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上演“变形记”,智能催收或将迎来黄金期

风控上演“变形记”,智能催收或将迎来黄金期 | 战疫专题(三)

来源 | 瞭望消金(lwxj001)

作者 | 咖喱


疫情防控的关键性阶段,不少居民小区陆续开启“全封闭”管理,人们的消费活动再次被压制,中国金融业“抗疫”集结号早已吹响。


日前,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声,出台了30条 “战疫”政策(下称,《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保障基本金融服务通畅,把金融业务办理方式往线上“赶”。


就消费金融行业而言,除线下场景分期、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风控模式受到影响。需要线下进件、线下面签的线下大额信贷业务也如临大考。


01

风控上演“变形记”


回顾2019,持牌消金四面楚歌,线上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线下渠道风险层出不穷,全年的业绩、营收、利润增长速度普遍放缓。


如“消金一哥”捷信消费金融,主要消费场景包括3C产品、家用电器、摩托车等,线下采用“驻点式”模式。为了提高盈利,去年大力推行ALDI模式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消费金融说到底是一门“信用”生意,本质也是在给风险定价。要想在消费金融领域立足并长远发展,风控显得尤为关键。


在政策鼓励消费金融创新的号召下,去年多家持牌消金机构已对线下业务模式做出调整,加急布局线上。同时开启视频面签、线上信审,精减线下运营成本。


虽然金融科技发展迅猛,但消费金融的客户群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用信息缺失,线上数据无法真实反映客户群体的现状和现实需求。通过线下获取需求的征信数据,始终不可避免。


瞭望消金获悉,此前宣称转型线上的持牌消金机构依旧保留有线下门店,大部分业务仍需要业务员亲访亲核。


面对此次疫情,《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和地区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要建立、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强全国范围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的线上服务,引导企业和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方式办理金融业务。


瞭望消金发现,为提高疫情期间金融服务的效率,多家持牌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已做出风险优化。但在待恢复展业后,业务员被要求仍需进行正常外访,以确保业务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见,主攻线下业务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线上转型并不彻底。在未来的竞争中,以科技能力、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纯线上风控机制,必不可少。


02

智能催收或将迎来黄金期


为响应《通知》要求,金融机构面向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借款人推出延期还款政策,有效解决他们的还款能力与需求不匹配问题。


截至目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10多家持牌机构,均已出台疫情特殊豁免、延期还款政策。


然而,部分老赖拿此当挡箭牌、保命符,让金融机构在非常时期内的催收工作更加添堵。


近日媒体曝光,某贷款交流坛论上,有“老赖”竟公开分享推迟还款的心得,“你就说现在困在湖北出不去”、“你就说病毒影响上不了班,做的服务行业,后面自己编可怜点”。


当前不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服工作都是线上或在家办公,很难实地核实“老赖”们这些看似合理的诉求,给催收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有业内人士预测,受疫情影响, 2020年一季度注线下场景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将承受较大压力,可能出现全国范围、集中时间的逾期率攀升。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若有“老赖”趁机浑水摸鱼,试图延期还款或不还款,这也将导致本季度甚至是下一季度消费金融行业的不良率有所攀升。


事实上,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不少消费金融机构早就把解决坏账率的问题及寄托于智能催收。


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在2018年初宣布与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进行合作,双方共同成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第一个“智能催收实验室”。


招联消费金融运营中心也曾对外表示,贷款逾期10天以内的客户基本上70%~80%由机器人替代催收。“我们的目标是对逾期90天以内的客户催缴,80%以上实现智能化作业。”


在贷后领域,标准化业务包括前端语音外呼、人工质检、批量短信、信息修复、批量诉讼、报表、分案等。人工智能加持下,催收的主要环节出现变革。


智能外呼能增加对用户的提醒度,提高频率并降低成本;智能质检可以实时对外呼通话进行监控;可视化强的智能报表系统能在一定上提高效率;智能分案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智能外呼不带有任何情绪,所以不管客户如何挑逗辱骂,机器都不可能做出逾越的事情,严格遵循已设定好的话术。


但此前也有专家提出过质疑,除了智能外呼,目前技术下的智能分案似乎也并不是传言中的那么厉害,催收策略基本还是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


瞭望消金认为,风控无非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随着监管日益趋严,很多金融机构的分析中心、贷后科技团队、数据团队都远远超越贷前。在非常时期的“倒逼”下,智能催收或许能迎来黄金发展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