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社区卫士 都是“护民悍将”

长春社区卫士 都是“护民悍将”

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岁月静好。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市社区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连续奋战,他们每天都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度过,一遍遍测温、一遍遍消杀、一遍遍筛查、一遍遍宣传……通过他们的“重复”工作,一层层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些勇敢的社区战“疫”者,他们有夫妻档、有父子兵,也有全家齐上阵的,他们走街串巷,变身“小喇叭”“消毒员”“劝导员”“代购员”……为战“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风吹霜打的面容更美丽

长春社区卫士 都是“护民悍将”

于宝珍(左一)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

6日8时41分,户外气温降到零下22℃。在二道区公平路与临河街交会处,一个印着“疫情排查站”的醒目标示牌旁边,身着白大褂、戴着红袖章的于宝珍正在给途经此处的居民介绍疫情防控知识。戴着口罩的她,睫毛、眉毛和头发上结满了冰霜。

据了解,这个疫情排查站是二道区东盛街道鑫旺社区设置的,每天从8时30分到17时4个班次,排查进入辖区的外来车辆和人员。工作人员不仅要对进入辖区的车辆进行登记,还要为车内每位乘客测量体温,并向他们发放防疫宣传材料。

社区工作人员于宝珍和金丽君负责值守当天的第一班岗。因为天气寒冷,上岗没多久,两个人的头发、眉毛和睫毛,就都挂上了一层白霜。见到一辆挂着吉林市牌照的轿车开来,于宝珍赶紧挥手将其拦下。“您好,我们是负责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请您配合做一下登记并测下体温。”“您的体温正常。记得出门做好防护,一定要戴口罩,回家的时候,再仔细洗手。来,给您一份宣传单,上面有如何预防此次病毒的知识,回家后好好看看。”

虽然天气很冷,但于宝珍和金丽君姐妹俩片刻不敢松懈,礼貌有序地拦截着进入辖区的外地车辆,认真地进行排查、登记,仔细为车内的每一位乘客测量体温,对没有佩戴口罩出行的人员进行耐心的劝导。

记者在现场看到,于宝珍每次为车内人员测温,都是从自己的羽绒服侧兜里掏出测温仪。她告诉记者:“我们之前试验过,这种测温仪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里,读数会不准,所以我们尽量贴身放着,让它保持恒温。”

外来的车辆和行人并不多,一波测温、登记结束后,两人便并肩站在寒风中守候着。因为天冷,两人不时地跺跺脚,偶尔原地蹦跳着转几个圈。

于宝珍说:“守护好这片家园,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听着居民们一句句的‘辛苦了’‘不容易’‘感谢你们’,看着居民们关切的目光,就算身体再冷,心里也是暖暖的。”


社区“娘子军” 事事冲在前

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刻,社区就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二道区八里堡街道,有这样一群防疫“娘子军”,她们顾不上家庭,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聂凤英是八里堡街道东顺社区党总支书记,大年三十18时30分,她接到了辖区内某小区有武汉返长居民的消息,立刻组织人员在该小区内逐户排查,在1个小时后找到了这户居民。随后,她又分别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和派出所民警取得了联系,登记、完成工作交接,当聂凤英返回值班室时已是深夜。东顺社区紧邻“家居建材一条街”,辖区8000余户居民,一半以上在这条街上经商、务工,聂凤英迎难而上,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全体出击,重点围绕“双返”人员进行防控排查,一方面对公安、铁路等反馈的数据信息精准核对研判,安排工作人员点对点对接返长人员;一方面发动辖区党员群众,联合辖区派出所、物业公司、社区卫生服务站,深入排查,几天时间里织起了一张由“两委成员、辖区单位、网格员、楼栋长和党员中心户”组成的五级防控网,分条分块、分兵把口,在辖区内全面开展地毯式排查,仅2月1日当天,东顺社区排查居民3500余户,其中有13人是当天返长人员,全部采取了隔离措施。

除了聂凤英,八里堡街道还有很多奋战在一线的女性社区工作人员。今年10月份就要退休的网格长李鲁波,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遍遍走访、宣传、排查,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草根宣讲员、英俊社区居委委员许秋颖,为社区疫情防控宣传编写出几十条顺口溜;东荣社区居委委员刘春连,为居家隔离的外省返长人员当起了“代购员”,只为让居民安心隔离……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中女性占大多数,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她们是最美的“娘子军”。


抗疫一线的“宝妈”更坚强

长春社区卫士 都是“护民悍将”

“宝妈”修慧坚守在疫情一线

“我随时听从社区安排调遣,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大年初二,绿园区铁西街道崇文社区副主任修慧在与社区党委书记张兵通话时坚定地说。修慧的儿子才31个月大,面对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她舍小家为大家,整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修慧今年32岁,在社区从事计划生育工作。“春节前一周,我们一家人还曾满怀期待地商量着,如何过个团圆幸福的春节,没想到社区很快就全面启动了疫情防控工作,我赶紧把孩子送到我妈家,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修慧的一位亲属曾劝她说,作为一位年轻的宝妈,她完全可以以孩子小无人照顾为由,向自己的单位请假。但是修慧却说:“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不能只想着自家的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和陪伴,因为还有更多的社区百姓等着我去守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危难关头,必须冲锋在前。”修慧说,崇文社区范围大、老旧小区多,工作人员人手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她分管的网格中,还有两名网格员居家隔离。整个网格中的8栋楼宇、46个单元、611户居民,都需要她与另外一名同事共同守护。

几天前,修慧的外婆突发疾病就医,好在有惊无险。她安顿好外婆后,都没来得及好好抱抱孩子,又急忙回到工作岗位上,开始走街串巷、登门拜访,耐心地询问居民家中情况,挨家挨户排查外地返长人员,并叮嘱辖区内娱乐、餐饮行业的经营者暂停营业……在不断的“重复”中,严密布控、阻击疫情。

修慧坦言,她内心对母亲和孩子是有愧的。但她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始终坚定地认为:“危难关头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路亚兰的名字自带力量

“安老弟,加油啊!眼看就到14天的居家隔离期限了,再坚持一下。”5日一大早,南关区长通街道龙兴社区党委书记路亚兰,就照例给辖区内湖北返长人员用手机发去问候。

为了抗击疫情,大年初三,她就把80多岁的老父亲送回养老院。“不送走不行啊,不然我天天上班,老爹在家只能吃点心。我婆婆现在还在医院住院,我老公负责那边,让我全身心在单位。可我心里着急,这几天有点上火,感冒也严重了。不过没关系,我好点明天再去!我坚守在单位,年轻人就有主心骨,最主要的是做好传帮带。”路亚兰说道。

有着30年基层社区工作经验,参加过防控“非典”,路亚兰知道,这个时候就是要让大家看到全国上下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这些天,楼上、楼下,社区、超市、居民家,安排工作、排查走访……路亚兰的微信步数每天都要一万多步打底儿,可她自己之前也是名癌症患者,而且腿脚还不好。“我天天去小区里走走,居民看到我,就能更安心。”

面对疫情发展,大家不免紧张,路亚兰说,这时候就需要冲上前去,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我们社区工作者都是80后、90后,很多还是独生子女,我自己是母亲,我能体会到她们家人的担心。排查重点人群,我就要冲到前边,也是率先垂范。她们看到我都没事,她们也都觉得没事了,这也是对大家的鼓励和带动。”

“土豆、鸡蛋、西红柿、水果,你看还有没有落下的?”微信中,路亚兰还在询问居家隔离人员的需要。十多天了,她早就把累字放在一边,“我也没做什么特殊的。疫情面前,每个社区面临情况都一样,弃小家顾大家,我觉得我冲在前面,就是能给年轻人点力量。”路亚兰说。


跑不断腿的网格长

长春社区卫士 都是“护民悍将”

王玉红帮助隔离居民跑腿买物资

5日,南关区桃源街道春园社区网格长王玉红早早出门,开始了新一天紧张而忙碌的防疫工作。

为切实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王玉红坚持每天给居家隔离人员打3次视频电话,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所需。就在两天前的一次排查中,她发现有一户从武汉返长的居民,便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重点关注。王玉红迅速赶往居民家中。在耐心的沟通和劝导下,对方承认自己确是武汉返长人员,虽然当前身体并无异样,但也答应居家隔离。

“小王,家里的洗护用品没了,能不能再帮我买点儿。”中午时分,王玉红回到社区办公室,刚要吃一碗泡面,就接到在家居民的求助电话。她立即放下面桶,戴上口罩、手套,直奔附近的超市。“她是一位70岁的老人,还带着一个7个月大的小孙子,因为疫情不敢出门 ,家里缺啥了都告诉我,让我帮着买。”王玉红说。

花半个小时帮老人送完“外卖”后,王玉红开始巡查小区的相关设施,看看废弃口罩收集点的卫生情况咋样,检查一下电梯操控键上的保鲜膜是否完好,电梯内准备的一次性纸巾是否用完……每到一处,王玉红都细致观察,不放过任何死角。

14时许,当王玉红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回到社区的办公室时,桌上的泡面已彻底凉透了。提起水壶又往面桶里倒了点开水,随随便便“对付”一口后,她又拿起电话,开始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第二次视频回访……“越是危难关头,我们越不能退缩。我们多跑跑,居民更安全。”王玉红说。


她一天要接打一百多个电话

“张啊,现在外头啥情况?我这心里总不放心……”“大娘你别担心,出门戴口罩、回家多洗手勤通风,心里烦了就和我唠唠嗑,没事……”一天下来,朝阳区重庆街道崇智社区网格长张家兰要接打一百多个电话,她负责的网格有550户居民千余人,其中部分居民需要居家隔离,这让她的工作量大了一倍。特殊时期,无论是缺啥少啥、想解心疑,居民都习惯性地找她,家庭心理医生、宣传员……身兼多职,是所有一线抗疫网格长的写照。

每天22时以后才能离开社区回家,6点就到单位,这样的作息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入户走访排查的量很大,需要提前准备。”面带疲惫的她打起精神整理入户材料,这其间不停地有电话打入她的手机,“没事,别担心”是她每天重复几十遍的话,来安慰处在隔离期的辖区居民。

每天两次的走访,是网格长的工作内容之一。走访中,她的电话也时不时地响起。她还要抽空打电话询问隔离居民的情况,跟隔离居民视频聊天,做好心理安抚,让居民安心隔离。“小张你放心,不用管我,你走家串户更要注意安全!你好了我们才能更好……”居民刘大姐的话,让张家兰暖了心红了眼眶,“大家都很辛苦,居民们的配合和关心让我觉得再累也值。”


“社区女婿”组团“支前”一线

长春社区卫士 都是“护民悍将”

孟丽娜的爱人每天为社区工作人员做营养午餐

面对疫情,有些人选择逆行而上,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而在二道区东盛街道万通社区,还活跃着一支特别的“抗疫队伍”——“社区女婿”。身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家属,他们以“后援团”的身份,组团为战“疫”前线的爱人提供强力支撑。

大年初二,社区工作人员汤宇晴的爱人早早来到社区。有工作人员告诉他,汤宇晴正在辖区里开展宣传工作。可小汤的爱人却拿出了数十套护目镜,递给值班的工作人员。“我不是来找她的,知道你们参与疫情防控很辛苦,要深入一线排查,这些护目镜防护效果很好,大家排查的时候能用上”。

春节前,社区工作人员王丽晶因外伤住院,听说大家都在为疫情防控忙碌着,心里特别着急。王丽晶的爱人最了解她的脾气秉性,于是买了4大箱水果和饮料,送到了社区。“关键时刻,我爱人‘掉队’了,社区有啥活需要我干的,我一定义不容辞,等王丽晶伤好了,再回来跟大家并肩战斗。”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人员每天中午只能匆匆吃一口方便面,就得赶紧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孟丽娜的爱人,主动请缨到社区给大家做午饭。每天上午,他都会准时来到社区后厨,为大家精心准备营养午餐。“疫情防控工作紧张又辛苦,她们只吃方便面不行,时间长了身体扛不住,我就是想让大家中午能有顿正经的饭吃。大家只有把身体照顾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嘛。”孟丽娜的爱人说。

“看听动”三招守住社区防疫线

打电话、回微信、现场排查……连日来,绿园区铁西街道青浦社区党委书记石慧玲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说,“我们用‘看听动’工作法,发动群众,一定要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看听动”工作法是石慧玲凭借这几天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看,主要是盯住6个网格微信群。”石慧玲介绍,6个网格群涵盖社区所有2000多户居民,在此次疫情排查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在第一轮排查中,居民大部分是在网格群里主动汇报的,仅一个下午时间,我们就收集了三分之二的信息,不仅效率高,还减少了相互接触的几率。”不只是排查,疫情期间网格群也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服务群。居民有什么需求直接发到群里,社区统计后,统一购买,再由社区临时成立的服务队免费送上门。

听,就是接听居民电话,这是石慧玲开展工作的另一个方式。“姐,我刚从北京回来,打电话报备。听说,咱们社区有疑似病例?”“那都是谣言,不要听信,也千万不要传播,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这几天,石慧玲经常接到类似电话,为了稳住军心,她经常通过电话辟谣,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听了250个电话。她听需求听心声,有针对性答疑解惑,晚上回家声音都哑了。

动,是每天的必备工作——消杀。每天拎着二十几瓶消杀用品,爬15栋楼,这被石慧玲和她的同事们称作被动减肥法。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几天,社区工作者的身影成为居民深植心底的依赖。渐渐地,网格群里除了工作信息外,又多了来自群众的温暖声音:“工作繁杂苦又忙,非常时刻勇当先。”“孩子们,还没吃饭吧,我给你们包点饺子吧。”……看着越来越多的鼓励和关心,石慧玲对筑牢防线信心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