以以数百万计,而且我也练过一个时期的字。可是说来渐愧,我的字虽说也有点个性,但却怎么也比不过我父亲的字!我父亲农村高小毕业,后来进城做了一名机床工人,平时写字不多。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按说我的字都应该比我父亲写的好才是。可是不成,就是比不过我父亲。这怎么解释?这不是天赋是什么?



虽然说任何事情要想做好要想成功甚至成名立万,都离不开勤奋、执着和坚持,但是天赋也确实是不能否认的客观存在。天赋并不神秘,它就跟人和人生下来长的不同的样子一个道理。人人都有天赋,只是各有不同。博尔特的天赋就是一二百米短跑,比他训练刻苦的人多了去了,但就是跑不过他,你不服不行。宋微宗赵佶一个皇帝,却在书画上堪称大家,还自创了“瘦金体”,我觉得他确实有这方面的天赋。其实,书法的天赋就在人的手上,有的人的手天作之美,就是写字的手型,攥住笔写出来的字就是好看,就是不一样,再经过行家指点规范,再经过勤学苦练,就容易在书法上出成绩,出成就。


灯影书画


大约10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每到星期五大家都去区文化馆交流书法,负责老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0岁左右。他站在一幅根据《集王字圣教序‖临创的作品前啧啧称奇,我至今仍记得他说:怎么可能,我他妈写这么多年才写这样,他才写半年就写么好。那是个20岁左右,戴眼镜的小伙。

从那以后我就相信天赋的存在,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叫做通感,就是给你一页字帖几行字通过临写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复原全贴的面貌。而在生活中真就有人这种能力很强,这就是天赋使然。

如果把书法成功的条件按比例分配一下的话,我觉得天赋占两成,技法类的字内功夫占三成,勤奋占三成,字外功夫占两成。

前几年有人在评论书法家成就时曾用青年拼才华,中年拼功力,老年拼学问。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才华或天赋,会更容易成功。


风雪关山


书法也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大凡书法大家除了刻苦努力而外,当然天赋也不容否定,要不然谁都可以成为书法大家。但是,如果说是练好书法,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地努力再努力,不但能练好书法,甚至可以成为一名小小书法家。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刚刚踏入艺术之门接受正规艺术训练,我有个同学,他的字写得要多差有多差,甚至不如小学生中字写得不好的学生。而我的字从小就出手好也就是所谓的天赋好吧,他看见我的字以后,发现他的字与我的相比差距太大了,于是利用点滴时间甚至废寝忘食地练习临帖,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字虽然还没有赶超过我,但是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大约毕业后工作了十多年的时候,偶然发现我这个同学出版了一本书,书的下方有他的签名和题字,让我大吃一惊,这简直就是书法大师的作品,我默默地为这位学友鼓掌,他太厉害了。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后来听说,这个同学不但书法好而且还荣升为副校长。我还有一个书法界的朋友,因为车祸失去了双手,他在失去双手前,根本不懂不会书法,可是,就是因为没有了双手,让他身残志坚,练就了一门口笔书法绝活,把毛笔笔杆咬在嘴里,用头颈当手臂,长年累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持之以恒。现在已经是地级市里数一数二的书法家!


文工美术


书法需要天赋,天赋决定高度,但是勤能补拙,勤奋真的很重要,可以决定最终的结果,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位天赋不高,但是书法成就惊人的大书法家--文征明。

文征明的大名想必大家都听过,特别是关于江南四大才子的影视作品特别多,“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影视台词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

文征明的家庭出生非常好,是一个官二代,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是正处级干部了,在他17岁的时候,他的老爸已经混到副部级国家干部,这才15年的时间,他的老爸进步确实太快了,火箭提拔。

更加难得的是文征明的父亲是一个大清官,为国为民,死后家无余财,这些对文征明的成长影响巨大。

文征明的天赋不仅算不上高,更可谓愚钝,据史料记载,他11岁还不能说话,如果是其他父母估计都已经对他放弃了,一定认为是一个傻孩子,但是文征明的父亲却从始至终认为他必定大器晚成。<strong>

相比大家从影视作品也能够看出,文征明的天赋比唐寅差很多,所有影视作品中,文征明的才能都是被唐伯虎压着打,只能当一个配角,镜头还不多,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文征明确实非常勤奋。

其学院老师评价文征明的字写得差,文征明就知耻后勇,学习书法到深夜,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让他的老师刮目相看。

文征明的寿命很长,活了九十多岁,并且身体素质很好,死前还能写蝇头小楷,好多专家认为,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天赋的书法家却能跻身高境界,靠的是他的勤奋,更靠长寿。


名庐书社许高鉴


书法的天赋就是勤奋。

也许有些人从小得天独厚,能先于大多数人享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甚至有名师作为指导。如此优渥的条件,会使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现实中,有这样条件的人毕竟只有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半路出家”,到了一定的年纪才对书法产生兴趣,而后开始学习。别人比我们起步早,除了勤奋,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呢!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曾巩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想有所成就,离不开勤奋。付出不一定能得到收获,但是一定不会留下遗憾,努力过,不后悔。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勤奋”不是埋头苦干,而是把“思”和“写”结合起来。要勤于思考,以善于从历代名帖中汲取笔意、从古代文学中提炼意境、从大自然中感受气息。更要勤于书写,先从“永”字练起,再选名帖临写,循序渐进,力求“遍临百家,自成一体”。


倚斋听风雨


公元759年,怀素刚刚20出头,但他的草书竟然无师自通,名重潇湘。一代诗仙李白观看了怀素的草书创作之后,倍感震撼,欣然为怀素写下《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李白作《草书歌行》,盛赞怀素草书冠绝天下

在这首诗中,李白浓墨重彩,盛赞怀素草书功夫已经超过了王羲之和张芝、张旭这三位书法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洋洋洒洒26句185字,充分肯定怀素的草书书法艺术冠绝天下。

其中最后一句,是李白的结语,他说:古往今来,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天赋,怀素有书法天赋,根本不需要像张旭那样看公孙大娘舞什么“浑脱”剑术,才能找到灵感!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已近花甲之年,不可能酒后乱说。另外,李白诗绝天下,但墨迹仅存世一篇,但从这唯一的书法墨迹也不难看出,李白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

我认同李白的看法,书法的确需要天赋。没有天赋,通过学习书法,仅可以把字写好,难以参透书法真谛。有天赋的人,或许练书法下的功夫不到家,字写得不甚完美,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是敏锐的、准确的,独特的。

有许多人不承认天赋,对此,我有一个我自己总结的看法:说世界上没有天赋的人,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天赋,或者说他的天赋还没有被发掘出来。怀素无师自通,把草书书法写到极致,你能说怀素没有天赋吗?


永书101


谢提问!讲究天赋,即率先具有书法人格化的意识,掌握基础后,抛弃碑帖,,厌恶帖奴、仿奴,创作冲动,自信可以在书法领域独创天地。这种人独有被强烈改造后的书法基因,与其他人休眠状的书法基因截然区别!



智慧书法


学习书法,勤奋很重要,悟性很重要,但“天赋”也很重要!

有人说,天赋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关于这个说法,我并不完全赞同。

那么,学习书法,什么是天赋?我的看法是:这个人要从骨子里热爱书法,从骨子里喜欢书法,见到好字就迈不动脚步了,甚至坐观三天三夜。不是有个故事吗,说的是初唐书法家虞世南和欧阳询,见到索靖书的章草《出师颂》真迹后,就走不动了,席地而坐三天三夜,不说话,只静观,只细品,可以说,他俩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啊!这就是天赋。



(上图为章草《出师颂》局部)

还有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好的书法作品,或者是自己喜欢的古人的名碑名帖,就看,就买,就学,这也叫天赋。

(上图为吴昌硕先生的大篆作品)


还有就是热爱书法,对书法有极大的兴趣,把写字当成一种享受,当作最大的快乐,这也是天赋啊!

天赋是天生的,而又不是天生的。记得有一位书法家曾经说过,天赋在书法创作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有天赋,就有才华和性情,如果你没有才华和性情,怎么会创作出书法精品呢?

说明:以上为个人观点。手打原创,抄袭必究!


中州耕牛堂主


单单说学书法,需要的只是兴趣而已,喜欢就学!毕竟,大多人,学书法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修身养性吗?

若说,学书法要达到一定高度的,还肯定是需要天赋的!

天赋这东西,说起来很玄乎!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后天突然顿悟的!

天生的,就像李小龙,人家功夫厉害,跳舞在香港也是冠军,就连随手漫画,也是高手级别,不佩服不行。下为李小龙画的——

达芬奇,那就更是多产的达人了,天赋这东西,可遇不可求~

所谓顿悟,可以理解,突然理解了用笔技巧,结字规律,从此进步速度一日千里;

有人问启功:临帖是不要一模一样好?启功说:宁要“七分”像,不要“十分”像!

这理念就很好,我很认同,就比如说,行书!行书是动态的书法,而楷书是静态的书法。

动态的书法,每个书法家的行书之所以都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字里,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并不关乎他们水平的高低!

而习性,其实是个中性词,每个人都有的!


陋习,是个性中最需要摒除的,需要你自认识到位的,而且是一目了然的,这就是是我说过的,练字前,没事时先挑下自己原生态字的毛病!

除此外,你写字的大多习性,必将伴你终生!而学动态的书法,你肯定要给你的习性留一个容身之处!

不然,你没有一丝发挥空间,也就没有犯错、尝试、或是思考的机会,又何来的顿悟之感?

我的观点也说过多次了:学行书,结构无大问题即可,重点写出流畅感与行气!

而静态书法,本身是讲规矩的,要严谨的,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多;比如:两个学同一楷书书体的高手,很可能字相似度极高!以致于普通人,都分不清是谁的作品!

而启功的楷书,是现代自成一派的,启功取法很多,以行入楷,自成一派,并非纯粹意义的静态楷书。

他有这样的造诣,和临贴时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启功是大家,他和一般意义的高手,区别在此~

结构无大问题即可,给自己一点空间,动态的书法,不要死板,多练多思,都会顿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