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高炽死在朱棣前面,那是朱瞻基继位还是朱高洵?

京东李达康


公元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18岁的朱高炽被册立为燕藩世子,成为了燕王朱棣的法定接班人。

公元1404年永乐二年,26岁的朱高炽被正式册立为太子,成为了永乐大帝朱棣的法定接班人。

公元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终于熬到了当家做主这一天的太子朱高炽成为了大明朝的仁宗皇帝,这一年他46岁。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五月,不到十个月,位子还没坐热,仁宗就猝死了,享年47岁。

那么问题来了,万一朱高炽撑不住,死在朱棣前面了,那永乐朝接班人的位子还能不能轮到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手里呢?要知道,朱高炽还有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弟弟朱高煦,面对皇位也是虎视眈眈的,不是没有可能。

咱们分析一下可行性。

一论朱瞻基继位的可能性。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高炽的长子出生,就是日后的皇太孙朱瞻基。这一年正好也是建文改元,燕王朱棣正式起兵“奉天靖难”。

传说朱瞻基降生前,朱棣梦到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大圭,并交代他“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得知长孙出生,觉得是个好兆头。到了朱瞻基满月时,朱棣越发觉得这个孙子完全符合自己梦中的寓意。

不仅如此,当年朱高炽作为朱棣接班人这个事,还是洪武大帝朱元璋亲自背书的。这个可不是梦了,对于皇父说一不二的暴脾气,朱棣可是清清楚楚的。

所以说朱瞻基父子俩在朱棣心里的地位非常特殊,自带光环。关键这光环前无古人,气场特别强大。

当然,永乐二十二年的时光里,朱高炽的地位也不是稳如泰山的。他的好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免不了天天在朱棣面前构陷太子。再加上靖难四年,朱高煦战功赫赫,性格颇似自己;而长子肥胖仁厚,喜静不喜动,腿脚还不好,走路需要人搀扶。说实在的朱棣真是有点看不上朱高炽的。

永乐元年,当邱福、王宁等人提议立朱高煦为太子时,朱棣还是很犹豫的。关键时刻,还是永乐朝的一帮文臣点醒了朱棣。

翰林学士谢缙曾进言“好圣孙”,朱棣立刻点头。可见杀伐决断毫不含糊的永乐帝对于立储这个事上为难已久了。虽然太子仁孝,天下归心,虽然长子地位早由太祖指定,可是朱棣依然犹豫,让谢缙这么一说,永乐三代传承的体系很清楚了,他这才彻底下了决心。

公元1411年永乐九年,朱瞻基被朱棣正式立为皇太孙。到此,嫡长子一系的名分才算是从法统上固定下来了。只要不出意外,朱瞻基妥妥的就是永乐朝第三代接班人。

毕竟“立嫡以长”,这是《皇明祖训》纲宪般的存在,高高在上无法撼动。而朱高炽、朱瞻基父子标准的嫡长子嫡长孙,还有比这更经典的根正苗红吗?大明朝的文官集团历经劫波终于迎来这二位,如文、景一般存在的接班组合,岂有轻易放过的道理!

二论朱高煦继位的可能性。

说起嫡子,汉王朱高煦也是徐皇后所生嫡子,又是朱棣靖难行动的主要参与者。朱高煦与他大哥性格完全不同,聪明好动机灵,为人狠辣凶悍。

洪武年间,各地藩王的嫡子在南京就学期间,年少的朱高煦就表现出了与大哥朱高炽完全相反的秉性和不着调。以至于祖父朱元璋深恶之,早早的给他定了性。

靖难中,太子朱高炽行动不便只能驻守北平,虽然击退了李景隆50万大军,可毕竟没有冲锋陷阵,亲临绝地的气魄。

朱高煦就不一样了,靖难行动根本就是他最高光的时刻。1400年建文二年隨朱棣参加了白沟之战,击杀南军都督瞿能;东昌之战,张玉阵亡,关键时刻又是朱高煦杀到救出朱棣,反败为胜。1402年建文四年,燕军在长江边被盛庸击败,急切之下无法过江。朱棣已经几乎要放弃了,依然是朱高煦杀到血战盛庸,扭转局面,才使得南军陈瑄带水师归降燕王朱棣,度过长江拿下了靖难的最后一公里。

朱棣靖难成功,次子朱高煦功不可没,不但冲锋陷阵,还能智勇俱佳,甚至救过朱棣的命。难怪朱棣一冲动对他说了“勉之,世子多疾”这样引人遐想的话。比起太子,朱棣觉得这个次子更像自己。所以说“奉天靖难”成就了朱高煦,也给了他与朱高炽争夺储位的资本。

三论朱棣的评估。

1、太子和太孙的名位在永乐十年之前都已经先后定型。1417年永乐十五年朱棣令朱高煦就藩乐安州,基本上宣告了朱高煦的出局。

2、朱高煦虽有军功,但是为人品行不端正,听不进谏言。对于朝廷法度毫无敬畏,经常伤及无辜。参与夺嫡,构陷太子,陷害朝臣,致使谢缙被杀,黄淮问罪。

3、先是迟迟不肯就藩,就藩后仍私自招募死士,图谋不轨。打天下靠的是拳脚狠,不怕死,治天下靠的可是综合能力硬,不作死。

结论:

从朱棣思考继承人问题的逻辑来看,主线基本上还是以朱高炽一脉为主要考察对象的。只是建文削藩导致了靖难这个“意外”事件的发生,触发了朱高煦这一支线的成长。

既然《皇明祖训》是朱棣一切行事的行动准则,那么选择朱高炽就是他不忘初心的最好践行,何况还有一个朱瞻基既能传承永乐尚武的强硬作风,也能获得文官士人的拥戴。至于汉王,只能说他在永乐王朝的创建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使命已经完成。

所以无论朱高炽能不能熬到登基,都不会影响朱瞻基的帝王之路。

南北镇抚司答卷,欢迎围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