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规模大于浙江、福建,但世界500强数量更少,原因是什么?

财经知识局


这个说明,江苏的GDP是有水分的。其实看上交国家财政的钱,是最能显示一个省的经济实力的。

2018年各省市上交中央财政排名:

(只有8个省市是净上缴)



leigei72150818


江苏、浙江和福建都是我国东部富裕省份,经济规模国内靠前,人均GDP也是位居各省区前3位。相比之下,江苏省经济总量奥比浙江和福建大得多,是它们之和。2018年江苏GDP9.26万亿元,浙江5.62万亿元,福建3.58万亿元。



但在企业发展上,江苏则没有对浙江和福建保持绝对优势。浙江和福建的企业家群体不比江苏落后,浙商好闽商的名气甚至要比苏商更大。

我们以代表一省最强实力的世界500强为例。在所有省份(不含北京)中,广东的世界500强企业最多,达到了13家。这样的实力和高度,其他省份还难企及。GDP仅次于广东的江苏今年只有3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只是广东的一个零头。

即使和浙江、江苏相比,江苏500强企业数量也更低,这就有点尴尬了。今年浙江于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包括阿里巴巴吉利汽车等知名企业。GDP不及江苏4成的福建也有5家。

原因是什么?

第一,江苏没有像浙江那样出现大量的超级企业家。江苏顶级企业家不多,只有刘强东等少数几个,而且京东总部还不在江苏。浙江顶级企业家数量很多,而且他们很愿意把公司总部设在省内,比如阿里、吉利、海亮、青山控股等。


第二,江苏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比福建少的原因,偶然性因素很大。福建50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江苏集中在制造业(而且是重工业)。相比之下,服务业更容易把规模做大。如果把门槛降低到中国500强企业数量,那江苏要比福建多得多。可见,江苏是因为没有把头部企业做法,才使得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少于福建。


财经知识局


确实,江苏经济规模远大于浙江、福建,其GDP比浙江+福建的总和还要高,但根据《财富》公布的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江苏只有3家企业上榜,浙江和福建都有5家,而经济大省广东更是有13家……显然,江苏的世界500强企业是偏少的,这是为何?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经济规模大小只是影响世界500强数量的其中因素之一,并非是决定性因素,经济规模越大不意味着上榜的500强就越多,比如北京,它的世界500强数量高达56家,世界之最,但它的经济规模只有江苏的1/3左右,北京有那么多500强,因为它是我国的首都,国企、央企云集,这比较特殊。

江苏并没有大的国企总部落户,江苏上榜的三家世界500强企业——恒力、苏宁易购、沙钢,都是民企,而浙江、福建分别有1家和4家国有的世界500强。

从产业结构来说,江苏民营经济虽然发展也不俗,但却少有闻名全球的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江苏的民营企业有:苏宁控股、恒力集团、沙钢集团、三胞集团、中天钢铁、海澜集团等,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百货零售、钢铁、纺织化工、服装等传统领域。

总之,无论如何,以江苏的经济规模只产生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的确是偏少的,还是希望未来它能够打造出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


锦绣中源


说到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江浙福建等地区,而且从整体经济体量来看,江苏GDP位居全国第二,2018年GDP总量达到9.26万亿,这个经济体量是非常庞大的。

相对于江苏庞大的经济体量来说,目前浙江和福建的GDP总量是相对比较小的,在2018年各省GDP排名当中,浙江的GDP总量只有5.62万亿,位居全国第四,比江苏省少了3.64万亿,相当于江苏比浙江领先了一个湖南省;2018年福建的GDP只有3.58万亿,位居全国第十,江苏GDP比福建多州的5.68万亿。

而福建跟浙江两个省GDP加起来总共只有9.2万亿,比江苏的GDP总量还要少一些,不过让人意外的是,2018年福建跟浙江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都比江苏多。

根据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来看,来自浙江的企业有5家,来自福建的企业也有5家,而来自江苏的企业只有3家,江苏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在排除台湾香港的企业之后,在大陆只能排在第8名,这个数量不仅少于老竞争对手广东省,甚至比不过山东省和山西省。

看到这个数据估计很多朋友都觉得挺惊讶的,在大家的认识当中,江苏的经济是非常发达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人均GDP以及人均收入等各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而且江苏各城市的发展比较均衡,每一个城市的GDP都达到2000亿以上,那为何江苏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这么少呢?

事实上,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这个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但确实是可以反映这个地区企业的竞争力,而江苏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之所以这么少,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产业结构的原因。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世界500强的名单,大家会发现,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商业贸易,能源矿产,金融业,还有一些先进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江苏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为主,而且还有很多外资企业,目前传统制造业的竞争是比较激烈,所以想要在市场当中获得很大的份额,相对来说比较难。

而浙江跟福建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之所以比江苏多,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行业跟江苏是有较大区别的,比如浙江上榜的5个企业当中,阿里巴巴是互联网企业,吉利控股是先进制造业,另外物产中大金山集团以及海亮集团都是属于多元化发展的企业。

至于福建上榜的这几个企业当中,兴业银行属于金融业,建发集团,国贸控股,象屿集团,阳光龙净集团等企业基本上也是属于多元化发展的集团。

2、缺乏核心城市的带动。

通过观察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排名,排名前几位的省份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他们都有核心的城市在带动。比如广东的深圳有7家,浙江的杭州有4家,福建的厦门有3家。

而江苏虽然有很多GDP总量很大的城市,比如苏州,无锡和南京,但是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的最多的苏州也只有2个,另外南京有一个,而无锡一个都没有。虽然这几个城市的GDP总量都比福建的厦门高出很多,但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却比不过厦门。

3、经商精神的影响。

通过观察江苏的一些企业,我们可以发现江苏很多企业基本上都习惯于在江苏省内发展,很少有江苏人会跑到全国各地去发展的,由此可以看出,江苏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保守的。

反观浙江福建两个省份的人,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两个省的人非常有冒险精神,所以我们看到全国各地都有浙商和闽商的脚印,包括目前世界500强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其实都是浙商跟闽商。

也正因为这两个省份冒充满冒险精神,所以他们在发展企业的过程当中,一般都会把业务放眼全国甚至全世界,因此企业的规模一般都能够做的比较大。因此虽然他们的总体经济体量没有江苏多,但是他们有一些企业的营业规模却比江苏的大。

而且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浙江跟福建所诞生出的世界500强企业有可能会进一步拉开跟江苏的差距。这一点可以从历年中国500强企业数量排名的变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下图是从2008年到2018年我国各省500强企业数量排名的变迁情况。

从这个排名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的时候江苏拥有的全国500强企业数量排在全国第2位,到了2013年仍然排在全国第二,但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之后江苏500强企业数量已经掉到了全国第4名,先后被广东和山东给超过。

当然江苏500强企业数量排名下降跟江苏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的关系,但我认为这也跟江苏人相对保守的经商精神也有一定的关系。


贷款教授


先看一个数据:

上半年,财富杂志公布了2019年世界五百强榜单:

中国公司共上129家,其中北京拥有56家世界500强企业是国内最多的城市,深圳、上海和香港各拥有7家。

看看北京都是哪些公司:

是不是发现点什么?

没错,这些中字头央企的凭什么算是北京的呢?

但人家注册地就是北京,所以说他们是北京的也没错。

在按省份统计后,江苏的数量确实没有福建、浙江多。

比如京东。

都知道刘强东是宿迁人,京东在江苏也设立了很多重要的分支机构。

比如客服中心就在宿迁。

但人家的总部在北京。

所以计算的时候,京东是北京的而不是江苏的。

但浙江的阿里总部却是在杭州。

其实通过这种统计方式来说明地域经济的做法现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区域核心城市对于企业总部的吸引力的很强的。

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上海、深圳的数量最多。

细究的话很多企业只是总部注册在这些城市,但实体确实在其他城市。

而统计的时候,这个企业和后者是没一点关系的。

都知道江苏的民营经济发达,但和人一样。

企业发展壮大后也是需要里子和面子的。

企业的实体、上下游关系商等都在江苏,这是“里子”;

企业的行政总部在上海或北京,这是“面子”。

500强这种统计,选取基准就是“面子”。

没人会认为工行、中石油是北京的企业。

那么“里子”上这三个省又如何呢?

这是截止2018年各省gdp和上市公司数量的数据(轴为gdp,柱状图面积为上市公司数量)。

可以发现江苏省在数量上还是保持领先的。

【如果喜欢,欢迎关注@Tooz説 ,我们一起聊聊财经故事!】


Tooz説


江苏是我国第二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而浙江、福建分别是我国第四、第十经济大省。那么,为什么江苏世界500强数量比浙江、福建要少?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江苏经济规模大于浙江、福建

根据数据显示,江苏省2018年GDP总量高达9.2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9.72万亿元)。

浙江2018年GDP总量为5.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位,福建GDP总量为3.5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十位。

可以发现,浙江和福建的经济总量总和为9.18万亿元,还赶不上江苏。足以看出江苏的经济规模十分庞大。

江苏有多少家世界500强企业?

根据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来看,中国有129家企业上榜,位居世界第一。北京以56家上榜企业位居国内第一,广东以13家上榜企业位居第二,台湾以10家上榜企业位居第三。


而作为第二经济大省的江苏省,连前三名都进不去。数据显示,江苏只有3家企业上榜世界500强,而浙江有5家,福建有5家。

为什么江苏世界500强数量没有浙江、福建多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世界500强是以营收为标准来排名。江苏的企业多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大部分是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能排进世界500强的企业不多,但是排进中国企业500强的数量必然很多。

能够排进世界500强的企业多数都是多元化业务发展的综合企业集团,比如浙江的物产中大集团、海亮集团等,福建的阳光龙净集团、厦门建发集团、厦门国贸集团和象屿集团。而江苏大型综合企业集团较少,外资企业也较多,竞争激烈,很难涌现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二、江苏GDP总量高是因为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江苏省第一大城市苏州为例,苏州有很多从上海转移过来的电子厂,某些电子厂来自我国台湾,属于世界500强,创造了GDP,但是企业本身不属于江苏本地企业。


此外,江苏的企业家创办的世界500强企业也不少。比如,京东集团,刘强东是江苏宿迁人,京东总部位于北京,而不是江苏。所以,这和企业的定位有关系。比如,北京有56家世界500强,但是北京的GDP总量也比不过江苏、浙江,由于北京是我国首都,国企央企云集,这和城市的功能定位也有很大关系。

三、江苏没有超大城市的带动。可以发现,广东有深圳和广州两个一线城市的带动,深圳有7家世界500强,广州有3家。福建有厦门(3家)的带动,浙江有杭州(4家)的带动,而苏州作为江苏第一大城市,只有1家世界500强企业,带动效果相对较弱。


至味财经


江苏经济规模大于浙江、福建,但世界500强数量更少,原因是什么?

这确实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江苏经济被称之为房东经济,经济规模很大,企业数量很多,创造的外汇、GDP、财政收入等也很多,为中国经济发展、居民就业等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暴露了江苏经济的很多弱点。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少、品牌型企业少、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少。

特别是外资企业,怎么做也不可能做出世界500强,而只能是世界500强在江苏的分公司。如此一来,就使得江苏经济没有像浙江经济一样,能够诞生许多名企、品牌和大企业。

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江苏也在积极的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和居民创新。因此,江苏的经济结构也在调整,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只是因为转型时间迟于浙江和广东,包括福建,因此,还需要时间才能完成这种转型。

不过,按照江苏经济的实力,不用几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


谭浩俊


经济规模其实和世界500强数量没多少直接关系。上海的500强数量远低于北京,但是上海的经济规模更大。这是企业部署和先期定位所致,比如北京作为首都,自然是很多国企的总部,哪怕总部只有一栋大楼,负责生产的全在外地,那么这家公司归属地也是北京。

而江苏恰恰是国企经济规模占比较大,比浙江和福建大很多,但这些国企当中很多都是子公司,所以即使GDP贡献再大,总部不在这里也就不会把名额算在江苏头上。

浙江福建则不同,这两个省份是沿海地区国企最少的,这间接刺激了民企的发展空间,利于更多民营巨无霸企业诞生。

另外GDP规模和企业规模其实没有绝对关系,比如浙江福建的作坊式经济、互联网经济、批发零售业发达,这些行业虽然流水巨大、利润丰厚,但不会产生多少GDP。一个年流水数十亿的服装城,GDP贡献值还赶不上一家年流入千万的钢铁厂,但前者显然会让更多人致富。

以江苏第一经济强市苏州来说,代工经济是苏州的支柱之一,产值50亿以上的就多达几十个,但这当中没有一个企业总部在苏州,所以产值再大这企业也不是你的。

因此江苏虽然GDP总量最高、人均GDP最高,但收入却不及浙江,就是这个原因。影射到500强企业也是一样道理,总产值高未必企业大,员工多未必是企业总部。所以GDP规模不能作为衡量顶层企业数量的参照。


城市发展报告


江苏可以了,外资多,能力强!单个苏州就可以扫平一切,要那么多500强干啥!中国500强大都是国企!真的叫上名头的都在北京。上海这么大也没多少有名企业!

浙江就更要加油了!


中正一波


纯GDP统计分析,不含个人偏见。对比浙江/福建/北京GDP构成:

1-江苏gdp中,设备暨固资收益偏少、而北京偏高。即,gdp中设备贡献率偏低!

2-江苏工业结构中服装鞋帽农副产品加工等等、低科技工业偏高;闽浙中等;北京偏低。即,工业企业规模分散不集中,自然能进500强的偏少!

3-可能江苏各级gdp统计上水分偏高,闽浙居中,北京最低。一个普遍规律是:企业规模越大各项经济数据越规范,小规模工业企业在一地经济生态中占比越高gdp统计水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