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林區“一網到邊、一格到底”織密疫情防控網格“防護網”

(高俊卿)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新林區社區網格員充分發揮“基本單元”“一線哨兵”作用,以網格為“戰壕”,細心摸排疫情,耐心說服群眾,聯心阻擊疫情,第一時間實現地毯式排查、梳篦子式梳理,織牢織密居民的“防護網”。

在地毯式排查中做尖兵。實施網格精細化管理, 發揮最末端網格作用,以全覆蓋的網格體系為基礎,按照“街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原則,全區組織16支群防隊伍,56個網格小組,335名網格員、治安員、派出所民警及臨時抽調幹部職工開展地毯式排查,採取問一次行程、闡述一次原因、測一次體溫、做一次記錄的“四個一”工作法,精準掌握網格內有武漢旅居史、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外出返鄉、發熱病人等重點人群,分別登記造冊,並動態掌握相關人員情況變化,做到對網格內的外來人員排查不落一戶、不落一人、不落死角。同時,充分發揮區、鎮、社區三級綜治中心作用,實行網格員排查發現涉疫情人員後,及時向社區報告,社區及時向鎮場報告,鎮場向區局報告的“四級”報告制度,形成層層報告的信息閉環。

在落實包保責任中當保姆。網格是防擴散的第一道防線,包保是內防任務最重要的一環。網格員憑藉良好的群眾基礎,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配合做檢測、認真做登記、積極做宣傳、耐心做服務,全力當好疫情防控的協控員、信息員、宣傳員、服務員。在整個內防責任的閉環中,火車站、公路檢查站發現的重點人員回家、藥店發現的發熱患者實現無縫對接,為有武漢旅居史人員、與確診病例有過直接接觸人員以及共同居住者等居家隔離人員,通過溫馨提示、微信下單、代理採購、送貨上門、疏解情緒等服務,不僅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生活用品,減少了居民外出次數,而且做到了“少出門、不出門”,讓隔離人員感受到暖心的關懷、到位的服務,形成居民群眾全力配合和支持政府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在“一盤棋”網格調度中為棋子。一網到邊,一格到底,發揮社區網格在一張圖調度中的基礎作用。為使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地運作,新林區第一時間採取網格式調度、一張圖防控。各個疫情防控指揮部都製作疫情防控網格圖,實行網格化管理,進行掛圖作戰。將組織機構、返鄉人員、一類接觸人員、二類接觸人員、居家隔離人員、解除居家隔離人員、發熱人員、醫學解除人員等信息全部標註在圖上,用紅橙黃藍將四類重點人的位置在網格中標註,示意圖圖例清晰、數據詳實、簡單易懂、一目瞭然,位置信息明確、兵力調度可視,形成了分工明確、密切協作、上下貫通、橫向聯動、條塊結合、綜合防控的工作機制,確保了指揮系統運轉高效順暢。截止目前,全區56個社區網格,共排查梳理8505戶19457人,落實居家隔離753人,已經有303人平穩度過隔離期。

新林區“一網到邊、一格到底”織密疫情防控網格“防護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