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和明史哪个更值得研究?

史海深处


相比属于古代史的明史,最值得研究的还是近代史。

因为古代史基本是千篇一律的东西,看着就想睡觉。这主要和中国古典时代的农业文明有关,农业文明说好听了是内敛、含蓄,说不好听的就是封闭、僵化、停滞甚至是愚昧和落后。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农业文明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因为世上无绝对。

中国人的民族性就和农业文明有关,比如不懂得为自己的权利而抗争,这段按下不表,因为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属于古代史范畴的明史可谓是把农业文明不好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明朝也是古典时代封闭内敛的一个极端。而且明史一般是和清史相关联,因为清朝基本上就是明朝的一个翻版,只不过相比之下,清朝玩的比明朝好了不少,最起码把古典中国推向了最后的辉煌,你也可以理解为落日余晖。

明朝就是个大农村

清朝是明朝的改良版

至于近代史,这段历史虽然屈辱,但是却是东西方文明之间大规模碰撞、交流的时代,而且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近代史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落后于西方文明的根本原因。而且近代正因为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所以近代史比古代史有意思的多。

而且在近代史当中,我们也可以总结中国崛起的道路。因为近代史表明,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专制历史的农业帝国不能简单复制西方的制度,因为辛亥革命就是简单复制西方的制度,但是中国却比革命前更加糟糕,和现在全世界第三世界国家一样,都掉入了西方的陷阱。

另外,近代史和现代史息息相关,因为现代中国的很多特征基本上都是在近代才得以定型并传承下来的,比如说主权。

当然传承下来的还有国籍法,因为中国自清政府确定国籍的概念并制定国籍法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都以

血统主义作为原则。

所以,近代史比明史更有价值,而且我没记错明史学会可并不受重视。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读史可以明智,我认为都值得研究。今人更专注于近代史的研究。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明朝传十二代,十六帝,276年,约当于公元1368至1644年。清朝传九代,十帝,268年,约当于公元1644至1912年。1840年,英国殖民者入侵,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当然,史学家把明史归为古代史,把鸦片战争以后的清史及民国史归为近代史。

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一部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受侵略,被压迫,遭奴役的屈辱历史,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过我们,他们每发动一次侵华战争,就逼迫当时的腐败无能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中国的领土,强迫中国政府接受巨额的战争赔款,享受各种特权。在中国强设租界,俨然一个个国中之国。这些条约一步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统治,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和控制。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中国腐败无能政府的对外卖国,对内压榨,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从清朝政府至中华民国,中华民族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彻底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皖北隐士


近现代史和明史哪个更值得研究?当然是近现代史更值得研究。

一个半世纪以前,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之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的李鸿章,面对晚清被西方列强肆意欺凌,东西方文明剧烈碰撞之时,曾感概的称自己所处的时代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身居庙堂,饱读诗书,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堂大人李鸿章,身处其中,尚且参悟不透,更别提哪些清朝勋贵和一般官吏了。

当局者迷,后来者清。

华裔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所著的《中国近代史》中文版序中写道:

“西欧诸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东来,强行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生存危机,有识之士,确认自强更生之道,继而投身民族振兴的大业,并进入国际社会中奋斗,争取独立与保持国家尊严。经百余年之努力,今日中国已成世界大国之一。”

通过李鸿章,李中堂的感叹,到徐中约,徐教授的后来者概述,人们清楚的看到:自1840年至1949年,一百多年中。中国从一个封闭保守的封建帝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不断打击下,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彻底跨台,中国亦步亦趋,跌跌撞撞的与世界潮流接轨。可是内部的腐败,外加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时断时续,毫无自主可言。

为了救国图强,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撒热血”,孜孜以求,探索着各种各样的救国道路。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武北洋、北伐战争、教育救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每个时期都侵透着先贤们渴望中华崛起之梦想,百转千回,风云激荡。其间失败与成功,光荣与梦想,都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与积淀。

最终,近过一百多年的探索与奋斗,中华民族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这一天随着1949年10月1日的到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那里躺着一个酣睡的巨人。让他睡着吧。因为他若是醒来,将会改变世界。

如果你喜欢历史,喜欢探寻事物的发展本末,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座丰富的历史巨矿,其中的波诡云谲、千年巨变,使东西方文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碰撞。

虽然说中国近代史,只有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对中华历史的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是明史根本无法比拟的。


方城阙


都值得研究,两者各有千秋。不能只研究近代史,也不能只研究明史。因为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1、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明史史则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

2、生产力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史虽然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已经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力远高于明代社会的生产力。

3、统治阶层不同。明史包含了封建地主阶层和奴隶主阶层两个剥削阶级,中国近代史包含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阶层。



历史太傅


历经清王朝统治后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是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者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由此论断近代史主要得研究价值就是政治制度这些方面近代史的一些政治制度对我们现在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以史为鉴嘛!

之于说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它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明史的主要研究价值我认为主要就是对我们现在的经济以及金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牙,另外我们现在也有学者专注于明代的中外关系和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最后总结如下: 不管是明史还有近现代史都对我们现代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个要根据我们的从业方向来综合的衡量,可以根据从业方向来选择侧重面,没有太固定的答案。当然如果让我选择话我选择明史。


阿杜谈古论今


历史这东西,永远是越靠近我们所处的时代,其“价值”越高。因为,这些内容更能警醒我们。所以,大家更喜欢近现代史的“故事”。

而古代史的东西,价值就存在于“历史研究”领域。除非跟什么文物宝贝有关的研究。不然,基本就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就如同在头条写作一样,近代史的东西最容易出“爆文”。例如:民国、军阀一类的。

而古代史的东西要想成爆文,最好是跟奇闻异事沾边。带点颜色的艳史,也容易爆。

建议近代史往世界史方向走,随便说,不会违规。国内的近代现史,禁区比较多,小心踩雷。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近现代史更值得研究,但是你只能研究明史。


曹宗国随笔


“历史”是连续的,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739958070860


当然是近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