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物美的超市“戰疫”創新:新推“菜肉套餐”,到家訂單飆漲

多點+物美的超市“戰疫”創新:新推“菜肉套餐”,到家訂單飆漲

​核心導讀

•物美的“菜肉套餐”為何引來搭售質疑?

•疫情壓力下,物美和多點如何保供應?

•多點新增註冊用戶同比猛增236.3%

2月4日,物美超市聯合多點推出“菜肉套餐”,包含7種蔬菜、1公斤肉類,以及價值89元的5片韓國進口KF94口罩,總價值為199元,套餐一經上線,立刻被搶購一空。

“菜肉套餐”的推出,本來是物美超市應對疫情的一種創新舉措。但讓物美和多點沒有想到的是,在該套餐推出第一天快速售罄的同時,爭議也隨之而來。

不少消費者認為該套餐價格過高。而更多的爭議則聚焦在,物美或許有藉助口罩這個“硬通貨”,綁定搭售售肉、菜商品的嫌疑。

1月30日,物美宣佈,用專項基金採購的首批進口300萬隻KF94口罩已經到店,將同時在門店和多點APP發售,每日限量供應,每位消費者限購10只。在口罩緊俏的當下,物美的這批進口口罩可以說十分搶手。

但對於這種“搭售”質疑,多點聯合創始人劉桂海,5日晚間在朋友圈裡表達了不解:“現在送到家的肉幾乎買不到,菜也是最近搶手剛需,口罩不用說了。三大剛需,一次搞定。而且都可以單獨購買,組合價格更便宜,更省運費,去店自提也是避免買完口罩還得排隊買肉菜,最大化減少聚集。這種良苦用戶還有人說搭售?”

多點的意思很直接,就是都是當前重要保障物質,一起售賣,減少多點運力成本和頻次,將履約資源投入到其他緊缺的地方。

儘管如此,消費者的爭議還是讓這個商品組合受到一定影響。5日晚間,多點APP顯示,這一活動頁面已變成主推價值110元的“菜肉組合”,同時也有“菜肉組合”加89元的菜肉套餐,還展示了每件商品的具體價格,以此來證明套餐定價並非虛高。

6日早晨,《零售老闆內參》發現,數量5000份、售價110元的菜肉組合已經售罄。另外,同樣是5000份的“菜肉套餐”,也早已賣光。

對於在疫情期間承擔保供應、保安全、保價格使命的零售商超,為了全力滿足用戶需求,自然會有很多創新,盒馬的“共享員工”就是成功案例之一。如今,物美推出的“肉菜套餐”也算是一種新的探索,而“菜肉套餐”背後,物美+多點採用多種模式保供應,也成為傳統商超應對疫情的一個縮影。

“菜肉套餐”為何引來搭售質疑?

對於物美和多點來說,“菜肉套餐”引來“搭售”質疑,有點始料未及。

劉桂海告訴零售老闆內參,之所以推出這個套餐,是分析消費數據,應對消費者需求的一個結果。春節以來,多點的消費者數據顯示,因為疫情的爆發,剛開始銷售火爆的主要是衛生防疫用品,如口罩、消毒液等,緊接著就是蔬菜,而隨著返京潮的到來,很多返京人員也開始有了買肉品的需求。

因此,多點方面認為,當前北京消費者迫切需要的三類商品,就是菜、肉和口罩了。這是促使多點和物美推出“菜肉套餐”的原始動力,即將用戶的三大剛需一網打盡,實現用戶的一站式購齊。

在產品設計層面,據劉桂海介紹,一個蔬菜盒子希望滿足用戶3天左右的生鮮需求,因此,套餐中包含7種生鮮商品,以及至少1千克的肉類,一方面要保證生鮮商品的新鮮度,另一方面,“菜肉套餐”將通過次日達的模式配送到家,可以減少用戶到店採購。

無論如何,這樣的套餐組合還是切中了一些人的需求,否則,“菜肉套餐”不會火速售罄,而且,即便後來多點補充了只有蔬菜和肉的組合,依然很快賣光,說明北京市民對這樣的生鮮組合還是有需求的。

但這並不影響菜肉套餐迎來搭售質疑。《零售老闆內參》看來,剛開始售價199元的“菜肉套餐”確實具有一定風險。

首先,套餐上線第一天,多點APP中的商品展示頁,沒能將套餐中每件商品的價格明確展現出來,導致用戶認為199元有價格虛高之嫌。

事實上,在第一天上線的套餐中,每件生鮮商品都在多點有售,我們統計了每件商品在多點的實際價格,發現7種蔬菜的價格為47.49元,1千克月盛齋牛肉塊為70.4元,再加上價值89元的口罩,商品總價值為206.89元,相比199元的套餐價是略有優惠的。

5日晚間,多點顯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明確展示套餐中每件商品的價格,而且也支持用戶單獨購買,調整後的7種蔬菜的實時價格為53.85元,肉類依然搭配為1千克月盛齋牛肉塊,套餐商品的實時價格為213.25元,依然低於199元套餐價。

其次,199元的套餐價吃虧在消費者的“刻板印象”。對於北京消費者來說,一個家庭的日常生鮮採購,到店的單次消費通常為120元左右,線上則一般不超過100。因此,199元購買3天左右的生鮮食材,確實超過了用戶以往的消費水平。對於側重買肉菜的用戶來說,他們很容易忽視口罩的價格。

而對於完全是衝著口罩買套餐的用戶,為了五個口罩投入199元,顯然也不是他們願意接受的價位。因此,“菜肉套餐”就變成了消費者眼中的“搭售”。

在這種情況下,詳細展示套餐中每件商品的價格顯得十分重要。至少讓用戶覺得,這樣的一組商品在價格上是比單買划算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蔬菜價格方面,物美的蔬菜價格還是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例如套餐中1000克西紅柿售價,而在另一家知名電商平臺上,450g西紅柿售價7.9元;物美500g娃娃菜售價9.9元,另一家300g娃娃菜售價6.9元,總體生鮮價格較為平穩。

此外,物美售賣的5片裝韓國進口KF94口罩,售價89元,單片售賣17.8元,而該口罩目前在韓國市場的售價已經漲到23元/片。

總之,物美和多點推出的菜肉套餐,其實在價格方面並無虛高,但當菜和肉與口罩一起銷售時,對於這種消費者從未見過的商品搭配,如何快速打消消費者顧慮,就需要商家謹小慎微體察用戶心理了。

響應“保供應”的多種模式

事實上,對於當前的物美,保供應、保質量、保價格、保安全是其日常經營的第一考量因素,作為北京市場門店最多的連鎖商超,相關部門對物美保供應也寄予厚望,物美的壓力並不小。

“在當前這種情況下,賺錢肯定不是第一位的,如何保供應、保價格、保質量、保安全才是超市首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們會嘗試多種渠道滿足用戶需求。” 劉桂海說道。

在保障商品供應方面,物美不斷加大生鮮採購規模。據瞭解,目前物美在北京地區的蔬菜日銷售已突破200萬公斤,比平時增長三倍。

保安全方面,賣場的安全自然是重點,如何保證賣場、店員和消費者處於安全的購物環境,是物美當前面臨的重大考驗。好在經過2003年非典一役,物美應對疫情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賣場消毒、店員防護工作有序進行。

關鍵是如何保證消費者的安全?據劉桂海介紹,目前物美超市會要求所有進店用戶佩戴口罩,否則就會進行勸返。

保證用戶安全的另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分流,即用多種模式滿足用戶的購物需求,避免人流聚集、扎堆。

從春節到現在,物美超市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多點O2O配送到家滿足用戶足不出戶購買生鮮的需求,尤其是目前的剛需產品——口罩,物美超市採用兩種方式銷售,一種是到店購買,另一種是多點APP預約,然後到店自提。

劉桂海透露,採用到店自提的用戶,可以分時段自提,這樣就極大避免了排隊或者人流聚集的情況。

如今,肉菜套餐的推出,不僅一站式滿足用戶對於口罩、蔬菜、肉這三大剛需產品的一站式購齊,減少用戶到店採購頻次,而且是通過次日達的方式,減輕O2O即時配送的壓力。

於是,到店、到家和到店自提就成為物美當前並重的銷售模式,而在這三種不同的銷售模式下,物美的物流體系又分為O2O即時配送、次日達、倉庫直髮用戶模式、倉到店的模式,以及到店自提等多種模式混合作業,通過多種模式來更好地實現保供應 。

為了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需求,光靠多點的自營物流肯定是不夠的,以肉菜套餐的次日配送到家為例,多點已經在洽談多家第三方物流,儘管物流成本有所增加,但物美和多點更看重的是商品的快速、準時交付。

不遺餘力保供應、保價格、、保質量、保安全,應該是連鎖商超應對疫情的一個縮影。

逆勢爆發的到家業務

對於傳統商超來說,保供應的背後,還有多項成本的增加,採購成本、衛生防護成本、物流成本等,目前都有明顯上漲。

據瞭解,物美超市從韓國進口的首批300萬隻口罩,就是物美集團緊急支付1.03億元到中國銀行首爾支行,這給零售商的現金流無疑帶來了不小壓力。此外,O2O配送到家業務,不僅配送員的配送費在增加,第三方報價也在水漲船高。

短期來看,傳統商超勢必要承擔一定壓力,但長期來看,零售商在這次疫情中依然面臨一些發展機遇。

據多點披露的數據,多點在2020年春節期間,GMV同比增長232.2%,新增註冊用戶同比猛增236.3%,2020年1月,GMV超42億元,環比去年12月增長162.2%。

值得注意的是,多點的註冊用戶之所以猛增,與物美採購的口罩同步在多點發售有重要關係。在用戶“一罩難求”的情況下,口罩就成為多點的引流利器,在口罩的銷售方面,多點也複製了物美銷售茅臺的成功經驗,用戶需要在多點APP預約,然後到店自提,既為多點引流,也保證口罩銷售給更多普通消費者。

多點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口罩成為多點全平臺銷量最高的單品,2020年春節期間銷量超過了過去5年的銷量總和。

事實上,因為即時、配送到家這兩大要素,在疫情期間,很多生鮮電商平臺反倒迎來了訂單的爆發式增長。例如,叮咚買菜春節期間的訂單量增長了三、四倍,每日優鮮方面也告訴《零售老闆內參》,其訂單量增加三倍,客單價也由之前的85元增加到120元。

不過與傳統商超面臨的問題類似,雖然銷售額高漲,但由於成本的同步上漲,生鮮電商可能並不賺錢,但疫情可以考驗各家的供應鏈能力、緊急調貨的能力,以及智能派單等能力,真正接受住考驗的生鮮電商,或許會在疫情之後迎來銷量、用戶數的雙增長。

也因此,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認為,此次疫情會成為一個分水嶺,一部分生鮮電商會萎縮下去,而另一部分生鮮電商卻是愈挫愈勇。

《零售老闆內參》認為,真正優秀的企業總是能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疫情期間堅持營業且全力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企業,註定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迎來更加穩健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