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就淘金式思维?2个步骤教你“淘金”

呆在家里的这段时间,相信小伙伴们都和我一样,每天都非常关心疫情的变化。睡醒以后,拿出手机看看,今天的确诊人数上升到多少人了?疑似病例有多少人了?大家都在期盼着这次的疫情能快点度过。

在这个所有人都刷着手机,关注着同一个社会事件的时候,对于一些自媒体来说也是一种机会。把网上没有来源的视频、图片p一下,就痛心疾首的说前线的疫情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一开始看着这些信息,觉得“天哪,这也太过分了吧”,于是激动的转发、评论、破口大骂,结果没几分钟就被辟谣了,让我感觉自己真的毫无智商。(我骂最多的是那个说病人尸体躺在医院没人管的那个,然而。。。)

如何练就淘金式思维?2个步骤教你“淘金”

这时候才发觉,在大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的同时,我们越着急焦躁,就越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越容易相信谣言。

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问题,一个观点究竟对不对;这个观点它是不是想引导什么?毕竟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别人煽风点火两句就轻易被人带节奏的人不在少数,包括我自己在内。

我们知道自己差在哪里,才能更好的训练和改正。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是我们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在一段对话、一条消息中挑选正确的信息,不被错误信息所误导。

批判性思维有可以称之为淘金式思维。它重视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与它展开互动。-《学会提问》

1、打造淘金式思维

打造淘金式思维首先要找到论题和结论,要找到别人想让我们相信什么观点。

论题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种描述性论题。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像这样:对编造谣言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第二种论题规定性论题。关于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问题。比如:对编造谣言的人应不应该采取惩罚措施?

什么是结论?就是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该怎么找呢?找指示词。因此、由此可知、告诉我们等等指示词的出现,往往代表着结论可能要出现了。

其次要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

就像我们写论文一样,我们总要在论文当中引用大量的文献,这样才能证明我们的论证是有根据的,是站得住脚的。结论也需要能让它成立的理由。

再次,要确定我们的理解和作者的观点是否一致。

汉语之博大精深啊,文字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种理解方式。比如:单身的理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喜欢一个人的文字是一字不差,但是两者的理解却不同。可以把它理解成是有了喜欢的人,也可以理解成是愿意一个人生活。所以在运用淘金式思维思考时,要确定我们所理解的和作者要表达的是一致的。

2、找出论据、结论当中的花招

论证中作者是一定会举一些论据来证明他的观点的,而数据经常被作者们用来作为论据。比如一些心理学家所写的书,他们都是在做了大量的实验后,通过数据来得出结论或者证明某个结论。

但是数据也是会带有欺骗性的。“快速致富的一个方法就是做一名职业足球队员,2010年国家足球联盟球星的平均收入是180万美元”。

这个平均收入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小学时候学的了,数值全部相加再除以总个数。但是我们都忘记了,平均数的计算其实包括3种方法。方法不同,得出来的结果也差别很大。

如何练就淘金式思维?2个步骤教你“淘金”

拿上面球员的收入的例子来说,薪酬最高的球员的收入要超过1500万美元,这会拉高平均数;但是如果用中位数来计算的话,数据只有77万美元。所以,如果有人想要说明工资很高这个问题,他就会选择平均数作为平均值。

数据带有欺骗性的另一种形式是隐藏的信息。举个例子,一位项目负责人在汇报工作的时候说,这个月我们的客户增长了75%。这个数据听起来是不是非常惊人,但如果他的客户只是从4个增长到了7个,而不是从40个增长了70个呢?

这些被隐藏起来的数据信息,就是数据的另一种欺骗性。看到数据论据时候,就要当心了,他是不是隐藏了某些数据或是用了让数据看起来高的方法来迷惑我们。

那么结论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我们都知道很多事情是无法单纯的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

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就陷入了二分式思维。-《学会提问》


二分式思维忽略了某个情况,其实一个问题是可以有多种答案的。

你明天学不学习?简单的回答就是学或者不学。但其实还可以回答成:如果我不生病,我明天就学习;如果我帮妈妈做完家务还有时间,我就学习。

我们给某个情况加了条件,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证明这个结论。当我们看到或者要证明某个结论或者观点的时候,多角度的考虑,多问为什么,避免走进二分式思维陷阱里。

用好批判性思维,在海量的信息当中获取我们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多思考,让批判性思维更好的来提高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