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寶玉為什麼愛和北靜王交往?

潤楊的紅樓筆記


北靜王和賈寶玉初次相見,兩人即生惺惺相惜之情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靜王》。秦可卿出殯,四王八公都來路祭,北靜王帶領麾下各官也等候在途中。四王裡面,當日唯北靜王功高,現在襲爵的子孫為水溶。

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謙和。

北靜王“年未弱冠”,也就是十八九歲的年紀,年齡比寶玉稍微年長,且生和寶玉共同點是都生得可人意,模樣好。



賈珍聞得北靜王親來路祭,停住隊伍,和賈赦、賈政慌忙過來以國禮相見,北靜王謙和答禮後,直接問銜玉而誕的公子(賈寶玉)在哪裡,他想見一見。賈政就命賈寶玉換了吉服過來相見。

寶玉眼中的北靜王:

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北靜王眼中的寶玉:

戴著束髮銀冠,勒著雙龍出海抹額,穿著白蟒箭袖,圍著攢珠銀帶,面若春花,目如點漆。

北靜王一見寶玉即生喜愛之情,說道:“名不虛傳,果然如‘寶’似‘玉’。”又問:“銜的那寶貝在那裡?”寶玉見問,連忙從衣內取了遞與過去。水溶細細的看了,又唸了那上頭的字,一面極口稱奇道異,一面理好彩絛,親自與寶玉帶上,可見鍾愛之至。



北靜王又拉著寶玉的手,問他年紀大小,所讀書籍,寶玉一一答應。北靜王見他語言清楚,談吐有致,更加喜歡,於是向賈政誇獎道:

“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

北靜王又對賈政說道:

“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資質,想老太夫人、夫人輩自然鍾愛極矣。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昔小王曾蹈此轍,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令郎常去談會談會,則學問可以日進矣。”



上段語言可以看出,北靜王和寶玉有很多相同之處:一都生得好,都曾得祖母、母親溺愛;二年少時都不喜讀書,以至荒廢學業。所謂物以類聚,北靜王因為喜愛寶玉,當即邀請賈寶玉到家裡參加聚會,他說他現在家裡經常有名士聚集,賈寶玉經常過去談講談講,可求學業進步。

北靜王對寶玉發出邀請,也可以說是北靜王對賈政的命令,還是因為北靜王非常喜歡寶玉,希望以後經常和他見面。

初次見面,北靜王還將自己腕上戴的一串蕶苓香念珠摘下來,作為表禮贈給賈寶玉,這串念珠很珍貴,這可是皇上剛贈送給他的。




從此賈寶玉就經常去北靜王府,把北靜王府的門檻都踩爛了

書中雖然沒有明說賈寶玉和北靜王交往的細節,但側面寫出兩人私交不一般。

第四十三回,王熙鳳生日那天,適逢金釧兒生日,賈寶玉出城偷偷祭拜金釧兒,回來謊稱是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沒了,他哭的很傷心,不便就回來,大家都說是應該的,都沒有疑心,說明寶玉和北靜王私交很好,經常去北靜王府。



第四十五回,賈寶玉雨夜去望候黛玉,穿的全套雨具:斗笠、蓑衣、棠木屐是北靜王送的;

賈寶玉還知道北靜王的一些秘密,比如,第三十三回,忠順王府長史官來榮國府打聽蔣玉菡下落,賈寶玉被逼不過,供出蔣玉菡在城東紫檀堡置了房舍。書中雖然沒有說誰給他買的,從北靜王曾經送給蔣玉菡紅汗巾子,可以猜測,紫檀堡很應該是北靜王在外的別墅,送給蔣玉菡的。

總之,自北靜王見了寶玉,就非常喜歡,經常約寶玉去府裡談講,至於學問是否進益,那得另說。



賈寶玉為什麼也喜歡北靜王?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也如牛頓第三定律,情感感覺也是相互的,你非常喜歡一個人,他周圍的“磁場”吸引你,你的“磁場”也會吸引他。你厭惡一個人,“磁場”就相互排斥。

北靜王和寶玉之間就是如此,兩人年齡相仿,都生得秀麗脫俗,性格愛好相同,一見傾慕。

我們再梳理一下賈寶玉的朋友圈,賈寶玉的幾個摯友都是模樣秀麗、長相脫俗:秦鍾柳湘蓮、蔣玉菡。

北靜王和賈寶玉無論長相、談吐、學識都脾氣,所以彼此喜歡。


我就是竹韻


賈寶玉說,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賈寶玉喜歡像水一樣清澈的人,不喜歡像泥一樣汙濁的人。北靜王是一個俊俏的小生,屬於賈寶玉喜歡的類型。賈寶玉不喜歡經濟仕途、八股文章。更不喜歡結交權貴!北靜王在他心裡不是祿蠹一流。

賈寶玉這個追求意淫的情種,愛博而心勞,絕不是肌膚濫淫之輩,不該無根據的猜疑北靜王與賈寶玉之間是否有同性的曖昧關係。

賈寶玉有個性,不喜歡的人,不願與之交往。例如寶玉每次見賈雨村都不高興。寶玉喜歡北靜王,顯然他們的興趣、愛好一致。寶玉喜歡的人,北靜王一定也喜歡。北靜王喜歡的人寶玉也喜歡。例如蔣玉菡。北靜王喜歡蔣玉菡,還把皇上賜的茜香羅汗巾賞給他。寶玉一見蔣玉菡就喜歡上了。

賈寶玉不管得了什麼好東西,都願意送給林黛玉。北靜王的東西,自然都是好的,寶玉自然喜歡送給黛玉。第一次是手串,第二次是斗笠、蓑衣和木屐等雨具。北靜王的禮物贈給寶玉,這表示親近,但寶玉轉贈給黛玉,未免失禮。不僅對北靜王失禮,更於黛玉不敬,畢竟男女授受不親。有人猜測北靜王喜歡黛玉,應該屬於過分解讀。林黛玉的愛是專注、純潔的,她不可能喜歡北靜王。她不像薛寶釵,如果能進宮,薛寶釵絕不會嫁給賈寶玉。而林黛玉寧可跟寶玉成為漁公漁婆,也絕不願意嫁給北靜王。北靜王在她眼中也不過一介臭男人。

二、北靜王祖上與賈府有世交之誼,故從未以異姓相見。這在《紅樓夢》描寫的骯髒黑暗的世界裡,顯得特殊,儼然一枝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賈寶玉素厭官僚權貴,但平日聞得北靜王風流瀟灑,不為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相見恨晚。

賈寶玉與北靜王交往是被長輩認可、允許的,但寶玉絕不是攀附權貴。賈寶玉與北靜王成為好友,時常去北靜王府。寶玉偷偷祭奠金釧,也以北府為藉口,說北靜王的妃子死了,他去探望。賈母等人絲毫沒有懷疑。他們交往密切,於是有人猜測作者這麼寫,也許是為後文作鋪墊。可能是在賈家敗落後,北靜王對寶玉有所幫助。其實賈寶玉不是那樣的人。這一點續書的處理比較好。

  三、北靜王值得與之交往。在秦可卿送殯的路上,賈寶玉遇到了前來路祭的北靜王,北靜王對賈寶玉有了初步瞭解,甚為投機,臨別賜給賈寶玉一串念珠。 北靜王雖然非常賞識賈寶玉,尤其是當著賈政的面對賈寶玉大加讚賞。在讚賞的同時,北靜王毫不避諱地說出了賈寶玉成長中的不利之處,而且,北靜王還以自己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來告誡賈政和賈寶玉,可謂一針見血:“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資質,想老太夫人、夫人輩自然鍾愛極矣;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昔小王曾蹈此轍,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令郎常去談會談會,則學問可以日進矣。” 在這段話中,北靜王不僅指出了賈寶玉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還表示願意幫助賈寶玉克服那些不足,可見北靜王與賈寶玉是君子之交。俗話說,忠言逆耳。北靜王如此摯友,值得交往。


伴讀紅樓夢


北靜王和寶玉的交往中隱含了明清時期頗為流行的同性情結。

同性之間因美貌而相互吸引的第一個高峰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湧現了許許多多驚豔歷史的美男子,同時也開啟了同性情結的第一個高潮。

第二個高峰期就是明清時期了,明清時期上流社會豢養男寵成為一種時尚。貴族士大夫們結交梨園男色,出入男娼妓館,刻意追求新奇的兩性關係已經成為當時的一種頗為另類的文化形態。

據不完全統計,明清涉及到同性情結的小說共有59種,寫男風現象的有55種,可見當時的這種怪癖審美情趣在社會上的泛濫程度。

《紅樓夢》類似這樣的描述也不在少數,如寶玉和秦鐘的曖昧關係;寶玉和蔣玉涵的私下交情,北靜王和賈寶玉——兩個同階層的男性之間的親密,是被曹雪芹藏得最深邃的一種關係。



首先,在驚鴻一瞥中暗許芳心。

北靜王和賈寶玉的第一次見面是在第十五回秦可卿的葬禮上。

居於高位的北靜王不僅親自來參加了葬禮,而且設路祭,擺筵席,禮節十分周全。 當賈珍等再三拜謝他的光臨之後,他還遲遲不肯離開,並提出要親自會會這個帶玉的公子。可見,那個時候他就是慕名而來的。

北靜王和賈寶玉的初見,跟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初見有得一比。後者是似曾相識的前世情緣,前者是彼此驚豔的一見鍾情。賈寶玉說,好個儀表人才;北靜王說,果然如寶似玉。

而後北靜王贈給賈寶玉鶺鴒香念珠,從鶺鴒寄予的含義看,他已經當寶玉為親密好兄弟了;後來又頻頻送他披風和斗笠,都是一些關乎生活的私人物品, 可見北靜王對寶玉的這種親密是從心而發的。

倒是賈寶玉有點冥頑不化,回頭就想轉送給林黛玉,結果被嫌棄拒絕了。



其次,在性情相投中越走越近。

如果說北靜王和賈寶玉的初見只是出於外貌協會的癖好,那麼後來他們的交往就漸行漸近了,而且有了彼此的小秘密。

其實北靜王的內心世界是個複雜的矛盾體。初見寶玉時,他除了被他的外表傾倒外,對他的成長和未來也是頗為關心的。

他讚美賈寶玉龍駒鳳雛,並慎重地對賈政說:“令郎如是資質,想老太夫人、夫人輩自然鍾愛極矣。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昔小王曾陷此轍,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言辭懇切,儼然是長輩口吻。

可見北靜王的理性層面也是懂得仕途經濟對於個人前途的重要性的,或許在內心深處也是希望為朝廷效力,建功立業的。只是他的本性散淡閒逸慣了,所以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這點恰好與賈寶玉的內心世界曲徑通幽了。

後來兩人單獨交流的次數越來越多,北靜王頻頻邀請寶玉到其府邸做客交遊。連拐走忠肅王府的男優琪官一事,都只讓寶玉知道;而寶玉偷著去祭奠金釧兒,也是假託北靜王愛妾病逝,拿他做了擋箭牌。可見,到這個時候,前面所謂的諄諄教誨早已被抱團享受的兩人拋到九霄雲外了。



最後,在深度交往中昇華情誼。

與社會正途格格不入的痴呆、閒散、叛逆使得兩人變成了同道的夥伴。賈寶玉愛極了女兒家水做的模樣,而北靜王的名字恰好叫“水溶”,彷彿冥冥中就有了惺惺相惜的緣分。

紅樓夢對於北靜王的正面描寫實在太少,但是他和賈寶玉之間的交往卻常常在一些片言只詞的側面描寫中細水長流。直到賈府敗落,北靜王依然從中斡旋,積極營救,在逆境中見證他們的情誼。

與賈寶玉相惜相好不止北靜王一個,但是走得最長久的卻是北靜王。這裡既有地位的關係,也有三觀的關係,所以走到最後,他們的情誼突破外表的相惜,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林樰熳倚樓看江湖


《紅樓夢》裡有四大郡王,分別是東平王府、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和北靜郡王,其中以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與賈府關係最好的也是北靜郡王。
對於賈寶玉來說,他與人交往不看家族關係,也不論貴賤,要看緣分。他把女子形容為水做的人,把男子看作泥作的人,一水一泥,一清澈透明一渾濁汙穢。所以,在他的心中,與女子交往是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男子。

但不論男女,凡是與賈寶玉聊得來的人,都加入了他的朋友圈,他對這些朋友也很上心。說到他為什麼喜歡和北靜王交往,我從以下三個方面說明:

第一,隱形印象炮製出的好感

北靜王府和賈府兩家是世交,到如今關係依舊良好。所以賈寶玉對北靜王比較瞭解,這些瞭解主要是來源於父兄親友們的言語間。
賈政說他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這句信息量很大,外貌習性都出來了。而且賈寶玉也知道 ,北靜王念舊情,不以異姓相視,不以王位自居。
換作是你,從祖輩們口中得知這樣一個人,你心裡能沒好感嗎?你能對他不好奇嗎?

對於寶玉而言,隱形中已經給了北靜王一個定位和輪廓,心裡是喜歡的,只等見“廬山真人”。

第二,實質性交往產生的共同愛好

話說寶玉舉目見北靜王水溶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在書中寫到,賈寶玉第一次見北靜王很是開心,遠遠望見便是一句讚歎“好個儀表人材”。這一誇原來的隱形外貌與實際中的人對上了,這是其一。再看其二,北靜王的動作,寶玉來了,他“從轎內伸出手來挽住”,這動作很親切,不王位自居,不被官俗國體所縛,是個賢王;這又與寶玉從父輩那裡聽到的評價暗合。
北靜王送了賈寶玉見面禮,還叫賈寶玉有空到他家裡切磋切磋。兩個私下肯定是有交往的,北靜王的才情,寶玉不可能不知道。
此外,兩人還有共同的愛好,那就是蔣玉菡。他們三人有一些共同的地方,長相清秀,愛好相同,關鍵一點,不以卑賤論交情。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性趣相投的人自然能成為朋友。

第三,賈寶玉身上的“佛性”

見寶玉戴著束髮銀冠,勒著雙龍出海抹額,穿著白蟒箭袖,圍著攢珠銀帶,面若春花,目如點漆。
北靜王第一面見到賈寶玉時,書中寫到面若春花,目如點漆。而北靜王在賈寶玉眼中,則是面如美玉,目似明星。這說明他們的審美觀相同,彼此一見如故,再看北靜王伸手挽住寶玉,這個動作表明北靜王也很欣賞傳說中的賈寶玉。
有人說賈寶玉有同性戀傾向,但我更認可的說法是他身上的佛性。佛其實是沒有性別的,我們熟悉的觀音在印度為男身,在我國為女身。賈寶玉身上有佛緣,所以他的好感,只要是和他有緣的,不論男女,他都傾心相待。
從文學的角度上來說,我認為這種說法來解釋賈寶玉對男性的好感更好。

以上是我認為的原因,供您參考。


讀書悟道


北靜王和寶玉有過兩次交往,一次送念珠,一次送蓑衣。還有一次交往是寶玉的謊言,他說北靜王的妃子死了,寶玉去探望了。寶玉能對家人這樣撒謊,說明他曾去探望過,兩人交往是不少的。作者為什麼這麼寫?就是為後文作鋪墊。後文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可能是在賈家敗落後,北靜王對寶玉有所幫助。


風林559


其實兩個人早就互相仰慕,北靜王當初聽聞賈寶玉銜玉而生,又比很多成年人不知道聰明多少倍,一直很想親自看一下賈寶玉,因為事情多給耽誤了一直沒有機會。

而賈寶玉也聽到父親他們誇北靜王長得風流倜儻,不像普通的做官的那樣各種拘束,同樣也很想一睹北靜王的風采。

藉著弔唁私下相會

秦可卿死後辦了一場葬禮,很多王公大臣前來弔唁,包括北靜王這樣身份尊貴的人也來了。但是他來卻是為了賈寶玉,畢竟人皆有愛美之心,賈寶玉生的相貌堂堂,又是很有才的人,再加上那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出生傳說,怎能讓北靜王不仰慕?他早就想結識一下這位寶玉兄弟了。這次參加葬禮時,聽說賈寶玉也來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怎可錯過?於是他尋找到了賈寶玉,和他兩個人說著話去了。

以貌取人的的賈寶玉

再分析一下賈寶玉這個人,可以用好色來形容他,他喜歡女孩子,也喜歡秦鍾那樣的男人。他是一個以貌取人的人,初次見面,看的不是才情而是看外貌,好像相親一樣了。所以賈寶玉喜愛北靜王外表出眾,是第一個原因。另外,賈寶玉喜歡結交強過他的人,這個強,不過是看那個人雅不雅。比如薛蟠、賈璉在他眼裡就是最最俗的人,所以賈寶玉就把他們當親戚,僅此而已。而相反北靜王因為無拘無束的個性,深得賈寶玉欣賞。

所以兩個人相見恨晚,除了贈送禮物,還邀請對方到家裡做客。


濁酒話煙語


你好,我是國風!

這句話應該倒過來說應該是北靜王為什麼愛和賈寶玉交往才對!

因為自始至終賈寶玉都沒有趕著北靜王的後屁股套交情。而多是不得已聽從父母之命結交仕宦之家!賈寶玉是一個不喜歡經濟仕途,八股文章的清高之士。更不喜歡結交官商權貴!所以即使是北靜王,在他心裡也是祿蠹一流。賈寶玉怎麼可能違背本心去結交這些人?就更難以談得上喜歡了!

至於北靜王為什麼喜歡結交賈寶玉,完全是因為賈寶玉是一個銜玉而生的特殊人物。滿足了北靜王獵奇的心理,所以幾次三番的把賈寶玉叫過去,可能大概無非就是把他當成了一個展品,叫過去展示給他的朋友們觀看。根本也談不上結交!

北靜王,也是滿清王爺一流。作者如此寫,大概是為了表現滿清貴族對漢人的蔑視和玩弄吧!!


國風1974


寶玉和北靜王都喜歡黛玉,北靜王曾提出想迎娶黛玉。但賈政不喜歡寶玉與北靜王,秦鍾,柳湘蓮等交往,寶王被困在大觀園內,也很想與外面相同的人交往,當北靜王得知有黛玉這麼一位才情極高,家世又好,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當然很高興。他也不知玉,寶黛已經心意相通,賈寶玉也有點“同性戀”吧,與北靜玉私下感情也很好,自然也把北靜王送的禮物轉送黛王。黛玉隨手扔了。曹雪芹寫這個細節,絕設有暗示黛玉與北靜王有關聯,只是村托出黛王對寶玉旳用情之深。是不是寶玉身上約東西,她一眼便認出。整個過程,我都覺得是寶王對北靜王有好感而自作多情,與黛王無關。賈府'公子鍾情於與這些人交往,也不奇怪。北靜王出場次數極少。我也不太在意此人。只從分折寶王性格而談談。


103311180523微風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惺惺惜惺惺,人才惜人才。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飛紅影下


寶玉對北靜王水溶聞名已久,“水溶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

分析起來,寶玉對北靜王的好感,應該是三個方面:

一,才貌雙全。寶玉好色,這是不言而喻的。他不僅好女色,也好男色。不僅是在性關係上好色,對普通朋友也存了“以色取人”之心。對蔣玉菡,對柳湘蓮,莫不如此。“才貌雙全”的北靜王,是寶玉喜愛的第一個原因。

二,風流瀟灑。寶玉自命不凡,當然也要“結交須勝我,似我不如無”,只不過他的衡量標準,不是地位高低,而是“雅”“俗”之論。像薛蟠這樣的大俗人,賈璉這樣的大俗人,寶玉只與他們保持親戚的交往,私底下卻替他們的侍妾香菱、平兒抱不平。

三,“不以官俗國體所縛”。北靜王也像寶玉一樣,是蔭封的功臣之後,本人並沒有揚名立身的追求。可以說,是比較淡泊名利的那一類。這種類型,很合寶玉的胃口。

寶玉與北靜王的交往,是心靈層面的,是性格相投,而不是對地位權勢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