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看?

秦根旺


在1900年的时候,义和团和外国人之间的冲突日渐加剧,而慈禧太后又盲目愚蠢地向列强宣战,导致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出动大军侵略中国,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八国联军。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理由非常的简单,就是中国向列强宣战。在满清末年,由于朝廷腐败不堪,导致人民生活非常的困苦,底层农民生活过不下去,所以爆发了很多义和团的起义。义和园当时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等地。同时由于当时列强侵略中国也非常厉害,中国很多人都对列强相当的反感,所以义和团当时的口号也有打洋人一说。

当时在官府中很多人似乎对义和团抱同情的态度,同时也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义和团来对付他们对付不了的列强。还有一点就是当时慈禧太后对洋人也相当的不满,因为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她要废掉光绪皇帝,结果就遭到了列强的反对。当时已经被立定的继承人是端郡王的大儿子,并且已经被接入宫,结果由于列强的反对一下子不了了之。端郡王自然相当的恼火,急切的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所以不停的煽风点火,挑起义和团和洋人之间的矛盾。

眼看义和团和外国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烈,而慈禧太后并不加以制止,反而采取默许的态度。所以列强相当的不满,同时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如果中国政府不能自己解决义和团,他们将出兵来剿灭义和团。而端郡王居心叵测,居然把这个公文改成了向慈禧太后的最后通牒,要求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皇帝。这一下子触动了慈禧太后的底线,慈禧太后结果铤而走险向列强宣战,结果八国联军就打来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理由分两种:

1.八国联军宣布的假理由:清政府不与八国联军通商。

2.真理由:

①清政府GDP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六十。

②军事方面弱不禁风。

③美英等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以侵略、掠夺、屠杀、敲诈勒索为赚钱方法,以后也不会变。

④如今的中东国家之所以常年被美国侵略也和清政府一样。

⑤如果中东国家和清政府有俄罗斯的国防实力美英等国绝不敢发动侵略战争。

⑥强盗抢劫是不需要理由的,清政府和中东有钱而又国防弱注定了被强盗入侵的命运。

⑦落后就要挨打。



明宇智远


直接理由就是护侨,过程比较复杂,大致如下:

1.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想废掉光绪帝,遭各国联合反对,慈禧及守旧大臣不满。

2.义和团兴起,到处烧教堂,攻击洋人,各国要求镇压,守旧大臣想借拳民之手整治洋人,清廷未予理睬。

3.在清廷纵容或者暗中授意下,义和团越闹越欢,越闹越大,把德国公使给杀了,围了使馆,事情大了。各国再次要求镇压,保护侨民和使馆,清廷依旧未予理睬。后来各国各种威胁照会,清廷依旧没有反应。

4.无奈之下,各国决定联合出兵护侨,各国军队已经开进天津了,清廷被迫同意,这时候各国是小规模派兵。

5.护侨部队进京过程中,遭到义和团和部分清军阻击,被迫退回,就是所谓的廊坊大捷。

6.各国决定增兵,同时渤海湾的舰队攻击大沽口。慈禧慌了,下令解散取缔义和团。

7.关键时候,守旧派大臣伪造情报,称各国联军进京之后目的在于逼她退位,慈禧怒了,撤回解散义和团的上谕,决定向十一国宣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这么打起来了。

当一个主权国家无法保障使馆和他国外交人员及侨民安全,被侵犯的国家当然有理由采取措施护侨。整个过程清廷表现得极度缺乏国际法常识和不理智,这当然也说明中国社会和西方文明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一定地步了,不得不爆发了。



龙马人文历史


满清政府的腐朽,资本主义的掠夺与贪婪。自从有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了,中华民族扬才真正走进扬眉吐气的新时代。





海岸清风


八国联军只是对腐朽不堪,得不到民众支持的的清政府宣战,而没有对中国民众宣战。所以打北京城时,看热闹,带路的都有。


用户3902413658380


杀了驻华公使。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大清居然杀了公使和侨民,狂妄而冷酷,所以才打你北京,大清官员总以为是天朝上国,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容不下任何反对声音,看不清任何国弱民穷,只知狂妄自大,活该被人揍成土狗


一叶知秋夏虫语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乃中国近代史上之一巨变,他们之所以如此堂而皇之地出兵,实则是慈禧为他们创造了借口。

倘若没有慈禧的帮忙,八国列强倒也不至于会如此兴师动众,至少不会挥师数万而携枪炮攻入京师。

我们知道列强之所以会出兵,是因为当时义和团运动正愈演愈烈,而义和团运动之所以会威胁到列强,则又是因为义和团运动乃是为了反抗列强侵略而起,这也是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旗号的原因之一。

义和团运动之所以愈演愈烈,则是因为慈禧对于义和团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既想剿之,又想借他们之手去教训列强。

慈禧之所以想要教训教训列强,则是因为列强加深了对清政府内政的干涉,慈禧想要废了光绪,却遭到了列强的反对。

当慈禧已经决定对义和团采以清剿之策时,她却又收到了一个消息,说是列强试图扶植光绪而逼迫慈禧归政,慈禧一生贪权恋栈,岂肯轻易地将自己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权力交给光绪皇帝?

既然不肯,那便只有愤而“宣战”了,慈禧之所以敢宣战,义和团运动多多少少也给了她一些底气。

由此可见,从义和团运动爆发到列强出兵以及慈禧宣战这一整个过程,可谓是是环环相扣,一步推一步。

让慈禧突然改变对义和团的剿、抚之策的消息,实际上也是颇为关键的一环,没有这一环的话,慈禧也不会改剿为抚。

当时慈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本来已经决定了对义和团采取清剿的政策,因为她不敢得罪列强。

可是,她做出清剿的决定还没过24个小时,便收到了一个消息,也就是列强想要逼迫慈禧归政于光绪皇帝的消息,这才促使慈禧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而斗胆向列强“宣战”。

这个消息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说说那时正受慈禧宠信而手掌重权的端王载漪,慈禧在戊戌政变之后想废了光绪而改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帝,倘若真让溥儁当了皇帝,那么载漪的地位便可再上一层,谁料这个计划却被列强给打破了。

所以,载漪也很恼怒列强的行为,这时候出现了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运动,他便很想借机教训教训列强,从而再次推动溥儁这个“大阿哥”当皇帝的事。

于是,载漪便暗中让人加工捏造出了这个消息,所以当时列强并没有说过要让慈禧归政给光绪,只是慈禧相信了这个消息,以至于一怒之下宣战。

列强原本希望由清政府来弹压“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可是绕了一圈之后,清政府反倒转过头来向列强宣战了,列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或者趁机再进一步牟取一些利益,那么也就只能出兵了。

清政府要和义和团一起“反抗”列强,攻打列强使馆,那么列强的出兵自然便有了“合情合理”的说辞——保护侨民。

这个“合情合理”的出兵借口,却又是慈禧几经犹豫之下主动为列强创造的,所以列强还真应该好好感谢感谢慈禧。

慈禧主动给了列强一个好的出兵借口,却又打不过列强,东南督抚们也在搞“东南互保”,于是她也就被吓得逃出了京师。

她在离开京师之前,则又恼怒于义和团没有尽心尽力地帮她抵御列强,同时也是为了争取获得列强的原谅,所以一纸命令下去,清军不再和列强打了,反过来清剿他们曾经的“战友”,也就是义和团。

慈禧一路奔逃出京,为了彻底获得列强的原谅,再一纸诏令飞向广东,让李鸿章赶紧北上,北上所为之何呢?

自然是和列强罢战息兵,给列强送好处!

倘若说列强摆在台面上的出兵借口是为了“保护侨民”的话,那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便暴露了他们出兵的真正原因。

这一纸条约签订,清政府赔款之本息将近10亿白银,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实为“国中之国”,拆炮台等等。

将清政府化为“洋人的朝廷”,才是列强出兵的真正原因和目的,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控制清政府,才能更好地掠夺资源和财富。

然则慈禧当时却因为只赔款而不割地,开心得不能自已,真是一不可救药之愚妇!

落后就要挨打呀!


宁糊涂


我发现这里的回答大多数认为义和团和慈禧的胡闹导致八国联军的入侵。对于侵略战争这么浅薄的认识,是不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诚然,义和团的反洋运动和慈禧自以为是的对义和团的利用,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借口。然而,义和团为何要反洋?慈禧又为何要借助义和团的力量?这一根本的问题却鲜有人提及或者思考。

洋人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撬开中国的大门,直接索取赔偿,并倾销商品,掠夺中国的财富。致使中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再则,洋人肆无忌惮的传教,妄图在思想上控制中国人民。更兼洋人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特权,不唯人民难以承受,便是官员地主亦渐不能接受,民心所向,反抗压迫,反抗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侵略,保家卫国,这有何不可!这难道不是正义之举?!这难道不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要有的勇气?!这难道不是救亡图存延存中华一脉的努力!?诚然,义和团作为人民群众自发的运动,在斗争方式上思想观念上有许多不足甚至愚昧之处。但这不能妨碍义和团的自救的正义性。至于义和团最终的失败,这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的。但义和团的反抗侵略压迫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先辈反帝斗争中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么?!这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再则,失败是成功之母。中华民族,正是由于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斗争,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才最终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脱颖而出。若在被欺辱被压迫之时,连反抗都不反抗,斗争都不斗争,甚至甘愿做别人的走狗和奴隶,那么这样的民族会有什么希望,这样的国家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均一笑笑风


看待八国联军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在一面倒批评八国联军时都会非常同情清朝朝廷,觉得他们在那场战争中是正义的一方。

但在我看来,清朝朝廷其实跟八国联军差不多,都是伤害那些北京无辜百姓的罪魁祸首,真正无辜的只有那些百姓们,清朝朝廷并不值得同情。


这里面的道理或许大家一下子接受不了,觉得我是在偏袒八国联军,但如果大家把清朝朝廷和八国联军比喻成两个互殴的黑帮,那大家就能理解一些了。

对于受到伤害的百姓们来说,伤害了他们的八国联军纵然罪不可恕,但清朝朝廷却也并非无半点责任。

慈禧和列强们决裂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了解八国联军战争为什么会爆发了。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跟慈禧和光绪皇帝的感情崩裂有关。

虽然列强们和清朝朝廷一直有着不小的摩擦,但是相比较来说,列强们还是比较偏向于支持光绪皇帝的。

因此,在慈禧太后因为戊戌事变的事情准备废除光绪皇帝的帝位时,慈禧就遭受到了列强们的强烈反对。


在列强们的反对下,慈禧被迫放弃了废除光绪皇帝的想法。

只不过慈禧没了想法,不代表其他人就没有了想法。

这时候清朝的一位亲王就不高兴了,因为慈禧太后此前有考虑过让他的儿子接替光绪皇帝成为新皇帝,所以在这件事情被列强们搅黄之后,这位亲王非常生气。

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成功当上皇帝,他开始在慈禧和列强们之间煽风点火,蒙骗慈禧,称列强们将要帮助光绪皇帝从她手中夺权。

他的这个蒙骗,一下子让慈禧太后上了当,使得原本已经向列强妥协的慈禧太后立即产生了激烈反应,开始决定对列强们下手。

当然,慈禧太后也是个聪明人,知道以清朝的实力打不过列强诸国,于是她并没有直接贸然地向列强们宣战,只是暗中让人放纵义和团进入北京,动用借刀杀人的方法驱动了义和团对那些身在北京的洋人和驻扎在北京的洋人使馆下手。


那些义和团在进入北京之后,开始直接对那些身在北京的洋人下手,最后,甚至直接团团围攻起了列强的使馆,想要拿下躲避进使馆里的所有洋人,如果不是那些洋人有热武器在身,可能那些使馆就被义和团给拿下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候,受到伤害的并不只有洋人,那时候受到义和团伤害的清朝人其实远远要比洋人多。

那些人受到伤害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或多或少跟洋人有一些关系。

比如有的人信奉洋教、有的人为洋人工作、有的人是洋人公司在清朝的代理商、有的人使用了外国表、有的人使用了外国伞、有的人乘坐了外国车辆、有的人穿了外国衣服、有的人正好手中拿着一只钢笔。


这些人只要被义和团发现跟洋人有那么一丝半点关系,都有可能会遭受到义和团的伤害。

从这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义和团在真实历史中的性质了。

而外国列强们其他事情可以不管,比如有多少清朝人死在义和团手下的事情就不是他们想管的,但是他们自己使馆被包围的事情他们就忍受不了。

为了给那些洋人报仇以及找回自己的场子,列强们接下来就联合对清朝展开了一场八国联军战争,用这场战争教训了清朝、牵连伤害了北京的那些无辜百姓们。

在这方面,八国联军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要说他们只把清朝与和义和团当成复仇对象还说得过去,但是把复仇的火焰燃烧到了那些无辜的民众们身上,就无论如何都是不值得原谅的。


孤客生


八国联军之所以入侵中国,主要还是因为慈禧太后和义和团瞎胡闹。



义和团兴起于山东,起初清廷是主剿的,因为义和团反对洋人和洋教,而当时毓贤任山东巡抚,对义和团是同情和支持的,所以才免了毓贤的山东巡抚,改派袁世凯。在袁世凯的力主下,义和团遭到镇压,拳民四散,窜如直隶和京津地区。

这时,慈禧太后企图废光绪帝,改立大阿哥溥俊为帝,但遭到列强的反对。列强认为光绪帝主张变法,被慈禧太后非法囚禁,所以他们纷纷发布照会,要求慈禧归政于光绪帝。



慈禧太后妄图以义和团威胁和制衡列强,于是宣布义和团为合法团体,拳民开始占领京津地区。在北京,义和拳民杀死德国公使克林德,并包围教堂、使馆,一些守旧派官员也与义和团联合,使义和团有了朝廷撑腰,杀人放火更加肆无忌惮。

各国纷纷抗议,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并派出联合部队进京保护使馆。联合部队从天津登陆集结,在廊坊、杨村一带遭到阻截,退回天津租界,补充武器弹药,并等待援兵到来。



与此同时,慈禧预感到大事不好,态度有所松动,还给列强使馆水果蔬菜等慰问品。但很快慈禧听闻列强此来,是为了重新拥立光绪帝重新执政,于是大怒,遂向十一国列强宣战。

不久,八国联军再次集结完毕,攻陷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