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周樹人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

前段時間,電視劇《樓外樓》中有一句臺詞成為了“萬惡之源”:“抓捕周樹人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幸好抓人的孫無忌是個文盲,不懂得什麼是筆名,不然“魯迅先生”怕是難逃一劫。

小時候不懂事,印象裡一個叫魯迅的人總覺得很討人厭,因為語文課本里經常出現他,而且基本都要求背誦的。最近消息沸沸揚揚,已經吵得人心惶惶,今日無他,不談疫情,只想單純的把網上搜索整理的魯迅先生的一些經典語句分享給大家。


1. 從來如此,便對麼?

——《狂人日記》


2.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野草》題辭


3.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且介亭雜文附集》


4.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傷逝》


5. 我曾經嘗得,失望無論大小,是一種苦味。

——《墳》


6. 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事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於世故”,也不是好話。

——《南腔北調集•世故三昧》


7.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無聲的中國》


8.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小雜感》


9. 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將得到虛無。

——《野草.求乞者》


10.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華蓋集·雜感》


11. 天地有如此靜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靜穆,我或者也將不能。

——《野草.序》


12. 中國各處是壁,然而無形,像“鬼打牆”一般,使你隨時能“碰”,能打這牆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勝利者。

——《碰壁之後》


13. 記得有人說過,回憶多的人是沒有出息的了,因為他眷念從前,難望再有勇猛的進取;但也有人說回憶是最為可喜的。

——《華蓋集•忽然想到九》


14. 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野牛的大隊,就會排角成城以御強敵了,但拉開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人民與牛馬同流,——此就中國而言,夷人別有分類法雲,——治之之道,自然應該禁止集合:這方法是對的。

——《春末閒談》


15. 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們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


雖然“人口眾多”這一句話,很可以閉了眼睛自負,然而這許多人口,便只在塵土中輾轉,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隨感錄廿五》

抓捕周樹人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

16. 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


17.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魯迅《野草》


18.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戰士和蒼蠅》


19. 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於舊狀況那麼心平氣和,於較新的機運就這麼疾首蹙額;於已成之局那麼委曲求全;於初興之事就這麼求全責備?

——《這個與那個》


20. 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常有幾個人張嘴看剝羊,彷彿頗為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後走不幾步,他們並這一點也就忘了。

——《娜拉走後怎樣》


21.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