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社區衛士 都是“護民悍將”

長春社區衛士 都是“護民悍將”

這個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歲月靜好。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市社區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不畏艱險,連續奮戰,他們每天都在不斷“重複”的工作中度過,一遍遍測溫、一遍遍消殺、一遍遍篩查、一遍遍宣傳……通過他們的“重複”工作,一層層織密社區疫情防控網。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些勇敢的社區戰“疫”者,他們有夫妻檔、有父子兵,也有全家齊上陣的,他們走街串巷,變身“小喇叭”“消毒員”“勸導員”“代購員”……為戰“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風吹霜打的面容更美麗

長春社區衛士 都是“護民悍將”

於寶珍(左一)向居民宣傳防疫知識

6日8時41分,戶外氣溫降到零下22℃。在二道區公平路與臨河街交會處,一個印著“疫情排查站”的醒目標示牌旁邊,身著白大褂、戴著紅袖章的於寶珍正在給途經此處的居民介紹疫情防控知識。戴著口罩的她,睫毛、眉毛和頭髮上結滿了冰霜。

據瞭解,這個疫情排查站是二道區東盛街道鑫旺社區設置的,每天從8時30分到17時4個班次,排查進入轄區的外來車輛和人員。工作人員不僅要對進入轄區的車輛進行登記,還要為車內每位乘客測量體溫,並向他們發放防疫宣傳材料。

社區工作人員於寶珍和金麗君負責值守當天的第一班崗。因為天氣寒冷,上崗沒多久,兩個人的頭髮、眉毛和睫毛,就都掛上了一層白霜。見到一輛掛著吉林市牌照的轎車開來,於寶珍趕緊揮手將其攔下。“您好,我們是負責社區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請您配合做一下登記並測下體溫。”“您的體溫正常。記得出門做好防護,一定要戴口罩,回家的時候,再仔細洗手。來,給您一份宣傳單,上面有如何預防此次病毒的知識,回家後好好看看。”

雖然天氣很冷,但於寶珍和金麗君姐妹倆片刻不敢鬆懈,禮貌有序地攔截著進入轄區的外地車輛,認真地進行排查、登記,仔細為車內的每一位乘客測量體溫,對沒有佩戴口罩出行的人員進行耐心的勸導。

記者在現場看到,於寶珍每次為車內人員測溫,都是從自己的羽絨服側兜裡掏出測溫儀。她告訴記者:“我們之前試驗過,這種測溫儀長時間在寒冷的環境裡,讀數會不準,所以我們儘量貼身放著,讓它保持恆溫。”

外來的車輛和行人並不多,一波測溫、登記結束後,兩人便並肩站在寒風中守候著。因為天冷,兩人不時地跺跺腳,偶爾原地蹦跳著轉幾個圈。

於寶珍說:“守護好這片家園,這就是我們的責任。聽著居民們一句句的‘辛苦了’‘不容易’‘感謝你們’,看著居民們關切的目光,就算身體再冷,心裡也是暖暖的。”


社區“娘子軍” 事事衝在前

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刻,社區就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在二道區八里堡街道,有這樣一群防疫“娘子軍”,她們顧不上家庭,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聶鳳英是八里堡街道東順社區黨總支書記,大年三十18時30分,她接到了轄區內某小區有武漢返長居民的消息,立刻組織人員在該小區內逐戶排查,在1個小時後找到了這戶居民。隨後,她又分別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和派出所民警取得了聯繫,登記、完成工作交接,當聶鳳英返回值班室時已是深夜。東順社區緊鄰“家居建材一條街”,轄區8000餘戶居民,一半以上在這條街上經商、務工,聶鳳英迎難而上,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全體出擊,重點圍繞“雙返”人員進行防控排查,一方面對公安、鐵路等反饋的數據信息精準核對研判,安排工作人員點對點對接返長人員;一方面發動轄區黨員群眾,聯合轄區派出所、物業公司、社區衛生服務站,深入排查,幾天時間裡織起了一張由“兩委成員、轄區單位、網格員、樓棟長和黨員中心戶”組成的五級防控網,分條分塊、分兵把口,在轄區內全面開展地毯式排查,僅2月1日當天,東順社區排查居民3500餘戶,其中有13人是當天返長人員,全部採取了隔離措施。

除了聶鳳英,八里堡街道還有很多奮戰在一線的女性社區工作人員。今年10月份就要退休的網格長李魯波,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遍遍走訪、宣傳、排查,每天工作10餘個小時;草根宣講員、英俊社區居委委員許秋穎,為社區疫情防控宣傳編寫出幾十條順口溜;東榮社區居委委員劉春連,為居家隔離的外省返長人員當起了“代購員”,只為讓居民安心隔離……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中女性佔大多數,在這場特殊的戰役中,她們是最美的“娘子軍”。


抗疫一線的“寶媽”更堅強

長春社區衛士 都是“護民悍將”

“寶媽”修慧堅守在疫情一線

“我隨時聽從社區安排調遣,我是黨員,關鍵時刻,哪裡需要,我就去哪裡!”大年初二,綠園區鐵西街道崇文社區副主任修慧在與社區黨委書記張兵通話時堅定地說。修慧的兒子才31個月大,面對緊張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她舍小家為大家,整日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修慧今年32歲,在社區從事計劃生育工作。“春節前一週,我們一家人還曾滿懷期待地商量著,如何過個團圓幸福的春節,沒想到社區很快就全面啟動了疫情防控工作,我趕緊把孩子送到我媽家,立刻回到工作崗位上。”修慧的一位親屬曾勸她說,作為一位年輕的寶媽,她完全可以以孩子小無人照顧為由,向自己的單位請假。但是修慧卻說:“在這個‘節骨眼’上,我不能只想著自家的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和陪伴,因為還有更多的社區百姓等著我去守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個危難關頭,必須衝鋒在前。”修慧說,崇文社區範圍大、老舊小區多,工作人員人手嚴重不足,尤其是在她分管的網格中,還有兩名網格員居家隔離。整個網格中的8棟樓宇、46個單元、611戶居民,都需要她與另外一名同事共同守護。

幾天前,修慧的外婆突發疾病就醫,好在有驚無險。她安頓好外婆後,都沒來得及好好抱抱孩子,又急忙回到工作崗位上,開始走街串巷、登門拜訪,耐心地詢問居民家中情況,挨家挨戶排查外地返長人員,並叮囑轄區內娛樂、餐飲行業的經營者暫停營業……在不斷的“重複”中,嚴密佈控、阻擊疫情。

修慧坦言,她內心對母親和孩子是有愧的。但她一刻也沒有動搖過,始終堅定地認為:“危難關頭衝鋒在前,舍小家為大家,這是我的工作職責,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


路亞蘭的名字自帶力量

“安老弟,加油啊!眼看就到14天的居家隔離期限了,再堅持一下。”5日一大早,南關區長通街道龍興社區黨委書記路亞蘭,就照例給轄區內湖北返長人員用手機發去問候。

為了抗擊疫情,大年初三,她就把80多歲的老父親送回養老院。“不送走不行啊,不然我天天上班,老爹在家只能吃點心。我婆婆現在還在醫院住院,我老公負責那邊,讓我全身心在單位。可我心裡著急,這幾天有點上火,感冒也嚴重了。不過沒關係,我好點明天再去!我堅守在單位,年輕人就有主心骨,最主要的是做好傳幫帶。”路亞蘭說道。

有著30年基層社區工作經驗,參加過防控“非典”,路亞蘭知道,這個時候就是要讓大家看到全國上下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這些天,樓上、樓下,社區、超市、居民家,安排工作、排查走訪……路亞蘭的微信步數每天都要一萬多步打底兒,可她自己之前也是名癌症患者,而且腿腳還不好。“我天天去小區裡走走,居民看到我,就能更安心。”

面對疫情發展,大家不免緊張,路亞蘭說,這時候就需要衝上前去,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我們社區工作者都是80後、90後,很多還是獨生子女,我自己是母親,我能體會到她們家人的擔心。排查重點人群,我就要衝到前邊,也是率先垂範。她們看到我都沒事,她們也都覺得沒事了,這也是對大家的鼓勵和帶動。”

“土豆、雞蛋、西紅柿、水果,你看還有沒有落下的?”微信中,路亞蘭還在詢問居家隔離人員的需要。十多天了,她早就把累字放在一邊,“我也沒做什麼特殊的。疫情面前,每個社區面臨情況都一樣,棄小家顧大家,我覺得我衝在前面,就是能給年輕人點力量。”路亞蘭說。


跑不斷腿的網格長

長春社區衛士 都是“護民悍將”

王玉紅幫助隔離居民跑腿買物資

5日,南關區桃源街道春園社區網格長王玉紅早早出門,開始了新一天緊張而忙碌的防疫工作。

為切實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王玉紅堅持每天給居家隔離人員打3次視頻電話,詳細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以及生活所需。就在兩天前的一次排查中,她發現有一戶從武漢返長的居民,便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重點關注。王玉紅迅速趕往居民家中。在耐心的溝通和勸導下,對方承認自己確是武漢返長人員,雖然當前身體並無異樣,但也答應居家隔離。

“小王,家裡的洗護用品沒了,能不能再幫我買點兒。”中午時分,王玉紅回到社區辦公室,剛要吃一碗泡麵,就接到在家居民的求助電話。她立即放下面桶,戴上口罩、手套,直奔附近的超市。“她是一位70歲的老人,還帶著一個7個月大的小孫子,因為疫情不敢出門 ,家裡缺啥了都告訴我,讓我幫著買。”王玉紅說。

花半個小時幫老人送完“外賣”後,王玉紅開始巡查小區的相關設施,看看廢棄口罩收集點的衛生情況咋樣,檢查一下電梯操控鍵上的保鮮膜是否完好,電梯內準備的一次性紙巾是否用完……每到一處,王玉紅都細緻觀察,不放過任何死角。

14時許,當王玉紅拖著略顯疲憊的身體,回到社區的辦公室時,桌上的泡麵已徹底涼透了。提起水壺又往面桶裡倒了點開水,隨隨便便“對付”一口後,她又拿起電話,開始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第二次視頻回訪……“越是危難關頭,我們越不能退縮。我們多跑跑,居民更安全。”王玉紅說。


她一天要接打一百多個電話

“張啊,現在外頭啥情況?我這心裡總不放心……”“大娘你別擔心,出門戴口罩、回家多洗手勤通風,心裡煩了就和我嘮嘮嗑,沒事……”一天下來,朝陽區重慶街道崇智社區網格長張家蘭要接打一百多個電話,她負責的網格有550戶居民千餘人,其中部分居民需要居家隔離,這讓她的工作量大了一倍。特殊時期,無論是缺啥少啥、想解心疑,居民都習慣性地找她,家庭心理醫生、宣傳員……身兼多職,是所有一線抗疫網格長的寫照。

每天22時以後才能離開社區回家,6點就到單位,這樣的作息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星期。“入戶走訪排查的量很大,需要提前準備。”面帶疲憊的她打起精神整理入戶材料,這其間不停地有電話打入她的手機,“沒事,別擔心”是她每天重複幾十遍的話,來安慰處在隔離期的轄區居民。

每天兩次的走訪,是網格長的工作內容之一。走訪中,她的電話也時不時地響起。她還要抽空打電話詢問隔離居民的情況,跟隔離居民視頻聊天,做好心理安撫,讓居民安心隔離。“小張你放心,不用管我,你走家串戶更要注意安全!你好了我們才能更好……”居民劉大姐的話,讓張家蘭暖了心紅了眼眶,“大家都很辛苦,居民們的配合和關心讓我覺得再累也值。”


“社區女婿”組團“支前”一線

長春社區衛士 都是“護民悍將”

孟麗娜的愛人每天為社區工作人員做營養午餐

面對疫情,有些人選擇逆行而上,黨員幹部和普通群眾,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而在二道區東盛街道萬通社區,還活躍著一支特別的“抗疫隊伍”——“社區女婿”。身為社區工作人員的家屬,他們以“後援團”的身份,組團為戰“疫”前線的愛人提供強力支撐。

大年初二,社區工作人員湯宇晴的愛人早早來到社區。有工作人員告訴他,湯宇晴正在轄區裡開展宣傳工作。可小湯的愛人卻拿出了數十套護目鏡,遞給值班的工作人員。“我不是來找她的,知道你們參與疫情防控很辛苦,要深入一線排查,這些護目鏡防護效果很好,大家排查的時候能用上”。

春節前,社區工作人員王麗晶因外傷住院,聽說大家都在為疫情防控忙碌著,心裡特別著急。王麗晶的愛人最瞭解她的脾氣秉性,於是買了4大箱水果和飲料,送到了社區。“關鍵時刻,我愛人‘掉隊’了,社區有啥活需要我乾的,我一定義不容辭,等王麗晶傷好了,再回來跟大家並肩戰鬥。”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工作人員每天中午只能匆匆吃一口方便麵,就得趕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得知這一情況後,社區工作人員孟麗娜的愛人,主動請纓到社區給大家做午飯。每天上午,他都會準時來到社區後廚,為大家精心準備營養午餐。“疫情防控工作緊張又辛苦,她們只吃方便麵不行,時間長了身體扛不住,我就是想讓大家中午能有頓正經的飯吃。大家只有把身體照顧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嘛。”孟麗娜的愛人說。

“看聽動”三招守住社區防疫線

打電話、回微信、現場排查……連日來,綠園區鐵西街道青浦社區黨委書記石慧玲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說,“我們用‘看聽動’工作法,發動群眾,一定要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看聽動”工作法是石慧玲憑藉這幾天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來的。

“看,主要是盯住6個網格微信群。”石慧玲介紹,6個網格群涵蓋社區所有2000多戶居民,在此次疫情排查中擔當了重要角色。“在第一輪排查中,居民大部分是在網格群裡主動彙報的,僅一個下午時間,我們就收集了三分之二的信息,不僅效率高,還減少了相互接觸的幾率。”不只是排查,疫情期間網格群也成為社區居民生活的服務群。居民有什麼需求直接發到群裡,社區統計後,統一購買,再由社區臨時成立的服務隊免費送上門。

聽,就是接聽居民電話,這是石慧玲開展工作的另一個方式。“姐,我剛從北京回來,打電話報備。聽說,咱們社區有疑似病例?”“那都是謠言,不要聽信,也千萬不要傳播,這是要負法律責任的。”這幾天,石慧玲經常接到類似電話,為了穩住軍心,她經常通過電話闢謠,最多的時候一天接聽了250個電話。她聽需求聽心聲,有針對性答疑解惑,晚上回家聲音都啞了。

動,是每天的必備工作——消殺。每天拎著二十幾瓶消殺用品,爬15棟樓,這被石慧玲和她的同事們稱作被動減肥法。

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已經持續了十幾天,社區工作者的身影成為居民深植心底的依賴。漸漸地,網格群裡除了工作信息外,又多了來自群眾的溫暖聲音:“工作繁雜苦又忙,非常時刻勇當先。”“孩子們,還沒吃飯吧,我給你們包點餃子吧。”……看著越來越多的鼓勵和關心,石慧玲對築牢防線信心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