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毛骨悚然,细思极恐的正史记载?

明月清风阁


人类社会现在处于相对高度的文明,但是翻看一下史书,你会发些好多令人买骨悚然,细思极恐的历史事件,不少会震碎你的三观,下面就举三个例子。

一、恐怖的古代二十四孝

元朝的文人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从此成为封建士大夫所推崇和标榜的行为规范,并将其不算改良。

二十四孝讲了二十四个各个朝代的古人至孝的故事,包含了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尝粪忧心、涤亲溺器等二十四个故事。

对于二十四孝的故事,鲁迅先生的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他说,有些故事可以勉强效仿,有些照着做,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还有的,会让人非常反感。

二十四孝中有不少故事让现代人看来毛骨悚然,就举一个例子:

郭巨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这个故事让人读了毛骨悚然,虽然后来人们又给杜撰了神仙给郭巨赐黄金的桥段,但是神仙赐金之说现在看来就是无稽之谈,这个故事被明清的士大夫大肆宣传,保不齐有愚蠢的人去学,但是恐怕只能说孩子被埋了。

对此好多古代文人都非常不满,明朝的林俊还作了一篇《郭巨辩》,长篇大套地把郭巨痛骂了一顿,说你把儿子埋完了回来,奶奶要是问孙子哪去了,你是说不说实话?要说实话,奶奶一气病死了,你郭巨弑母的罪名可就担上了。你到底是孝呢还是不孝?

二、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

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叫刘如意,晚年刘邦最喜爱的就是戚夫人和刘如意,一度要将刘如意立为太子,不过吕后和朝廷勋贵们关系密切,而这些勋贵们也不愿意后来居上的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当皇帝,经过吕后多方运作,她儿子刘盈总算保住了太子之位。

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但为人懦弱,实则大权尽被吕后掌握,对戚夫人恨之入骨的吕后将其打入冷宫,后又毒死了赵王刘如意,接着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剜掉眼珠,熏聋耳朵,喝下哑药,把她扔在窟室裹,称为“人彘”。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不是野史而是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曰:“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

吕后事后还让儿子惠帝刘盈去观摩,刘盈是又气又吓,说这是人干的事情吗,气的大病一场。

吓人不过头点地,吕后报仇可以,这个手段实在是太残酷了,当然吕后本来就心狠手辣,儿子刘盈死后也是哭而无泪。

三、亲手杀子的汉成帝

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宠信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他废掉了原配夫人许皇后,立赵飞燕为皇后;立赵合德为婕妤,位在众嫔妃之上,仅次于皇后。一时间,赵氏姐妹双艳并峙,宠冠后宫。为了取悦这对姐妹花,汉成帝把她们的宫殿修建的富丽堂皇,整日在与她们饮酒作乐。

赵氏姐妹虽然受宠,但是始终未能生下一男半女,两姐妹联手对后宫妃嫔怀孕的统统予以打击和铲除。

曹宫人为汉成帝生下一个皇子。事情泄露后,赵合德立即派人毒死曹宫人。为了杀人灭口,赵合德还命人把曹宫人的六个奴婢“尽置暴室狱”,逼迫她们自尽。接着,出生仅十几天的婴儿被赵合德派人抱走,最后不知所终。

对此汉成帝居然默认了,后来他又宠信了宫中的许美人,许美人生下一个男婴。但是此事被赵氏姐妹知晓,两人大哭大闹,结果汉成帝居然让人从许美人手中将孩子取来,史载:“帝闭户,独与昭仪在。须臾开户,曰:箧中有死儿,埋屏处,勿令人知。”

这都写的很明白了,为了取悦赵氏姐妹,孩子被汉成帝杀害了,这种事情都干的出来实在是灭绝人性,后来汉成帝死在了赵合德的床上,新皇即位,赵合德自杀,赵飞燕多活了几年也自杀,大快人心,


我家的猫叫皮蛋


我说一个细思极恐的事,这个事史书上记载很简单,现在看的也很简单,感觉没什么。

就是汉族和亲到匈奴的女人,包括王昭君,他们在匈奴的生活情况,史书上记载很少,但是其实真心挺恐怖的。一个文明社会的娇生惯养的女孩子送到半野人的地方,每天被一个野蛮人蹂躏,吃喝拉撒什么的都和完全不一样。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当这个野蛮人死掉以后,你可能会成为这个野蛮人弟弟或者儿子的发泄工具,然后他们死掉以后,你会成为他们下一辈的发泄工具。总之,你的一生都在为那个种族的繁衍做贡献,你永远不会再回到故土,永远再也见不到父母,一个人孤独的在一个恐怖的充满野蛮人的陌生环境生活一辈子。

这种悲哀的情况还发生在你带过去的侍女身上,她们在历史上甚至连名字都留不下来,无数的王昭君们用他们可怜的一生为整个民族换来短暂的发展时间。

所以我们要歌颂汉武,歌颂卫青,霍去病,他们的出现改变了这些女孩子的命运。但是,在之后,依然有无数女孩子背井离乡去那遥远的地方,义成公主和自己的弟媳一同伺候同一个蛮人首领的时候是否会想起那遥远的故乡。





王二闲话


有这样的历史记载, 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司马迁老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平原君赵胜家高楼面对着下边的民房,民房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外出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丽的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看到住在楼下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说:“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所以不怕遥远千里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碑视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平原君笑着应答说:“好吧。”等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份了吗?”。

过了一年多,平原君的门客陆陆续续离开了一半,平原君奇怪,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道歉。

这样的生活场景令人毛骨悚然,细思极恐。一则瘸子打水被人耻笑这是令人非常气氛的事情,但是恨不致于到了要人头的地步。二则平原君赵胜为了爱惜名声,喜士多客竟以杀妾来招揽门客,很是让人惊悚。另外,司马迁老先生作传在素材的取舍与安排上很是让人佩服,把读者的心理牢牢的抓在篇么的记事中。


杨柳青青春之声


发生在1994年4月的“卢旺达大屠杀”,持续时间100天,超过100万人死亡,平均每天有10000人被杀掉,每小时杀害400人,每分钟就有6个人遇难。这样灭绝人性的屠杀速度,甚至是纳碎集中营里屠杀犹太人速度的好几倍。更悲哀的是,卢旺达大屠杀居然还是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距今也不过26年时间而已。

之所以发生这起惨绝人寰的灾难,与其说是卢旺达国内占据人口多数的胡图族对占据人口较少的图西族的报复,不如说这个悲剧是西方国家种下的恶果才导致了这场灾难。

卢旺达在历史上被比利时殖民统治,比利时为了更好的统治这个国家,比利时居然通过鼻子、身高、肤色和财产来划分为两个民族:胡图族和图西族。更是让只有人口15%的图西族作为比利时的帮凶,帮助统治人口为70%的胡图族。此种政策的推行,随着时间推移,导致了两大民族之间的仇恨是越结越深。比利时在离开卢旺达后,却一反常态的将政权交给了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使得一直被欺压的胡图族终于有了机会报复图西族。

大屠杀的导火索,就是胡图族的总统去坦桑尼亚与图西族的爱国阵线签订和平协议时,飞机被击落,胡图族的总统及其机上所有人员遇难。当夜正好是非洲杯半决赛,使得卢旺达所有人都聚首在收音机面前听直播。当总统遇难的消息通过广播传遍整个卢旺达时,仇恨立马被点燃了。

而大屠杀发生后,联合国首先置若罔闻,态度消极,仅仅派遣了260名维和部队,直到大屠杀持续了45天后,才在国际呼吁下派遣了5500名维和部队参加救援。

以“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在面对这场大屠杀时,却向其他国家说这不是种族灭绝,更是以“尊重卢旺达主权,不干涉内政”为由,不参与营救。当维和部队再一次请求美国干扰煽动大屠杀的卢旺达广播时,美国却说:短波干扰的成本要一个小时8500美元,没钱。

如今的卢旺达早已走出了历史阴霾,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整个国家都朝气蓬勃,井然有序。最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卢旺达人的身份证上面,已经不在标注民族信息了,因为现在的卢旺达,只有一个民族:卢旺达民族。

看到这里,你觉得卢旺达大屠杀可以避免吗?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我回答几个由考古发掘才得知的历史秘密,关于墓葬。

离奇的墓葬到底隐藏着多少历史秘密?

说起古墓,大都联想到诡异这一词,虽然是古人安息的地方,可久远的年代却给它蒙上了神秘面纱。而一座座古墓经过考古工作者们的发掘后,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接下来,恐怖的古墓行开始。

■ 锯颅葬(图片确实没有找到,只好请各位想像了)

2004年5月—7月,考古人员在克沟口墓地发掘了20余座墓葬,克沟口墓地位于新疆铁木里喀什河上游。
发掘的这20余座墓葬中,发现了早期游牧民族特有尸床,以及罕见的锯颅葬俗,而墓葬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年至两千八百两以上。
尸床结构复杂,平面呈梯架式,两侧有竖梁,竖梁中间又有很多根横梁,横梁与竖梁之间交叉搭放。

在一些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的手指骨或脚趾骨残缺不全;一些死者的头骨上还发现有环锯现象,后面头骨打开,只剩下面部骨。
  • 环锯现象是什么样子?

就是刻意、有意在头骨上钻孔,一般把此行为称“环锯术”。这个手术方法主要针对癫痫、精神病、头痛患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现代医学部分医生还在使用。

考古人员的描述:“这种奇特葬俗还是第一次发现。以前听说过,古代游牧民族把战俘抓获后,将其后头骨锯掉,用来当饮酒器具,但谁也没见到过。这一发现提供了锯颅葬俗的实物证据。”


■洗骨葬

安宁河流域的凉山大石墓的墓室用天然巨石构筑,墓长五六米到十余米,墓中埋葬有数十具尸骨,最多者可达100余具,这就是“二次捡骨葬”。

  • 二次捡骨葬是什么意思?

洗骨葬就是二次葬,也称捡骨葬。

做法:人死后暂时掩埋,或将灵柩暂时停放;经过一段时间,等死者肌肉腐化掉;再把骨骼收拾起来举行骨葬仪式,将死者骨骼埋入墓穴。

这个葬法讲究要把死者遗骨用水洗的非常干净,才能放进木匣或者瓮里,再进行安葬,也是称洗骨葬的由来。

为什么有这种葬法习俗?在古人的观念中,灵魂不灭是一定的。

洗干净死者的骨头,表示除去死者先人带给后人的祸患,主要在保护子孙后代。也就是说死者在阴间过得好与坏,都不能寻求后人帮助,不要骚扰的意思吧,我认为或者是这意思。


■套头葬

贵州地区最具神秘色彩的丧葬习俗,即人死后用铜斧、铜鼓、铁斧套在死者头上入土埋葬,土著部落中具有特别身份之人才能享有。

2001年在贵州省赫章县可乐村发掘了108座,夜郎时期的土著民族墓葬。其中套头葬体现了神奇的文化特色。

此墓葬时代可追溯至战国。挖开没有封土墓与墓道,只见一些小型的长方形竖穴墓坑,坑内有仰着身子下葬的,有并排下葬的和胡乱所葬下。

有二十多座墓坑与众不同,坑内没有棺木或者裹尸的竹席,死者头部放入一个铜釜之中,有些脚下也如此,这就是所谓的套头葬。

这种葬法极为罕见,中国其他地区以及国外均未见记录。


■北斗七星葬

万历皇帝

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是明定陵,埋葬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

陵墓中,万历皇帝的尸体放置在一条棉被上,棉被两边上折,盖住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经腐烂,仅剩估价。

面向上,头部微偏向右边,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右侧,左臂下垂,略内弯,手放在腹部。手中持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常见的葬式包括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屈肢葬、割体葬等,但万历皇帝为什么采用这种怪异姿势,不明白······

有人通过研究认为,皇帝的葬式源于天象。北斗七星在古代是极星,指向北方,位于天空正中间;在星宿中属于紫薇垣,而它对应的是人间帝王,帝星所在,所以极星北斗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古代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自称“真龙天子”,所以他们将死视为升天,意味着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

采取这种姿势也不足为怪了。

明定陵


果笑


让人毛骨悚然,细思极恐的事,不是面对面的争斗,不是光明正大的厮杀,而是漫不经心的言语、举动之间已透着我对你的态度。

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里讲到萧何与刘邦的记载,汉五年,前202年,刘邦杀了项羽,平定了天下,开始论功行赏。大家都觉得自己功劳大,应该得更多的赏赐。最后,刘邦以猎人、猎狗,功狗、功人的比喻确定萧何功劳为第一,赏赐的食邑最多,又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这对萧何来说真是荣耀至极的,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赏赐了。说明了刘邦对萧何的肯定,对萧何的信任。之后在汉十一年,前196年,萧何又帮助吕后诛杀韩信,平定关中叛乱。刘邦又加封萧何五千户,并赏赐五百士兵,一名都尉专门保护萧何的安全。大家都觉得萧何是刘邦最宠信的大臣,都来祝贺萧何。萧何也觉得自己和刘邦的关系不错,这些都是关系密切最好的凭证。却有一个叫召平的人对萧何表示哀悼,说:“皇上在外领兵作战,时刻处在危险之中,而你留守后方没有什么危险,却增加对你的赏赐并且派卫队保护你,这是因为淮阴侯刚刚在城里谋反,皇上对你也有所怀疑啊,并不是皇上宠信你。你不要接受赏赐,并且把自己的财产都拿出来,支持皇上平乱,皇上心里一定会很高兴。”萧何听从了召平的建议,刘邦果然非常高兴。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又去讨伐黥布的叛乱,期间多次派人询问萧何的日常。照常理说,这是刘邦关心萧何。这时萧何的一个门客对萧何说:”君灭族不远了,你现在高居相国之位,又功劳第一,无可复加了。这十多年来你安抚百姓,尽心竭力,又献出自己的家财以供军事,你现在的威望太高了。皇上之所以多次派人询问你,是害怕你在后方威望太高对他造成威胁啊!你不如大量购置田产,贪污受贿来损害自己的名誉,皇上才会对你放心。“果然,刘邦放下了对萧何的戒心。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人在最得意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看的明白呢?要不是有旁观者提醒萧何,萧何这个局中人说不定还一直犯着糊涂,不得善终了,要知道刘邦也是有屠戮功臣的爱好的。

换位思考一下,一个人和领导上司关系密切,还常常受到关心,谁会看得清幸福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呢,想想都教人害怕恐惧。


八卜书友


中外历史上写入正史里的,如某支军队神秘消失、某个国家一夜之间人间蒸发、某个地区像外星基地、某个文明沉入海底……等等。

这一类属于历史谜团,还够不上细思极恐。 正史有记载,既毛骨悚然又细思极恐的,非“巫蛊之术”不可。

巫蛊之术

巫蛊之术可说是最为神秘之术。有人对其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唬人的东西,世上根本不存在。有人却言之凿凿,说中了巫蛊的人,轻则任人摆布,重则死于非命。巫蛊到底是什么鬼,没人说得清楚。

据《汉书》记载,“巫蛊起自胡巫。” 胡巫,是指在匈奴地位较高的群体。它的源头是匈奴民族的萨满巫术。而萨满巫师就是中原所说的“胡巫”。

胡巫有通灵的能力,是专门负责联络神灵、祖灵、鬼灵诸界,为人间沟通、问难、消灾的,其地位十分神圣。 战国晚期及汉代,民族迁移交流,夹杂混居,巫术之风在中原兴起蔓延,所谓“巫蛊”,即巫鬼之术或巫诅咒之术。


《史记》中记载武帝 “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对于中蛊之人往往“或痛楚难堪,或形神萧索,或风鸣于皮皋,或气胀于胸膛……”。

其惨状也是不忍睹,历朝历代皇宫和官府很忌惮。汉武帝又害怕巫蛊之术,针对制蛊放蛊都是严刑酷律,毫不手软。

《史记·滑稽列传》中的西门豹,他在治邺时所惩治就是以巫为职业骗取钱财的巫祝。

《乾州厅志》记:“苗妇能巫蛊杀人,名曰放草鬼。遇有仇怨嫌隙者放之,放于外则蛊蛇食五体,放于内则食五脏。被放之人,或痛楚难堪,或形神萧索,或风鸣于皮皋,或气胀于胸膛,皆致人于死之术也。” 历史上有多位皇后因为巫蛊之术而丢了后位,或自刎而死,或幽闭至死。


巫蛊之术也被应用到战争之中

由于汉武帝在对匈奴的战争中连获大捷,匈奴单于抵抗不住,就求助于胡巫下蛊。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 : “匈奴使巫埋牛羊于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

就是在汉军经过的地方和大漠草原上、水源地埋葬着被下过蛊的死牛羊尸体。其结果是,汉军大批感染疾疫。

《资治通鉴》中记载 : “军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

对“巫蛊之术”的传言从未间断,可参考的书籍文献多不胜数,但都不敢断定这种害人之术是否真实存在。


夜不闭户深耕半夜


朱元璋的黑色幽默——四辅官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杀心极盛的人,对臣子的杀戮行径令人侧目,于是很多人把目光集中到杀戮本身,忽略了他在制度实验方面的努力。洪武十三年他杀掉胡惟庸后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一个人玩全国容易累死,于是精心设计了一套四辅官制度。

所谓四辅官的概率其实来自周文王时期三公四辅的传说,在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煞有介事的“告太庙”且谕全国,挑选学问渊博,德行敦厚的耆儒帮助皇帝做一些具体工作,主要是“论道经邦、理阴阳、顺日时”之类的秘书工作,这就是明朝的四辅官。

这些民间耆儒肯定不是功勋集团的人,一般又岁数比较大,虽然“位列公侯都督之次”,但毕竟只做实事不掌实权。更狠的是朱元璋把四辅理解成四季,这些辅官一年只有三个月轮值,非值班期间啥也不能干,在权利制衡方面至矣尽矣。

朱元璋的黑色幽默——玩砸了

其实我们都应该能知道这套制度必然玩砸,即使以现代如此方便的交通、通讯和办公条件,都完全没办法做到官员以季度轮值,何况600年前的明朝?洪武朝工资又低,辅官无法常居京城,那帮四辅官基本就在离京和回京的路上折腾。

如果辅官年轻力壮也行,为了一季度的执政权拼命也值得,问题朱元璋要求的是“学问渊博,德行敦厚”来着,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基本都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这么折腾完全就是奔着要命去的!

更坑爹的是季度轮值切断了他们工作的连续性,很多事情压根就做不完,朱元璋又不是一个宽宏的君主,事情没做好是要负责任的!很快一个叫王本的辅官就摊上事儿,被朱老大判了死刑,但是根据洪武朝的制度,就算判了死刑你个王八蛋也得干活,可怜的王本同学就这么一边当辅官,一边等死。

朱元璋的黑色幽默——别来了

干活还得等死的日子想想就不好过,但是为了一家人的小命,王本同学还得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古人重葬重祭,国家每逢特定的日子都会举行祭祀神灵活动,这些都是辅官的活儿,王本也丝毫没怠慢的准备参加。

可就在王本快要准备就绪的时候,朱元璋突然良心发现了,他觉得让一个死刑犯参加祭祀太不人道,于是就此事给王本发了一道谕旨:

谕四辅官王本毋陪祭敕:祀神之道,非会人也。古法,刑丧不预。禡旗之祭在迩,卿极刑,毋列班。——《明太祖文集》

祭祀神明之道并不是把人聚集一起开大会,根据古代以来的规矩,受刑和居丧之人不可以参加的。现在祭祀的日子就在眼前了,哥们你既然已经判了死刑,就别来了。我不知道王本接到旨意时什么心情,反正换成我肯定掀桌子,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吧?!


历史吐槽机


非常感谢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人类历史何其多,而其中记载的史书也数不胜数,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而纵观很多正史上的记载,上面有很多至今无法解释的现象,甚至有些事情颇显离奇恐怖。下面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正史中记载的比较毛骨损然的历史事件。

第一件事,“外星人”绑架

“西岩咀覃某,田家子也。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晨起信步往屋後山林,见丛薄间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即往捕之,忽觉身自飘举,若在云端,耳旁飒飒有声,精神懵昧,身体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坠下,乃一峻岭也。”——《松滋县志》

这件事情记录了清朝光绪年六月,一覃姓男子三步的时候,被一个发光物体抓走了,之后被扔在了山岭中,后来在山中遇到一个砍柴的樵夫,樵夫问他来自哪里,他说是湖北松滋人,而樵夫大吃一惊,说这个地方是贵州,距离你的地方有一千多里路程,也就说明覃姓男子被带到了千里远之外。而相同的事情也发生在90年代初期,上海一男子在睡梦中带到了北京,故而这件事可以说是之际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说法。只能定性为外星人所为。

第二件事,飞山走石

“熙宁癸丑,华山阜头峰崩,峰下一岭一谷,居民甚众,皆晏然不闻。乃越四十里外平川土石杂下如簸扬,七社民家压死者几万人,坏田七 八千顷,固可异矣。”——《 老学庵笔记》

很多人都知道陆游,是南宋非常著名的诗人,但是在北宋赵贞吉年间,他写的是华山山头崩塌这件事,山下的村民却毫不知情,所以说并不一定为真。书中写的是山头奔溃,砸在了平川上,致使数万人都死了,但是就按照当时的情形来说,村民们居住的地方离山头很远,并不一定会被落石砸到。但是华山确实是一个地震活跃地带,在公元1125年,就有记载地震事件。

第三件事,不明物体

“河清四年,有物陨于殿庭,色赤,形如数斗器,众星随者如小铃。明年,娄太后崩。”——《隋书.五行志》

公元565年,在北齐的邺城中,一个赤色物体,从天而落,一同而来的还有一些小铃铛一样的物体,坠落在皇宫。而之后就有了皇太后娄氏的暴毙。但是其实真实事件并不是这样的,在历史中记载的娄氏,去世时间是562年,和所写并不一致,故而也不一定为真。

第四件事,阴兵借道

这种事情在很多电视剧中都有演,而在历史记录中也确实有阴兵借道的记载。云南有个地方是惊马槽,这边地势险峻,在山崖之下刚好是一道阴森恐怖的山沟,而此地被称作惊马槽的原因就是,这里面发出的惨叫声,会使马受到惊吓,不敢向前。故而起名叫做惊马槽。

还有记载说,在项羽火烧了阿房宫后,有准备盗墓秦始皇陵,但是在到骊山脚下的时候,地动山摇,有惊雷乍现,而项羽同时也看到了秦军一支,手里拿着利器,朝着项羽的大军杀来,正是由此,堵住了项羽想要盗掘秦始皇陵的做法。


栉比舆言


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和事,但相对于残害肉体,虐人杀人这样一目了然的恐怖故事,更恐怖的则是对人精神和思想的禁锢,通过各种手段改造一个人的思想,这似乎是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上实施过的,除了正面宣传洗脑之外,比较极端的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朝乾隆时的“文字狱”等。

相比于“焚书坑儒”,乾隆年间的“文字狱”更是祸害无穷,不同于雍正时期,乾隆在位时清朝已有百年,可谓国势日盛,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对思想进行压制,对民众进行驯化,乾隆致力于彻底清除残存的“反清复明”等各种不愉快的历史记忆,压制汉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一切以皇帝的个人认知和价值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为此出现了各种不计其数的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捕风捉影的冤假错案。翰林院庶吉士徐骏随口吟出的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为他惹来杀身之祸,刑部判决书中认为“这两句诗影射讥讪我大清,按大不敬律处斩,立即执行,诗稿一律焚毁“,何其荒唐。

文字狱的后患是什么呢?文字狱打断了中国士人阶层知识分子的脊梁骨,让整个官僚系统变成揣测圣意曲意逢迎的机构,各级大小官员等为了迎合皇帝邀功请赏,绞尽脑汁去陷害举报别人,在皇权面前绝对臣服卑躬屈膝,人格卑劣,节操可谓碎了一地。

更加厉害之处是,文字狱的影响可谓无孔不入,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社会各阶层为了逃避文字狱带来的灾祸,主动进行思想和文字上的自我审查自我阉割,丧失了独立之人格,更别谈什么自由之思想,大家一起粉饰太平,互相欺瞒,有意识地向主流价值观靠拢,表面上一团和气,思想上丧失了活力,一潭死水,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创新和进步。这也是导致中国长期落后挨打的一大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