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照妖鏡”下,中小企業的自我救贖!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武漢方方


這句話最近在網上瘋傳,喚起了眾人的情感共鳴,激起大家的情緒反應,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讓正常有序的生活節奏打亂,疫情的發展,驚嚇的不僅是被感染病毒的患者,還有被病毒的“間接感染”的中小企業老闆,頭上也是一座山。


此次疫情猶如一面“照妖鏡”,企業的經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體質,在照妖鏡面前,一覽無餘,面對疫情,企業的應急解決問題的靈敏度,直接映射出企業平時內功修煉的層級。


對於本來已經千瘡百孔、病入膏肓的企業,此場疫情無非是雪上加霜,加快了破產速度,也算是一種解脫吧,就別跟著一些企業叫苦,一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樣子,即使沒有此次疫情,破產倒閉也指日可待。


對於一個快速成長的企業,暴露出在快速成長髮展速度中被忽略被隱藏的各種問題,正好是企業一次自我查漏補缺,自我精進的實戰大練兵,熬過去,會像竹子一樣長出“節”,自身發展越來越紮實,未來一定是越走越穩,不經歷滄桑的洗禮,何談華麗的輝煌。


對於一個成熟性的企業,是倒逼企業進化,蛻變,創新,顛覆固有的行業頭部專屬優勢,新一輪的升級再造,繼續領導行業提升一個新高度。


陳春花教授:“企業真正傳承不是組織,不是文化,不是資產,而是適應變化的能力。


此次疫情,對於平時不修內功,危機四伏或者機會主義者的企業,氣數已盡,直接送上斷頭臺,重頭再來吧,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做企業需要實實在在的為用戶提供價值,對員工負責,對社會有責任感,違背初心,終將付出代價。


如何去練就一個適應變化的能力,讓自己的企業在任何的變化面前都能百毒不侵,屹立不倒?

審視自己的企業,為什麼在市場大波動面前,抗風險能力那麼差。

其本質是企業沒有高收益的經營體質,沒有內部留存。


平時裡沒有打造出高收益的經營體質,高收益是一種抵禦能力,不是臨時抱佛腳,不是危機來臨時被逼入困境的自我奮力,而是在危機及經濟蕭條時,照樣能站穩腳跟,平穩度過危機。未來要有“水庫式”經營意識。稻盛和夫:“沒有10%的銷售利潤率,企業就談不上真正的經營。


在疫情這個變化面前又如何去做,如何從底層邏輯上梳理?/<font>


1、對標自己的企業,科學客觀冷靜的預判疫情對自身企業造成的影響程度。


餐飲、酒店、旅遊受疫情影響最大,疫情影響1個月,海底撈、百勝中國、華住酒店、中國國旅全年收入下調中高個位數,全年利潤下調15%-21%。疫情為短期影響,不會改變長期趨勢,餐飲反彈最迅速。服裝零售行業,面對臨時零售端首先承壓。


食品飲料多數企業已在春節前完成備貨、鋪貨和回款,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春節期間超市、餐飲門店等客流量減少而帶來的終端的動銷減弱以及春節以後延遲開工對原材料、物流運輸以及工廠開工率等環節的影響。


白酒行業發貨和回款已經在節前完成,對一季度影響相對有限。影響主要體現在春節的開瓶率。啤酒行業,1季度為消費淡季,疫情影響較小,終端的壓貨動作會向後推遲。


總結:有些行業疫情過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井噴現象,恢復性增長,有些行業只是延遲消費,增長滯後而已,但有些行業,就不能挽回節點銷售收入(旅遊,酒店)。


“受傷程度”不一樣受傷程度採取的手段不一樣,所以,不要盲目,要冷靜,經營者的心態要好。


建議:對於受傷程度深的,錯過消費時間窗口的行業,盤活現金流,先活下去;比如旅遊行業,景點可以推出“致敬逆行者,抗疫之後免費遊xxx”,“步行屋裡遊,疫過免費遊”,參與景點提供線上闖關遊戲,贏全家終生免費遊的門票,充值享受促銷活動等。


對於餐飲行業,除了送外賣之外,疫情的發展,促使在一線浴血奮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公職人員眾多,承辦執勤在崗人員的工作餐,把基礎費用加上之後,零利潤,即解決一線人員的用餐問題,同時,使企業還能動起來。同時,他們也是消費的意見領袖,有利於後期品牌傳播。


2、謀定而後動,想好之後,一定要動起來,做不了直接產生銷售收入,就做間接產生銷售收入的動作,千萬不要等靠盼。


世上從來沒有救世主,唯一自救的就是自身,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想盡辦法,能有挽回銷量的機會盡最大努力挽回,儘可能降低損失。


有效路徑:召開線上高管會議,集思廣益,尋找突破口,突破點總是有的,只是貢獻大小,回報週期時間長短而已。


利用疫情期間,間接的銷售動作內部:

時間充裕,線上業務培訓,公司內部資料的梳理,與客戶的客情溝通,公司戰略的討論,討論新品佈局,疫情過後補救性措施商定等。


直接的銷售動作外部:做一線工作人員的慰問,消費者的互動等;


同樣,臨時抱佛腳,盲目上陣,栽跟頭也多(有的匆忙上線配送業務),不論任何時候,能有結果的都是在某個行業沉浸多年。


我身邊一個做酒朋友,疫情發生後,快速行動,從他經營的產品中,找了一款67°高度酒,設計了一個促銷活動,配上文案,三天時間回款30萬。(前提經銷商與業務團隊構建的很紮實)。


還有一個朋友,做健康行業,改造生產線,增加生產口罩經營品項,這時候,特事特辦審批效率還快。


3、疫情也是調整與再建企業良好組織人際關係。


危機是構建良好人際關係的絕好機會。危機是考驗勞資關係的試金石,景氣時彼此都可以冠冕堂皇,一旦面臨危機,要求嚴格時,光說漂亮話就不管用了。


經營中小企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經營者與員工的關係。徐小平:不要用兄弟情誼來追求共同利益,要用共同利益來追求兄弟的情誼。/<font>


危機到來時,員工沒有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反而是背離企業,離心離德。此時應該深刻反省:“ 自己的經營有問題,員工從內心並不信賴我,本想危機時大家能風雨同舟,卻沒能做到。”


今後怎樣才能與員工建立信賴關係,不但自己,而且要與員工一起認真思考。平時這些問題並不會顯現出來,患難時方見人心,這時不能-味地嘆息,而是應該考慮如何改善,如何吸取教訓把今後的事。


4、全員營銷


這裡的全員營銷是在讓不同崗位去去體驗感受銷售的不易,當然能銷售出去,去庫存更好,更重要的是在以後的工作中能有營銷意識,同時,更好與的營銷部門進行溝通。


當然,疫情面前,企業重要的一點要去做出動作,有個態度,鼓舞士氣,信心大於一切,讓員工安心,讓客戶放心,是一切困難突破的基點。


抓住事情的底層邏輯,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至於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去把握疫情過後的窗口期,企業內部如何進化升級,在疫情之後會出現哪些機會,在這裡不再一一闡述,道搞透了,術有萬千。


偉大的企業一定有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我認為這種能力是信息先知的能力、高收益經營的能力、抗風險的防禦能力,只有具備這種能力,面對任何危機,都很一笑而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