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古詩」部編三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起點古詩」部編三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詩第26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00:0009:20


朗讀者 泉水娜娜


註釋:

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月日都為“九”,故稱重陽。

2.山東:王維作詩時在長安,故鄉親友在華山以東的山西,山東指華山之東。
3.異鄉:他鄉、外鄉。為異客:在他鄉作客。
4.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5.茱萸(zhūyú):一種著名的中藥植物,重陽節有插戴茱萸避災克邪的風俗。“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闢熱氣而御初寒。” (《風土記》)。


創作背景


此詩原注:“時年十七”,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插戴茱萸避災祛邪的風俗。


「起點古詩」部編三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品賞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寫遊子因重陽節而起的思鄉懷親之情,是王維的名篇之一。


詩中先寫自己在異鄉孤身一人生活寂寞淒涼,因而懷念家鄉思念親人,遇到重陽佳節,這種感覺更為強烈。接著寫遠在家鄉的兄弟,聯想他們在重陽節登高時,必然也在懷念自己。


全詩感情含蓄深沉,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流傳的名句。千百年來,遊子們作客他鄉時,總會想起這首詩中那種質樸、深厚的強烈思鄉之情。


第一句用“獨”和“異”字,表達詩人獨自一人漂泊外鄉時的孤獨感受,第二句用一個“倍”字來對應前面的“獨”與“異”。


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也存在,但不會那麼明顯和嚴重,而一旦遇到節日這樣的時機觸發,就會不可抑制地釋放出來。越是繁華熱鬧,客居異鄉的遊子就越感覺孤單,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只有王維能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把這種思緒表現出來。


「起點古詩」部編三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據說登高並佩帶茱萸可以避災祛邪。詩中沒有簡單說兄弟在重陽日登高時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因此懷念他們。而是反過來說,他們在這樣的節日和活動中,因為少了自己而引起思念之情。


這樣詩的內容和感情就顯得曲折有致,不說我思念兄弟,卻說兄弟想我,“少一人”呼應前面的“獨”字,更增加了一倍的淒涼。這種常情之處的表達,正是這首詩的感情深厚、語言精警之處。


重 陽 節


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因月與日皆逢九,故稱“重九”;又因“九”為陽數,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在民間常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祀祖先鬼神及飲宴求壽等習俗。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活動的兩大主題。


重陽節起於遠古,成型於春秋戰國,興起於西漢,盛行於唐代以後。“重陽節”之名始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多有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重陽被定為國家節日,以後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已數千年,是具有深遠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融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為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1989年,農曆九月初九被定為“敬老節”,以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擴 展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宋·黃庭堅

萬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終日似乘船。

及至重陽天也霽,

催醉,

鬼門關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

君看,

幾人黃菊上華顛。

戲馬臺南追兩謝,

馳射,

風流猶拍古人肩。

秋日旅舍寄義山李侍御

唐·溫庭筠

一水悠悠隔渭城,

渭城風物近柴荊。

寒蛩乍響催機杼,

旅雁初來憶弟兄。

自為林泉牽曉夢,

不關砧杵報秋聲。
子虛何處堪消渴,

試向文園問長卿。

漢上逢諸親故累邀泥飲

清·王又曾

明燈高館拍聲催,

大阮招邀小陸陪。

難得異鄉逢密戚,

可能良夜不深杯?

江連清漢分還合,

人過中年樂亦哀。

珍重天涯老兄弟,

淮南米賤好歸來。


題三義塔

近代·魯迅

奔霆飛熛殲人子,

敗井殘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

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

鬥士誠堅共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練一練

我愛寫漢字


同學們,練字要從楷書開始,就像我們要先會走,才能跑哦!寫一手好字會讓你的未來大不同,不信你就試試吧。


「起點古詩」部編三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起點古詩」部編三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聲音徵集

我愛讀唐詩


微信公眾號“哈爾濱起點”隆重推出古詩學習計劃,內容涵蓋幼升小、小升初、中高考各階段的詩歌及擴展知識,同時舉辦詩歌誦讀徵集活動。


讓我們共同品味詩歌韻味,感受國學精神,提升文學素養。


如果你喜歡這首詩,讀(bei)一讀(bei),回覆語音到公眾平臺。你,即有可能被選中哦!


[

積分規則

在平臺回覆語音積2分,通過微信群回覆積1分,被選中發表積5分,10積分可用於兌換平臺任意課程一次。兌換課程聯繫平臺客服。


「起點古詩」部編三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