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好专业,好城市,好学校,三者怎么选择?

东升旭日照九州


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城市的选择,何者如何排序。个人认为,应根据高考考生的分数,分数可能被录取的学历的层次来决定。个人观点如下:





一、高考分数若只能上专科。先看城市,再看专业,最后看学校。因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的机会越多,即使学校不咱样,虽然是民办的,但专业只要是自已喜欢的,且技术性、实用性强,就业是不成问题的。

二、高考分数可以上普通二本或三本。先看专业,再后看城市,最后看学校。因这二本、三本高校,学校本来就不是很好。你可选择一个稍好的专业,和稍好一点的城市,毕业就业才不会有问题。


三、高考分数略高一本分数。先看学校,再看专业.,最后看城市。因一本高校在全国高校中都属办得较好的,只要能读上,就是你的运气。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那怕稍偏僻一点,只要能上一本院校,就业应该是问题不大。

四、高考分数远远高于一本分数。先看学校,再看专业,最后看城市。因学校的选好了,在全国知名度高,学校不管在什么城市,用人单位都是认可的。毕业后,你就可以到你想去的城市去发展。



吉星高照130484261


按照高考填报志愿的顺序来说,相信绝大部分人的选择顺序是学校,专业,城市。

现在都是知道高考分数后再填报志愿,简单举例来说,假如某考生高考620分,一般会考虑是否能上985,然后再看哪所高校的专业更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与自己的分数更接近,考取的把握更大,至于城市,就像网上流传着的一个段子:“上哪所大学,只不过决定了在哪座城市打游戏而已”虽然很颓,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考报志愿时,城市的影响相对应该是最小的,除非部分同学对某类城市比较不接受,或者对某个城市情有独钟,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把大学所在城市放在首位。


再说每种选择的优劣。把学校选择放在首位,某种意义上就是选择了平台。从近年来各高校的就业和深造率来看,不同层次高校有非常大的不同,总体上来说,985高校强于211,211又强于普通院校,一本强于二本。高层次学校的优势都比较明显,保研率985高校基本在20%及以上,211高校超过10%的都不多,没设研究生院的211高校不超过2%;深造率,2018年C9高校均超过60%,而某个考研著称的二本院校上线率30%多已经是非常好,而且深造的院校层次有很大差别;再说就业,根据统计数据,重点高校的初次就业薪酬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院校;而且层次越高的学校,在申请转专业,国内外交流等各方面均有更多机会和优势。


不利之处是,如果分数不理想,很可能无法选到好的专业,对将来的发展同样存在很大影响。虽然很多高校可以转专业,但是多少有门槛,不一定能争取到好机会。

优先选择专业的好处。优先选择专业一方面是自己更感兴趣,更容易把课程学好,出成果的可能性更高。其次,专业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不同行业之间的待遇差别也非常大。对于家庭经济不好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上大学的花费并不少,如果学的专业就业情况不理想,毕业后就可能面临极大困难。所以说优先专业某种程度上就是为未来选行业。正所谓男怕入错行,虽然现在很多同学找工作不一定专业对口,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



优先专业的劣势是可能学校平台相对不高,除非所选专业在行业内比较厉害(但这样的专业一般录取分数也不会太低),否则很难把高层次学校的平台优势比下去。但是如果在相差不大的不同层次高校之间,比如末流的985高校和中上的211高校的优势专业间选择,最好还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考虑一下。

优先选择城市。优先城市的同学一般可能有以下几种考虑:一是喜欢某个城市,没有别的理由;二是与该城市有某种特殊关系,比如有亲人或者恋人;三是出于生活环境,生活成本的考虑;四是希望城市能给自己带来更多机会,以选择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为主。选择城市谈不上优劣,更多是跟着个人的感受来走,这样的同学大多没有其他方面的负担,相比较而言,这部分同学家庭条件多半比较优越,不用为将来发展操心,当然这部分同学一般也比较有主见,发展也多半不差。


象牙塔里讲故事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理想条件下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好专业,好城市,好学校,三者的顺序应该是:好学校,好专业,好城市。举例说明:乡里乡亲,亲戚朋友一般问的话,都是考上哪所大学了?然后才是什么专业?最后大学在哪里?

可以回到实际情况不太相同。结合实际,我认为三者的顺序应该是:好城市,好专业,好大学。理由如下:

好城市,不仅带给市民很多方便和优势,而且,对大学生也有很大的机会,比如,就业机会,眼界和见识等等。甚至无论你在大城市读的各种所谓冷门专业,在大城市依然可以找到工作。举例:大学室友女朋友本科读的心理学,这应该是大学眼中的冷门专业,普通双非大学毕业,在上海同样可以找到工作。


好专业。什么是所谓的好专业?有人说挣钱多,有人说不担心就业问题。错,好专业应该是紧跟国家发展要求,与国家发展战略息息相关。比如:智能制造,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芯片,航空宇航技术等。选择这类好专业,未来就业不成问题,高薪也不少梦!

好大学。为什么把好大学放在最后?因为好大学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高考生都能进入好大学(当然能进入好大学是最好了)。大部分大学生最终目的是就业,而影响就业最重要的是就业机会和自身专业实力,所以好大学排后面。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一个考研过来人


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啊。

我觉得这三个其实在志愿填报时,并不是存在冲突,甚至是非黑即白,选了这个就不会选哪个的情况。

在我看来如果给这个排个序的话,大部分情况会这个样子:

学校>=专业>好城市

对于好城市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不要太执着

很多同学在成绩没有出来之前呢,总是想去一些好城市,比如非北京、上海、青岛、南京、深圳、杭州等等发达城市不去。理由就是:我就喜欢大城市的繁华,不想在这样的小城里继续,也想远离父母。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成绩下来的时候才发现,以自己的成绩如果去到这些城市,虽然有学校可以上,但是只能去到很差的学校,甚至是民办高校才行,和自己的想象有太大的差距了。

所以当城市和好学校发生冲突时,我的建议是把城市先放弃吧。

学校和专业现在就像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千古难题一样。

我的建议是:尽量先以好专业为主

211和985也有非常冷门的专业,甚至武汉大学毕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生,还不如一些二本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本科薪酬高。

还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好好选专业,被调剂到了其他的专业,结果到了大学才后悔,根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很多人想转专业,甚至想退学重新参加高考。

好专业呢,我觉得最好符合两个条件,或者满足其中一个:

1、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想从事的;

2、热门或者潜力专业,就业后薪酬工资高的。我觉得这个对于男孩子特别重要,毕竟男孩有养家的压力。所以对于男孩我一般建议他们选择软件、人工智能、计算机、电气工程或者通信工程等等信息电子类专业。

举个例子:当你的分数可以去到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时、青岛理工大学时

这几个学校呢,实力还是有点差距的,但是不是特别大,所以这时候选专业特别重要。

如果去到青岛大学只能选择物理、材料、化学等等,王牌的医学、计算机不行;山东师范呢则可以去到公共管理、通信等等,王牌的师范不行。

但是山东科技和青岛科技呢,可以去到计算机等等上述热门专业,其中青岛科技呢100%稳上;山东科技呢50%的几率上。如果你想保险起见,一定要学到计算机专业呢,那么就选择青岛科技吧。

如果你家里有矿不在乎专业或者学校有宽松的转专业政策,那么你可以选择好学校,而放弃对于专业的追求

我有个学生呢,高考发挥的并不好,甚至和平时相比呢,至少少考了50分。

以他的成绩呢如果去到齐鲁工业、山东农业还有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聊城大学呢,是能去到一个不错的专业的,但是除了山农的,这几个学校都是二本。

如果去到青岛科技大学或者山东科技大学呢,只能是擦边进,专业随便填就好了,因为被调剂到冷门专业的几率特别大。但是这两个学校呢,是一本学校,很想去。

最后他老爸拍板了,咱家现在虽然不是特别有钱,但是一年呢少了也能赚个几百万,多了一千万,也不求你以后多厉害,希望你能上个更好的学校,拿到一个好点的第一学历,并且以后呢继续考研就好。

最后呢还是去了青岛科技大学。

关于这三个的关系呢,就是这个样子了。专业优先同时保证学校,城市真的可以放在最后考虑。当然了如果你的分数很高,这三个都能满足的时候,就不用选择了。


煮酒论高考


最好还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985中的双一流高校,在国内混,一定要跟紧大政策,不知道大家发现没,现在的国企和政府部门都开始要求双一流高校,不再是以前的211,985。其实框定了这个要求,所能做的选择很少了,要么大家可以放大到经济发达地区211中的双一流高校以及极个别专业性非常强的地方高校。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几点呢,首先经济发达地区是全国人民用脚投票的选择,不应逆趋势而为,哪怕你去个外地,至少还是个发达地区,网速更快呀,所接触的另一半往往也能更加优秀。比如C9中的西安交通大学,其知名度和实力明显不如以前。上海大学则是一个实力不断上升的代表。其次985和211的印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最后,未来会逐渐用双一流标准,这是自上而下的,不应逆政策而为。

总的来说,高考要高分!学校>城市>专业。

哪怕选了一个不好的专业,也不要放弃,就拿小编曾接触过的一个浙大生物类专业同学,浙大生物类是降30分录取的,小编当年没选,还是挺遗憾的。无奈没人指导,一切全靠自己摸索,就必定要走一些弯路。这个同学毕业后选择的是网易,并没有从事原有专业。我也问过她为什么,她说不仅仅因为网易是一家有态度的公司。目前互联网的公司虽然对于技术岗有专业要求,但是对于管培以及其他岗位并没有严苛的专业要求,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学校的名气。因此专业并不会很大程度限制我们的发展,往往是平台决定了我们所能触及的高度。一个坐电梯的和一个爬楼梯的是很难直接对抗的。

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能力出众的人是极少数,特别差的也是极少数,剩下的都是普通人。既然我们大多都是普通人,那么不是应该走普通人成功概率更大的路么。


一心学长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好城市里面好大学的好专业。

比如北上广的知名大学的王牌专业,这样起点高、平台好、视野开阔、人脉广、发展前景足,但能这么幸运的考生凭借的却不能是幸运,而是实力!

好城市、好大学、好专业,处于这三好交集里的无一不是人尖子啊。所以说,他们的选择高到了极致反而少到了极致,无须烦恼,直接就能精准定位。

不过,考生真是达到这样的程度,也就不会三难选择了。

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当然是选择两好的交集。有三种选法:

1.好城市的好大学,比如清北、华东五校,但由于分数不足够高,只能放弃专业选择权,在填报时勾选专业服从。

2.好大学的好专业,放弃地域优势,选择位居二三线城市的知名大学的王牌专业。比如云南学霸李一峰放弃清北而选择了川大的口腔专业。

3.好城市的好专业,这就是放弃名校的平台,看重发展的机遇和就业的机会,比如在一线城市选择四非学校的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譬如深圳大学的建筑学专业。

如果连两个选项的交集也不能兼顾,那便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了。

1.选好城市。做好在好城市里打拼的准备,但学校不行、专业不优,职业前景并不乐观。适合能吃苦、头脑活的孩子,他们在机会遍地的大城市里更容易发现机会、把握机会。

2.选好大学。做好凭好大学(985、211、双一流)身份标识谋职的准备,因为现在的一些招聘是以之为门槛和敲门砖的。在好学校里仍应努力锻造本领。

3.选好专业。但说实话,一般城市里普通大学的好专业也多半不受青睐,做好考研深造或考公、入企的准备,凭出众的专业本领也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综上所述,选择一共有七种,每一种都对应着考生的考分和兴趣爱好,所以说,关键看自己,足够努力,又有天赋,就能把人生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听天由命吧。


剑客谈教育


这个也问的太笼统了点吧

首先的解决什么叫好学校、好专业、好城市(从大众角度)

好学校:最直观的就是看各大民间机构的排名、985、211、双一流,社会认可度。

好专业:钱多、就业率高、发展前途光明、有提升空间、适应性强

好城市:一线、二线靠前城市


简单说一下(可能有点长,感冒炎症挂水中,能写多少是多少)

首先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你的实力是什么?

T0学校优先

能考上清北的不会说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我选哪一个?厦门大学和北大我选哪一个?清北这个梯度,是第零梯度,没有出过留学愿望或者已获得国际较好大学录取意向,能去就去就行!声誉在那里摆着!提到清华毕业的,哪怕是底层专业,专业排名在10几开外,哪怕是学渣别人也会高看几眼!

T1学校专业并重

t1主要是那些剩余985和一大部分211。举个简单例子,兰州大学一致在985里面不是佷起眼,应该只比西北农林略强,但是人家生态学、草学厉害啊,数学和化学也还可以。再如我母校,吉林大学,被戏称八九不离十,我们宿舍当时结论是,第十六七的位置比较合理,这个仅仅从名气上来说。但是吉大在湘招生约160人,录取分在590左右,名次在8000左右,与西北工业大学常年不相上下!其地质学、数学、马原还算是有名气的,法学好像也是护法金刚之一!

其余专业

剩下的专业地域看着选吧!

特别人群一

有些人执着于地域,比如我表妹,她家里面始终不让她离家太远,导致她分数本来可以去更好的学校,最后留在南阳大学。其实大部分都是这样,省内大学以及周边都会有地域抬分,就是大家都想着离家近,投档人数多,投档线自然攀高!

特别人群二

有些人又因为家里或者其他背景,在某一个行业有关系,可能混的好。或者某人特别痴迷于某个行业,达到,非某个行业不可的地步,这类人,直接搜索这个专业排行,综合考虑,调研他们大学转专业考试难度之后,先选一个专业排名靠前的专业,经过二次高考(转专业考试)或者特殊手段(不要怀疑,大学常见)调到自己理想专业

特别人群三

完全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以后做什么、能做什么。和当初的我一样啊,我怕当时的做法,把近三年投档线调出来,压着投档线正负八分,学校挨个筛选,优先名气大,认可度高的

特别人群四

热衷于一线超一线二线前列城市发展的,地域学校并重。很多地方都会有知识人才引进政策,或者有些地方对该处毕业生非常友好,户籍变迁也是一个契机!

特别提示一

高于大学投档线就不代表你会选到自己的专业,虽然退档的概率极小,但是你还记得你勾选的那一个服从调剂吗?举个例子


甲学校仅有10个专业A660,B620 ,C600,D605,E607,F595,G590,H604,I603,J750(一看就是宇宙王牌专业),那么他的录取线就是590 ,也就是说,至少590,你才能够进入他们学校(特招除外)

然后你594分,平行志愿,CDEFH,服从调剂,结果,你极大可能就是读的甲大学G专业。

这个主要是想说明学校最低投档线等于该学校最低的专业录取线而不是所有钻野都是这一个录取线。及校线≠专业线


树木也要树人


令每个莘莘学子纠结的就是高考成绩出来后该选什么专业了。想去好的学校,但是自己的成绩又达不到。想去好的城市,但是又离家太远了,想回家一趟都很困难。而我却觉得高考选专业一定得慎重,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还有这个专业的热度以及这个专业在社会上是否吃香来做选择。如果盲目选择专业,等到大学毕业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白白浪费了大学这几年的美好时光。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正确,考得好,不如选得好。意思是说你考得分数再高,但是选择的专业却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直接被分配的,那么即使你考得再好,将来不一定就会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选得好就不一样了,即使自己高考的分数不是很理想,但是选择的专业恰恰是社会上所欠缺的,一到毕业的时候,别人都会主动来联系你,咨询你是否愿意到他们公司上班,给出的工资也是相当诱人。

所以我认为,高考是我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但是选择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更是重中之重。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现在社会大学生多如牛毛,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一毕业就要面对就业的压力。由于专业问题,很多大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以至于有很多大学生处于待业状态。

出现这样的状况和大学生本身也有很大的联系,由于刚刚毕业,不懂得社会的残酷,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工作不适合自己干脆就不做。或者认为工资太低,达不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也就放弃了。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气盛的,没有得到社会大学的“关照”所以才会有些目中无人。以至于太累的不做,太辛苦的不做,工资低的不做,最后只能待业了。

一、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听听老师的建议。

说实话,老师其实也相当于我们的父母一样,在学习方面真的是煞费苦心,想法设法帮助我们,只想让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生活方面,也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

所以当我们高考要选择专业的时候,不妨可以咨询一下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毕竟老师是过来人,无论是工作经历还是生活阅历都比较丰富,稍微夸张来说,老师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要多。

也不是说一定要采取老师的意见,只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参考老师的建议,最终再做出一个适合的决定。不至于自己闷头乱窜,没有经验,最终选不到合适的。


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觉得大学不一定非要上那些名牌大学,因为名牌大学人才聚齐,高手众多。如果想要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那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想要在大学成为亮点,需要德智体美劳样样优秀。

所以我觉得大学不一定要最好的,只要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宁愿在一般的大学当优等生,也不愿意在很好的大学成为平平之辈。

只要自己是块金子,无论在哪里都发亮,所以不要为了所谓的名牌大学而斤斤计较,适合自己的大学才是最好。


三、选择离家的城市,偶尔还可以回家看一看父母。

有句古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自己的孩子因学业需要,要到外地读书。作为父母肯定是不舍得的,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怎么不舍得也要送他出去。

作为子女,当然也不舍得自己的父母,因为只有呆在父母的身边才是最幸福的事情。而且选择近点的城市,在学校放假的时候还可以回家看一看父母,让父母知道自己最近的情况。


总而言之:我觉得最终还是得看自己如何选择,无论是专业还是学校和城市,只要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辛勤的工程师”专注于教育领域,善于解决教育问题。如果你也有关于教育问题,请关注我并邀请我来为你解答。

辛勤的工程师


好城市,好学校,好专业。什么是“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管怎么样,在你选择学校、城市和专业的时候,要围绕自己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和家庭经济情况来选择。

1 如果高考成绩不是很好,我建议好专业是首选,其次是好学校和好城市。

因为高考成绩不是很好,选择余地很小,必须有舍弃。


2 如果高考成绩很好,建议首选好学校,然后是好专业和好城市。

高考成绩好,进入了好学校。学校的专业设置十分合理,每一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管你选哪个专业,毕业后总能找到立足之地。

3 如果你的高考成绩考的很不好,哎,你的家庭条件却很好,你又不想复读。你可以把好城市作为首位,然后是好专业,再是好学校。

好的城市发展发展空间比较大,大学也比较多且集中,你又有经济实力,在这里你可以结交很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后共同闯荡天下,在城大城市里发展落根。



成绩如果有很大优势,好学校一般囊括好城市和好专业,不存在冲突。

愿莘莘学子金榜题名


芙蓉屋教育


专业是企业招聘的基础要求,专业的自己发展的方向目标。

考研方向专业有要求,公务员考试专业方向有要求,被招聘单位一样有专业要求,你不重点想自己选啥专业,唯一可以随心所欲的原因就是自己无需为人生的衣食住行操心,我有随心所欲的物质条件。

啥是好大学?

所谓好大学就是专业水平的积累,好大学本身就是专业优势的呈现,但好大学也必定存在令人尴尬的专业,选对专业,大学之好就是人生最厚重的一笔学识储蓄,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好大学的名气就是虚无缥缈的自娱自乐,没有价值,没有意义。

至于地域,以就业目标为导向,当然考虑地域,但学校所在位置也都在相对遥远的区域,而且学校学习期间是否可以走出校园,不断尝试实践,尝试实习是个问题?这么看地域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神奇,但经济发达的地域就业机会丰富,思想活跃一定可以带给学生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别讨论什么名校效应了,能不能脚踏实地的就业,专业是唯一参考依据,至于学校的品牌,固然重要,没有专业作前缀,谁又会青睐与你?

所谓地域就业优势,没有品学兼优依然困难重重,因为就业单位要得是创造价值的真才实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