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倡議丨加強醫學影像人工智能行業合作,協同阻擊新冠肺炎疫情

科技抗疫,助力一線。2月6日,由科技部批覆建設的“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聯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等多家醫學影像人工智能企業、醫療器械廠商、醫療機構、科研院校、行業學(協)會與政府相關事業單位,共同發起了“加強醫學影像人工智能行業合作,協同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倡議。作為倡議發起方之一,CAAI願與所有倡議方共同肩負起“協同抗疫”的責任,與武漢共克時艱。


加強醫學影像人工智能行業合作

協同阻擊新冠肺炎疫情

倡議書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和疑似篩查已經成為疫情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當前,基於醫學影像(如肺部CT)的影像檢查方法,已經成為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試劑盒檢測的重要補充。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能更快速、高效的開展新冠患者的篩查和診療工作,而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產品的研發,涉及臨床數據、診斷和篩查標準、倫理審批、算法研發、產品設計等各類問題,為促進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產品的快速研發和臨床試用,需要醫療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學(協)會和企事業單位的共同努力和協同。


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願聯合所有醫學影像人工智能企業、醫療器械廠商、醫療機構、科研院校、行業學(協)會與政府相關事業單位一同推動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的算法研發、倫理審批、標準建立、產品開發和合理試用,快速推進醫學影像人工智能在抗疫前線發揮價值。具體倡議如下:


一、建立新冠肺炎病例標註數據庫,鼓勵參與科研院校開展算法研究和參與企業開展產品開發,攻關並快速批量產生一批新冠肺炎輔助診斷的算法和產品。


二、推動倫理審批和標準體系建設,實現新冠肺炎醫療數據的合理使用,快速迭代新冠肺炎診斷和人工智能篩查標準,保障合理、高效的推動醫學影像人工智能體系。


三、鼓勵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產品的免費部署,供所有定點醫院開展輔助篩查工作,助力疫病智能診治。


四、協調部署、互通有無、發揮各自優勢,加大上下游企業合作,精準定位臨床切實困難,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讓更多資源有序、高效的使用。


疫情防控非一日之功,同心協力必能快渡難關,也希望我們的倡議能夠得到更多醫療機構、科研院校、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支持與關注,讓我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倡議發起方列表(首批):

1. 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2.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

3.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

4.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

5. 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技術研究院

6. 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深圳)

7.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

8.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9.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生命科學儀器專業委員會

16. 廣東中大新華人文與健康科學研究院

17.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

18. 獨墅聯盟

19. 騰訊醫療健康(深圳)有限公司

20.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21. 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3. 蘇州體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4. 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25. 廣州互雲醫學影像診斷中心

26. 河北國和蘭丁病理診斷中心

27. 蘇州朗潤醫療系統有限公司

28. 數坤(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9. 上海杏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0. 北京深睿博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31. 海納醫信(北京)軟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32. 深圳市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 深圳智慧醫學科技有限公司

34. 北京量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35. 廣州市基準醫療有限責任公司


倡議發起方列表(第二批):

1.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秘書處)

2. 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

4. 重慶郵電大學

5. 浙大睿醫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6. 零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7. 北京鬱金香夥伴科技有限公司(Airdoc)

8. 北京醫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9. 北京連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10. 上海圖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 浙江飛圖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12. 廣州放射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3. 七頌(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4. 河南健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15. 西安翼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6. 蘇州中科華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17. 四川維思模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18. 東勱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19. 廣州易聯眾睿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 深圳科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CAAI在行動”

發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最強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