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籠罩下的焦慮如何緩解?

狂野868


現在不必擔心這些問題好好在家出門戴口罩,相信國家很快就會打贏這場戰爭。所以做好自己和家人衛生跟人家在一起看電視聊天豈不是美載。開開心心等勝利消息吧。[呲牙][呲牙]



攀娃子


推薦大家進行平緩呼吸法和挑戰引發焦慮的念頭來進行調節

平緩呼吸法平緩呼吸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深呼吸有些難,但多試幾次就能夠掌握。

第一步:通過鼻腔快而深地吸氣到肺的最底部,同時慢慢從1數到3。在這個過程中,儘可能地把空氣吸到身體最深處。把手放在腹部,感受你吸氣時腹部的隆起第二步:屏住呼吸,慢慢地從1數到6第三步:通過鼻腔,緩緩呼氣,同時慢慢數到6-9如果需要更多時間,就數更久

第四步:確定已經完全呼出氣體後,再正常節律呼吸兩次。

重複上述步驟,每次練習3-5分鐘。

挑戰引發焦慮的念頭

第一步:區分自己擔心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還是“不可解決的”。多關注那些你可以解決的問題。比如“我會得病嗎?”是無解的,而“我可以預防嗎?”是可以解決的。

第二步:問自己:你擔心的問題是積極存在的嗎?它發生的機率大嗎?如你離開疫區越遠,相對而言,你感染的幾率就越低。

第三步:如果它很可能發生,我可以做什麼應對它?比如學習武漢協和醫院發佈的自檢方式,學習國家官方發佈的居家隔離指引,使用可靠的義診服務等。



怡嘉人


新型肺炎籠罩下的焦慮如何緩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兇猛,很多人被感染,讓一些人出現了恐慌、焦慮情緒,尤其是原來就有焦慮症、強迫症、疑病症的心理疾病患者,更加焦慮,其中,疑病和潔癖的最為明顯。

緩解焦慮,力爭在正常的生活狀態,首先對疫情有一個大概瞭解,雖然傳播很快,但也是有規律的,按照一些專家,如鍾南山、童朝暉、李蘭娟等人的建議,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好防護,按要求消毒,一般不會被感染。

瞭解一下免疫力好的人,就是被感染,康復的概率極大,所以要學會健康養生,從生活規律,飲食結構等方面,儘量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對於本來就有心理疾病的人,即便沒有和感染者有接觸,也可能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一般都是焦慮的軀體症狀,可以找心理諮詢師調整。

瞭解了本質,用正確的方法應對,焦慮就會降低下來。


霍體清


(1)深呼吸能快速的緩解焦慮。

深呼吸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並且幾分鐘之內便可見效。在進行深呼吸之前,不妨找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身心放鬆地坐下或者躺下。

然後,將雙手平放於腹部之前,即胸腔下方。慢慢地吸氣,並且從一數到五,有意識地將吸入的空氣沉入腹腔。最後屏住呼吸,慢慢呼出,並用丹田呼吸5到10分鐘即可。

(2)肌肉放鬆練習能有效緩解焦慮。

在進行之前,需要繃緊全身並慢慢放鬆全身肌肉,然後從腳尖到頭頂,一次鍛鍊一個部位的肌肉,循序漸漸。找個舒服的地方躺下以後閉上雙眼,腳趾頭捲曲,進而讓腳趾頭的肌肉繃緊。

然後放鬆腳趾頭,雙腳屈起,進而讓腳部的肌肉繃緊。接著,雙腳放鬆片刻,繼續鍛鍊小腿。以此類推,慢慢繃緊再放鬆身體每個部位的肌肉,從腳趾頭鍛鍊到前額。

(3)和朋友談心,也能消除焦慮。

凡事都不應該憋在心裡,因為訴說便是個很好緩解焦慮的方法。如果你正處於焦慮之中,不妨向朋友打電話傾訴自己的心事,或者直接約見面,當面訴說煩惱。

在這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千萬不要以為用短信或者聊天工具便是最好的交流方式,相反打電話或者當面談心才是更好的溝通方式。

(4)參與運動,能有很好的鎮靜作用。

鍛鍊身體,對治療焦慮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所以,處於焦慮的時候,不妨走出家門,運動運動。何種運動並沒有固定的形式,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每天堅持30分鐘左右便可。

出門散步便是其中最簡單的運動,在小區周圍便可以完成;做瑜伽,瑜伽不僅能拉伸身體,增加肌肉力量,還能運用呼吸和冥想技巧,對緩解焦慮十分有效。

(5)迅速轉移注意力,也能讓你有效緩解焦慮。

面對焦慮的時候,強迫自己做些集中精力的事情。

每天不管再忙,都一定記得花上10到15分鐘專心做一件事,讀一本書,好好泡個澡,逗逗貓遛遛狗,或者整理整理自己的房間,與此同時焦慮自然而然也消失了。

(6)令人放鬆的音樂,能緩解焦慮。

音樂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式,有些病人手術前都會接受音樂治療法,聽聽讓你放鬆的音樂,古典樂、爵士樂、新世紀音樂或者其它皆可。

大災面前,誰也無法避免陷入恐慌與焦慮之中。而用不同角度看待這份焦慮,會有助於克服你對恐慌本身的焦慮。

培養健康的習慣,並確保將這些好習慣堅持下去,以此幫你改變,克服困難。沒有其他的辦法,唯有更好的瞭解你的恐慌,才能更早地戰勝焦慮本身。


榮耀寶雞


各人有各法。

網上消除焦慮的段子就不當搬運工了,說說自己是如何度過第一個宅14天。

1月23號武漢封城已是農曆臘月29。此時對宅根本沒有概念,只是根據滬上通報的情況,認為出門一定要戴口罩,還不知道最好不要出門,於是,驅車回江北老家,出門一車人都戴口罩。

回到老家,家裡的老人看著我們戴口罩回來都覺得怪怪的。然後叫他們出門戴口罩根本就聽不進。在飯店定的年夜飯讓去取消根本就不採納。

臘月29回家,小鎮上沒見一個戴口罩,但30走在大街上就看見戴口罩的多了,同時也沒有了往年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流湧動的熱鬧。

正月初二,回孃家的日子,大街上竟然看不到幾個人。

當地父母官真抓實幹,把人都管到家裡不出來,拜年聚會串門打牌溜達通通禁了。

宅,成為舉國男女老少的唯一狀態。

恐怕誰也不會想到,一個水產市場幾個賣野生動物的攤位,能把十幾億人都宅養了起來。更不會想到,東西南北縱橫幾千公里十幾億人的大社會剎那間進入可“休眠”。

社會管理的一點疏忽,竟能將以高速發展為特徵的國家逼停。這一方面,說明一個國家的安全邊界其實很脆弱。同時,另一方面,辯證地看,又說明我們國家很強大,動員全民在家蟄伏比動員全民上街困難大不止十倍百倍。

宅家裡一兩天沒感覺,天天不出門,再加上各種各樣的消息滿天飛,特別是周圍不斷爆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心情就不僅僅鬱悶,而是擔心害怕,不知自己會不會被感染,於是心裡產生焦慮,甚至莫名的恐慌。

怎麼辦?

我每天要陪4歲多一點的小寶寶,看著她不出門。

不出門總要找點事幹幹。

於是就幫著她各種衣裳的穿,各種裙子的試,圍巾帽子的戴,自己的、爸媽的、外公婆婆的,只要能打發時間,她想怎樣就怎樣。於是就陪著看動畫片,從早到晚的看,竟然讓她看到不要看了。於是陪她講故事,講得口乾舌燥也得講,否則時間耗不掉。這些還都不無聊,最無聊的是數鞋子。全家人春夏秋冬的鞋子擺一屋,一隻只的數,原以為可以教她識數,幾小時,數上百遍,感覺自己都快不會數數了。

正常的人,因抗病毒不得已悶在家裡,為的是不被傳染,或者不傳染給別人,其實也是與病毒在戰鬥!

看報道說病毒厲害,武漢正堅強地與病毒直接作鬥爭,舉全國之力,救治防擴散,儘管壞消息比好消息多,但看到那麼多專家躋身抗毒最前線,全國那麼多公務人員挨家挨戶深入細緻動員起抗毒最廣大力量,作為過了大半輩子的人,相信我們國家一定能打贏這一仗。

不必焦慮,無須恐慌,有信心才能繼續戰鬥。

有專家建議,堅持不出門都同時,不要把精力過多用在關注疾病信息上,正常人應儘量少接收疫情信息,儘量多接收一些其它信息,能幹啥幹啥,該追星的追星,該追劇的追劇,該考慮工作的考慮工作,這樣對緩解焦慮情緒有幫助。

對我來說,響應國家號召,宅到病毒消亡雲開霧散為止💪也算在為國家做貢獻。


布衣吳新建


對於新興肺炎大家不免有焦慮,因為要自我隔離哪兒也不能去,什麼也幹不了,有焦慮很正常,但只要想一想那些為治療肺炎病人危險工作的醫生,警察和哪些為阻隔疫病繼續傳播而努力工作的人們,就不會焦慮了,同時自己做一些活動,如看電視,鍛鍊身體,都可以排解焦慮。



明天更美好106903891


其實朋友們不必焦慮,疫情總會過去的。只不過呢,在這段非常時期,每個人都應該時刻關注疫情走向,做好防護工作,聽從黨和組織的安排,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如果你感到焦慮的話,不妨在家做點釋壓的活動。比如看看書,作作畫,打打遊戲,做做運動,一家人坐著吃美食、看電視、聊聊天,多好啊。不必感到太焦慮,一定要管好自己,調整好心態。要相信一線的醫護人員,做好自我防護就是在給她們做後勤保障工作,減輕她們的負擔。陰霾天總會有的,待霧去煙散,又是一片晴空萬里。在一線努力工作,守衛我們健康安全的英雄們,你們要保重身體,放心吧,全國人民都是你們的後勤保障部隊!謝謝你們,辛苦了!


土撥鼠小可愛


長時間待在室內,可能會出現煩躁、焦慮的情緒,出現頻繁刷手機、作息紊亂等情況,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不適。建議:1.制定一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睡眠。2.鑽研一件事請。看書、聽音樂、寫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並且享受這個過程。3.找到一種支持。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會支持。4.進行一項鍛鍊。心情煩躁時,做一做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5.思考一些體驗。思考自己可以從這段經歷中獲得什麼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行走的芨芨草


找準一件事,堅持做下去[呲牙],寫寫✍🏻毛筆字、做仰臥起坐、俯臥撐把肥減下去



帶你去喝酒


在家多煲湯水喝,多吃蔬才水果,不貪吃過年的禮餅、年糖果,不吃煎詐類食品,多做些有益身體的糖小喝,看電視,聽音樂,有時間還要到戶外行走,免去人群較多的地方,放鬆自己,免想其它事情,心中就不慌亂,不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