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怎麼理解?

蒲城阿平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宋代詞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所寫,直譯為為:“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以後再快樂。”



自古以來,中國仁人志士都有這種家國情懷的奉獻精神:即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民族的前途、命運去擔憂,看到國家繁榮而高興。這句詩詞不僅表現出范仲淹本人的遠大政治抱負和博大的胸襟,也對後世,如我國新時代每個人的價值觀、民族觀,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自古以來,中國從來不缺少真正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令人敬佩的人,他們身先士卒,為了天下廣大的人民付出了自己的一生。魯迅先生曾說過:“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目前,我國全民話題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全民關注的也是該事件的發展,疫情爆發的前期,武漢醫用物資告急,一時間全國各行業,各部門,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在盡力捐款捐物。

其中醫護人員這群逆行者們的辛苦付出令人淚目,但那些平凡的普通人們讓我們感嘆:河南某村支書送5噸蔬菜支援武漢,因為曾在武漢服役17年,早已把這座城市當成了第二故鄉;山東蔬菜種植戶,捐贈十萬斤蔬菜到武漢;在美留學生已自發進行籌資,為武漢共籌集到340萬套防護服;震驚全國的“保姆縱火案”裡痛失了妻子和三個孩子的林爸爸林生斌 捐贈了5000個口罩,價值9萬元;山東一位環衛工人大爺來到派出所,一聲不吭扔下一個小紙包走了,裡面包著一萬兩千元現金;尚無經濟能力的高中生自發組織募捐,捐獻物資……

隨意搜索微博話題“疫情期間令人感動的瞬間”,上面的每一條信息,都讓人潸然淚下,這些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這樣的善舉實在太多太多了。


國難來臨,沒有人選擇逃避,處於疫情期間的普通人,即使不能直達一線防控疫情,也可以選擇安安穩穩地待在家裡,為國家保護自己,阻隔傳播源。各行各業的平凡人們,都扛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

夜晚來臨,但是總該懷抱著一點希望,正如陳銘所說:“一覺醒來,我已不在意天空是不是蔚藍,有一寸黑暗,我們就點一寸光明去刺破它罷!亮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喵喵文化茶館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言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篇著名的文章。

北宋慶曆六年,也就是公元1046年的十月,范仲淹的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當時在河南鄧州作官。應好友之約,在鄧州的花洲書院寫下了這篇流傳近千年的不朽之作。

作者范仲淹與好友滕子京同為當朝地方官員,遠離當時的權力中心。一個在河南的西南邊緣,一個卻在長江岸邊。但二人心繫朝廷,關注關心天下百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天下百姓疾苦為己任。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仕大夫憂國憂民的寬闊胸懷。

北宋社會在中國歷史上正如《岳陽樓記》中所言,政通人和,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都得到長足發展。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作者通過畫筆,將當時的國都東京社會描繪得一派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呈現給後人。就是在這種社會穩定,市場繁榮的社會大背景下,范仲淹與滕子京這對地方官員,沒有被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個人的錦衣玉食所衷足不前。仍然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歷史的車輪已經進入到二十一世紀。華夏大地億萬人民齊心協力奔小康,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奮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仍然是激勵廣大幹部和群眾的之理名言,不僅不過時,而且還有更深刻的新的含意。(2019/12/30)


吉祥如意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句。

單純字面上來講,這句話很好理解,但是我們要結合范仲淹所處的時代背景來理解。

宋朝時期,滕子京因遭誣陷被貶到嶽州當知府,重新修復了岳陽樓,范仲淹受他的囑託寫一篇《岳陽樓記》:“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外物好壞或自身得失而或喜或悲,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名句由此而來。

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思就是為官者(作者當時的身份)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其實,范仲淹寫這句時是運用了典故的,齊宣公曾經問孟子:“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范仲淹在這句話中也同時寄託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春秋史學家左丘明曾說過:“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南宋大詩人陸游也說“位卑未敢忘憂國。”現在,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然而“國富”不等於“國強”,如果國防不鞏固,國民沉醉於和平安寧生活之中,即使生產發展了,也有可能毀於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國就是一例,由於粉飾太平的風氣瀰漫,僅經過六個星期的戰鬥,號稱強國之一的法蘭西就在首都巴黎城頭掛起了白旗。因此,我們沒有理由放鬆警惕,而應居安思危,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遠非如此,但只要經常保持這種觀點,就能使我們認清事物的本質,不斷鞭策自己、警戒自己、完善自己。


大兵遇見秀才


非常開心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這句話在古代的意思我就不說了,主要談一談對我們現代人的影響,以及我自己的理解。

“天下之憂”可大可小,人活著總要面對和妻子,孩子,父母,親戚,朋友,同事,我們要處理好我們之間的關係。

就那家庭來講,夫妻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婆媳關係等等,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有矛盾,矛盾就是我們的“憂”,我們家庭出現了矛盾我們應該怎麼辦,是冷戰,不管不顧,任其發展,或者是採用暴力手段解決,都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作為一家之主,要主動承擔責任,自己要主動想辦法解決矛盾,或者是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和睦幸福的家庭,但也能看到家暴,妻離子散的家庭,這就是我們沒有做到“先家庭之憂而憂”。

同理,我們在社會上,和朋友,同事相處,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主動去積極的解決問題,更好的處理我們的關係。

說的外大一些,我們要愛國,要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的捆綁在一起,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要勇敢的站出來!

“後天下之樂而樂”,家庭幸福了,社會和諧了,國家強盛了,我們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快樂!






行宏先生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語出自於古人范仲淹寫《岳陽樓記》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當官先要做到先要去考慮到天下老百姓還沒有困難之時就要先去替老百姓先考慮到老百姓會遇到有困難的事了,萬一等老百姓困難時再去考慮到老百姓的困難時就來不及了。等老百姓生活好了生活幸福了生活快樂了生活愉快了,我再去享受這些幸福生活了生活快樂了生活愉快了都來的及去享受。這一代人雖是古代人但從他的語句中可以看見這個人胸懷廣大有博大的心胸在為老百姓服務做事的人,當官心繫老百姓著想就是一個好的當官的人,若當官心不繫老百姓考慮,若老百姓遇到困難時,在袖手旁觀的觀看,就是一個不是好當官的人。當官只要有心繫老百姓遇到困難時幹方百計的去為老百姓去著想,去解決困難事才是一個清政的廉官,才是老百姓貼心的親人,官也給他做了,老百姓的心裡也願意有這樣的清官出現,老百姓個個也會去擁護佩服他這種做官的精神,會得到老百姓大力愛戴和擁護,古人能做到這一點重點上來,的確做的官心是心繫廉政心繫百姓的人,是個會得到老百姓大力擁護的清官人。


閩藉寫作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思是在天下人擔憂之前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出自宋代詩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

[ 宋 ] 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 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 吞長江, 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 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 遷客騷人, 多會於此, 覽物之情, 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 日星隱曜, 山嶽潛形; 商旅不行, 檣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 則有去國懷鄉, 憂讒畏譏, 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 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乎。 噫! 微斯人, 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賦刻在它上面。囑託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裡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裡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衝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併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諡文正,亦稱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他的文學素養很高,著名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3歲。是於年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等


雍華齋聊藝術


北宋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十月,范仲淹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並刻前賢詩文於其上。范仲淹當時被貶河南鄧州,並未到過岳陽樓,應好友之請,根據滕子京送來的一幅《洞庭晚秋圖》,創作出了千古流傳的名篇《岳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范仲淹化用自《孟子》:

齊宣王在雪宮接見孟子,希望孟子能夠誇讚一下他的生活品質。孟子卻給他講了“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的道理。

把范仲淹與孟子的話作比較,我們可以看出範在思想上至少有兩點超越前人:①一心為民,毫無功利性。孟子與民同憂樂,推己及人,以儒家一貫的“仁愛”之心來體恤關愛百姓,希望達到民與自己同憂樂的結果,即反過來讓百姓理解支持自己的言行或慾望,目的仍舊在於便於統治,一統天下。而範“先憂”、“後樂”,讓統治者為官者個人“事”則置身於其中,“功”則置身於外,完全排除了個人私念,保存了為官“為民”的純粹性,幾乎是“人民公僕”的思想境界。②“先憂”和“後樂”,強調了謀事在先,“享樂”在後。居安思危,處常思困,體己思人,先人後己,全心全意投入百姓的“憂”中,把自己完全附身於百姓,百姓就是自己,這樣你才可能事事憂於先——天冷了,是不是該給自己整一件夾衣一雙布鞋——有誰能比自己更明白自己的境況更願意去憂思預謀的呢?這比儒家一貫的處世標準“達則兼濟天下”都高出一個層次,“兼濟”總含有先己而後人的秩序,“先憂”則無視自己而首先慮人,這樣更凸顯出為官利民的強烈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後樂”必須是以百姓之樂為基礎和先決條件的,即必須是“憂”成了、“慮”成了,民生福利政治都搞上去了,老百姓真正地幸福快樂了,為官者政績考核達標了優秀了,自己才有“樂”的資格,而不僅僅是比別人後快樂後享樂或獲得檔次低一點的待遇享受,這與那些只知享樂而不謀其政、或先講待遇條件再講工作責任的官員是天差地別的。只有這樣,為官者才能把自己職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自覺地維護和履行自己的職責。這種付出一切、不計個人得失、甘做奉獻者的情操,跟毛澤東梅花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革命者形象毫無二致。

范仲淹一生也不平順,這時被貶鄧州,與同樣遭貶的滕子京一樣孜孜不倦地謀求著“政通人和”的政治理想。范仲淹跳出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隘境界,正是通過岳陽樓這個遷客騷人往來頻繁的特殊地方所呈現出來的各種人事際遇的情態,去參悟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精神,更進一步提出為政要“先憂”“後樂”的基本原則和理想目標,對新時代的我們也有積極的啟迪和警示意義,是每一個意欲有所作為的人的精神標尺,立行立言立功,只有先立其思想境界,我們才能秉持初心,一以貫之。


水澤楊柳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用現在的話就是愁在人前,樂在人後。



說句大實話,別先呀後的,你有“天下”嗎?沒有吧,天底下你算老幾?說這話是不是有點太裝逼了?早年讀這幾句話的時候就想:這話誰說的?對誰講的?顯然口氣非凡,結果是《岳陽樓記》。也就是說這話沒敢對有“天下”的人直接說,老範不過是在“唱隔壁戲”而已。



這句話境界之高就不必說了,天下之大,天下人之眾多,不是升斗小民所能想象和操心的。天下的憂患還沒到我就先想到、看到並開始操心了,天下的幸福快樂所有人都可以享受了我才去享受。這要多高尚的人才能做到呀?



這大約就是人們常說的:目標要第一才可取二、三吧?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祥河詩語


譯文

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賦刻在它上面。囑託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裡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裡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衝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併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一杯古道茶


曾為高考作文題的千古傳頌的《岳陽樓記》,作為一篇記,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陽樓的概況,記了樓上的″景″和登樓所生的″情″,且憑寫景抒情的佳句,足夠博得讀者讚賞!

🍁 然而,作者本意不在寫景抒情,而是通過其引出大段議論!″嗟夫″提起下文,筆鋒突轉,提出一個"古仁人之心″,且指出與遷客騷人是不同的。這叫″議論發端″。

🌻 那麼不同在哪?遷客騷人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觸發而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來!

🎈 可見″進亦憂″,"退亦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沒關係,他們關心的不是自已的遭遇,而是民生疾苦!

🌹 那古仁人無快樂時候?曰: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會快樂。可見他們的快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憂樂而轉移″的!

💖 范仲淹提出這種理想化的人物,目的為了寄託自己的理想,進而表明自己雖遭貶謫,但憂國憂民之心決不改變(也勸勉滕子京),這就叫″假託古人,自抒懷抱″!

🌺 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自樂而樂!自勉勉人,韻味無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