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讲一下曾经的南斯拉夫有多牛?

王思葱的经纪人


南斯拉夫的牛在于该国集合了同期三个国家的文化、民族、宗教合一体,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融合为一,但也因此造就后续的分裂隐患,一战后,很多帝国被迫解体,甚者被殖民,而南斯拉夫王国却如同一个大杂烩般,硬将各国熔炼,从一个被外来凌辱、即将破灭的国,壮大成不受苏联所控制的强国。

一战时期,奥匈帝国面临摇摇欲坠,就差天顷斜那一点,压迫这最后一根稻草的物,源于当初东正教统治的沙皇俄国,当时沙皇俄国与奥匈帝国皆是民族矛盾,导致处理内部混乱阶段,从而国力跟不上西欧众国,最终惨败后被瓦解。

在这个阶段,南斯拉夫王国的前身塞尔维亚抓住了机遇,当时西欧正值需要均衡维持近东的势力,有意扶植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因英法瞬间起身,大肆挖掘奥斯曼土耳其的资源,并将巴尔半岛上多个地区收入版图,至此,成立南斯拉夫王国。

南斯拉夫的成立,一半源于战争红利,一半源于俄罗斯、苏俄内忧外患自顾不暇,还有小部分源于胆大,一战后,很多国家并不敢随意强纳,因为文化、民族不同,势必存在矛盾,然而南斯拉夫就敢,不仅敢,还真让这个小国瞬间成为当时的大国,连苏联都撼动不了。

从版图上来看,当时的南斯拉夫极其强大,最少在外人看来是如此,90年代末南斯拉夫人口占比非常高,但也因此,文化和民族的冲突势在必行,最终成为导火索,让美国看见了机会。

20世纪80年代,冷战进入到第三阶段,苏联国运不济,而南斯拉夫因为民族不够统一陷入内战,在此期间,苏联与南斯拉夫已经积怨矛盾长达3年,最终分道扬镳,美国作为政治阴谋家在期间出力不少,他们的分离,虽说是南斯拉夫已经强大了苏联调遣不动,不需看苏联眼色,但最终的底气来源于美国背后的支持。

9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支持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势力,致使当初众多势力实现独立,在苏联剧变之前,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一样也被美国煽动,不仅如此,美国还大肆给予其经济资助,不然,南斯拉夫的命运最终导向如何,也是未知,最少不会形成后来的一夜之间分裂瓦解局面。

总结:南斯拉夫的强大在于敢于组合多方势力,敢纳版图,也是因此举从被凌辱小国变为大国,但此举的结果却是,给了别人从内部分裂的机会,最终散场,南斯拉夫的结果也为后世敲响警钟,那就是民族一定要统一,这也是后世为什么不喜别的物种同化原民族,就怕被瓦解。


探索历史奇闻


2012年,我曾经到过塞尔维亚,那是前南的主体,应该能体现南斯拉夫的风采。在那里的农村,每家农户都有自己独立的别墅(看样子有200--300平米左右),都有自己的小轿车,都有各种配套的农业机械。印象最深的,是每家都栽种着很多鲜花,连房子外墙上都挂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气吞万里如猴


曾经的南斯拉夫有多牛,看一看现在现在的巴尔干半岛地图就知道了。盛极一时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包含了现在的 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等6个国家外加1个没有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独立的科索沃地区,地域横跨整个巴尔干半岛。

社会主义制度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牛?用现代的流行语来讲那就是“很牛”,强盛时期的南斯拉夫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表现都很抢眼,值得我们去了解了解:

01 政治方面:敢对苏联说“不”

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在政治上非常强悍,因为铁托本人在二战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南斯拉夫非常牛气的奉行不结盟政策,既不跟从苏联集团、也不依附西方集团,使得南斯拉夫在国际舞台上也拥有较高的地位,名气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那更是响当当的。

02经济方面:70年代就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战后南斯拉夫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70、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经济上曾获得很大成就,其国民生活水平在东欧一度居于领先水平,在70年代当时南斯拉夫的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社会主义的所有国家,1980年南斯拉夫人均GDP为3200多美元,同期苏联是2667美元,这比苏联要高很多,与当时的中国比那是10倍还不止。而且人家从二战后到70年代,短短20年的时间,就建立非常齐全的工业体系。

有几个小编没怎么考证数据,可以把南斯拉夫的牛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是南斯拉夫在70年代末,汽车保有量就有36%了,我们当时自行车估计都没这么普及;二是在60年代电视机的普及率超过50%,当时每1.8个家庭就拥有一台电视机;2010年贝尔莱德大学的一个教授说他开的车是25年前买的,当时他的月工资是1500美元。

03 军事方面:上世纪90年代时仍被公认为欧洲最强地面力量之一,号称“巴尔干猛虎”

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军事实力欧洲那不是一般的牛,放眼世界也是排的上号的强大军团。南斯拉夫陆军最多的时候有60万之众,由于很早就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南斯拉夫的军工基础非常强大,列装部队武器装备那也是分分钟秒杀小国的架构,以致到上世纪90年代时,仍被公认为欧洲最强地面力量之一。

总结:

盛极一时的南斯拉夫在一代伟人铁托去世后,开始走了下坡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持续性通货膨胀、民族矛盾集中爆发、外部压力接踵而至等等因素使得这样一个曾经强大的国家在经历了短短的30、40年的辉煌后走向了分崩离析。而纵观南斯拉夫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统一的南斯拉夫是一只强大的猛虎,而再次回归分散的巴尔干半岛,终难再现南斯拉夫的辉煌。

(本文所引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史探客


南斯拉夫在二战时,两周就被德国占领,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抵抗,铁托带领游击队一直抗击,相关数据表明消灭98万的纳税军队,是欧洲大陆唯一一个靠自身力量赶跑法西斯军队的国家,正是依附军事力量的强大,南斯拉夫直接选择不投靠苏联和美国,直接不结盟,自立自强。以至于南斯拉夫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却不是苏联的小弟,起码是同窗级别。

1944年5月22日,德国出动700人的空降部队试图突袭南斯拉夫人民军总司令部,从而一举将铁托斩首。铁托的警卫部队顶住了德国伞兵的进攻,同时在人民军其他部队的增援下,掩护铁托成功突围,而投入战斗的德国伞兵仅仅剩下100多人。


南斯拉夫人民军成功将地解除了十个意大利师的武装,获得了大量的军火和物资,改善了自己的装备。

说到南斯拉夫B说到铁托!铁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代表南斯拉夫的影响力。

南斯拉夫当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有声有色的交往,还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你说他牛不牛?


萨拉肯定能够哇


曾经的南斯拉夫很厉害,在战后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独立,走上了一条南斯拉夫特色的道路,在70年代南斯拉夫已经接近欧洲初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也很高,电视机、小汽车普及率让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羡慕。

南斯拉夫曾经还是欧洲地面第四大陆军,总兵力超过80万人,拥有大量自主研发的武器装备,比如M84坦克和各类潜艇、战斗机,然而一切随着铁托的离世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轰然倒塌。


标枪防务


南斯拉夫,我们今天所说的南斯拉夫是指,在二战结束以后,在1945年,由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他是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国家体制是联邦总统制,国土面积是25.5万平方公里。但这个强大的巴尔干半岛社会主义联邦国家在1992年宣告解体。就此成为历史。


南斯拉夫曾经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处的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捅之说,二战期间被德国占领。在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铁托 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盟军的帮助下取得了国家独立。在1945年,由六个国家联合组成了联邦制国家,应该说,这个联邦有些勉强,有点强行婚配的意思,六个国家发展极为不平衡,民族信仰,生活习性也是千差万别。完全是依靠铁托个人的威望和共产党的凝聚力把六个国家结合在一起的。南斯拉夫成立以后,由于是自己“大打江山”铁托根本不听斯大林的,对于苏联共产党的指手画脚厌恶之极,干涉国家内政是十分讨厌。铁托不听莫斯科指令,退出华约,走出了独立 国家道路,而欧美国家也出于国际战略原因给予南斯拉夫巨额经济援助,再加上铁托治理有方。所以在所有欧洲社会主义国家里名列第一,即便是面对希腊,土耳其,葡萄牙也不逊。


在铁托在世的时候(45年-80年)南斯拉夫经济,军事,文化都极其强大和灿烂。南斯拉夫电视的普及率是70%,南斯拉夫汽车的普及率是36%,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注意这可是在80年代初,西方电影和书籍都可以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经济主要以为矿冶、汽车制造、纺织和食品加工为主。在铁托任内,依靠自己的威望,保证了政治,经济和外部边境的安全,独立。稳定。但南斯拉夫最大问是发展不均衡,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只高不低。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而由于铁托是克罗地亚人,很显然地明显打压主体国家和民族塞尔维亚,做为最大的塞族也只占整个民族的36%。而铁托为了消除民族差别,提出新的民族,南斯拉夫族。但这样强行地作为显然无法消除隔阂。在铁托去世以后,南斯拉夫中央联邦政府采取松散制、新的南斯拉夫总统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最终导致了国家解体,进而造成二战后欧洲最大战事,科索沃战争。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70年代,有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就是南斯拉夫的保卫,推荐大家看一下

提到,南斯拉夫,比说铁托总统

据说有人在斯大林生前居住的地方发现铁托写给斯大林的信,大意就是: 不要再派人杀害我,你派来的这些人都被我抓住了,我如果想杀你,一次就能成功

一战后确立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彻底崩溃,然后周边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三个民族。统一成立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之所以牛逼,其实是因为南斯拉夫出了一位总统。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铁托总统,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南斯拉夫就是铁托,铁托就是南斯拉夫,铁托在位35年,领导南斯拉夫成为华约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属于冷战期间,在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一下。欧洲杯直接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方是美国为主的西方,一方是苏联为主的东方阵营,但是带两个阵营当中有一个国家,一个中立态度,不偏不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斯拉夫。

所以说,南斯拉夫之所以牛逼,是因为铁托,把南斯拉夫建设成为一个整个欧洲不管是从东欧还是西欧来说,最牛逼的国家,当时他的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从GDP水平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欧洲霸主。

冷战后斯大林想控制克罗地亚,铁托不合作,斯大林不死心,最后决定派情报局瓦解南斯拉夫政府,又派14万人对南斯拉夫进行一个“大围剿”,还是不行,铁托也集结了20万余人进行反抗,斯大林最后差点崩溃,这么多的法子也没有击倒铁托。

赶走希特勒,对抗斯大林

所以一个人牛不牛逼,其实还是要看对比。


橙爸讲历史


这个问题有意思。

如今的巴尔干半岛,因为一个强国的消失而变得风起云涌,动荡不止,而这个强国是真正可以称为“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的南斯拉夫。

说起南斯拉夫,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叱咤风云的足球,而在足球的后面,是政治强人铁托一手缔造的“巴尔干之虎”。

那么这支盘踞在巴尔干半岛的猛虎到底有多强悍呢?静夜史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政治地位高。

我们今天所说的南斯拉夫,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而这个国家的诞生,离不开它的缔造者铁托.正因为铁托的领导,身为共产主义国家的南斯拉夫,取得了崇高的政治地位。

1939年二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肆虐欧洲,并在1941年侵入巴尔干半岛,颠覆了南斯拉夫王国。而不服输的铁托则开始<strong>领导南斯拉夫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在1945年赶走德国法西斯,赢得了民族独立。

随着苏德战争形势逆转,苏联军队横扫东欧,扶持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建国,形成以苏联为中心的共产主义阵营。

而此时的铁托因为没有受苏联帮助,因此对于苏联的颐指气使非常反感,最终和苏联主导的华约一拍两散。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对苏联不感冒的南斯拉夫和苏联是平等的兄弟关系,而作为苏联附庸的东欧等国,则是地位低苏联一等的附庸。

崇高的政治地位,不仅使南斯拉夫在共产主义阵营备受尊敬,也赢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好感,比如欧盟就曾经表达过接受南斯拉夫的意愿,不过前提是南斯拉夫放弃共产党的领导。

2、经济条件好

从共产主义阵营发展的趋势来看,但凡没有接受苏联扶持,并最终和苏联闹翻的国家,几乎都成功避免了斯大林模式的毒害,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新生。

东方大国如此,南斯拉夫更是如此。

因为和苏联保持了距离,南斯拉夫不仅仅成功避开了斯大林模式的摧残,更因此获得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因为南斯拉夫地处共产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结合部,使得南斯拉夫具备了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南斯拉夫的发展相当宽容。

铁托统治时期的70年代,平均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到南斯拉夫旅游,他们的到来为南斯拉夫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加上铁托铁腕统治下的工业化道路,70年代的南斯拉夫已经实现高度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

此时的南斯拉夫汽车保有量达到36%,电视机普及率超过70%,所有适龄儿童均能享受到8年义务教育,西方电影和书籍能够自由流通到南斯拉夫。

可以说铁托统治下的南斯拉夫是整个共产主义阵营的标杆,是东方大国不断学习的榜样。

3、军事实力强

铁托之所以对苏联不感冒,对西方国家爱答不理,就是因为铁托的麾下有超过100万的精锐之师。

这支军队的存在是铁托对外护国和对内治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南斯拉夫得以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虽然南斯拉夫的国土面积只有不到27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加海南省的面积之和,但南斯拉夫境内却分布着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等多个民族,流行着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

一战之所以在南斯拉夫境内爆发,就因为这里自古以来民族纷争就异常激烈。而铁托依靠其个人魅力,创造性地提出“南斯拉夫民族”概念,将境内各民族拧成一股绳,进而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彻底摆脱了历史上的被殖民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巴尔干之虎。

而且由于南斯拉夫境内多山的地形,使得南斯拉夫成为美苏两国都不敢轻易得罪的角色。

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成为巴尔干半岛最辉煌的一抹亮色。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南斯拉夫文化也相当出彩,比如南斯拉夫电影大量出口国外,尤其是东方大国,经典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乌日策共和国》、《桥》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而南斯拉夫的足球,更是王者一般的存在。

不过因为南斯拉夫的建立本就是铁托矢志不移努力的结果,所以在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的四分五裂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由于铁托在世时,从自身民族立场出发,推行“民族均等”政策,对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进行打压,造成塞尔维亚人在南斯拉夫比例不断下降,甚至在1981年掉到36%,这对于国家稳定极端不利。

而且虽然南斯拉夫经济富裕,但地区发展严重失衡,尤其是靠近希腊的马其顿一直很落后,这使得南斯拉夫内部分离倾向日益严重。

而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铁托却推行“地区自治”的政策,给了各地区更大的自治权,这导致南斯拉夫中央逐渐被架空。

等到铁托去世,南斯拉夫各民族共同的偶像不再,南斯拉夫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可能。

于是经历了两次解体,昔日令人生畏的巴尔干之虎在陆续分裂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共六个国家,科索沃也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下走向自立。南斯拉夫在经历了不可思议的辉煌后,又回到了四分五裂的起点。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乐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曾经的南斯拉夫有多牛?

简单点说是继苏联之后最为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中的发达国家,当时的中国还刚刚改革开放,勉强能做到温饱,还有很多群众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976年时的南斯拉夫已经能够,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而我国义务教育免费还是在1986,差了十年,当然我国人口基数大,困难远高于南斯拉夫。可见当时的南斯拉夫还是很厉害的,这种厉害也体现在,体育领域,1987年是南斯拉夫体育运动的一个丰收年。这一年,南斯拉夫运动员在世界和欧洲锦标赛上总共夺得110枚奖牌,其中金牌27枚,银牌46枚,铜牌37枚。 由此可见,南斯拉夫当时的体育运动就一个词:繁花似锦。足球,篮球水球都是世界顶级水平。这一点我们似乎到今天都难以匹敌。强大的体育,离不开强大的国力。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南斯拉夫的成就有美国的功劳,而没落却也是美国暗中使然。

南斯拉夫巴尔干之虎的外号,这个外号可比亚洲四小龙威猛很多,巴尔干是地名,南斯拉夫大部分国土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是半岛,通向相对欧洲命脉地中海,所以巴尔干在一战时期也叫做欧洲火药桶,沙俄为了有南下需要出海口,奥匈需要北上,英,法,德,都盯着这块地区,所有这也就早就了巴尔干半岛国家的命运,活在列强的阴影下,后来我们也知道一战爆发,,在领袖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赢得了一战的红利获得了大量领土,以及政治地位,而铁托也是比较睿智的领袖,他似乎早就看透了美国和苏联的真实面孔,选择不和任何一方结盟专心发展本国经济,而二战后产生的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敢得罪他,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该和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亲近,但是他却反其道而行和美国相对关系好些,也因此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南斯拉夫是唯一没有加入华约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南斯拉夫没想到,日后的很多中东国家也没想到,包括日本,韩国也没想到,或者想到了也无法拒绝,那就是美国人的钱从来没有白拿的,等时机到了的时候,就会让你百倍奉还。这也是南斯拉夫的因果所在,庆幸当时内战,是共赢了,不然蒋介石接受美国那么多援助,不知日后会把中国霍霍成什么样,如今的港城背后就有美国美帝忘我之心一刻不停,言归正传,1980年领袖铁托去世南斯拉夫国内形式出现动荡,开始走下坡路,(越发佩服小平主席承上启下时代伟人)早在之前欧共体也就是欧盟的前身就曾说只要南斯拉夫放弃一党执政,成立多党执政,就允许其加入,看看如今的台湾,多党执政(我呸,就是美式骗局多党,那么有一党就比有外国势力支持的然后国内动乱不堪),再看看伊拉克人民推翻萨达姆后的自由,不能说一党,多党谁对谁错,但老美主导下的多党就一定没好事。


苏联的解体开启了南斯拉夫的灭亡。1991年9月苏联解体,1992年4月南斯拉夫解体。南斯拉夫分裂成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北马其顿,塞尔维亚和黑山,1999年北约和美国更是发动了科索沃战争,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东欧势力圈。在轰炸南斯拉夫时还“误炸”我国大使馆。谁信误炸,总之我不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美国在背后为南斯拉夫的解体和没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阐释君


说起历史上的南斯拉夫,我脑海里第一个就浮出了《桥》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高达8.8分。相信有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但是随着铁托的去世,南斯拉夫也因为爆发内战而解体,这个曾经敢和苏联叫板的国家也正式成为了历史!那么,历史上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强,请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第一,经济上。

苏联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明显的自由化,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虽然和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欠缺了一些,但是和同时代的共产主义国家相比,南斯拉夫是走在前列的。



第二,军事上。

南斯拉夫是二战时期唯一靠着自己的力量将德国法西斯赶出去的国家。他们利用南斯拉夫多山的地形打游击战,打得不可一世的德国毫无招架之力。而战后,南斯拉夫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新情况,建立了百万大军,并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被世人称为“巴尔干猛虎”,其军队战斗力强,非常威武,连当时的苏联老大哥都不敢轻易掠其锋芒!这也是为什么铁托敢和美国和苏联叫板的原因之一!



第三,政治上。

南斯拉夫是当时世界上第三大社会主义国家,从1950年起实行工人自治,把工厂和企业交给劳动者直接管理。1953年,法律进一步扩大了自治的内容,规定“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经济部门生产者的自治,市、县、区劳动人民的自治,构成全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保证劳动人民在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自治”。1963年宪法规定,公民的社会自治权不可侵犯。根据1974年宪法,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有4种形式:①联合劳动组织中的自治──生产领域中的自治;②自治利益共同体中的自治──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中的自治;③地方共同体中的自治──消费、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社会自卫等方面的自治;④社会政治共同的代表候选人,由全体选民以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代表,或由代表团从其成员中推选出代表。可以说,这种政治制度的改革已经高度接近社会主义了!团结了一切能团结起来的民众,凝聚了民心,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


可惜,就是这样强大的一个国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爆发了内战,随后解体。而南斯拉夫也成为了浩瀚历史中的一段!

最后,我想再重提一下五八事件,1995年5月7日(北京时间5月8日),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发射三枚精确制导导弹无端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导致三名记者当场牺牲,他们分别是: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

请诸位铭记历史,绝不让这样的事情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