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最近看了很多關於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品評作品,覺得挺有意思。受86版電視《西遊記》影響太大,長期以來都以為西遊記就是師徒四人組隊打妖怪,克服重重困難,然後勝利取回真經的故事。但這麼看上去好像這書沒什麼深度,憑什麼在我國古代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成為四大名著之一呢?看了許多有點道理的、沒啥道理的、荒誕的、矛盾的評書之後,我對西遊也有了全新的認識,《西遊記》是一部奇書。水平有限,加上前輩太多,我先不去品評《西遊記》了,我來說點別的。


有言在先,我聊的是吳承恩先生的小說《西遊記》,跟其他版本西遊故事,包括電影電視,都沒關係,對各種神佛的評論,也是僅限於小說本身,另外,我對“寧向西行一步死,不向東歸半步生”的玄奘法師,也是充滿了敬意。


我要說的就是本文的題目——西天路上的那點韻事,我想細數一下整部西遊記裡,跟師徒四人有過那麼點關係的異性(包括妖怪)的故事,所謂關係,包括但不限於:勾引、曖昧、強迫等。不要看到“韻事”就想著風流韻事,我在網上查過,韻事的本意就是“風雅之事”。好了,廢話不說,現在開始。


第一章:四聖試禪心

故事四聖試禪心是全書唯一的師徒四人共同參與的韻事,發生在收服沙和尚,西行F4組合湊齊之後,小說《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這段故事的大概劇情,我們應該都耳熟能詳,用書中的小詩來描述就是: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

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

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簡單來說,就是觀音菩薩請黎山老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起來演一齣戲,檢驗師徒四人是否誠心向佛,結果豬八戒沒有經受住考驗,受到了戲弄和懲罰。乍看就是這麼一回事,電視裡就是這麼個劇情,但現在再回過去看,這事遠沒有那麼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疑點重重。且聽我細細道來。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86版西遊記劇照,四聖試禪心


第一,師徒四人是否有情慾?

從師父唐僧開始講吧,師徒四人只有唐僧是肉體凡胎,原著中我沒有找到唐僧從長安出發時候的年齡,但可以反推。第九十三回已經到了靈山腳下天竺國的唐僧說自己“虛度四十五年“,而取經總共用了十四年,由此可知,出發時候的唐僧三十出頭,正常來說,三十歲的男子是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但我們肯定不能從常理來推斷,還是要從原文去找證據。風韻猶存還帶著三個如花似玉女兒的俏寡婦說:”小婦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唐僧的反應先是“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然後“如痴如蠢,默默無言”。再然後是”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兩個字——裝傻。正常來說,如果唐僧全然不為所動,那麼直接拒絕就可以了,但唐僧的反應一直是裝聾作啞裝傻賣呆,這難免讓人浮想聯翩,既然可以浮想,那麼可以大概率判斷唐僧並非是完完全全六根清淨的,換言之,他有情慾。這個在後面幾章文字中都可以證明,要不然,這西天路上,也就沒多少韻事可寫了,如果韻事的主角是猴子精、豬精和水怪,那想來也沒多少吸引力。說唐僧有情慾,在原著本回閤中還有個側面證據。豬八戒說:“大家都有此心,獨拿老豬出醜。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餓鬼。那個不要如此?都這們扭扭捏捏的拿班兒。”如果豬八戒說自己是色中餓鬼,說自己有想法,那也就罷了,但他說的是“大家都有此心”,說的是“常言道”,覆蓋面是所有和尚,師徒四人中,只有唐僧是最典型的和尚,但師父卻偏偏沒有反駁或者糾正八戒,這可能就是一種默認吧。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86版西遊記劇照,四聖試禪心


再來說孫悟空。這是一隻猴子,根據猴群的慣例,如果你是猴王,滿山母猴都是你的,美猴王管花果山群猴叫“孩兒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吳承恩老師看過動物世界,但猴哥對猴子的情慾,就算有也不是我們要說的韻事。那麼成仙或者成妖后的齊天大聖對美女是否情慾呢?還是來原著這一回,行者道:“我從小兒不曉得幹那般事。”孫悟空是天生石猴,出來就是成年,沒有一個成長髮育的過程,但他真的像自己說的不幹那般事?那可未必。原著第四十二回,孫悟空去請觀音降伏紅孩兒的時候,觀音說她手下的龍女貌美,怕被孫猴子拐走,行者道:“可憐!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入沙門後沒有,意思就是以前有,而不是從來沒有。孫悟空前後矛盾的兩句話,哪句真哪句假,其實一目瞭然,騙菩薩的難度可比騙唐僧要大多了。還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孫悟空以前是“幹那事”的,原著第六十回,孫悟空變作牛魔王跟鐵扇公主(羅剎女)騙芭蕉扇的時候,有一段很香豔的描寫,“酒至數巡,羅剎覺有半酣,色情微動,就和孫大聖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攜著手,俏語溫存,並著肩,低聲俯就。將一杯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卻又哺果。大聖假意虛情,相陪相笑,沒奈何,也與他相倚相偎”,“合歡言語不曾丟,酥胸半露松金鈕”,把這些文字翻譯一下,就是簡單兩個字:調情。我不相信一個從不幹那事的猴子天生就會調情,所以我相信美猴王以前不僅僅幹猴事,還會幹人事,但我同樣相信孫悟空說的,自從入了沙門,就不再有情慾方面的想法了,這麼說的原因是縱觀整個西行過程,孫悟空從來沒有對美女動過心。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86版西遊記劇照,孫悟空騙取芭蕉扇


接著來說豬八戒和沙和尚吧。把他們兩個放一起,只因為不用幾句話。豬八戒有情慾嗎?肯定有啊,他是師徒四人唯一一個有媳婦的,也是整個團隊中唯一一個公開好色的。沙和尚呢?我覺得是可能沒有。沙和尚在男女情慾方面,好像就是一塊榆木疙瘩。捲簾大將,根據原著中的描述,就是玉帝的保安隊隊長,玉帝相當於人間的皇帝,作為皇帝的近身侍衛,如果在男女之事上慾望很強,估計已經被皇帝弄死很多次了。


第二,四聖試禪心,試的是誰?

四聖下凡,為的是試一試師徒四人是否有一心向佛的真心。那用這個方法能試出來誰呢?首先排除孫悟空,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孫悟空有一雙火眼金睛。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並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識別變化之術,但他能看氣場,識別善惡。原文中說:行者聞言,急抬頭舉目而看,果見那半空中慶雲籠罩,瑞靄遮盈,情知定是佛仙點化,他卻不敢洩漏天機。小說中高級神佛出門,都是帶著慶雲瑞靄的,再加上那菩薩們拙劣的演技,猴精猴精的孫大聖早就看明白了。


從理論上來說,剩餘三人都可以在測試的範圍,因為他們三個都不像孫悟空,自帶作弊器。然後從理論上來說,唐僧作為師父,應該是重點考察對象。那就來試吧,但下一個問題就來了。


第三,四聖的演技為何如此低劣?

黎山老母、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四位都是仙佛界的大佬,都是修煉了億萬年的集大成者,對人情世故,正常邏輯,都應該是瞭然於胸的,但是在整個試的過程中,卻是漏洞百出,演技不可謂不低劣。


中年美婦出場,嬌聲問道:“是什麼人,擅入我寡婦之門?”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婦人上來就自報寡婦家門,好像生怕事少。暫且這個當作盛唐民風開放吧。接下來婦人的介紹就是家裡很有錢,有三個年輕美貌待嫁的女兒,同婦人在內,想招上門女婿,連同丈母孃都是單身可撩。這段劇情看著既有青樓老鴇叫著“客官快來,我們這裡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既視感,又有點類似“富婆重金求子”的智商檢測題,這劇情怎麼看都不合理啊!


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中國,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偏保守的國家,財不外露,色一般也不外露,這寡婦人家一門四美女,還有錢,不怕別人惦記卻生怕人不知道,這四村八鄰的可能都沒啥人了,所以看著師徒四人就想把母女四人一併打包處理。這事合理不?不急著回答,不妨先來看看師徒四人的長相,全部按原著內容。


唐僧:丰姿英偉,相貌軒昂,齒白如銀砌,唇紅口四方,頂平額闊天倉滿,耳秀眉清地閣長,兩耳有輪真傑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86版西遊記唐僧劇照


孫悟空:身不滿四尺(最多1.3米),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象屬螃蟹的,肉在裡面,骨在外面。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電影《西遊伏妖篇》中孫悟空形象,被認為比較接近原著


豬八戒:碓梃嘴,蒲扇耳朵,鐵片臉,旂毛頸項,一分人氣兒也沒有, 卷髒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未找到出處的豬八戒形象,被認為比較接近原著


沙和尚:身長丈二(至少3.7米,約等1.5個姚明,3個孫悟空),臂闊三停,臉如藍靛,口似血盆,眼光閃灼,牙齒排釘。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電影《西遊伏妖篇》中沙和尚形象,被認為比較接近原著


唐僧自然不必多說,我們都知道他是超級大帥哥,除了沒頭髮。但那三個徒弟,獠牙藍臉,不是接近四米就是一米出頭,根本就沒人樣,活脫脫三隻怪物啊。長成這樣,然後有嬌滴滴的白富美,說要當你老婆,只要你願意,家產美人都是你的。這詭異魔幻的劇情,就好像馬雲的女兒突然說要嫁給武大郎,姑娘長得還賊好看,而在這之前,他們壓根不認識。


在我看來,合理的佈局應該是說要招一個上門女婿,三個女兒可以隨意挑,媽媽也可以作為選擇,目標直指唐僧,因為只有唐僧符合婚配基本要求。另外提供高級管家、高級保鏢等崗位,許以重金和高福利,誘惑三位徒弟,這樣的話師徒四人中招的概率可能會高得多。可事實卻是偏偏出現了一個怎麼看都不合理的方案,實在是有違菩薩們的智商,這又是為何呢?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應該是電影《大聖歸來》宣傳漫畫,四人的體型比例大概如此


綜合整部《西遊記》內容,尤其是師徒四人的八十一難,人為安排的痕跡非常重,所以我想說的是,這所謂的四聖試禪心,本就是一個局,並且是一個並不想把人套進來的局。首先我們要知道,取經或者傳經是如來指定,三界配合的大事,是既定方針,不可更改的,“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如今取經團隊已經形成,唐僧作為觀音選定的取經人,作為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他是沒有替代品的,萬一唐僧真的犯傻,沒有看出這是一個局,然後不幸中招,就意味著取經團隊的土崩瓦解,這種扇如來耳光,打觀音自己臉的事,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同時,唐僧又是師徒四人中最可能中招的,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吃人間煙火長大的正常男人,而且只有三十年的記憶,相比三個徒弟,閱歷實在少得可憐。


大概出於這些考慮,所以才會有這個蹩腳的設計,因為菩薩們生怕唐僧真傻。為了不讓唐僧犯傻,其實菩薩們從一開始就很努力,婦人說坐山招夫,娘女四人正好配師徒四人,那就是娘配師父,女兒配徒弟,否則就是亂了輩分。但這個設定對唐僧來說不公平啊,憑什麼三個千年怪物徒弟可以坐擁嬌滴滴的美嬌娘,自己卻只能陪著半老徐娘。所以唐僧拒絕了婦人的提意,只是略有些猶猶豫豫。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個所謂的試禪心,目的非常明確:既要完成“試”這個走過場,又要保證結果,即唐僧有禪心。


第四,豬八戒為什麼會中招?

豬八戒自己藉著放馬的機會,去找婦人,說自己願意留下,三個女兒哪個都行,三個都收了也行,娶丈母孃也可以。然後就有了豬八戒撞天婚,穿珍珠汗衫,最後被綁在樹上的下文。乍一看八戒精蟲上腦色膽包天,然後被菩薩警告懲罰的事,但我覺得事情還是另有蹊蹺。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86版西遊記劇照,豬八戒撞天婚


雖然猴哥經常管豬八戒叫呆子,但八戒肯定不傻,他是帶著記憶下凡的,投豬胎之前他是堂堂天蓬元帥,掌管天河八萬水兵,作為一名天庭的高級統兵將領,絕對不會是個傻子,這麼明顯的騙局,他不會看不出來。在我看來,八戒不但不是傻子,可能還是師徒四人中第一個看穿整個佈局的人,他明白自己需要做什麼,他自己跳出來,看似直接投入陷阱之中,實際上卻用一招自殺式的高招,破了整個局,即百分比避免的唐僧中招的危險,又讓菩薩們都可以下得了臺。這件事,耿直Boy或者愣頭青孫悟空不會做,木訥或者腹黑的沙僧不敢做。


換一個角度讀《西遊記》,有趣……

86版西遊記劇照,根據原著應該是綁在樹上


師徒三人救下了被綁在樹上的八戒,四聖試禪心的故事就此結束。為領導排除地雷,為領導的領導鋪路,豬八戒從此成為唐僧偏愛的對象。孫悟空自己承認早就看出母女四人是菩薩所變,卻沒有提前告訴師父,要不是八戒挺身而出,說不定師父就遭了殃。對於這樣的徒弟,距離被穿小鞋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