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国由“大学扩招”变成“技校扩招”,资源倾斜技校,能培养出德国那样的优秀技工吗?

萧子北


答,不能,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个德国🇩🇪有多少人,每一年的考生有多少,(我们一年的考生大约是人家几年培养的)……数量上的增加与质量提高,它们的关系就是用数量替代质量的时候,质量下降或者效率低下。在当年我们国家有名的技术学校🏫国家级的很少?大多数都是地方办的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具备扩招。老师学校都没有力量。像蓝翔技校就是部队与地方合办的一种技术学校。后来给地方,短期教育,临时的,没有😭一种长效机制来运行管理技术。给人的感觉就是技术只要是人都可以干。


大马哈鱼12


我是高校的,我们学校从4个专业(文革前)到80年代未9个专业。90年代未12个专业,在校生约6000人左右。2000年到2004年短短4年时间,合并,扩招在校生近40000八,增加了近7倍,2O10年至今,专科停招,在校生也在30000万人以上。大学扩招以近20年,硬指标(学生数)达到了,可是质量差太多了。专业设置更是与社会脱节,艺术类(表演,音乐,戏剧,播音主持,舞蹈,美术……。体育,计算机)除了专业院校外,每所综合类大学都有这些高收入学科,且占到总数近三分之一强。毕业证到手了,沒有适应社会的生存技能,就业难了,找个服务行业的低收入工作(没面子)不想干。找个技术含量高的体面岗位,干不了。另外基本上是骄生贯养的独生子女,父母舍不得,父母的父毌更是舍不得,宁可让他在家啃老,也不願让他去做他能做(没面子)的工作。若不是这些面子文凭,而学的是社会需要的电工,化工,机械工(车,钳,焊……。),木工,建筑工,汽车修理工,制造……。这样毕业即能在工作中展示自已所学才华,学为所用,各尽其才。国家若能把大学不且合实际的专业撒消,所用资源(人,钱,物)转投名符其实的技工专业,对提高就业,稳定社会,是非常必要,切实可行的。


用户104958476273


老师,您讲的一针见血。我在国家电网的一家地市公司上班,举一二事例说明。我1977年生人,94年上技校。在电力一线岗位,如电厂厂用电工、110kv变电站值班工、配电线路工等岗位上有以上岗位各种技师证和工程师证。一,我认为工人装工装最美丽,但常常受到那些局办党办管理人员嘲笑,说我们这些傻工头没钱买衣服怎的,在单位中没地位。二是,不管在工作中怎样努力,都被打上一辈子都只能是工人。单位上刚参加工作几年的大学生,在班组待不到一两年,到机关渡下金,就下来到工区当主任,他们开会讲的第一句“专业我不懂,讲一下大家态度和要有团队精神。”工作22年,40来岁,最好的工作年龄,就只能一声叹息。


黄波58536889227


技校还用扩招啊,不要钱敞开大门都没有家长想把孩子送去。前程灰暗,一辈子底层,家家都是一个娃,谁舍得亲手把孩子送到那种学校?

话说技校也不是没有辉煌时刻,我1989初中毕业,当时很多学习中上的孩子上了技校,因为包分配,因为考上了技校就有铁饭碗了,不仅不交学费国家还发生活费,那会儿很多孩子宁肯上技校不肯上普高。后来呢?这一批人经历了什么?下岗,失业,再就业……有些人四五十岁了四处打工,交不上社保……有这些经历的人,谁会让孩子重蹈覆辙?


用户4514388907064


应该是受终端待遇影响了大家都不愿意上技校!出来了待遇差谁乐意啊!只有工资待遇上去了,大家才乐意上技校,也乐意工作中不断学习, 不断升级


z7831


我就是技校毕业的,开始说好定向分配的也就是说开始是有轮胎厂委托学校招生,然后毕业的时候就直接分到轮胎厂去的。然后我们毕业的时候变成了择优录取,只要优秀的好学生。后来就分到机床厂。反正后来没几年厂子就开始效益不行了,然后分去的学生走了一大半,现在厂子早就改制了,以前是国营厂,然后不想做的就买断工龄,一年一千块钱,有些做了几十年的买断工龄就给了两三万块钱。然后就是下岗了,又重新找工作了。

八九十年代确实是很多人读了初中就考中专考技校,因为可以包分配。在那个年代确实很多人就希望有个铁饭碗可以过一辈子。哪知道时代不同了,再也没有可以拿一辈子的铁饭碗了。

很多人说八十年代的人悲催,本来以为毕业了可以有工作了,结果国家不包分配了,过了读大学的年纪结果大学扩招了。真是苦逼的命啊。


桂林人11


我待过一家国企招电工,工作强度责任心都要求很高,一个企业一百多号人,有70多个都是干部坐办公室的,干活的工人少的可怜!招了几次都辞职走人了!就是不愿提高电工的待遇,却宁可养着一大群无所事事的办公室干部!


较真才能进步


要我说还是中国人太多了。要是这些工厂别说招技术工人了就连招出力气搬东西的人都找不到了。到那时技术工人的工资自然而然就提上去了。这样好些个孩子的家长就愿意让孩子去技校学习了当然不是那种初中毕业就能上的技校。应该是高中考大学被淘汰下来的孩子上技校这样才能保证技校毕业生以后走进工厂不光是干一些简单的操作工。而是能成长为技师。


不由的佛


看了这么多人来讨论技工的问题,有的说中国缺技工几千万,需要技校扩招培训,有的说以后得中国技工前途无量之类的,但是说这话提这些问题的人普遍不是技工群体。都是局外人,分析的不够客观真实。头条上一提到缺少技工,就列举发达国家的数据,什么技工占比例多少?待遇多少?外国技工终身不离职等等?真正的技工群体是没办法列举这些数据的,脱离这个群体分析出来的问题都不够深入客观。 我本人不仅是一名近20年工龄的数控技工,还管理和培训过很多公司的技工,地域广东世界工厂,我的回答应该能有一定的代表性吧?说说我的看法;1,能成为技工的人并不一定是学历高很聪明的人,但必须是热爱这份工作的人,经得住枯燥乏味,吃苦耐闹,细心钻研的品质,脑瓜智商怎么也得正常水平。2,技术是门经验活,单纯的理论没啥用,高级技工也是靠多年的积累慢慢熬出来的,甚至需要一定的天赋的,否则干多少年也是普普通通平平庸庸的,问题是有多少人能熬多少年?3,谈待遇,社会认可度低是不争的事实,你技术再好很可能找个老婆都找不到,这不奇怪。再需要全社会都要面对的问题是,技工的工资谁决定?老板,对不?当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时,你见过有哪个老板主动给到2100的?技工的工资待遇就是低价竞争,谁的技术好能力强工资低,这个岗位就给他,不服气的另找门路,当然这也复合商人逐利的原侧。这门行规头条上根本就无人听说。同时管理技工的那批人一般都不是技工你认同吗?他们所有的管理手段全是如何压榨出最多的效益,只是不同的私企程度不一样而已(国企不在讨论范围),在发达国家会引起工会罢工的你信不?在中国只能让更多的技工离开这个行业。另外我还没见过身边有哪位技工凭技术和工资在工作地能买房安家的。重点就是你努力学习技术不能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因为你说了不算,技工的天花板就是公司里面找到比你更廉价的可以代替你的日子就到头了,手段有的是,别跟我提劳动法,老板有私人律师帮他研究。4,管理技工,年轻点的靠画饼和鸡汤,年纪大点的想办法让年轻的代替他,每天工作12小时。精疲力尽无精力学习充电,其实技工跟普工的生活处境是一摸一样的,只是干的工作不一样,工资稍微高一点点而已。没人愿意干导致行业缺人也证明了现实的残酷。5,说了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畸形的工会,劳动法,老板的用工方式,社会的认可度导致人们远离这个行业。国家和技校在这方面是没有办法改变现状的,只能打个酱油。只有等到技工稀缺,影响企业生死存亡时,待遇技工自己说了算,或者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技工时,这些问题才会暴露出来。目前只是企业利益集团招廉价技工难,故意炒作而已,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yech1985


高中毕业再分流技校吧。初中毕业的基础不足以支撑孩子们以后能走的更远。在目前技校的整个教育水准没调整好之前就把百分之50的孩子们强制分流进去,不已经不是简单的不负责任的问题了,这根本就是在祸国殃民,这是对人民的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