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着大衣为何不穿袖子?

ee-超Lz


必须明确两个问题,首先是不能什么黑锅都得由蒋介石来背,如果认真观察历史上蒋介石的戎装照片,应该会发现他有三款外用装束,第一是北伐时期所穿的“军大衣”;第二是南京政府建立以后到抗战爆发之前的“黑斗篷”;第三才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军用斗篷”;其次是提问的暇疵,既然称为“军大衣”那就一定有领有袖,否则就是军用斗篷了。



“斗篷”分为普通和军用两种,网传蒋介石很早喜欢上斗篷是因为如夫人陈洁如,我们不去考证它的真伪,只须注意那种黑色的斗篷(或称大氅)上面是没有军衔的,所以并非军队专用,它只能算作高级将领的自用或专用服装,用以防寒和耍酷。

斗篷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我国明代,但我国古代是叫“披风”的,而欧洲早在十一世纪便有如此穿戴,应该可以确认单单就“斗篷”而言是舶来品,因为欧洲尤其是英伦地区很早就将斗篷用作正装,喜读福尔摩斯小说的肯定明了。



(北伐时期蒋的军大衣)

军用斗篷发明于欧洲,很不幸的是,近代东方最早用为制式军品的则是日本,因为小日本的军制军服早期都学自欧洲,在“昭五式军装”定型和列装的1930年,日本军队已经给军官设计制作了军用斗篷。而在同一时期,蒋介石刚刚完成北伐正在跟冯阎李进行中原大战,国民党军队还腾不出手来进行军装和备品的制式化,更别提用途比较特殊的斗篷了。

直到1936年1月20日,国民政府颁布《陆军服制条例》之后,才将所有军服的制式明文统一,如此,孰先孰后一目了然。 日本鬼子的军用斗篷有士兵和军官两种,高衔级军官的斗篷一般是细毛呢所制,悬垂性能好,比较轻便和挺括,如图中土肥原贤二就任第14师团长时的照片,就是身着日军军官斗篷。

(土肥原)

同时日军还列装了军大衣(官兵两种)、风衣和雨衣,这些服装尤其是军大衣与斗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关东军军官的昵子大衣、士兵的棉大衣真实客观存在过,斗篷只是少数高级军官穿用,因为在作战时非常不便。

因此,蒋介石身上的斗篷要分为两个时期,之前是个人喜好的黑色大氅,可以御寒、扮酷和防弹(里面带夹层,据说墨索里尼还专门赠送过),但并非军用,明显的区别在于领子上并没有军衔,尤其是西安事变逃跑不慎扭伤了腰以后,拐杖和斗篷成为他离不开的两样东西。



(近代欧洲斗篷)

国民党部队的军用斗篷大体出现在1935到1936年间,很明显模仿自日本军队,包括什么“总队附、团附”的官职也是学自东洋,这是需要承认的事实。 抗战爆发以后,蒋介石外出会见客人或检阅部队时,所穿的已经是绿色的军用斗篷,衣领上有明显的三星上将标志,同时在斗篷前襟开出两个口子,方便握手等等。

所谓斗篷,准确释义为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称斗篷,又称“一口钟”或“一裹圆”,其短者称帔,长者才称为斗篷。纵观历史图片,其实国民党军队中高级将领身着斗篷的少之又少,其一是模仿蒋介石是要倒霉的;其二前面讲过了,在作战中行动极不方便,就是个防风御寒的样子货,大多数时间,这些将领们还是穿的军大衣。



至于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所看见国军将领大肆穿戴斗篷的镜头,则无需当成真实历史看待,到1944年前后,大批美式呢子军大衣装备军队,高级军官根本没有用斗篷的必要。斗篷得以成为军用的重要原因是骑兵的出现,二战时期苏军骑兵每人一件,而随着骑兵成为夕阳军种,它已不再流行。

那么斗篷和“披风”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严格来说就一句话,斗篷无袖而古代披风有袖,但实际上近代以来经常称谓的披风都是“斗篷”,比如英国国王加冕典礼上和大学博士服的礼仪披风等,都已经不是我国古代所定义的“披风”了,不妨说,到近现代时期两者已经混为一谈了。


度度狼gg


军大衣,小的时候见过,真的是特别厚啊。

自己爷爷曾经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后来48年的时候跟随部队起义了,加入了我党干革命,家里还有爷爷以前在国军时候的照片。

那件军大衣真是特别厚实,不过是建国以后发的,我记得以前爷爷偶尔出去会披一下,确实不用套袖子,因为它又长又厚,这样披着足够保暖了。还有一点就是军大衣版型特别规整,袖子就是直挺挺的垂下来,那么厚的衣服如果穿袖子,双臂下垂的时候无所谓,一旦抬个胳膊弯下双肘啥的,袖子肘关节部位就会紧绷,十分难受。而且那衣服在家里肯定是脱下来的,太厚重穿上穿下不方便。

今天看到题目,想起自己爷爷披大衣的情景,以前只觉得披大衣方便,现在这么一想或许还真有可能是以前遗留的习惯呢。现在影视作品里好多国民党将领披大衣,印象最深的就是著名的帅哥将领张灵甫,大衣一披,说不出的英明神武。看看李幼斌老师饰演的张灵甫。

至于为什么那么多国民党将领喜欢披大衣,我觉得主要还是蒋介石起的头。蒋介石出身算不上多么好,但是对于穿衣什么的特别讲究,他的夫人宋美龄是大名媛还留过洋,蒋介石在穿衣打扮上自然不能随便。除了正式的服装之外,蒋介石似乎特别钟爱斗篷,确实,一件斗篷可以让人平添几丝飘逸潇洒之态。而且实际上,张学良也会经常以斗篷形象示人。

既然老大钟爱的东西,下面的人当然要效仿,不过一般的军官将领由于工作职位关系,平日里穿好衣服再加个斗篷肯定不方便,想象一下各个军官都穿斗篷呼来呼去的场景。但是斗篷不穿,军大衣脱去袖子再穿,照样可以穿出斗篷的潇洒飘逸。于是乎,一般军官将领之间也就流行披大衣了。这种景象,其实很正常,今天开会报告什么的,好多人也不再西装革履了,而是特别喜欢穿个夹克,原因不言而喻。


一览众河小


经常看影视作品的话,就会发现不少影视作品当中的国民党将领们都是喜欢披着一件大衣,没几个国民党将领喜欢把袖子套上,尤其是独处或者在一帮小弟面前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其实是一句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什么意思呢?原来国民党里面的总裁蒋介石自己就很喜欢这种穿搭方式,在蒋介石看来,这种穿搭方式很有型,显得自己英气逼人,事实上这种穿搭方式确实比较凸显造型,蒋介石手下的将军们于是纷纷有样学样,毕竟做将军的男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威仪比较注重的 ,这也是很多年的老传统了——正如古装剧当中,古代的将军们总会对披上披风没有抵抗能力。

蒋介石的这种穿搭方式确确实实影响到了不少国民党中的要员,除了扮酷耍帅的原因之外,当然还和蒋介石的特殊身份有关,在国民党里面,一个国民党将军要想出头是很不容易的,大多数时候国民党的将军们会由于出身等问题被打上诸如“嫡系”、“杂牌”的特殊标识,这个时候那些出身比较好的将军们,就会为了与那些杂牌将军区分开来。

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当中,比较常见的嫡系军队长官都是清一色的黄埔出身,他们被称之为“天子门生”,出于尊敬或是谄媚的目的,这些个天子门生一个个的都会对蒋介石称之为“校长”,通过这样的称呼可以有效拉近与蒋介石的关系,增加好感。那么,这帮天子门生对校长的穿搭风格进行模仿那也是同样的目的,还是为了玩致敬或谄媚以达到拉近感情、区分嫡系旁系的作用。当然了,不得不说,后来一些旁系的长官也开始这么穿搭,原因那很可能就是单纯觉得这么穿很有派头的原因。


戴老师讲历史


国民党将领着大衣不穿袖子,主要原因有:

1.方便,军大衣过于厚重,将领军务繁忙,一会儿开会,一会儿视察阵地......频繁的穿梭于室内室外,这样的话,来回穿脱大衣就会很不方便,所幸只好披着了

2.显示身份,既然是将领,那就不同于一般的士兵,大衣披着穿比套进去穿更有气场,也更能体现出将领的威严。而且将领后面一般都跟着秘书的,披上大衣和拿下大衣基本上不用自己动手,放在今天说,这就叫“范儿”

其实不光将领,放到今天,披着大衣也会显得很有气场,因为我本身就是从事西装大衣等正装定制的,所以找一张正装披大衣的图你看看是不是很有“范儿”

有气场吧

3.效仿作用,蒋介石就是十分喜欢这么穿,不过他那就不是大衣了,而应该称作披风或是大氅。传闻蒋介石在香港时,被督查布瑞南先生身披一件全身无袖深色呢质大氅所吸引,蒋介石显然是被这件别具风味的大氅给迷住了。随后,他悄然向陈洁如提了两次,夸赞这种大氅别致、神气,披在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风度。而后就是我们在电视上常见的披着黑色呢质披风的蒋介石形象了。领导这样穿,那下属们将领们自然要效仿,虽然军大衣代替披风,但是披着穿的将领范儿还是有的。


CotteYolan


在观看影视剧时,有心的朋友们总会发现,国民党将领们时常会披着一件军大衣,看起来威风凌凌,气度不凡,构成了那个年代鲜明独特的时尚标签。其实,国民党军官的这种时髦风潮源起于他们的委员长蒋介石的着装喜好。

(蒋介石着大衣)

当年,蒋介石还是国民党黄埔军校的校长,他和第三任妻子陈洁如一起去香港游玩,受到了香港督察的热烈欢迎。当时,督察身上披了一件黑色的披风,看起来气宇轩昂,帅气的着装深深地吸引了蒋介石的注意,席间,他不时将瞥向这件披风。虽然蒋介石咩说什么,但妻子陈洁如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离港之时,她将蒋介石的身形尺寸告知了督察,拜托他帮忙为丈夫定做一件披风。

(蒋介石陈洁如)

后来,蒋介石收到这件披风,简直爱不释手,每每有重要场合,他都会着这件披风出席,看起来精神抖擞、威严有加,甚至跟陈洁如离婚之后,他都一直收藏着这件披风。

古语云,上有所好,下必投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看到蒋委员长身着的披风,国民党内部的军官们纷纷效仿,一是投其所好,可以无形中增进自己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为自己晋升创造机会;二是蒋介石这个人对仪表非常重视,穿一身披风,既显得威风、严肃,又不失干练整洁,可以提升自己在蒋介石心中的印象;三是披风的确很帅,而且自带身份象征,追逐时尚潮流是大部分人的本能。

(张灵甫披风:符合经典的传播学现象)

后来,为了与蒋委员长区别身份,加上披风比较单薄,因而为了御寒,同时又保证风度不打折,披军大衣就成了国民党内部军官们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国民党将领着大衣而不穿袖子。其实,这种时尚潮流很经典,到我们现在都不过时。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严格来说这不叫大衣,而是披风。披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开始是古代劳动者用于遮雨的蓑衣,慢慢的才发展成为用于保暖、美观的披风。披风流行于明代,在清代前期也被很多达官显贵所喜爱。

披风一般是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根据厚薄不同,春、夏、秋都能穿着。三十岁的成熟男士一般穿深色,以显示稳重端庄。对于熟知历史的蒋介石喜欢穿披风,当然不仅仅是披风能保暖那么简单。

一、蒋介石出身青帮,但一直以文人领袖自居,穿上一件披风能显示他儒雅的气派和风度。

二、披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你何时看见过小兵穿着披风的打仗的。能穿披风的一般都是领袖或者高级将领,在室外的时候,风度翩翩,能让人一眼就看出的身份和地位,迅速聚焦人们的眼光。在室内,能随时脱下披风,便于办事处理公务。

三、伪装,这一点很实用。将领经常穿着披风出现,让人们潜意识的认为穿着披风的就是领袖本人。这样一旦出现危险,可以让与领袖身材相仿的人也穿上披风,来混淆敌人的视线。

披风有这么多好处,又得蒋介石喜爱,上行下仿之下,民国很多高级将领也都纷纷穿起了披风。


千户熠


这叫时尚!

这和当时流行穿中山装是一样情况。请看下图:

看见面前那两个口了么,一般手是从那里伸出来,这是披风斗篷设计。

当时的国民党将领穿的衣服都是没袖子,主要是因为蒋介石。当时蒋介石特别喜欢穿披风,而且直接影响到了他的下级。当时还不是蒋委员长的蒋介石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看中了别人穿着的披风,十分喜欢,当时他的妻子陈洁如看见了蒋介石喜欢披风,所以就做了一件披风给丈夫。

自从有了披风之后,蒋介石都会穿着披风参加一些重要会议场合,因为他觉得披风穿起来很帅,看起来精神抖擞,严肃威风。所以当时就因为蒋介石挂起了一阵披风潮流。开始是披风,那冬天呢?冬天就成了披大衣,当时就没有将领会选择把手放袖子里面,走路带风就是披风的感觉。披风就是挡风的作用,但是因为蒋介石喜欢所以性质在当时就变了。因为蒋介石参观军队,或者是在巡视时发现其将领穿的是披风时就印象好许多。所以当时的将领纷纷了解了,所以全军将领都穿上了披风。

在我们平时看的抗日剧,或者有关国民时期题材的电影时,往往都能看到一只手插口袋,一只手露在外面比划着的画面。确实,穿上披风看起来十分的帅气。而且蒋介石跟其妻子陈洁如离婚后,那件披风还一直保留着。


四十五度历史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很多国民党将领把大衣披在身后,不穿袖子。这种姿势其实并非国民党专享,印象中毛主席、林彪也这么披过大衣。只不过,国民党将领这样造型确实多一些。

(电影大决战中林彪披大衣)

至于原因,其实就是把大衣当斗篷穿。

在古代,“斗篷”是将帅常见的一种配备,冷时能当风雪,暖和时拉风潇洒。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在雪天穿过斗篷。所以,中国将领们有斗篷情节很正常。比如蒋介石委员长,他就很喜欢穿斗篷,看上去确实也是威风凛凛。

国民党将军们向委员长看齐,对这种帝王范儿也欣赏。但是,他们又不能人手一个斗篷(毕竟不是国军制服标配)。要是专门自己定做一个斗篷,怕被人嘲笑。于是灵机一动,就披着大衣来当斗篷,也算过一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批大衣或者斗篷,属于比较潇洒的造型,一般是“首脑”人物的特权。如果几个国军将领走在一起,一般默认只有职位最高的可以批。要是司令穿的整整齐齐的,参谋却披着大衣,那是很不像话的。

比如下面这张图。蒋委员长披着正规的斗篷,张副总司令披着大衣,其他人必须整整齐齐穿着。

披着大衣除了装酷之外,还有以下好处。

首先是比不披大衣要暖和。可以遮风挡雨。这个很正常。

其次,如果在风雨天,大衣被弄脏弄湿了,只需要换一件大衣就可以了,比换衣服要省事。换下来的大衣可以让勤务兵拿去烘干刷净。两件轮换着就可以保持名将风采。

其三,披着大衣,把两手从大衣前面伸出来写字什么的,比胳膊穿在大衣袖子里更灵便。

最后,披着大衣,如果进到屋里,肩膀一耸就能让副官把大衣取下来。如果袖子穿进去了,要脱下来更麻烦。

当然,披着大衣单纯从保暖效果上是不如穿进大衣袖子的。所以,如果是在冰天雪地、寒冷刺骨的环境下,他们不会披着大衣,而会乖乖穿着大衣。不然为扮酷冻出毛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巴山夜雨涮锅


国民党将领所穿并不是大衣,而是黄棕色斜纹呢斗篷,这是当时国民党德式师高级军官特别装备的军装。1935年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将军作为蒋介石的第四任军事顾问来到中国,帮助蒋介石训练整编了20个师,被称为德式师,这20个师算的上近代中国最现代化的陆军了。

德式师的武器装备全部按照德国的最新装备配置,军服等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设计。其中军官配发呢军装和呢大衣,而高级军官还特配斗篷以此凸显身份。而这种斗篷是蒋介石的最爱,在北伐期间蒋介石就时常身着外黑里红斗篷检阅军队、巡视战场。蒋介石之所以喜欢斗篷,一来是因为在战场上可以避风挡雨,二来是能展现出军人的威武干练的精神,所以大力在军中推广。这种斗篷其实在作战中并不实用,军官只是在非战时(如阅兵、参会等情况)才会穿着,以彰显身份。

当时德式师的军服分为三种:春秋季畏黄绿色驼绒夹衣,夏季为草绿色卡其布衫裤,冬季为棉军服。样式仍然是中山装式。士兵穿黑面胶底鞋,普通军官长裤穿黑皮鞋,只有高级军官才会配发高筒皮靴。


老照片


“我的意中人是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祥云来娶我。可是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到这结局。”

阿凤姐被心上人改名为“洁如”后,1921年底,15岁的她终于和34岁的他在上海永安大楼举办了婚礼,婚礼上,他情深款款的对她发出了永爱不休的誓言:“今后,你将是我唯一的合法妻子。”

此时的他,受粤系军阀排挤,总是蛰居上海,倒是有大把时光陪她,陈洁如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自甘平凡的人,知道他一定能成为一个盖世英雄,会披上真的金甲圣衣、脚踩七色祥云出现在普罗大众面前,她知道他只是欠缺一个机会。

1923年,陈洁如陪着夫君去香港游玩,夫君在这里见到了他的老朋友李时敏,并下榻在他家中,自港返穂经过香港边检时队伍很长,又没有资格进入VIP通道,李时敏给自己的一个香港朋友——督察布瑞南打电话求助,布瑞南当即来到了现场,托熟人走了免检通道,一行人连忙致谢。

陈洁如细心的观察到一个细节,她的夫君一直盯着布瑞南的英式深色呢制黑大氅,甚至是有点失态,满脸都是艳羡之色。陈洁如与李时敏临别前悄悄嘱托了一句,托他在香港为夫君裁制一件布瑞南式样的黑色大氅。

“我的意中人是位盖世英雄,我想为他披上我为他做的黑色大氅。”

1928年8月,夫君被孙中山先生派遣去苏联谈判考察,临行前几天,陈洁如接到了香港寄来的邮包,陈洁如把这件制作考究的黑色呢子大氅放在他的眼前时,他的眼前一亮,像个小孩子得了宝贝一样赶紧穿在身上,并在镜子前摆了各种造型,走来走去的照个不停。陈洁如自己都觉得奇怪,这与以往的夫君并不一样,他之前对衣服的式样质地毫无感觉,也漠不关心,天知道这件黑色大氅哪儿来的神奇魔力,竟会让他如此失态。看着夫君脸上都泛起了红润的光彩,眼中都闪烁着喜悦的光芒,陈洁如也觉得很兴奋。

“我的意中人是位盖世英雄,他早晚会披着我为他做的黑色大氅踩上七色祥云。”

他的上升通道很快被打开,从苏联回国之后,尤其是开办黄埔军校之后,他慢慢成为了强劲的实力派,随着廖仲恺遇刺,北伐军北上,到了1927年,甚至扶摇直上,成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实际控制人。

他穿着黑色大氅频繁的出现在各种公众场合,这件无袖大氅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竟获得了很多追随者的效仿,党内、军内同侪纷纷也制作了同款大氅。

“我的意中人是位盖世英雄,他穿着我做的大氅,一转身,娶了别人。我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到这个结局。”

1927年8月1日清晨,他站在了陈洁如的面前:“洁如,你必须去美国呆上5年,这是我答应她们的条件,是我和她们的交易。等我5年,5年很快就会过去,等我!”

1927年8月,陈洁如赴美。

1927年12月1日,蒋、宋联姻。

1971年,等待了44年的陈洁如亡故于香港,享年6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