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你对中医的感受?

秦哥说事


记得去年儿子生病的时候,一直发烧,咳嗽,到了县里的医院,当时看的是西医,医生诊断是肺炎,于是连续五天都在打吊瓶,而且开了很多抗生素的药物,做雾化治疗,刚开始的前一两天,儿子表现还挺好的,乖乖的打针吃药,但到了第三天,就开始闹起来,可能因为手上的那个针口太疼了,两只小手的手背上,被针扎过的地方都是淤青,护士给他打吊瓶就开始哭闹不止,连哄带骗的尝试了几次都不行,或许就不愿意再给他上针,这边孩子咳得不停,那边一直都在打吊瓶,也不见好,我心里特别的急,看着儿子哭,我也抱着他在那里哭,真的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还是哄哄骗骗的打完了五天的吊瓶。但是效果一直不理想,孩子还是断断续续的咳嗽,后来我,我带儿子去了广州的省中医医院,那你的医生服务态度非常的好,医生还告诉我说我来晚了,因为当时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现在儿子的病已经发展成哮喘了,我真的很后悔当初的无知,为什么不带他去大一点的医院做治疗,在省中医,我每天按医生的嘱咐,按时给儿子熬中药做调理,三天后,儿子的病状有所好转,再后来坚持吃了一个星期的中药,就已经听不到,他喉管传来的气喘声,直到现在一直坚持间断吃中药调理,现儿子的哮喘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南方林梦云


我是一个初中文化的农民,并不懂中医,因我家母与姐是个长病号,经常生病,但家境又不好,医院进不起,经常在药店买药,现在药店中成药很多,复合配方药往往更有效,久而久之对病药有初步认识,问题是九十年代初在上海遇见一位老中医,我曾与他有私交,在淡论时经常会提一些病理方面知识,与解方技能,他也毫无保留有问必答,上世纪九九年,我父胃癌晚期,从那时起就开始自学中医,买了中药大字典,中医奇方,中药秘制方法等书,钻研,开始为我父治,后因我钻研医学,不顾身体,38岁自己重度胃窦炎,高血压等病证,就应用中医药方为自己治,结果是药效非常好,因药方是验证过的,对难题病证有了清楚思路,研制防病抗病药方,久而久之被世人认可。


有形无形448


对于中医我的经历太多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不过都是我婆婆去看中医,她不相信西医!出了很多闹剧!一个小插曲,她说去拔牙,我带她去医院拔了两颗,当时医院说得打两天针,吃点消炎药!我开好了她死活不打,消炎药在药店拿的,一粒不吃,下午自己到中医院拿来六副中药在家熬!我是再三叮嘱得打针,钱也花了!西药买了!临近年关了当时比较忙我也没有多问!大年初一晚上就受不了了,说的不能吃饭了得上医院[泪奔][泪奔][泪奔][泪奔]脸都肿了!半夜12点多带她到医院挂的水!大夫都笑了!


大廷子的小世界


记得有一年,公伤住院,住了一个星期之后,反而发现自己的食欲没有了,人也开始消瘦了,多年不生口疮,现在又开始生口疮了,更为严重的是吊针途中就开始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我随即便叫来了护士,要求她立即停止用药,过我便办了出院手续回家了,回到家里,我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自配了中药经一个星期的调理,后又经一个星期的饮食调理,之后人便恢复了健康。所以我认为:中医治病,只要确诊正确,身体恢复健康,快一点一个星期便可以了,慢一点时间可能要长些。这是我的理解,尤其是急性病。而慢性病时间要长些。


雨后滴水


我的小孩在三岁的时候,大腿上突然出现了几粒珍珠般的红色小疱疹,还痒,接下来几天,用药后不但没见好还出了成片扩大的态势,我们找了西医皮肤科,用药后仍不见好,病势开始一直向腿根部扩展,急得我们又换了几家医院,仍不见好。

最后,我爸找到村上的一名老中医,他看完后开了三付草药,我们赶紧熬好,结果,第一付药还没用完,第二天哪些病体的颜色我由鲜红转成了暗黑色,完全失去了以前的“灼灼生机”,待吃完第二付时,病体边缘出现蜕皮现象,最终不到一周,病状就完全消失了,恢复了皮肤本质的颜色。

这就是令我无饻钦佩和敬重的中医。



秦哥说事


谢谢提问,如果说让我选,我宁愿选择中医,为什么,因为中医靠谱些。

对于一个很少生病的我来说,只读书时有一次感冒失聪(耳朵听不见了)了,在一位老中医那里吃了几次中药,那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医生,妻子老早就去世,而后儿女们长大了,各在一方,他一个人就在家里帮开些中药方,只收方子钱,药自己去药店抓,他家里面什么中药书都有,那时到他家里面去看病,帮我搜罗了大量的书,等他搜了大半天,给我开好药方,然后我问他多少钱时,他竟然告诉我妈,只要5毛钱,把我们给吓呆了。然后我们去药店抓药,回家煎到第三副时耳朵就能听得见了,真的很神奇的事。如果当时不是因为选择中医,估计到大医院,这检查,那检查,没千而八百就不会了事。也从那以后,我是极度的相信中医中药。


农家姐妹


个人观点:

急病找西医,慢病找中医。中西结合,药到病除!

自己的例子分享一下:

大宝4周岁开始读的幼儿园,读了一年,生病半年。经验都是建立在小孩的生病上。

幼儿园流感非常严重,一般生病十有八九是流感。大宝流感严重的时候,中药根本吃没用,都是去当地人民医院吃的西药才好。

后来大宝5周岁了,免疫力强大了,中了流感症状也比较不严重,中药就发挥作用了。中药是固定问一个医生,西药也是固定问一个医生。

所以症状严重,急病我肯定送医院,吃西药。

慢病症状不严重我就问中医,吃中药。

中西结合!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


一叶净心


17年家父86岁,在山东某县城,得了冠心病和小脑委缩,(当时我在京)小妹说县人民医院通知出院,不给治疗了,让准备后事。我听后,马上接父进京,第二天让一中医朋友治疗,约1个半小时就转危为安。约十天治愈。现在很健康!


草屋和二亩地


我自小生病基本上以喝中草药为主,所以对中医很亲切。大学读的是食品科学,出来工作的是社区营养师,社区老人非常相信中医和药膳,所以自己又拿起中医典籍自学。

第一次应用中医是用柚子做药膳给老人调理顽固性咳嗽;

第一次给自己开方因感冒开的桂枝汤,当真是汗出脉静身凉就好。

我爱人也是因为用中医帮她调理身体后开始交往的;

因从事社区营养工作,中医对我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老人的一些慢性疾病如皮肤骚痒、顽固咳嗽、老年习惯性便秘、低血压等西医没有特别疗效的疾病,我结合中医食疗方式常常能收到意外的惊喜。因我不是医学专业毕业,没有处方权,但我越来越觉得中医是一门实用有效的医学。


少平营养与食疗


对于中医,说实话,在小的时候,觉得中医就是一个概念,只知道这个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治疗技术。那时候特别怕中药,感觉味道很浓,汤颜色很黑,等等。

后面长大了,第一次喝中药,那是对生理期一个调理,因为长时间的宫寒导致难孕,西药的方式治疗实在没有任何的效果,无奈只能选择中医治疗,开始抱着试试的态度,那时候特别想要孩子,再苦也是要喝。但是真在接触中医,喝中药,并没有想象那么苦,体院到中医的神奇。喝了一段时间的中药,发现身体是有一定的变化,生理期也正常了,气色也不错。

后面大部分生病的时候都是优先选择中药治疗,因为副作用相对少点,尤其对肠胃这一块,中药是有一定护胃作用。中药虽然效果没有西药那么特效,但是至少是治根的优先选择。中医也有很多种,尤其针灸这是最神奇的工具。

具体的专业我们比较没有办法描述到位,但是体验过后,就觉得中医不错,中药神奇,中国独有的特色医术,值得我们学习宣传!

喜欢的可以多关注甜宝解说,有一个可爱的宝宝特别喜欢分享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