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0207」爆284家機構熱捧創業慧康

好股【機構調研0207】統計顯示,20家上市公司被機構調研,其中創業慧康、美亞柏科、南極電商、金科文化、普洛藥業、博雅生物、晶澳科技、溫氏股份、真視通、恆華科技、高德紅外、鵬鷂環保等15家受明星機構青睞。


「機構調研0207」爆284家機構熱捧創業慧康


300451創業慧康

2月6日博時基金,長安基金,大成基金,鼎鋒資產,東方基金,東吳基金,富國基金,海富通,和聚投資,華安基金,華商基金,華商基金,匯豐晉信,匯添富,交銀施羅德,景泰利豐,農銀匯理,尚雅投資,尚雅投資,易方達,銀河基金,雲騰投資,中郵基金等284家機構對公司進行調研:

調研詳情

1、疫情會對公司一季度業績會有影響嗎?


疫情對於公司業務開展會有一些影響,如大系統上線交付、升級、切換等需要現場實施的工作均延期了,但公司目前80%的工作業務均可以通過遠程方式解決,所以基本不受影響。若疫情能在2月底前得以控制,對於公司一季度的業績影響不會太大。


2、公司在湖北地區的市場情況如何?

湖北是公司比較重要的地區,目前公司已經做了湖北的基層醫療系統,縣一級的基礎醫療和公共衛生均是公司建設的。市級平臺公司做了6個市,省級平臺也是公司做的。因為公司在湖北醫院端客戶做的不多,所以本次疫情對於公司在湖北的經營業績影響不會太大。


3、本次疫情對公司發展規劃會有影響嗎?

在研發規劃有適當調整,往公共衛生方向做了適當傾斜。


4、2020年醫院訂單的延續性如何?院內醫療在本次疫情後會有新增需求嗎,市場規模會有多大?

醫院的訂單需求預計會與去年的訂單增速趨同,電子病歷升級、互聯互通評級、醫保接入、醫保審核過程控制等基本會持續景氣。新增需求方面是傳染病和發熱門診信息系統實現傳染病預約、掛號問診、線上問診等業務流程會有個比較明顯的增量,另外,再加上互聯網醫院加上傳染病防控和就診模塊,還有國家應急防控體系未來將會實現直報,這個直報的實現需要依靠大數據系統的工具,大數據應用方面也會是一個重要的點。新增業務需求市場多大還是要看國家的投入力度和決心,可以參考非典以後,國家在此之後在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投入了100多億的規模,所以這個市場增量規模還是很可觀的。


5、若發生新一輪的公共衛生信息化高峰,公司客戶方會有變化嗎?

公共衛生一直以來都是國家財政支持,公司業務也一直是醫院和公共衛生兩個方面同時並重開展業務,因此即使未來公共衛生業務激增,公司面對的客戶方是不會有變化。


6、公共衛生信息化的應急系統目前是什麼情況?

公共衛生信息化應急系統的數據是來源於社區和醫療機構的,在目前業務系統裡做一些數據採集和大數據分析就可以實現,然後通過公共衛生信息平臺的形式展現出來。我個人認為應急系統不光僅是公共衛生一個方面要做,而應該是自上而下的全局推動的體系,相信這次疫情過後國家勢必會推動這個全局的體系。


7、互聯網醫療在本次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情況會對公司業務有什麼影響?

國家衛健委剛發佈了關於疫情防控的文件,重點指出了要規範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可以看到國家一定會在這方面加大力度,未來疫情之後全國二級以上醫院都會有建互聯網醫院的趨勢,這將會是較大的增量市場。未來若在互聯網診斷方面出臺新政策,將會使互聯網醫療迎來新的發展。


8、互聯網線上諮詢後是否還需要線下再去就診?

我們春節為抗擊疫情緊急搭建的互聯網問診平臺,在一個星期內實現了3000多人次的線上諮詢。因為這個諮詢是在線問診服務,所以不能替代線下首診這個步驟。但如果符合在線複診的條件,還是可以醫生直接在線開方,送藥到家的。


9、因本次疫情智慧醫院建設會有哪些機會?

通過疫情,可以看到醫療物聯網建設也會有很多短板需要彌補,相信未來物聯網醫療終端設備的需求會增加,繼而帶動醫療物聯網的發展。


10、疫情前後互聯網醫院的客戶數量?

疫情前公司已建互聯網醫院數量在100多家。到目前互聯網醫院數量200家左右。


11、目前公司互聯網醫院有200多家,那麼請問未來有多少互聯網醫院會有運營概念?

個人認為二級以上醫院都應該建互聯網醫院平臺。目前,所有做的都是公立醫院惠民的項目,互聯網運營模式的醫院還不多,未來還是要看國家政策的開放程度。


12、區域互聯網醫院的發展前景如何?

區域互聯網醫療主要是城市級的互聯網醫院建設,目前很多縣市級都已經在開展了,是比較符合區域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應用場景,轉診、分級診療等一系列國家力推的業務均會有所涉及了。


「機構調研0207」爆284家機構熱捧創業慧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